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

鄉試的第一場是在八月九日進行,這天大早,天還沒亮,幾千考生就趕着時間過來,如同搬家一般。

一個提籃作爲考籃,另一個是揹包,也有背了揹簍的。楊繼業進如排隊人羣,然後有不少人同他招呼。孫曉君、錢儒龍等人不在他們這邊排隊。進考場的排隊,是按照區域來劃分的,這樣,纔有本地學政或士林前輩認識考生,防止有人代考。

荊蠻楚地這邊的人,見楊繼業到來,自然很熱情的。作爲在文會上拿到第一的生員,那也是荊蠻楚地的榮耀,大家榮辱與共的。

楊猛不能跟進考場,帶着東西在門口處,等輪到楊繼業被搜檢,纔將物品遞給楊繼業,讓軍士們進行搜檢。

平時,軍士的地位遠遠低於文士,不敢得罪任何一個文人。可在科考前的搜檢,軍士的態度就比較粗暴,也是文士唯一一次被軍士可以無禮的機會。

明白這些,楊繼業一直微笑着主動配合搜檢,也將自己多餘的食物,放到搜檢存物籃。這些軍士就明白楊繼業的意思,兩隻多餘的烤鴨、一塊幾斤中的熟牛肉,直接放在籃中,也不說話。倒是讓軍士對他有不少好感。

這天是八月九日,早上進場。找到自己號位之後,可以稍做休息。幾個平米寬、半封閉的所在,對楊繼業而言先有思想準備,倒是很容易接受這樣的場合。比較幸運的是,楊繼業的位號距離公廁比較遠,聞不到臭味。

把物品擺好,坐在橫板子上稍微休息,也平靜一番自己的心緒。有些號子的考生在生火,要熱一熱飯食。乘着這時候還沒髮捲下來,將早餐吃了,然後纔有足夠的時間來答題。

第一場考生的內容是《四書》內容三道,每一道題答案必須在二百字以上;《五經》內容四道,每一道題答案字數在三百以上。這些答題有比較規範的答案,主要是考考生對經義的記憶和理解。

這裡的理解不是考生本人的理解,而是有標準的內容。能夠準確答出來,然後適當地將自己的理解、闡釋、引論等發揮出來,對經典的自身理解上,如果吻合標準答案,價值觀、是非觀、認識觀等與文朝大衆的價值相符合,就會得到高分、評出甲等、甲上等等,不同的閱卷老師給出評語後,最後看誰得到的甲上多。

如果被評爲甲,或乙等、乙上、丙等,那麼最終的成績肯定差多了。

楊繼業最不擔心的就是第一場,覺得自己在記憶力上有絕對優勢,對於各種標準答案的版本經典,都有過一遍的,不會出現錯誤。

第二場是在三天後,也就是八月十二日進場,十四日離場,第三場則是十五日進場,同樣三天離場,完成全部的鄉試考生程序。

每一場考試,是有其側重面的,也是在考察一個學子某一方面的能力。第一場是考學生讀書多少、讀書的效果如何,這是最爲關鍵的場次;那麼,第二場在八月十二日,內容是“論”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語”五條:詔、誥、表、內科任選一道。這一場主要檢驗考生是否具備做官的基本條件。第三場在八月十五日,考經、史、時務策五道,可視爲考安邦定國的見解。

楊繼業研究過之前成功的範文,知道文朝的科考與明朝後期的八股文是兩回事。考生在答卷上有更多的靈活性,但評卷時,老師們的分歧也會更大。

對於同一份答卷,有人給甲上很可能有人給丙等,這樣的差距引發的爭論和不公平,顯然是存在也是非常現實的。明朝後期和清朝期間的科舉,之所以要搞成八股文,最初的起因就是減少閱卷中的作弊。但後來的演化,使得八股文變成束縛生員讀書的鏈條。

真正成長爲大儒、大學生級別的存在,自然不同。這些人對經典研學大到一定的深度、廣度,對聖人之言,聖人的情懷不僅僅是學習,而是用畢生的精力去踐行。

就像後世的讀書人,大多數人從小學、中學、大學,然後畢業上班,他們所看的書就是課本、課外幾乎沒什麼閱讀量,哪怕有一些閱讀,也是由教師制定的統一洗腦所用的材料,沒有自己的思想和反思。這樣的人稱爲社會主體後,可想而知,會有什麼樣的社會現狀。

又紅又專時代,最爲明顯,而知新人長大、變中年、然後成爲老年,幾十年的觀念從初中就固定下來了。因爲,他們接受的教育、接受的灌輸,就是那麼些東西。對於與灌輸相左的任何東西,那絕對是錯誤的。

任何時代,作爲緊緊抓住掌控權的級層、作爲操控其他人命運的級層,他們需要什麼?

正如在歷史上有名的句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同的人在理解這句話上,是有完全相反的意義。可以這樣說,愚民者看到的自然是民可愚,尊重民者自然看到民重君輕。

對於這次科考,從楊繼業自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試但又不是決定性的考試。鄉試對於楊繼業,只是讓文朝士林認可他,對以後自己要做什麼,少一些阻力罷了。

有這樣的心態,對楊繼業而言,只要求考試通過,自然不存在多大壓力。早早起來,也沒吃東西,做幾下小動作的身體活動,將早餐也拿出來。生火,點燃煤爐子,之後每天只要記住加煤,就不會熄火。

優質煤點燃之後,非常便利的。楊繼業在想,以後到京城去會試,那時候正是春季二月天,真正大冷之日。要參與這樣的考試,就必須多帶一些優質煤,才保障自己不被冷着。

吃過早餐,雖看不到外面同次考試的其他人,但聽聲響,就明白,大家都做好迎考的準備。在一聲鑼響之後,考官宣佈下發試卷。這一次柳省的秋闈,正式開始。

看到考題後,楊繼業不由地笑起來。之前複習不算百分百猜中題,但都是自己熟悉的內容,靜心下來,提筆作答。

第172章 打 獵第38章 學內功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658章 陳老頭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17章 夜校之議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18章 縣學內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387章 強行軍第431章 有刺客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293章 假 打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9章 找王爺第379章 領軍需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308章 知書堂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524章 同一天第619章 殺上去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41章 微 瀾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14章 巫 家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521章 託 付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35章 認死理第491章 進 城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180章 送走惡客第665章 無戰損第70章 攻楊家第248章 暗 謀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62章 殺匪虎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11章 一拳之威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80章 單 挑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336章 殺 賊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307章 辦學堂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414章 張靖海第269章 欺負人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248章 暗 謀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403章 三件寶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1章 穿楊箭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262章 難選擇第234章 碎馬腳第653章 星星之火第124章 馬 事第184章 夜行軍第24章 俘獲三個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304章 黑手到底是誰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660章 了心願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84章 又見啞巴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431章 有刺客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15章 巫 龍第61章 豹虎鬥第124章 馬 事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255章 客人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