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誦詩揚名

楊繼業一直在暗中注意,《竹石》的傳出,是對他文名的傳揚和肯定,雖然這一首詩不是今天所做,不能算成文會上的成績。

但楊繼業自身的文名,已經得到肯定了,收穫這樣的好處,自然超乎其他人所預計。

孫曉君體會着《竹石》,隨後心情大好,說,“楊兄高才,其他就無需多說了。我相信楊兄在今天的文會上有更精彩的表現,文名傳遍天下。”

“孫兄謬讚,小弟如何敢當。”楊繼業笑呵呵地說,也感覺到來至周圍的競爭對手們的關注。

巫小陸自然感覺到,人們對楊繼業的那種敬佩之情,他卻分心關注着不遠的江面,等看到了什麼,便對楊繼業說了。楊繼業看一眼,不多關注,心裡一笑。

爲了今天的文會,楊繼業自然有所準備。

到此時,聚集到城南露洲的文士基本到了,在江岸那邊,還有很多書生在聚集,也有專門過來做生意的人。另外,不少書生帶有書童、身邊服侍的從人,也都留在江邊,不會爲他們花這一兩銀。

天氣大好,真正是秋高氣爽。對於文朝這個時代的天空、氣息,楊繼業是極爲迷戀,呼吸着爽朗。

突然,有人擊鼓,鼓聲九響。三輪鼓聲,便是三聲炮響,在往後就是爆竹聲響成一片。這是文會開始之際,放爆竹的主料主辦方,還有不少人也在爲自家讀書人放炮,寓意自然明白。

對於文會的一些過程細節和寓意,楊繼業也不怎麼在乎,事先即使不知,也不會有什麼影響。見證這一的過程,也意識到秋試之前的文會有多重要,難怪孫曉君等人一心要在文會上勝出文峰社。

參與的人太多,官方也不可能有太多的人手來主導和評判,詩文辭賦,本身在高下上就難以定奪。

按照城南露洲上的幾個高臺來進行篩選,作爲首次篩選,讓作詩的人自行在高臺上誦出。大家如果覺得好,便給掌聲,否則,會被直接否定。衆人的評議時,如果一首詩在中等以上,得到首肯,纔會按照甲乙丙丁進行評議。

唯有甲上的詩詞,纔可能送往江中樓船去。

擊鼓、鳴炮,即是文會開始。但高臺上,羣情雖激動,可沒幾個人真的就急着將自己的詩詞拿出來。有組織的人員,這時候將文會獻詩的約定申明清楚,也就是參與文會的學子們,都可以秋、中秋等爲題來作詩,也可以面前的情景來作詩。

每個人最多限定三首詩,但最初的一首詩不達到中平以上,就沒有資格再作詩了。所以,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第一首詩,或者說一個人其實也就一次機會而已。

對於這樣的情況,孫曉君等主要社團這邊,是有準備的。三大社團之間,會輪流讓普通的會員先作詩,也是一種比鬥。在這方面,有加入文學社的書生,就可更好地表達自身的詩詞,不至於在鬨鬧中淹沒。

楊繼業、孫曉君、錢儒龍等是華新社的最主要骨幹,一開始都不會出面,所以,開始的成員鬥詩,也都是你一首我一首進行對比,偶爾有些句子精彩,便被抄下來,聚集一定的數量,便送往樓船上,等大佬們品評。

如此一個多時辰,聽了好多的詩。楊繼業有些麻木,對作詩和品詩都失去了感覺,思維上都遲鈍了。

中午偏後,高臺上的人紛紛將帶來的飯食、水果等拿出來,在臺上進食。也算是今天文會進行到一半了,到得此時,其實還沒有幾首詩可傳頌級別的出現,對垣武城這裡也是正常的情況。

垣武城雖說商業發達,但文脈方面,確實遠遠偏於落後。甚至整個柳省,也都處於這樣的水平。也就是說,柳省的舉子,走出柳省,那些科考大省的舉子對他們就像垣武城對柳河縣城的秀才一樣。

楊繼業對出現的詩詞比較平凡,完全接受,倒是巫小陸一天見人做出這麼多的詩詞,又覺得每一首詩詞都很不錯,便有大開眼界之態。

吃過中餐,巫小陸悄悄地說,“楊大哥,等下該你出手,嚇他們一嚇了吧。”

“只能說還可,不至於像之前的詩,會出名。”楊繼業笑着說,“小六,中秋和中秋節的詩詞都不好寫了,你知道前朝的蘇軾吧,他太狠,讓大家都難寫秋詞啦。”

“蘇軾?我知道的,楊大哥說扣肉就是他做出來,才叫東坡肉吧。”巫小陸笑着說說,楊繼業也有些無語,如果不是因爲有東坡肉,估計巫小陸都記不住蘇軾這位大佬。

餐後,大家麻木和遲鈍的神經再次活躍起來,參與文會的人也知道,下午,纔是最爲精彩的時段。各大社團的核心成員,也會陸續出詩詞了。

這時候,文峰社的周芳將一片詞遞上,立即有人在高臺上大聲誦讀:

葉飛風捉,暗送秋月落。枝搖冷清影、曉將明、音符跳躍,涼衫裘薄,淡淡淚痕入夢……(回憶向左句)

這短句對秋夜、秋情、秋景的描繪確實比較精到,即使不算很高妙的句子,比起之前的那些人來看,當真要高出一籌。

那人誦畢,大聲喝彩。文峰社的人等,自然是大聲叫好,然後往華新社這邊叫嚷,問華新社誰敢出來對句。

被點了名,錢儒龍說,“孫兄,華新社也得上一個,是你還是我?總不能讓柳風社佔先吧。”

“我來吧。”孫曉君知道自己的詩文與錢儒龍還是有差距的,與楊繼業之間的差距可能更大。先前他對楊繼業的信心不夠足,但見到《竹石》詩後,底氣就很足,要讓楊繼業留在最後壓底。

孫曉君走到臺中,說,“周芳的句子不算差,但明顯的是句子嬌柔,也算陳詞濫調,最多能夠進上等。我也給大家來一首詩,請各位文友品鑑。

漏夜瀟瀟雨叩窗,

如煙舊事總牽腸。

蒙童一別難尋夢,

紅葉題詩把名揚。”(回憶向左句,稍改動)

這首詩敘述了一個讀書人的歷程,匆匆間十年而過,追求的是揚名和才學。可到此時,留存心頭的志向依舊……

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73章 三尊炮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696章 破王家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130章 演 說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512章 見老爸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463章 白素梅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516章 找王爺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627章 再出手第572章 換角色第478章 又受挫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91章 劁 豬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217章 玉滿懷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168章 劉耀輝出面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541章 完 勝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269章 欺負人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94章 應對問答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235章 亂了分寸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480章 死亡線第714章 不經打第554章 留火種第524章 同一天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287章 行動了第330章 沒信心第607章 破祖宅第159章 血有多少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163章 竹 詩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374章 積怨在心第541章 完 勝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524章 同一天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84章 又見啞巴第89章 一屋不掃第7章 鐵 叔第480章 死亡線第577章 少爺秘事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572章 換角色第400章 天不負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516章 找王爺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587章 知與行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70章 攻楊家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33章 看夜校第16章 你賴皮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84章 又見啞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