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各自對句

(說明:文中每一對聯,均來至於網絡複製,感謝網友們高才,致謝!)

每一桌上都有文房四寶,但坐着的文人們,誰也不敢拿起紙筆。

如果是平時,對不上對不工整也都無所謂,但這時候有學政在、有康老、有田老這樣的前輩名宿在,真對不上,多少會有些出醜的。

但目前只有的局面,顯然對榮盛酒樓、對楊繼業、對垣武城的士林而言,都不是好狀況。即使對得不夠工整,但總之不能沒有一聯吧。

真的集中了垣武城的名士,居然沒有一聯出來,那可丟大臉了,也會讓楊繼業和榮盛酒樓得罪垣武城的文人。

酒樓這邊的人開始上菜、上酒,每一個人上來,都儘可能不發出絲毫聲音,由此也可看到榮盛酒樓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成色。

楊繼業很有耐心,他陪着吳金保等幾位做評判的大佬。敬了酒,楊繼業說,“學政大人、康老、田老,先生年幼,可不敢在前輩面前行止無狀,醉酒事小,失禮事大。小子就不敢再碰酒了,以茶代酒,心裡對前輩的尊重一如初見。”

吳金保揮揮手,說,“這好酒,你少喝點好。我們可多喝一些。康老、田老,兩位說對不對?”

高度酒是新鮮事物纔出現不久,還不能達到量產,所以市場上很少見到。雖說康老、田老這樣的真正重量級文士,自然會有喝到,但也不是輕易可得。

三樓這裡,用這樣的好酒待客,自然是有着誠意。對於榮盛酒樓出的一上聯,三個人也明白,這肯定是楊繼業這樣傢伙想出來的,不然,誰還有這樣的才學?

如此,也讓吳金保等人對楊繼業更滿意了。而他到樓上的表現,在酒樓外的表現,也讓吳金保滿意。溫文爾雅、不亢不卑,連在二樓出的設卡聯,也很機巧,以後肯定會成爲美談。

只是,見到三樓來的學子們,一個個都怕出頭丟醜,這卻不是好事。作爲年輕人,才華可以不夠、才學可以不足,但勇氣卻不能少。

不好隨意地點一個人來答下聯,吳金保估計楊繼業肯定會有下聯的,指標過好與不好而已,這時候,就必須有人站出來答一個下聯,才能讓這次徵聯有意思,變成好事。

“各位學子,你們到三樓來是來對下聯的,這時候都開始吃飯喝酒了。也該有人說說自己的下聯。對吧,不然傳出去,外面的人會笑話我這個學政沒做好事務。”吳金保笑呵呵地說,然後看向各桌,見這些人都在迴避自己的目光,明白他們都不想第一個說出答案。

最後,便看着楊繼業,笑着說,“楊詠石,酒可以不喝。但你是不是該應一聯?先不管對不對得上吧。

這上聯:煙鎖池塘柳,看起來平常易見到字和情景,但組合起來卻是一副意境上描繪了一個幽靜的池塘、綠柳環繞、煙霧籠罩的美景,偏偏五個字的偏旁恰好吻合五行,這是最難之處。

對上五行不難、對上意境也不難,難得是兩廂都能夠比肩的下聯,當真是萬衆難選一。可以說,這聯算得上是千古絕聯絡。我大膽斷定,這聯即便掛到西京徵集下聯,都不可能有絕妙的、比肩的下聯出來。

楊詠石,這聯我是無力撰出比肩的下聯,你且說一句吧。不要求太高……”

聽學政吳金保這樣解說,三樓的人也多多少少放下心來,等會及時沒有好句,也不算太丟人。如此,倒是可在鄉鎮面前多多表現一番,哪怕拿不到酒樓的一萬兩,下樓後,能夠拿到饋贈的一兩銀,那也是一種榮耀和名聲。

“學政大人,您是打定了讓學生在各位前輩面前丟醜了,好,大人所命,小子自然不敢抗命的。我就拋磚引玉,獻醜了:炮堆鎮海樓。

小子年少時到過海邊,入海口有一堆堆火炮,炮樓鎮海口,爲防止有寇從海外而來。不過,這個句子只是將五行對上,意境上毫無可取之處,本不敢說出來,大人所命,不得不拿來,見笑了。”

“炮堆鎮海樓。這個句子也成意思的,五行對上了。不過,如果我說煙鎖池塘柳的已經是小家碧玉,楊詠石這句子那就是摳腳大漢,有點臭氣燻人啦。”吳金保對楊繼業這個句子的評語,確也中肯,不偏不倚。

楊繼業忙給吳金保行禮,說,“多謝大人不罵學生無才……”

三樓的人聽了楊繼業的對句,然後再聽學政的人的點評,確實讓大家放鬆一些,但也知道,如果真想不到,還是不能亂說一句,否則,傳出去確實會丟人。

楊繼業不管如何,一句“炮堆鎮海樓”算是過關了,縱然有人貶斥,也得拿出更好的句子纔算。

周新良臉色變幻,想說出自己的句子,但又不敢。琢磨着自己的對句,未必就比楊繼業的高明。正如吳金保所說,“煙鎖池塘柳”的已經是小家碧玉,這樣的意境可不易得到。想要比肩這樣的意境,難就更爲難找。

秦浩然這時候站起來,先對吳金保、康老、田老等人行禮,說,“楊詠石年少才敏,珠玉在前。學生也做一聯,請學政大人斧正。下聯是:杯埋銀燭淚。

學生也知道,這個句子遠不能與上聯對上,學生才淺,獻醜。”

吳金保將句子寫出來,念一遍,說,“杯埋銀燭淚。這個句子確實無法與上聯比肩,但相比於楊詠石的句子,意境上要稍微高一些,不過,依舊顯得格局小了。這是不錯的句子啦。好好好。”

秦浩然聽學政這樣點評,也是滿意,深深地一鞠躬,才坐回位子。

康老這時候說,“對聯能不能比肩,除了字面的五行、句子的意境之外,還得要使上下聯融合起來,如此纔是一副完美的對聯。不然,硬湊成的工整,其實沒有多少意思。

就如楊詠石的那句,文人說兵事,正如學政大人所言,如同摳腳大漢,將前面的意境都破壞了。”

周新良原本想站起來的,見秦浩然已經佔了先,但又聽吳金保、康老等人的點評很不留情,又有些擔心。不過,他再不站出來說一對句,顯然是文峰社就弱於華新社。

“我也有一句。”周新良站起來說。

第200章 強 攻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173章 衝上去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403章 三件寶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389章 奇襲見湖鎮(一)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22章 刺 殺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89章 韓家論說楊繼業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93章 初進縣衙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521章 託 付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14章 巫 家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377章 潰 逃第573章 失蹤了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424章 接戰前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63章 一路衝殺第132章 談不攏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130章 演 說第499章 議清剿第533章 多高士第541章 完 勝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214章 娶 你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704章 安 睡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188章 消滅掉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230章 求 寶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533章 多高士第229章 失 寵第668章 見先生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29章 伯權大師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72章 平叔現身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182章 第一親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524章 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