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文友結社

榮盛酒樓萬兩銀徵聯的事情,經過三天的傳播和醞釀,已經在不垣武城的文人、學子、一些商家中傳開。

士林中有人叫好、也有人批駁謾罵,認爲有辱文脈。一家酒樓,做什麼徵聯之事,商戶敢涉及文事,這本身就是一罪過。但不管是什麼態度,大家都約定要到榮盛酒樓去看看,最後將榮盛酒樓露出本相。

周新良是反對榮盛酒樓徵聯的領頭人物,也是因爲周新良在垣武城的士林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垣武城這府城中,士林中人衆多,也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關係。至少分爲三到五個小團體的存在,這些小團體之間,也是有競爭的。

其中,成員多、勢力雄的,大致是三個團隊。一個是周新良爲領頭的;一個是秦浩然領頭的;第三個是黃羣忠爲領頭的。三個團隊結社,各有名號:華新社、文峰社和柳風社。

華新社的成員,在秦浩然這個社首率領之下,主要吸納文士中比較正派心境的成員,才學、心性契合,他們的成員不算多,但都是垣武城學子裡的精華,也使得華新社在垣武城士林中聲望高。

文峰社對於成員入社,也是比較挑選的。多吸收一些後背景、人脈強大,或者心機深沉,做事追求得利的人員。社首周新良,就是垣武城一大家族,擁有良田十萬,還有一個族叔在京城官至五品,一個族兄也在朝堂,官至八品。僅憑這兩點,周新良在垣武城就有更多的人追捧。

柳風社核心成員是垣武城的中產級層,他們對加入社團的成員不挑選,但凡願意加入的人,都樂意吸收。這個社團也是人數最多的一個,達到一百多人。不過,論到影響力,卻無法與華新社、文峰社相提並論。

其他的幾個人、十幾個人的小社團就比較多,也不怎麼正式,志趣相投的人或同一地域的人,聚在一起,去一個名也叫結社。

周新良對榮盛酒樓的態度非常明確,那就是要去酒樓,將酒樓砸了,免得再有人做出有損士林聲譽的舉動。

早上在榮盛酒樓不遠處吃了早點,但其他人到來的還不多,只好耐心地等待。原定的時間在午前,也就是上午十點多鐘樣子。這個時間段的安排,是按照文朝的作息時間,同時,楊繼業要親自去請學政吳金保前來,勢必還有其他的士林前輩。

楊繼業去請學政大人之事,先沒有對外傳開,但他卻是請了錢儒龍一同前去的。錢儒龍得知這事,也請秦浩然、孫曉君等社團的核心人物,先到酒樓來,免得給一些人鬧事。

楊繼業請來了學政和另外兩位垣武城文壇宿老,從酒樓後門進,然後將三維請到三樓。三人進樓,楊康等人站在門外,腰彎着根本不敢看來人。等人進門,楊繼業說,“學政大人、康老、田老,請把。我們先到樓上,然後看看酒樓這邊到底準備了什麼樣的聯,如果不好,我將酒樓砸了。”

“楊詠石這話,聽着怎麼讓人有些愉悅?”吳金保說。另外兩位都是高齡前輩,對吳金保介紹楊繼業說,先說到《詠石》詩,再提到右丞相府,使得康老、田老對楊繼業就有比較好的第一印象。

作爲文人宿老,對於作詩、對句那是特長,但要說有真正的名句、絕聯,還是及其令人心癢的。

三人上樓,已經同到酒樓外人聲逐漸鬨鬧,有不少人在爭吵。不過,楊繼業自然不會理會,對於士林中的人,最擅長的不過是賣嘴皮子,先佔據道德高位,然後以此來打擊對手。真要發生衝突,這些人也不敢亂來。

榮盛酒樓想在垣武城鬧出名堂,發展自身,建設分店,一開始肯定會有較大阻力和風險的。

吳金保和兩老也不在乎樓外傳來的聲音,慢步上樓。楊康等跟在後,亦步亦趨,小心翼翼的。商家與文士之間的地位,那是兩重天。

到三樓,往窗外看一眼,楊繼業見樓下至少聚集了幾十個人。因爲酒樓的門還沒開,所有過來參與徵聯的文人、看熱鬧的商家、閒人等等,都在樓下街道站着。

楊繼業也不急,楊康上前,先謝過吳金保等人,自然有一番措辭。楊繼業等他說過,三個人沒怎麼表示,也知道是因爲文士的地位所致,無需理會。三個人既然出現在此,那就是他們的態度。

楊繼業表示了一個手勢,楊康立即拿出三個紅包,遞交給楊繼業。楊繼業笑盈盈地走到吳金保三人面前,將紅包遞給他們。三人也不接在手中,楊繼業知道該怎麼做,將紅包放在茶杯邊。

這事酒樓這邊預先給的茶水費,也就是出場費。楊繼業說,“楊老闆,還不快將上聯來,請三位大佬品鑑?”

“是是是,這就拿來。”楊康點頭哈腰地說。

楊忠聽到,從包房裡將裱好的一聯豎直着,走到這邊來,站在幾個人最適合觀看的位置。

上聯:煙鎖池塘柳。吳金保唸完這五個字,渾身一激靈,便看向楊繼業。見楊繼業沒有任何意外的表情,頓時心下了然。這個上聯,就是這位想出來的了。

作爲府學的學政,自身是進士出身,文學素養和底蘊都很好,自然一下子就讀出這上聯的美妙之處。

一是聯鎖描述的景象優美,意境深遠;二是五個字分屬五行,但五個字組合在一起,偏偏有嫉妒融洽,沒有絲毫斧痕之跡象。

康老和田老也是如此,見到這五個字,猶如見到最喜愛的東西。嘴裡輕輕念說,品味上聯的已經和感覺,然後,不自主地尋找對出下聯的文字。

十來分鐘過去,楊繼業也覺得差不多。這個上聯,不是楊繼業看不起這三位,而是幾百年的歷史中,都沒有人對出比肩的下聯,可見這聯的絕妙。

“學政大人、康老、田老……”楊繼業不得不提一下,樓下的吵鬧聲已經不小,時間也差不多到原定的時間了。

“煙鎖池塘柳。妙、妙、妙啊。”吳金保感嘆說。

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218章 教 化第65章 匪衆逃散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516章 找王爺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167章 誰出戰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697章 欽差到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432章 巫豹戰大和尚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84章 又見啞巴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33章 看夜校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463章 白素梅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432章 巫豹戰大和尚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478章 又受挫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481章,倭寇噩夢第21章 再抄詩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330章 沒信心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394章 奇襲見湖鎮(六)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632章 幫妹妹第450章 文昭帝的深意第44章 一幅對聯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581章 韃子退走第443章 傳假令第87章 戰後相見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165章 竹 石第94章 應對問答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64章 巫虎逞威第641章 開早朝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402章 一飛沖天第198章 降不降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187章 攀爬山崖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78章 啞 巴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40章 端陽詩會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168章 劉耀輝出面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77章 猜對了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303章 報 官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693章 按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