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狀元島(中)

陳恪行走江湖最大的法寶,就是對歷史走向的把握。他雖然對這段日本史不甚瞭解,但從幾個大的事件上,也能看清其未來的脈絡。

在陳恪的記憶裡,平安時代末期的日本政治,是從攝政過渡到院政,最後轉變爲幕府政治,平安時代徹底終結,進入鎌倉幕府時代。

目前這個時間,應該是攝關政治達到頂峰,然後不可避免走下坡路的時候。陳恪在日本的所見所聞,完全印證了這一點。一方面,關白藤原賴通的威望無兩,接近神化。藤原家也幾乎把持了朝廷和地方的高位。而另一方面,以藤原家爲代表的公卿集團,腐化墮落、羸弱不堪。面對着國內此起彼伏的叛亂,根本無力,也無心維持局面。

他們主動將政務交給出身普通的中下層官僚,把撲滅叛亂、維繫政權的希望,繫於新興的武士集團。這種自廢武功的玩法,顯然爲後來的院政時代創造了條件。而老天爺似乎也不幫攝關家,一直把持皇后之位,使太子爲攝關家外孫,實行外戚干政,是藤原家能長久對天皇形成壓制的原因。可藤原賴通的女兒,竟一直沒有爲天皇誕下皇子。

隨着天皇衰老,出現一位與藤原家沒有血緣關係的新君已成必然。而到時候,攝關家也差不多要失去賴通這樣的牛人。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一旦繼任的新君有膽有爲,就能團結早就對公卿不滿的官吏和武士們,把政權奪回來!

人都是會進步的,陳恪目前的韜略水平,已經遠遠超過前世,他用寥寥無幾的知識點,和觀察到的只鱗片爪。便理出了日本政局的脈絡走向。

他一個宋人,如此熱心的研究日本,並非吃飽了撐的,而是要爲未來的決策找到方向。

所見所聞讓他感到,平安時代實在太可愛了,真希望他們能天長地久的優雅下去……但這些嬌花般柔弱的公卿,顯然不是如狼似虎的武士集團的對手。不說別的,人家平均壽命七十,熬都能把你熬死!

好在這個年代,武士集團還只是雛形。距離他們真正強大,還有好幾十年的時間呢。

這樣一來,陳恪的策略也就昭然若揭了--那就是幫助公卿壓制武士。讓平安時代儘可能的延續下去。

況且只有公卿執政,日本纔會一直閉關鎖國下去,他才能在佐渡島上爲所欲爲。是以陳恪向藤原賴通講明瞭公卿短命的原因,並告訴他如何去改進。這就是日後日本史書上所載的‘陳公授關白‘養命八法’,教公卿長壽。’之由來。

藤原賴通感激壞了。作爲攝關家的族長。他對這些情況的認識,比陳恪只高不低,在平安無事時,還可以自欺欺人,粉飾太平。可一旦出現事端,登時就露了餡。

且隨着公卿們越來越不像話。下層文官、武士、百姓的怨氣越來越大,各地叛越來越多。他想要鎮壓,就得依靠武士。武士們的地位越來越高,野心也越來越大,已經有不受控制的跡象。

爲了‘攝關天下、氣運長久’,藤原賴通一面苦心謀劃,阻止武士集團進一步做大。爲此他暗中聯繫了出羽國的豪族清原家。準備從背後給安倍家致命一擊。加上藤原經清迷途知返,到時候反戈一擊。應該不用源氏出力,就能平定陸奧。

另一方面,他也在尋找,讓那些不肖子孫振作起來的良策。

所以陳恪的‘養命八法’,實在是久旱甘霖,把賴通給感動壞了。何況他很清楚,陳恪這一個月的京都之行,必將成爲歷史的高光時刻,要是自己太過吝嗇,必然爲後人不齒。

其實哪用得着後人,現世的公卿們就能用吐沫星子淹了他……對方給日本的實在太多太多了,多到讓他都不知該怎麼報答了。

‘下邦小國,沒有什麼能入大人法眼的,原想將佐渡島贈與大人,’藤原賴通一臉歉意的寫道:‘但區區一無人海島,無法表達我上下對大人的崇敬與感激,故而……’

‘佐渡島足夠了!’陳恪大笑這打斷他,提筆寫道:‘下官什麼也不缺,能永久保留一份美好的回憶,就是最好的禮物了!’

十天後,陳恪回到了長岡城,除了天皇、關白和公卿們所贈的一百多車禮物,還有三十六名日本侍女。

這些侍女,都是十六七歲的樣子,模樣俊俏、身段風流,是自幼被精心挑選,嚴格訓練出來,專門用來伺候天皇和攝關家的。更讓陳恪中意的是,她們臉上沒有塗脂抹粉,也沒拔眉毛、塗黑齒,看上去沒有半分違和。

她們不是不想做貴族裝扮,只是沒那個資格。

陳恪在京都的一個月裡,如果說有什麼讓他舒服的,就是這些可人兒的侍女了,那真是將他從腳趾伺候到牙齒,給他帝皇般的享受。這一點上,大宋的侍女傭人真沒法比。

見終於有入他法眼的‘東西’了,藤原賴通大筆一揮,將剛剛訓練好的一批,全都送給了他。

陳恪這個貪圖享受的傢伙自然笑納。

在長岡城稍事休整,藤原經清提出請求,要成爲他的家臣:‘佐渡殿既然已經是領主,就不能沒有家臣,讓經清來當佐渡殿的首位家臣吧。’‘殿’是日本對領主的稱呼。

陳恪不是很瞭解這個時候的日本製度,問道:“你可以隨便改換門庭麼,不怕朝廷追究?”

“臣下出身的魚名流,本就是破門而出的棄族。”這時候,藤原經清終於說實話了:“之後便再未成爲任何勢力的臣下,現在走投無路,還請佐渡殿收留。”說着賭咒立誓,願永遠忠於佐渡殿,生死從命,絕無二心!

託陳恪的福,藤原經清終於得到了攝關家的諒解,並授意他暫時不要暴露,等待朝廷命令。但這種承諾並不牢固,朝廷隨時可以翻臉,爲了再給自己加一道保險,他才決定成爲陳恪的家臣。

這傢伙算盤打得很精,覺着陳恪一旦回國,幾乎終生不可能再踏上日本。但他與陳恪的關係,卻是最好的護身符,朝廷將來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會翻臉不認人的。這樣,他可以打着陳恪的旗號,實質上卻還是獨立自主的。

陳恪豈能不知這廝的小心思?但他也有一番想法,畢竟自己需要一個在日本的代言人,才能保持住一定的影響力。長久來看,把這傢伙扶植起來,符合自己的利益。

於是各懷心思的二人,便締結了主臣之盟。第二天,陳恪登船離開了越後。

經過佐渡島時,福船沒有靠岸,陳恪只是遠眺了這座已經屬於自己的島嶼。對一旁的李繁道:“儘管日本有禁海令,我也已經吩咐藤原經清,不要靠近佐渡島。但這裡畢竟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一定要慎重。先建城堡,然後秘密採金,不要聲張。”

“是。”李繁點點頭道:“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他們知道了怎麼辦?”

“知道了也不怕,這座島,是關白以天皇名義賜給我的,這裡就是我的領地。”陳恪淡淡道:“再說,他們也想不到,這裡的金礦足夠開採幾百年。只要我對日本保持足夠的影響力,沒有人願意開罪我的。”頓一下道:“當然,把這座島經營的固若金湯,纔是根本。”

“固若金湯沒問題,咱有水泥混凝土。”李繁苦笑道:“可是得有人才行,守城、採金,最少得萬把人才行。”

“這個你不用擔心。”陳恪道:“採金不是幹別的,只要我們把五五分成的政策宣傳出去,遼國、高麗、大宋,到處有願意來冒險發財的。我已經讓一賜樂業人給我到處招人,到時候集中到耽羅島,你運過來就是。”頓一下道:“只要島上超過萬人,就不怕任何威脅了。但前提是,規矩要立好,而且絕不能失信。”

“這個我懂。”李繁點頭道:“在海上討飯吃也一樣,想要讓手下都聽你的,前提是公正無私。”

“嗯,你買回來的二百馬木留克奴隸,全給你當作警衛部隊了。”陳恪道:“我再給你八百光頭軍,有這一千人,你心裡該有底了吧?”陳恪在光頭軍中施行募兵制,三年一期,明年第一期就約滿了。到時候,這些人願意回家的回家,不願回家的,可以到四海商號當保鏢。陳恪估計,到時候最少能有一兩千人投奔四海。

“那我就放心了。”李繁笑道。

“除了佐渡島,你還得關注下耽羅。”陳恪道:“兩年前,一賜樂業人就對那裡展開滲透了,必要的時候,你得幫他們一把。”耽羅是個商人的國度,其王國勢力十分羸弱。將耽羅掌握在手裡,佐渡島就不再是孤島,而且還能壟斷宋遼日朝之間的貿易。

“是。”李繁連聲應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得獨撐大局了。

終於要回京了……呼。

第37章 新火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下)第23章 急症第294章 港口之爭(中)第244章 才子、大儒與奸臣第264章 還施彼身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中)第241章 了結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第368章 火災(中)第308章 捺鉢(中)第245章 熬過寒冬第355章 國色天香(中)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下)第210章 紈絝第355章 國色天香(上)第307章 燕雲(下)第359章 說客(上)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336章 爲善政忙奔(中)第320章 空額(上)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36章 爲善政忙奔(下)第18 九章 遇刺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中)第379章 白虎堂(上)第257章 決斷第254章 春闈第321章 點兵(下)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167章 論曲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358章 決堤(下)第357章 暗戰(上)第358章 日食(下)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201章 藍第328章 七夕(上)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第336章 爲善政忙奔(中)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68章 師表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286章 天賜之地(中)第25章 傷仲永第51章 中巖書院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下)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255章 不屈第97章 帝心第360章 緋聞(下)第324章 真相大白(下)第347章 態度(中)第17章 忘不了第257章 決斷第348章 春(下)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60章 反制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361章 官司(中)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176章 罷相第25章 傷仲永第347章 態度(下)第368章 火災(中)第193章 轟動第97章 帝心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368章 火災(上)第143章 白麪老包第84章 探監第298章 真相大白(上)第370章 伏殺(下)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260章 鵝毛筆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中)第196章 小郡主第177章 神功聖德碑第247章 新春第55章 惡霸第332章 經筵(上)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下)第129章 名人第360章 緋聞(中)第32章 茱萸第275章 殿試(中)第10章 人要有文化第22章 乾股第355章 國色天香(上)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352章 和親(下)第23章 急症第47章 包黑子很稀罕麼?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