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軍事家(中)

景德四年,若無宋朝,這將是趙恆景德年號的最後一年。

史上趙恆城下結盟,心中實際也引爲恥辱,加上頭痛病,開始求祥瑞了。不過現在要稍稍好一點。

不能說趙恆是昏君,一個有缺點也有優點的皇帝吧。如果說他是昏君,那麼中國五百幾十位皇帝,最少九成是昏君了。然而一個好漢三個幫,劉邦若無蕭何張良韓信,能讓項羽一個巴掌就給活活捏死。

鹹平之治,內先有呂端,後有聖相李沆,外有陳恕理財,而且這三人是如此的低調,由他們配合趙恆發起改革,才造就了鹹平之治。

三人先後去世了。

王旦雖然不錯,然不及李沆,更無陳恕這樣的理財高手,至於寇準除了澶州之下建立的奇功,實際在內治上連王旦都不及,就不要與李沆相提並論了,還有趙恆的疾病,使得他無法象早年那樣勤政,不要提封禪,實際以宋朝財政,封禪拜神仙花費並不大,主要是前者,造成內政每況愈下。

相同的例子還有宋仁宗。

前期得劉娥將趙恆留下種種時弊矯正過來,又有王曾呂夷簡等名相在,他身體也健康,雖然他讓大臣活活逼得連休了好幾個老婆讓人哭笑不得,不過那時候國家情況還是比較好的。

然而李元昊反叛,西北生起邊害,呂夷簡去世,疏闊的范仲淹發起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趙禎身體也開始患病了,雖然那時候名臣真的很多,富弼,包拯,韓琦,歐陽修,司馬光,龐籍。文彥博,星光能亮瞎人的眼睛,可真是“名”臣啊,有名有很大的名。卻無其實,除了龐籍能湊和外,一個不及一個,宋朝內政又變差了。

兩者無比的相似,只是趙禎好在不象他父親到處拜神仙。

在這個時空,鹹平之治又有宋九的加入,無疑一下子將宋朝推到內治巔峰,幾乎達到讓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不過宋九離開相位,陳李二人去世,這種高度同樣會慢慢下降。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宋九放過了王欽若,在上陽府畢士安就生病了,向敏中還不及寇準呢,王旦資歷又淺了,將王欽若弄下去。寇準能不能獨力將國家重擔挑將起來?

宋九分析一下,事實讓他感到失望,因爲結果是寇準根本挑不起來。

所以宋九最終放過了王欽若。

宋九分析得十分客觀。

寇準確實有能力,然而他的性格幾乎糟糕透頂,囂張跋扈,任人唯親,唯我獨尊。而且有時候說話辦事很二。

如他返回京城擔任首相,正好科舉到來,東華門外放榜唱名,每當聽到是南方人高中進士,便十分不快活,一聽是北方人名中榜上。馬上喜形於色,道,朝廷又得人矣。

難道南方人是魔鬼嗎?

相對來說,北方人善戰容易出將士,南方人稍軟易出商人。不過哪裡有好人有壞人。哪裡都有好的政客,都有壞的政客。

就象范仲淹是蘇州人,難道不是頂級士大夫?就象來自南方的王韶與章楶不是北宋最有名氣的大將?或者如清朝的晉商難道不是北方人?

全國來說,江東的百姓要溫順一點,然而項羽與朱元璋手下核心將士難道不是來自江東?

最要命的,如今宋朝上下正在努力營造一種齊人齊稅齊各族齊宗教的氛圍,以便減少底層百姓的憤怨,團結沿邊諸族。

然而作爲堂堂的帝國第一號首相,居然說出這種帶有地域性攻擊與岐視的話,會形成什麼反響?

宋九聽到消息,忽然想到爲何在史上新舊堂之爭演變成地域性的朔黨,蜀黨,洛黨與新黨之爭?原來是寇大先生開的好頭啊。

於是寫了一封奏摺,到了京城,說明齊民的重要性,這個齊民不僅是是努力使所有百姓享受同等的律法、稅務、教育科舉的權利,也包括齊地域,齊諸族,齊宗教,儘可以形成一種理論上的平等制度,就象上古三皇五帝那樣,國家才能久安。

然而最後突然來了一句,若無南方財政的支持,宋朝有沒有能力平滅遼國,寇準能不能每天花天酒地?

……

劉娥的人生旅程十分傳奇。

官方說法他父親劉通是趙匡胤時的虎捷都揮使,領嘉州刺史,帶兵入駐四川,然後在成都迎娶了龐家的一個美女,生下了劉娥。不久劉通犧牲於戰場上,龐氏只好寄居孃家。因爲劉通生前未斂財產,劉娥雖是刺史之女,可沒有能力讀書寫字,從小就學會擊鞀謀生。

不能當真,這說法是最近才興起的。

當年平蜀那一羣人多去世了,想查也查不起來。可是宋九還記得一些重要人物。

一個都指揮使,不是指揮使,一個是四五百兵馬的營長,一個是幾個營的總將領,軍頭。當年史珪與石漢卿不過是一個副軍頭,便讓宋九仙仙若若死。況且都指揮使,而且當年王全斌平蜀一個都指揮使居然不斂財?

真實情況應是劉通是一個指使,有沒有領嘉州刺史就不能得知了,它只是一個虛官,不能當真,後來在戰場上出現失誤犧牲,朝廷也不會發放撫卹了,於是龐氏母女生活開始苦逼。

劉娥起先職業不用懷疑了,擊鞀,就是一種小鼓,說鼓兒詞,實際就是一種說唱藝術,一邊擊鼓,一邊說唱,由是後來產生了戲曲這種藝術。

藝人嘛,作風想端正不大可能的。

因此劉娥十三四歲的時候,龐家就把她嫁給年青銀匠龔美做小妾,龔美妻子不能容她,龔美只好帶着劉娥來京城謀生。

事實是龔美生得俊俏,兩人不知道怎麼搭上了,可能雙方家長都不樂意,於是龔美在劉娥蠱惑下,拋家棄子,一道私奔到京城來。

後來經過進一步篡改,劉家家庭中落,劉娥舉目無親。正好龔美想要去京城混飯吃,聞聽劉娥情況,讓她一起去開封,對外自表兄妹。不是夫妻身份……

官方說法龔美手藝出衆,爲人和善,善於結交朋友,尤其與襄王府當差的張耆交好,當年趙恆還沒有迎娶小小潘,聽聞蜀女才貌雙全,便讓隨從選一個蜀女爲姬,就是小老婆吧。張耆便推選了劉娥,龔美捨不得啊,無輒了。於是以表哥自居,隨劉娥一道進入襄王府。

但隨着劉娥得到趙恆寵愛,也有許多人關注了她,便又產生一種說法,說是劉娥相貌出衆。每當她在瓦子裡說鼓兒詞,觀者如山。

當年趙恆只是一個少年,怎麼輪似乎未來皇儲與他也沒關係,因此從小喜歡帶着隨從在京城裡轉悠,也喜歡聽鼓兒詞,一眼看到了劉娥,一見鍾情哪。於是將劉娥弄到了他府上。

然而這兩種說法都不對。

既然龔美爲了劉娥連家人都不顧了。哪裡捨得賣掉她?難道趙恆用強不成?

真實情況當年劉娥雖貌美,卻不是很紅。宋朝京城人口胃高,有相貌還不夠的,必須有才藝。若是如同民間說法所傳的那樣,龔美手藝高超到極點,能捨得讓劉娥拋頭露面到瓦子裡說鼓兒詞麼?那是什麼?這時候藝人地位十分低下。非是藝術家,而是伎子,不好說的就加一個女字旁,藝妓。

而且現在的鼓兒詞裡面充滿了各種黃?色小調,格局低下粗俚。

因此龔美真實情況是他手藝不是很高。至少在京城裡不算很高,生活過得艱難,於是劉娥繼續爲兩人謀生而拋頭露面。

然而劉娥來自巴蜀,口音不同,又未經過很好的教育,因此鼓兒詞說得不是很好,一家兩口繼續艱難的生活着。

可能趙恆在京城裡瞎轉悠,無意中撞到了劉娥,還對了眼,便悄悄透露出他想得到劉娥的想法。如果劉娥與龔美不同意,他絕對不敢用強,要相信趙匡義的家法家教。

然後張耆便找上門。

大約兩人一合計,爲了生活,龔美不得不賣妻賣女,然後劉娥大約提出一個條件,自己去襄王府做姬可以,但必須讓龔美也進襄王府當差,能混一口飯吃。張耆感到爲難,最後纔想出一個表哥身份,讓龔美改名劉美,進入襄王府。

這時候趙恆與大哥趙元佐的母親李氏去世了,他的奶孃等於就是老媽,大約看到劉娥得寵,奶孃心情失落,對劉娥產生了不滿,

而且劉娥大約身世還是能查出來的,身氏又不明,出身又低賤,於是跑到趙匡義面前告了一狀。趙匡義大發雷霆。

實際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一個王姬,不比婢女好多少,不過趙匡義家教嚴,這纔將劉娥驅逐出去。

趙恆捨不得,便讓劉娥暗中居住在張耆家中,正好張耆家中有一些書,可能趙恆怕劉娥寂寞,又送去了許多書讓她解決寂寞之苦,於是傳奇從此開始。

但劉娥還沒有多少野望,先是進宮得到美人的身份,已經很滿意了。

唐代後宮等級十分標準,皇后以下,設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二十六世婦:婕妤、美人、才人各9人;八十一御妻:寶林、御女、采女各26人。唐開元時期,以皇后以下設四夫人不合舊制,“乃置惠、麗、華三妃,六儀,四美人,七才人,而尚宮、尚儀、尚服各二。”

當然不能真有這麼多嬪妃,然而等級卻是清楚標了出來。

宋朝皇宮格局小,甚至趙匡胤兄弟整個後宮人數包括太監在內,時常在三百人以下,所以後宮也沒有什麼準則。大約來說,初入宮分爲普通宮女與嬪御兩種。普通宮女就是幹粗活的。嬪御則可能與皇帝發生關係的那種。

纔開始是侍御,就是皇帝與嬪妃在xxoo時,她站在邊上準備隨時服侍,如皇帝與嬪妃累了,身上有汗珠,他們繼續在xxoo,侍御要拿毛巾替他們擦汗。完事了,立即用水替他們擦洗。若是幸運的話,正好嬪妃不大舒服,或者來了大姨媽,或者皇帝胃口好,想來一個3p4p的啥,那麼一道加入。

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開始便是侍御身份,正好劉娥不舒服,讓李氏代替自己與趙恆發生關係,然而很巧,一槍中標,然後另一個傳奇故事又再度開始。

然後是紅霞帔,再進一步,封君,封夫人,再進是才人,美人,婕妤,實際這些人依然身份低微,就象大戶人家,有妻有媵有妾有婢,只能說美人不再是婢,而是妾了。上面還有,昭儀、昭容、修媛、修儀、修容、充媛、婉容、婉儀、順容、貴儀等,她們相當於低級媵,上面還有貴妃、賢妃、德妃、淑妃、宸妃,高級媵,最後纔是皇后,那就是正妻。

因此劉娥入宮沒有多少人關注,一個小美人罷了,何必計較?

趙恆第一個正妻是小小潘,小潘死後,娶了郭守文的女兒爲妻,郭氏還替趙恆生下一個兒子,還有其他的兒子,然而一個個早早夭折,只有郭氏的兒子趙祐平安活下來。

趙恆御駕親征,對王旦說十天不能敗遼軍,當立太子,便是郭氏這個孩子。然而當時小小趙才幾歲大,因此郭氏留在了京城。劉娥隨駕親行,大家還是沒有注意,皇帝嘛,身邊總要有宮娥服侍的。

趙恆從北方回來,但不久後,小小趙因病去世,死的時候才十歲。造成這情況一是醫療條件仍很落後,二是皇宮看似美麗的背後,實際是一個大監牢,缺少活動,甚至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陰謀,因此皇子夭折率反而勝過了普通人家。兒子死了,郭氏心情低落,於是今年因病去世。

這時候劉娥才產生了真正的野望。

第451章 亂戰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58章 異人奇課第228章 猛人哥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317章 學問第173章 第一槍第344章 矯正(下)第243章 插花第187章 用(下)第26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上)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380章 交鋒(下)第81章 誘、惑(中)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451章 亂戰第199章 牛(下)第383章 中策(下)第516章 持中與未來第510章 膠着第9章 歪才第53章 大笑第134章 荒野(中)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371章 那一年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108章 最危險的職業(上)第425章 上位(上)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178章 開業(上)第135章 夜戰第321章 大江(下)第172章 死(上)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364章 棄子(下)第158章 勁弩(下)第447章 野望(下)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389章 封禪(上)第492章 疏忽第149章 背後(下)第82章 誘、惑(下)第71章 神奇(下)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378章 驚弓之鳥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102章 好東西第314章 才子(下)第74章 南方(下)第201章 父親(下)第329章 毒狐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441章 妖星(中)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91章 地圖(上)第147章 迷茫第303章 打獵(上)第52章 比較(上)第287章 春行(上)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2章 人心第77章 卷(下)第325章 拜第314章 才子(下)第21章 麻煩來了(上)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184章 求實(下)第285章 論語第289章 郭成儀(上)第298章 飛虹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310章 碩麥(下)第462章 前戲(上)第372章 包青天第274章 反擊(上)第432章 神的黃昏(一)第20章 拒第100章 大舟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274章 反擊(上)第344章 矯正(下)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77章 卷(下)第229章 石嶺關第278章 公主(下)第143章 事了(上)第89章 結社第243章 插花第217章 歸來(上)第519章 病第430章 四人幫(上)第153章 燒酒會(下)第88章 神靈第160章 提親(上)第465章 很短的飆風(上)第179章 開業(中)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