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養豬

第四天傍晚,遼軍纔到達鉅鹿南郊。

行軍速度不是不快,蕭撻凜這廝大約看到三軍後勤不足,糧草不足,正好沿途有一個規模不小的寨子,下令攻打,準備洗掠這個寨子。幸好此時河北官員命令已經下到各個村寨,附近幾個小村寨百姓數量少,又沒有建設寨牆,於是一起帶着糧草與牲畜以及財富,在各個耆戶長與鄉兵帶領下,進入此寨。

寨子裡有三百多戶百姓,還有近百名鄉兵,即便普通丁壯手中也有一些粗糙的弓箭。

在鄉兵帶領下,幾百戶百姓展開了英勇的反抗。

這才爲李繼隆贏來時間,派了楊瓊田敏率領着鹹平軍趕到。

蕭撻凜且戰且逃,否則他臨死了,還要禍害一千多名宋朝百姓。

耽擱了一下,拖到傍晚時分,纔到了新的戰場。

楊田二人一直纏在遼軍身後,馬知節與石保吉等級人再次率兵追上。蕭撻凜準備下令再撤,李繼宣與劉用在鉅鹿縣城休息了一天,又攔頭殺了過來。

其實宋朝兵還那麼個兵,甚至又分兵高陽關,許多兵步又丟在後面,而且宋軍雖然大捷,損失也不小,若非遼軍被宋軍死死纏着,速度快不起來,恐怕背嵬軍也丟在後面了。

然而李繼隆不停地讓騎兵輪流連夜行軍,然後攔在前方出擊,於是便讓遼軍產生一個錯覺,不知道宋朝倒底有多少騎兵。

一旦產生了這個心思,還有何士氣。

一直‘混’戰到二更時分,蕭撻凜才帶着遼軍逃到鉅鹿縣東則經城鎮。中午連一個小寨子都沒有攻下來,就不要說這個鎮了。未進鎮。而是在鎮西側一個逃空的村莊紮營休息。

這也是他必然的選擇,在鉅鹿縣西側有一個大湖泊。大陸澤,足足有後世半個太湖大小,如今冰封,但那樣的大湖,萬一沒有封實,幾萬騎兵從上面逃跑,那會很危險的。

到這時候三軍疲憊不堪,而且很慘,連耶律隆緒的龍駕也不要了。爲了逃命啊。

遼國皇帝與一些重要人物,搬到房屋裡,甚至還找到幾十‘牀’棉被,先讓皇上暖和一下吧。至於普通兵士,繼續蓋草被子。

然而幾個重將坐在屋中發呆。

他們想不明白,宋朝那來那麼多的騎兵?爲什麼逃跑如此困難?

爲什麼敢深入,正是宋朝的騎兵少,也知道現在不少了,可相比於遼軍來說。還是很少。再加上遼軍兵力多,又是在平原作戰,即便不利,可以利用速度的優勢撤退。

這纔是遼軍敢深入的底氣所在。

大半天后。蕭撻凜看着蕭孝友道:“你帶着一撥人馬,換下盔甲,裝成平民模樣。先行潛回我國,去請求皇太弟立發援兵。”

“恐怕來不及啊。”

這一來一去得多長時間了?而且遼國幾乎將所有軍隊都帶了出來。能徵召到臨時的軍隊,甚至時間充足。還能召到十萬以上的軍隊。不過那得多長時間?

“以防萬一,從這裡到冀州、深州、祁州宋朝兵力都不多。”

“宋朝前線現在剩下的兵力同樣不多。”

“是不多,可我們沒辦法將身後這數萬宋騎甩開,甩不開,前面宋軍出動,我們兵馬越來越少了,會立即陷入包圍圈。”

蕭孝友不作聲了。

實際不怕遠,若是沒有其他因素掣肘,讓遼軍甩開膀子逃,三天就能從澶州逃到易水河北,這還是帶着大部隊,否則還能更快,兩天就能跑完這段苦‘逼’的路。

也不怕沿途各個村寨城池關卡,這裡多是平原地帶,那怕多繞幾十里路,對於騎兵來說,也不過大問題。

怕的就是纏上來,當年曹彬被耶律休哥纏上,一百來里路整整走了近二十天。宋九被遼軍纏上,不足百里之路,浴血奮戰了七八天,才逃出生天。

逃亡之路完成了一半,然而那一半得要多少天走完?

蕭孝友沉默好一會兒說道:“我同意了。”

此人也是一個人才,不過這一戰,遼軍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才。

他開始便裝帶着十幾名兵士連夜向北潛逃。

不過他這一路同樣苦‘逼’,戰國時匈奴人曾生活在契丹族所在地,匈奴滅亡後鮮卑崛起,三國時有宇文部活動在西遼河與老哈河一帶,東到濡源(灤河上游),西到柳城(朝陽西側),前燕慕容皩殲滅宇文部,隨後逃散的宇文部牧民又與其他部族結成一個新的聯盟,庫莫奚。契丹便是從庫莫奚脫離出來的一個種族。

因此宋人時常稱契丹爲匈奴人。

這說法也有些兒不對,只能說他們血脈以匈奴血脈爲主,不過融了鮮卑,各種奚人,以及其他胡人的血脈,因此相貌有着顯著的東胡人相貌,深目,多胡,高鼻……

蕭孝友纔開始還平安地潛逃着。

確實北方現在宋朝兵力不多了,不能到處駐兵,那樣反不起效果,因此只能兩頭緊,一南一北。中間是空的,遼軍大股部隊來了,全部躲到建有高大寨牆的村寨,或者城鎮中,遼軍主力走了,全部出動,搜捕敗散的遼軍逃兵,一是仇恨,河北百姓與遼人可以說是個個仇深似海,二是厚厚的賞錢。

現在遼軍就在附近,沒有鄉兵與百姓敢出來搜逃兵,因此纔開始走得很平安,然而剛接近高陽關境內,就被宋軍斥候發現了,還好他輕裝前進,人又少,本人又聰明勇敢,一路廝殺,好不容易逃過了易水。那時他身邊只有兩個兵士了。

蕭孝權不顧身上受了多少傷,繼續一路狂奔,逃到遼國中京。將消息稟報,然後放聲痛哭。可不久他就呆住了……權利也是毒‘藥’啊!

蕭孝友一路狂奔,然而他走了沒有多久。遼**中就發生了大事。

蕭撻凜前面剛睡着,後面便被一陣喊殺聲驚醒。

難道是宋軍夜襲了,他一骨碌爬起來。

與宋軍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樣一路行軍一路作戰,宋軍士氣也會疲勞的。李繼隆纔沒必要做那傻事呢。

然而遼軍開始譁變了。

李繼隆收到宋九的信,其中有一系列安排與建議。

明面上是建議,因爲李繼隆如今是三軍第一主帥,在澶州城,趙恆賜天子劍,賜自對宋九起以下者全有調動之權。甚至軍法處執,這個權利一直到趙恆收回來之前,李繼隆明面上都握有一人之下,億人之上的生死大權。

但李繼隆也不是傻子,能當真嗎?

只能說這個臨時授到的權利,給了他指揮帶來極大的方便。

宋九說是建議,實際得要將它當做命令。

於是李繼隆執行,派李重誨前去喊話。

爲什麼派李重誨去,因爲李重誨原是遼國重將。被楊業捉了過來才投降宋朝的,如今在宋軍中得到重用,成爲此次大會戰六十幾員重將之一。

若真排,他只在李繼宣、楊延昭、田敏、荊嗣、魏能、孫全照、張凝、馬知節、楊瓊等十幾員大將之下。當然,這十幾員虎將無一不是赫赫有名的悍將,朝廷爲了將來着重培養。也合乎情理。

但又在劉用、李琪等二十幾員大將之上。位置大約在十**位開始到三十五位之間,幾乎與李重貴、李德鈞相當。並且就在他前面還有數人。如石保吉、何承矩、高瓊等少數人,要麼沾了老子的光。要麼沾了成名時久,不然他的名將還會更高。雖朝廷未說出來,不過大家心中都有數罷了。

餘下的還有,如太原的石普,前線的高繼勳,王漢忠,西北的裴濟,河北的楊嗣,紫荊關的呼延贊,王顯不能算,他老了,來救急的,這些人數量在李重誨之上的也不過十幾人。

但就在這可憐的三十餘將當中,包括王漢忠等人同樣也老了,這次戰後會陸續退下。

這樣比較,可想李重誨如今的地位。

可他在遼國應當不能算是最強的將領。

此人出現,儘管蕭撻凜罵他是降賊,遼國的屈辱,實際上會給許多遼將帶來困‘惑’。

至於那個懸賞令,活着的耶律隆緒肯定比死了的價值高,但不能說死了的耶律隆緒只值一文錢,這分明就是噁心人嘛。

有的眼光短,長鬆一口氣。

若是宋軍圍攻上來,自家人乘‘亂’將耶律隆緒殺死,可能‘性’極大,但想活捉走,卻是十分困難。

但有人卻更加擔心。

擔心的事發生了。

一是似乎沒有盡頭的逃亡之路,飢寒‘交’迫,每天都有大批戰友倒在血泊中。一邊卻是高價的懸賞,以及一等國公的官爵。如何選擇?

那是十萬緡錢,如今財富達到這個數量的宋朝富人,最少能有四五千戶人家,然而對於普通人來說,十萬緡錢,特別是遼國那些苦哈哈的大兵,那是什麼樣的概念?

正在蕭撻凜熬着帶血絲雙眼議事時,一羣兵士卻在密謀着劫持耶律隆緒。

沒有成功,在蕭撻凜指揮下,叛變迅速鎮壓下去。

然而爲什麼這支遼軍在宋朝如此追殺下,還沒有崩散,正是耶律隆緒呆在軍中產生的凝聚力,如今自己手下兵士都敢劫持皇上了,那還有什麼不敢做的,一時間士氣變得更加低‘迷’,並且軍中充滿了猜疑。

這一折騰,第二天很晚才起軍,一路馬不停蹄,迅速趕到胡蘆河,再次遭到宋軍的狙擊,要命的是孫全照又帶着騎兵從貝州趕上,從側翼發起了強力的進攻。

殺到日暮時分,遼軍才衝過胡蘆河,在胡蘆河北面找了幾個聯在一起的村莊,草草構建了一道防線。

這時,遼軍已不足四萬人了。

不過好消息就是終於將討厭的那種重裝騎軍給丟了下去。而且宋朝騎兵也被丟下很多了。

非是輕騎丟下去很多,而是宋軍此時也缺少糧草了,不得不將一部騎兵返回就食。而且就是減少了。以這部兵力足以將他們纏住。

第六天再次起程,殺向束鹿。

這是無奈之舉。一是略略向西,從祁州殺向保州。那邊路程差不多,可有許多討厭的丘陵地帶,但在北方還有不少宋軍,他們多是步兵,後面宋騎死死咬住,他們想潛行根本不可能。至於那些逃散的兵士,天知道他們逃到哪兒了,或者有沒有被宋朝河百姓用鋤頭給活活打死了。

而走山路意味着正好迎合了宋朝步兵所長。

這條路不足取。

還有從東邊走,那條路不要說更遠。那些個瀛州官兵讓人更頭痛。

所以繼續走中道,自冀州跨過滹沱河,再衝向博野,然後或者自保州衝向長城口,或者自高陽關衝向黑蘆堤,無論那一道防線成功衝破,就殺回遼國了。

第七天,大北繼續北逃。然而變數出現,本來按照李繼隆的想法。今天是打算讓他們渡過滹沱河的,不過大家都忽視了冀州知州王嶼。

蕭燕燕入侵前,宋九做了許多佈置,包括訓練鄉兵。撥出大筆錢帛讓河北官員廣建砦堡,以防遼軍南下給百姓帶來更大的創傷。王嶼是一個有大志的人,再加上朝廷財力支持。主動訓練鄉兵,修城防。遼軍南下。一邊派出兵士支援瀛州,一邊將百姓召入城中。甚至還繼續大開城‘門’,放百姓出去採柴禦寒做飯。

蕭燕燕看到冀州兵力空虛,便派一部來侵犯,結果被王嶼從容擊敗。蕭燕燕從瀛州撤軍時,看到冀州似乎也不大好啃,便放過了冀州城。

現在支援瀛州的兵力也返回來了,聽聞宋軍在追殺遼國敗軍,王嶼主動帶領着數千禁鄉兵殺到。這一戰又打到日暮時分,‘逼’得遼軍到夜‘色’降臨,才倉皇地渡過滹沱河,草草紮營休息。

惡夢仍沒有結束,第八天,遼軍剛剛渡過唐河,宋軍又殺了過來,要命的秦翰也帶着諸將與許多輕騎,從前方堵殺過來。兩軍匯合,遼軍大敗。

這次不分晝夜了,且戰且逃,到了第九天傍晚時分,才逃到了濡河。現在河北河流真的很多,從拒馬河開始,能載入史冊的河流就有拒馬河,易水,鮑河,曹河,徐河,瀋水,再到眼前這條濡水。

不過到了濡水,這裡離邊境真的不遠了。

近三萬遼軍瘋狂地撲向濡水。

忽視喀嚓喀嚓地響。

然而河中的冰塊紛紛裂開,就象張開一張張兇惡的大嘴巴,一個個遼軍迅速掉入冰窟窿裡面。

“退,退。”耶律隆緒不由大叫道。

原因很簡單,到了遼軍快接近濡水時,宋軍已經能大約判斷出他們的逃亡方向,然後用火‘藥’炸,用火油烤,用斧頭錘子鑿,將周邊二十多裡的濡河冰塊全部鑿穿。

此時北方仍很冷,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功,北方河流冬天能在上面跑馬,能溜冰,那不是一天凍出來的厚冰。可畢竟離新年不到十天了,最冷的冬天已經過去。

雖然前面河流再次冰封,然而冰凍得並不厚。

實際隨着汴水漕運繁忙,百姓也自發地運用到這個原理,用粗糙的破冰船將冰每天都破上一遍,讓冰始終凍不厚,用此延長航運時間,甚至在暖冬裡,幾乎漕運沒有中斷過,儘管那是商業‘性’運輸,與官府無關。

冰塊鑿開,再次冰凍,又是到了傍晚,根本無法辨認,於是遼軍匆匆衝上去。一匹馬加上一個人,那會有多重,況且又落在四個馬蹄子上,壓強會達到什麼地步?再者,那麼多騎兵衝上去,河裡的薄冰如何吃得消。

眨眼之間,就吞噬了兩千多遼兵,幸好耶律隆緒行動有些慢,不然連他也差點踏到河冰上,掉到河中。

這時曹瑋帶着定州兵馬從西面包抄過來,楊延昭帶着保州兵馬從北面包抄過來,石普帶着兵馬從高陽關包抄過來。再加上後面的李繼隆軍隊。

兩萬餘遼軍被重重圍在邊昊泊西面十幾裡處那個狹小的地域。

李繼隆派兵士開始撒石灰。

在包圍圈用石灰撒了一個圈子,外面還用石灰不停地寫出一行大字:出此圈者必殺!

然後派人喊話:“不出此圈,每天宋軍還停供少量糧食。出此圈,必殺,你們自己兒選擇。”

說完了,還真扔了一些糧食,扔到圈子裡。

遼軍面面相覷,不過宋軍前面一走,後面就被遼兵哄搶了。蕭撻凜與耶律隆緒都感到苦‘逼’了,這是幹嘛,將兩萬多遼軍當成豬養啊。

因此休息了三四個時辰後,到了四更時分,忽然集合大軍向西突圍。西路是“‘毛’頭小子”曹瑋。而且只要衝破白城方向,那麼接近北平寨下面的濡水也不深了,即便宋軍將河冰鑿穿,也能趟河衝過去。殺過去了,就是遼境了!

然而……

然而他們剛衝過圈子不遠,曹瑋便帶着兵馬從容應戰,並且這時因爲遼軍被宋軍拖得速度快不起來,有部分火炮用馬匹拖到前線來。

近百‘門’火炮齊‘射’。

對陌生的東西大家都很畏懼的,結果無論蕭撻凜如何下令,所有遼兵匆匆逃回圈子,甘心被宋朝當豬養。

遼國諸將仍不甘心,聚集起來商議。

然後遼軍就沒有動靜了。好在宋朝也做得莫明其妙,每天繼續往圈子裡扔乾糧,甚至突然發起仁慈心,又放裡扔了一些棉被,石炭。

想保暖那是不可能了,但不會凍死人,想吃飽吃好那也不可能了,但也不會餓死人。

遼軍想不明白,那就繼續做一頭半死不活的豬吧。

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472章 驅(下)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229章 石嶺關第145章 祭文第228章 猛人哥第13章 從此醉(下)第93章 兩道詔書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293章 小魚(中)第99章 加碼第257章 神仙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200章 父親(上)第457章 我非張說,彼非姚崇第423章 定(中)第8章 神奇第310章 碩麥(下)第221章 大婚(中)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199章 牛(下)第24章 父輩(下)第286章 落幕第315章 脫變(上)第483章 奇葩(上)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520章 從娃娃抓起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302章 高下(下)第342章 親事第343章 矯正(上)第251章 暖冬(下)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359章 翻雲覆雨第108章 最危險的職業(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45章 摺紙第11章 師規第414章 鐵血之路(十四)第87章 巡察(下)第442章 妖星(下)第290章 郭成儀(下)第136章 夜審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236章 三槐王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61章 愛因斯坦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115章 流民(上)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347章 必死(上)第454章 燕南歸第514章 三憂第154章 清明(上)第165章 有約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100章 大舟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18章 君子第414章 鐵血之路(十四)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335章 契丹惡夢之始(下)第346章 輕敵第441章 妖星(中)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290章 郭成儀(下)第146章 桃花第523章 第三十七計(下)第244章 獻酒(上)第317章 學問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79章 勇退第53章 比較(下)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269章 謀劃第409章 鐵血之路(九)第210章 錢啊第162章 提親(下)第108章 最危險的職業(上)第23章 父輩(上)第315章 脫變(上)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163章 想不通第521章 無恥第99章 加碼第179章 開業(中)第463章 前戲(中)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450章 良機第116章 流民(下)第383章 中策(下)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272章 伐第93章 兩道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