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四面楚歌

趙恆的戰鼓聲,就是總攻的號角。

隨着戰鼓聲敲響,四面八方的宋軍開始了行動。

蕭撻凜嘆息戰初耽擱的時間太多了,但也不大好說,耽擱的時間多,給河北百姓造成的傷害就更大,不過好處就是各處趕來的兵士得到了很好的休息。

前面戰鼓擊響,後面斥候迅速回營稟報,幾路大軍立即撥營起程。

楊瓊與雷有終,錢守俊兩軍會合,攻向了德清軍城。

這裡現在幾乎沒有一個宋朝老百姓,但是遼國仍派了一些兵力,守衛此處,做爲後方重要的糧草物資儲蓄地點,戰略上也使得遼軍變得更富有變化。

三位武將此戰任務就是拿下這個據點。

德清軍城牆還不及澶州,所以當初僅守了幾個時辰便被遼國拿下了,不過現在反過,也變得容易起來。

遼軍雖多,然而他們不長於攻城,也不大長於守城,若非城中有許多守城器械,那麼反攻德清軍城會更容易。

不那麼困難,也不那麼容易。而且他們接到的命令,是必須在下午申時就要拿下它。

慘烈的戰事在澶州會戰李繼隆決定使用新武器時,也再度爆發。

但其他幾路則是在繼續行軍,曹瑋兩部向舊州鎮與趙村靠擾,漸漸兩軍合擾成一軍。馬知節與秦翰兩部也漸漸向小吳埽靠擾,合擾成一軍。李繼隆下令使用新武器時,口袋幾乎壓縮成兩百來裡方圓大小。

最遠的離主戰場不足百里,最近的幾乎離主戰場只有四五十里路。

……

布幔扯下。

宋軍後方露出一千門奇怪的武器。

火炮。

開始宋九認爲這個技術應當很容易的,畢竟明朝就有了。

事實非是,前後研究它花費了近三十年時光,投入的錢帛不知凡幾。但宋九也有錯誤,史上明朝官場風氣極度腐敗,雖有了各種火器,不過因爲貪污。從官員到工匠全部在貪污,造成火器雖有了,一半不能使用,甚至大半質量不合格。這才造成在明朝火器沒有發揮出更大威力的假像。

所以宋九不是很上心。上心了,眼光卻放得太高,想要更先進的火炮,想要鋼炮。

實際鋼炮就是一個錯誤,鋼炮肯定比銅炮好,可是現在的鑄造技術仍沒有上去,各種基礎學問更沒有跟上去,而且鋼鐵延展性不如銅,韌性更不及銅,所以必須對鑄造技術要嚴更高。並且與銅炮相比,鋼炮在技術未跟上去之前,也容易炸膛。

因此宋九的大躍進式的指導,等於走了許多彎路。

後來看到實在不行,宋九才指導用更貴重的銅代替鋼鐵。可能火炮威力差一點。成本高一點,不過研究成功了,就會積累更多的知識,以後就爲鋼炮出現打下基礎,甚至爲步槍技術也打下基礎。這個道理就象嬰兒的成長,先爬後走。不爬就想走,那太不可能了。

但宋九繼續“好高騖遠”。仍堅持研發後裝炮。

與前裝炮相比,後裝炮射速更快、射程更遠和精度更標準。甚至炮臺可以在掩體內裝炮彈,既方便又安全。

不過與前裝炮相比,它的技術也更高。首先必須在炮膛內刻旋轉來複線,宋九知道這個詞,但不知道具體的什麼來複線。

對槍炮等武器。做爲前世的中國好公民,大多數都不是很內行的。

還必須有閉鎖炮門與緊塞具,以及節約復位與瞄準時間,減少火炮射擊時對炮架作用力的水壓氣體式制退復進機。

還有感謝穿越小說,否則這些名詞宋九都不知道。

以及對炮身質量的要求。原先是想用鋼炮的,結果未成功,然而也不能用純粹的銅,實際這時候也沒有純粹的銅,多是合金,含有錫鉛鋅猛等金屬的合金銅。但宋九還記得一個名詞,硬青銅,就是銅與錫的合金物。

因此回到了銅炮上,依然進展很慢,直到前年纔出現第一臺試驗室產物。實際這時候宋朝的技術能造出鋼炮了,但宋九不知道具體的技術,只能做這種無奈的選擇。

隨後宋九將這個試驗室調到南河套,無他,爲了保密。

接着去年讓潘惟正前去南河套,訓練炮兵。

它的形狀類似明代的佛朗機炮,當然性質截然不同,不過長度重量皆差不多。從一開始宋九不就求大,包括伏虜駑,投石機。大了就不易運輸,笨重。況且宋朝的頭號敵人仍然是遊牧民族。

因此它只有三百,四百斤,五百斤,六百斤四種類型,也就是一輛輜重車就可以將它拉走。

缺點還有很多,但能運用上了,並且射程達到了八百米到一千五百米,其中兩種小型炮用馬匹就可以將它揹走,迅速趕到戰場上。

開始未用,那是爲縮小口袋贏來時間,並且戰得越久,敵人消耗的體力就會越大。

但此戰若沒有曹瑋與李繼隆的調度,同樣會出現很大的麻煩。

不管怎麼說,宋軍贏來了寶貴的近兩個時辰的時間,口袋也順利的縮小。

一千門火炮吐出死亡的火舌。

每一發炮彈落下去,幾乎就帶走了一兩個遼兵的性命。

要命的它不是投石機,發射速度那麼慢,射速也不慢,速度都超過了音速,前面耳朵還沒有聽到火炮的響聲,後面炮彈就飛到了眼前。有辦法,往地上趴吧。然而遼軍幾乎都是騎兵,往哪兒趴。

因此成片成片的遼兵被火炮收割走。

寇準喃喃道:“這個錢花得值啊。”

他漸漸對宋九產生不滿,一是宋九將張齊賢再度拉上來,二就是權利,宋九在東府,他還能上位嗎?還能象對待呂端那樣搶權嗎?其次就是這個錢。

在三司他將賬冊看過後,看到其中的軍費,感到肉痛。若是起到作用了,也無所謂,他也不是求和派。關健前面局勢惡化到那一步,那麼這些錢花得值不值?

但現在看到這種新式火炮的殺傷力,太值了。要命的是宋九放棄了殺傷力很小的實心彈,以及射程近的霰彈。研發的是開花炮彈。

當然,現在整個世界對這種武器是一張空白紙,宋九想要畫方,它就是方,想要畫圓,它就是圓。

這種小躍起式的研究,花了很多錢帛,延長了研發時間,甚至一度書院裡都有人提議放棄它,但研究成功了。殺傷力就會比明朝的同級別火炮更大。

趙恆放下鼓槌,長鬆了一口氣:“大計已定。”

名義他還是總指揮官。

所有計劃他也清楚,最重要的一役,便是在這兩三個時辰內。守住了,就贏定了。守不住。城下軍隊崩潰,那麼就輪到了攻防戰了。雖然澶州有城牆,可城牆不高不大不固,遼軍可能會在一鼓作氣之下,拿下澶州。

車駕臨發前,趙恆想到過這個問題,宋九晚上進宮。刻意講了有驚會無險,無他故,便是這個火炮。

然而試驗是在南河套,訓練也在南河套,趙恆雖能理解,要保密嘛。可他未親眼看到。天知道它威力如何。

坐下來喝了一口藥湯,又說道:“物格學啊。”

大家一起無言。

因爲宋朝以科舉用人,對物格學仍然看不起。甚至書院也有學子進入官場,讓那些讀夫子書籍的進士官員們內心中還有些排斥。

然而今天看到這種武器,大家都感到震撼了。

趙恆又問道:“宋九。你那個老師一點音訊也沒有?”

宋九搖搖頭。

“據朕所知,西方也沒有這個學問吧。”

與趙恆無關,自趙匡胤起,就派出一批去了西域,甚至到了中亞,到了拜占庭,帶回來一些新奇的見識,也確實看到與中原不同的文明以及比較落後的科學,但與宋九的這個物格學仍存在巨大的差距。

宋九道:“陛下,臣也不大清楚,或是先生他來到中原後,將兩個文明融合的產物,但不管如何,這是我朝的幸運。”

“哈哈,”趙恆一笑。

戰局開始扭轉,他心情也變得放鬆。

太陽漸漸偏西,遼軍仍在負隅頑抗,前撲後繼地撲向宋軍大營。

若沒有火炮壓制,宋九都懷疑在拼命之下,宋軍大營可能都會失守了。

不過火炮巨大的殺傷力,終於讓許多遼軍感到膽寒。

蕭燕燕看着戰局,臉上陰雲密佈。這時候斥候又帶來許多不好的消息,宋軍在攻打德清軍城,宋軍在前進,漸漸合圍……

她將韓德讓,以及諸重臣喊到面前,鄭重地說道:“準備突圍。”

這樣僵持下去,一旦更多宋軍圍上,會很不利的。

當然突圍後果也很不妙,這麼漫長的路程,宋軍不斷地伏擊追擊,能帶回去多少戰士,誰都不能知道,實際上一旦選擇突圍,就意味着慘敗。

大家都緘默不語。

蕭燕燕暴躁地說:“諸卿何意?”

韓德讓面色如灰,說道:“那就突圍吧。”

一旦那樣,遼國必找出一個替死鬼出來,這個替死鬼還必須是一個重量級人物,連蕭撻凜都不能符合。這樣,才能給諸部一個交待。那麼替死鬼會是誰!

蕭燕燕沉默了好一會兒,最終說道:“先下令停止進攻。”

即便突圍,也要想好如何突圍,如何善後。

然而時間卻在不知不覺中過去。

蕭撻凜下令三軍撤回來。

遼軍如潮水般地撤回營地,論傷亡,遼軍傷亡慘重,宋軍也未必能撈得了好處。然而一進一退之間,遼軍的士氣再沒有上午那麼旺盛了。

蕭燕燕坐在大帳裡臉色越來越黑,問:“諸卿以爲從哪一方向撤退?”

雖然突圍後果很不好,然而比在這裡即將全軍覆沒的結果要好得多。她忽然想到成功入主開封的遼太宗耶律德光。正是因爲打草谷制度,激起中原百姓反抗,最後不得不離開開封,引軍北返,病死在路上。在臨終前,他總結了這次出兵三失,所以天下才這樣反叛我!各地搜刮百姓錢財,是第一失;讓契丹士兵打穀草擾民,是第二失;沒有早點遣返節度使去治理各鎮,是第三失。

又給他弟弟寫信說,我夜裡常思考治理中原的辦法,看來,只有推心置腹、和協軍情、撫慰百姓這三件事最重要。

如果以前遼軍南下後,不大肆燒殺擄掠,宋軍會不會如此拼命?諸多城池會不會如此難攻?

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得到祁州等城後,自己下令,大肆殺戳,甚至將德清軍全城百姓一起屠殺。宋朝守兵爲了自己與家人的活命,能不拼命嗎?

這可能是一個謎面了。

不僅逃回去整個國家成了爛攤子,還要應付宋軍的反撲。甚至未來幾十年,自己一生,都不想打宋朝的主意。

當然,她不會嘆惜早知如此,何不答應曹利用的條件。現在她還不知道上當了嗎?

大家也自覺,不會去提。

大帳裡依然沉默,依他們所知的,西邊的軍隊戰鬥力“最差”,可西邊就是太行山,難道從井陘關進入太行山,再從河東逃回遼國嗎?那還不如拼死一戰呢。

然後是正北面,與東面,且不說東面幾員虎將讓大家同樣心寒,東面突圍無疑也是繞道而行。但從北面突圍,北面那麼多兵力,能突得過去嗎?

大帳裡沉默,外面的士兵正在生火造飯,遼國多是兩頓飯,不過還要戰鬥,因此提前做飯,增加體力。

就在這時,一團又一團黑影帶着無數積雪,漸漸漫了上來。

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119章 變化(上)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345章 殺氣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209章 遊園(下)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54章 獨一無二第386章 禮物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513章 寓言第493章 原因第198章 牛(上)第257章 神仙第266章 太狠了第45章 摺紙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134章 荒野(下)第167章 鏡子(中)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234章 快樂島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45章 摺紙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76章 卷(中)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301章 高下(上)第329章 毒狐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192章 上朝第302章 高下(下)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421章 飄搖(下)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386章 禮物第228章 猛人哥第282章 可怕的誤會(下)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310章 碩麥(下)第468章 均貧富(上)第90章 又玩大了第315章 脫變(上)第537章 大結局(四)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174章 嘉禾第77章 卷(下)第171章 死(上)第285章 論語第372章 包青天第10章 製造標準第155章 清明(中)第116章 流民(下)第293章 小魚(中)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256章 兩知州(下)第515章 捉貓貓第464章 前戲(下)第184章 求實(下)第516章 持中與未來第405章 鐵血之路(五)第461章 走馬燈第221章 夜宴(六)第350章 狐狸第383章 中策(下)第139章 派系第12章 從此醉(上)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423章 定(中)第245章 獻酒(下)第160章 提親(上)第194章 快樂第480章 不殺第334章 契丹惡夢之始(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386章 禮物第256章 兩知州(下)第4章 打賭第48章 後院第473章 真相第367章 相才第54章 獨一無二第508章 口袋第367章 相才第69章 神奇(上)第446章 野望(上)第521章 無恥第422章 定(上)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113章 教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