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

潘美用兵就是快。

取廣南快,取南唐快,以至差一點與曹彬脫節,但因爲這次趙匡義要的就是潘美快,所以宋九隱隱感到不好,又想不出哪裡不對勁。

楊業與李繼宣還沒有攻打固安城時,潘美已經出兵了,從太行西陘直奔陳家谷,與遼軍相遇,大敗遼軍,斬首五百級。迅速從陳家谷來到寰州城下,也就是遼國的武州。

遼軍寰州刺史趙彥辛本來就是一個漢人,看到潘美來勢洶洶,後方又無援兵到來,立即舉城投降。潘美以趙彥辛爲本州團練使,又迅速越過古長城,來到朔州城下,朔州節度副使趙希贊以前曾在潘美手中大敗過,不敢應戰,又獻城投降。

潘美再度向西,轉攻應州,其節度使艾正與觀察判官宋雄二人又舉城投降,太快了,快得遼國都無法援救,短短十來天,潘美就拿下了三州。然後兵出龍首山,兵向雲州,其實就是大同,遼國的西京!

如果讓趙匡義來選擇,一定很喜歡潘美。但若是讓宋九來選,一定會選擇中路軍。

田重進來到飛狐口。

遼軍不敵,退回飛狐關北城。

飛狐關乃是太行山最重要的關卡之一,遼國很緊張,不顧西面局勢兇險,西南面招安使大鵬翼集中西京三萬騎兵來援。

首先說兵力。

高瓊那兩萬兵馬不算,正規軍是二十萬,餘下八萬兵馬,潘美任務重一點。分走了五萬兵馬,實際這五萬兵馬就是河東駐軍數量。京城發的兵力多是調給了曹彬與田重進。

田重進手中只有三萬正規禁兵,當然實際人數不止。還有部分鄉兵,以及臨時徵調來的壯丁與弓箭手,不能說這些臨時兵力不管用,平時雖戰鬥力稍遜一籌,但用來防禦城池寨堡還是可以的,作戰時也可以用做輔助兵力。當然,後方還有更多押運糧草的民夫,那真派不上用場了。

但在這時候,能派上用場的只有禁兵。

兩軍兵力差不多。然而對方皆是騎兵,實力上實際要弱一點。

田重進便將吳元輔與袁繼忠喊來,還有,荊嗣等將,不過他們都是裨將,田重進不可能喊荊嗣來議事的。

袁繼忠就說道:“敵多騎兵,利於平地,但如今大鵬翼帶着大軍從山路而來,反而失去騎兵衝刺的優勢。不如我們乘險逆擊。”

蘄州刺史譚延美也說道:“敵持衆易我,若出其不意,可克也。”

譚延美是一員頗有經驗的老將,袁繼忠更是一員能征善戰的勇將。滿城之戰,崔彥進於長城口大破敵軍,主將就是袁繼忠。但功勞後來全部安在崔彥進頭上了,有人勸其論功。袁繼忠不答。若非後來在葭蘆川大破李繼遷一役中表現出色,幾乎連宋九都忽視了這員悍將。

但這一戰最出彩的不是田重進。不是袁繼忠,更非是譚延美。

而是另外一個人,一個可能比竇娥還要冤的人。

兩人說得有道理。

如果不主動藉助敵軍還在山道上作戰,放入飛狐口下平川上交戰,宋軍更不利。

於是田重進率軍挺進。

然而大鵬翼也是一代名將,數次交鋒,宋軍並沒有擊敗遼軍。

這時候一個宋將站了出來。

他就是荊嗣。

荊嗣有一個很牛的從祖父,名叫荊罕儒,爲柴榮手下著名勇將,趙匡胤登基當年,他與北漢交戰,也犯了曹光實的毛病,挾勇輕進,孤身犯險,被敵兵圍困,手殺數十人之後,死於敵兵亂槍之下。

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去。

而且荊罕儒所立的功皆是幫助柴榮的,對趙匡胤貢獻不大,因此趙匡胤也就自動忘記了荊家的功勞,況且荊嗣只有荊罕儒哥哥荊延福的孫子。以至荊嗣的起點低的可憐。

荊嗣從祖父犧牲的那一年,荊嗣響應招募,成了一個控鶴卒。是一名普通的小兵,隨李繼勳討伐河東,李繼遷選勇士百人,抄小路阻截洛陽寨。荊嗣主動請求前去,這一役僅是荊嗣就手刃五十多人。荊罕儒手刃數十人犧牲了,他卻安然無事。可以想一想,不要五十人了,就是五十頭豬,殺也要殺好一會。

但這僅是他人生旅程中的小菜一碟。

拿下洛陽寨,李繼勳兵進汾河,楊業扼守汾河橋,荊嗣還是一名小兵,但有了威信,帶頭應戰,楊業不敵,退保城中。夜晚楊業又帶着幾千手下襲營,李繼勳挑先五百名勇士接戰,荊嗣毫無疑問,名列其中,又再度大敗楊業。

反正楊業讓這個荊嗣殺苦了,以至於他從來都不向宋九提到荊嗣這個名字。不過戰後李繼勳可能是吞下了荊嗣的功勞,或者是疏忽了,荊嗣依然還是小兵。當了好幾年小兵,趙匡胤親征太原時還是小兵。

因荊嗣表現十分勇敢,才讓趙匡胤召見,但很奇怪,趙匡胤不過將他提爲御龍直。不是官員,而是扈從禁兵,說白一點,就是中南海保鏢,甚至還不如它。難道趙匡胤也吞功?

再到趙匡義時,攻太原,徵幽州,表現依然出色,特別是遼景宗親自入侵雄州一戰中。有個宦官出城看地形,被遼軍包圍,荊嗣出兵接戰,斬殺騎兵七百多人,但遼軍兵馬太多了,荊嗣的軍隊在夜裡與大軍失散。但荊嗣率領孤軍,殺出遼軍重重包圍,在莫州城下安下軍營,又率領一百多手下用斧頭砍了遼軍的瞭望樓,順帶着砍了五十多個遼軍的腦袋。遼軍於界河上搭橋,想要撤退,荊嗣又主動阻擊,殺死俘獲了許多遼兵。

還有,崔彥進唐興口大捷中荊嗣又立下赫赫戰功。田欽祚袁繼忠三叉口一戰中,荊嗣帶着十名手下襲擊李繼遷的大營。居然殺死了一百多人,燒了李繼遷許多營寨。從容返回。若比,可能楊業雁門關一戰中的表現。都是浮雲。仍很奇怪,立了那麼多功,至今荊嗣只補爲一個籠猛指揮使,一個副營長,還不如那個會踢足球的楊士全。

在史上越往後,他的人生越精彩,楊業以生命爲代價完成了一次百人斬,荊嗣則輕鬆完成了數次百人斬,至於幾十的斬那簡直數不勝數。一生大小一百五十戰。無一敗績,但直到很晚,他才漸漸提撥出來,功勞太多了,想遮都遮不住。

是金子早晚都放光的,但冤不在他發跡得晚,而且這一戰過後,宋九也終於注意到了他。

在史上他最出色最冤的地方就在這個飛狐關下。

這一戰他力挽瀾,讓田重進取得飛狐關大捷。可是後人居然將這個功勞按在了楊業頭上。然後呢。有人終於反應過來,楊業按照時間是在去應州的半路上,中間還隔着一個蔚州,幾百裡道路。無數重崇山峻嶺,難道是長翅膀飛過去的?

這是田重進打的,可是荊嗣這個名字又讓人自動疏忽了。

當代勇將。悍勇舉世無雙!

荊嗣作爲袁繼忠的部下,也隨着來到飛狐嶺下。

田重進從東面數次攻擊無效。有些焦急,不過這時候荊嗣雖然沒有升遷起來。已經有了一些小名氣,包括田重進同樣聽聞了袁繼忠手下有這麼一個勇將。

於是給了一支人馬,讓荊嗣從西邊出戰。

這次田重進的任命,讓一顆星星冉冉升起。

荊嗣捶胸答道:“喏。”

實際田重進給的兵馬並不多,他原本只想分解一下進攻的壓力,並且交戰的主力戰場還是在東面,非是在西面。可沒有想到居然就起作用了。

荊嗣帶着這支可憐的宋軍,果斷地來到西邊的山坡上,衝入遼軍中。他親自頂在最前面,手起刀落,一刀一個腦袋,那一刻他不是猛虎,猛虎在那時也不如他,那一刻荊嗣化成了一頭蛟龍。

他在前面,遼軍無人可擋,只殺一會功夫,僅是他一個人,就砍下了一百多個遼軍。遼軍讓他殺得嚇壞了魂魄,倉皇地從山坡上逃向平原。荊嗣大聲喝喊:“毀掉弓弦,折斷箭尾投降,饒爾等不死。”

一千多名逃到平川上的遼軍大部分丟下武器投降,還有一部分向小河邊逃去,荊嗣繼續隨後追殺,一直追到河邊才停下。

僅是眨眼功夫,就讓荊嗣將西面的遼軍擊潰。

大鵬翼看到西面軍潰敗,局勢變得有些不利,只好下令將軍隊撤向後面的屯土嶺。

田重進讓裨將黃明攻打屯土嶺,沒有成功,反而犧牲了一些宋兵。

荊嗣看不下去,便對黃明說道:“你頓兵於此,爲我聲援,我當奪此嶺也。”

這時荊嗣官職還遠沒有黃明高。

然而黃明沒辦法,自己不能打,誰叫人家能打呢。於是荊嗣越俎代庖,帶着手下衝了上去。

這個殺神又來了,嶺上遼軍大亂,剛交戰沒多久,遼軍再次潰敗。荊嗣又帶着可憐巴巴的手下隨後追擊。他的從祖父做了一回孤膽英雄卻丟了性命,但他沒事,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孤膽英雄。

一路追了五十里路,更讓人驚奇的是他一路追趕,一路還將遼軍的逃兵招收,變成了一千多人馬,連克倉頭小治兩寨,黃明開始有些蒙,不是讓我頓兵聲援嗎,怎麼先追了下去。那就追吧。

一直追到六十多裡外的谷寨,黃明才追上,但更讓黃明感到古怪了,怎麼荊嗣兵馬壯大了那麼多?先不管吧,兩軍會合,將谷寨拿下。黃明勒令荊嗣駐守谷寨,不能再追了,再追馬上就要到蔚州城了。難不成這個荊同志想帶着一百多名手下就想將蔚州城拿下?

黃明官職高,他的命令荊嗣不得不聽,不過直谷被拿下,宋軍佔據了有利的位置。

幾天後,大鵬翼又帶着大軍前來,這麼能打的勇將,田重進還能不注意嗎,因此不停地向袁繼忠抱怨:“你這老小子不夠意思啊。”

甚至他在心中誹謗,袁繼忠的功勞讓崔彥進吞了,是否袁繼忠故意將這個勇將藏着,好吞荊嗣的功勞?

不過相對而言,荊嗣命運比韓世忠要好。韓世忠那才叫能打,甚至一個人就將方臘從數萬大軍中生擒活捉,以至童貫不相信是韓世忠做的。當然,韓世忠與荊嗣一樣,金子早晚要放光的,雖然前期因爲不可思議的戰功,無人相信,最終還是走上歷史的舞臺。

直谷地形很重要,不然就要在飛狐嶺下平川與遼軍騎兵決戰了,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在平川上以步兵對騎兵,結果可想而知。

聽聞遼軍主力部隊到來,於是田重進急匆匆地帶着親衛來到直谷察看,田重進這時候早忘記了荊嗣是一個小副營長的身份,就問荊嗣怎麼辦?

“打。”

田重進讓荊嗣唬得一愣一愣的,此時包括他的親衛在內,也不滿千人,如何與遼軍作戰。但田重進本身也能打,那麼就打吧。兩人率領這麼一點可憐的兵力,先行搶住地形,開始向遼軍主動發起進攻。地形的原因,讓遼軍兵力巨大的優勢不能發揮,兩人能打也是主要原因。就這麼一點可憐的兵力,在兩員勇將帶領下,來回衝擊,居然讓遼軍產生混亂。大鵬翼一看不好啊,馬上就要鬧天大笑話了,幾萬兵馬居然讓幾百宋軍打敗,只好下令撤退。

這一退更亂,丟下了無數投石機,鍾甲與頭盔。

田重進與荊嗣停止追趕,讓兵下打掃戰場,安營紮寨。

另一邊大鵬翼也在想計策,其實大鵬翼也是遼國一員有名氣的勇將,名聞邊塞。但生生地讓荊嗣殺萎了。

這路人馬碰不得,咱換一處。

於是這一夜,大鵬翼派數大軍藉助夜色,從小道兼程圍攻小治直谷二寨,也將田荊二人兵馬的後路切斷。

田重進便讓荊嗣去營救,荊嗣說道:“我們主力在飛狐嶺下,這裡只有五百名士兵,而敵人有兩萬多人,力不敵矣。”

俺不是傻子,雖然能打,五百人能打得過兩萬多遼軍嗎?

原來不止五百人的,不過白天一戰也死了一部分戰士。

田重進心中悲憤無比,心想誰讓你這小子跑得快,害得老子也陷在這裡。

但情況很不妙。

大鵬翼抄了夜路,圍住了直谷小治二寨,一旦拿下,那麼就將他們五百人活活圍在數萬大軍裡,幸運是俘虜,不幸運是戰死。現在不是怪荊嗣跑得快的時候,於是又說:“可有什麼好計策。”

這時的一幕有些搞笑,田重進乃是中路主帥,相當於後來的軍區司令員,荊嗣是小小的副營長,兩者身份不知懸殊了多少倍,田重進居然向荊嗣請教求救。

其實他心中在悲痛欲絕地想:“以後俺記好了,不能跟這小子後面跑,跟這小子跑太危險……”(未完待續。。)

第4章 打賭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298章 飛虹第500章 破騎軍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311章 同病相憐(上)第485章 南方(上)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53章 比較(下)第303章 打獵(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348章 必死(下)第149章 背後(下)第223章 皇后(上)第185章 釘子戶第519章 病第90章 又玩大了第75章 卷(上)第360章 小把戲第419章 荒誕(下)第481章 等的人第168章 鏡子(下)第216章 夜宴(一)第198章 插釵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378章 驚弓之鳥第418章 荒誕(上)第139章 派系第78章 孤家寡人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185章 釘子戶第476章 一(下)第155章 清明(中)第229章 石嶺關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194章 快樂第461章 走馬燈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409章 鐵血之路(九)第114章 教材(下)第414章 鐵血之路(十四)第53章 比較(下)第425章 上位(上)第155章 清明(中)第7章 要錢不要命第161章 提親(中)第220章 大婚(上)第366章 幕後者第329章 毒狐第264章 人才第242章 撫桑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62章 我的地盤第267章 海貨第159章 核心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49章 盛況第159章 核心第337章 窅娘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298章 飛虹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23章 父輩(上)第126章 影響第513章 寓言第229章 石嶺關第1章 狗血的劇情第442章 妖星(下)第451章 亂戰第459章 小妾第187章 用(下)第463章 前戲(中)第167章 鏡子(中)第472章 驅(下)第194章 快樂第363章 棄子(上)第294章 小魚(下)第25章 殺傷力第3章 好戲第194章 快樂第156章 清明(下)第170章 巫蠱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220章 大婚(上)第457章 我非張說,彼非姚崇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79章 勇退第227章 雙子星第185章 釘子戶第373章 原因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131章 詰問(下)第209章 遊園(下)第160章 提親(上)第253章 大過第260章 保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