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

如果你遇到大師,會發生什麼?

有兩種可能,一種你無錢與無權,那麼恭喜你了,你與大師身份不般配,大師會自動遠離你而去。

若是有錢或有勢,大師會象對待宋九大姐那樣,爲你開講神仙的法則,或者象對某歌星那樣,從四川旅遊到西藏,再從西藏到印度,到尼泊爾。直到你感受到如來佛祖的真諦,遠離紅塵,甚至與丈夫果斷的和離。

但這種結局還不算最悲催的。

最悲催的是你有着權勢,這些大師又不顧顏面,來了一大羣,只服務你一個人……

王延範,江陵人。

據說他從小長相與常人兩樣,又十分講義氣,家中又有無數錢帛供他花,因此一個又一個大師來了。

特別他命比較好。

因爲他祖父王保義是荊南國的將軍,所以王延範會一點武藝術,投降宋朝後,他祖父的戰友高從誨得到趙匡義信任,開始重用後,覺得王延範不錯,便向趙匡義推薦。趙匡義便讓王延範做了太子舍人官職,後來又封爲大理寺丞知泰州。後來節節高升,直到太平興國九年,又遷爲廣南轉運使。

因此他不但有錢,還有勢。

故事先從他擔任梓州通判時說起,有一次,梓州一個大師杜先生突然相中了王延範,不知用了什麼手段,還進入了王延範的法眼,一番交談,王延範便說,大師。你乃真大師也。於是請了許多妓女,伴歌伴舞。大宴杜先生。王大人盛情款待,杜先生很是感謝。便對他說:“我的法術很厲害,你如果想成大事,我將用法術助你成功。”

不知道杜大師的施法,還是王延範的命好,不久後他就轉成了江南轉運使。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江南不但風景好,而且有錢。

不久,王延範又發現了另一個大師。這哥們叫劉昴。王延範讓劉大師替他算一命,首先申明,大師來錢快,但可是一個技術活,劉大師一看,立即判斷出王延範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便說了含糊的一句話:“公當偏霸一方。”

王延範很滿意,於是賞了很多錢。他回到家,下人來報。同僚徐肇來訪,徐肇看王延範紅光滿面,就問何故。徐肇是他的下屬,自然巴結了。於是說道:“我精於九宮算法,讓我替你推一推吧。”

看來大師無處不在啊。

徐官員兼徐大師算了大半天,忽然蹦了起來說道:“君候大貴不可信。當如江南李國主。”

“李煜啊……”

這一來大家都知道了,敢情這人好這口啊。於是他手下的主薄田辨也變成大師,自言善相。對王延範說道“君是坐天王形、頻伽眼、仙人鼻、雌龍耳、虎望,有大威德,猛烈富貴之相也。即日當乘四門輦。”

不過這時候大家也只是說一說,樂一樂。

在江南,離京城這麼近,那個人敢謀反?

不久,許仲宣因在廣南有功績,以左諫議大夫權三司度支使,周渭也因政績以殿中侍御史的身份改知揚州,再改爲兩浙東西路轉運使,朝廷便將王延範調到廣南擔任兩廣轉運使。

如果王延範在廣南沒有遇到大師,也許以他能力,雖不能成爲一個出色的地方大吏,也能湊合着擔任着這個官職,雖不想極品富貴了,但也不錯了。

但就在廣南,他又遇到了一個大師。

偏巧有一個小豹子,在山林裡沒有捕到食物,餓得不行,便跑出來想找一點吃的。它居然跑到王延範的衙門前,咬傷了好幾個衙役,大家都害怕,不敢靠前。

這時候王延範拿出自己那點花拳繡腿,正好小豹子拼到現在,又餓得不行,便被王延範用長槍刺死在公堂上。

王延範十分自得。

然後廣州掌務殿直趙延貴來添亂了,他夜觀天相,說火星入南鬥,天子下殿走。

王延範又想到以前那幾個大師的話。

在江南不行,可在廣南不同,有五嶺與大海隔阻,朝廷鞭長莫及。

而且現在廣南成爲宋朝經濟與人口增漲最快的地方,僅是幾個糖作坊一年便能獲利數百萬緡錢,況且宋九當年在廣南鋪好的底子開始收穫了,從水利到香料茶葉的種植,從市舶司到造船技術的越加發達,從糧食產量的激增到大部分地區蠻漢融合,矛盾減少……

這將是一個大大大大版的南漢國啊。

難怪劉大師說俺偏霸一方。

王延範便於手下親信市舶司的陸坦等人商議如何發兵偏霸一方,幾個傻冒意見不一致,商議了許多天,也沒有弄出一個好計劃出來。

正好朝廷召陸坦回京述職。

王延範便寫了一封信給左拾遺韋務升,用隱語來打探朝廷動向。

但沒有想到他們這夥人窩裡反了。

想做大事,有種種條件,但最關健的就是會用人,會拉攏人。例如宋九,讓他學趙普是學不來的,但不能稱爲大公無私,刻意提撥親近呂蒙正,張齊賢,寇準,呂端與王旦。

甚至還刻意地指撥。

就象小寇揣着詩,臨離開京城,看着河洲的繁華,心情激動,激盪,激奮……

還有張齊賢,替宋九與宋琪對牛。

不是宋九想做權相,也是好用人,象張齊賢去了西北,便忠實地執行了宋九的意圖。

宋九待人處事有很多缺點,比如他與趙普、宋琪對牛時,因他用人處人特點,不會有多少人公開站出來支持他,不過許多大臣樂爲其用。

但指望王延範,能學好趙宋那一個人的用人特點,不但沒有學好。也不會拉攏人心,對待手下更是非打即罵。並且濫用私刑。

這一天,王延範又將手下小將張霸狠揍了一頓。張霸懷恨在心,偏巧他知道一些王延範的企圖。

於是跑到王延範的政敵廣州知州徐休復哪裡打小報告。

徐休復大吃一驚,連忙將此事寫成密奏,連夜用快腳遞送向京城。

……

這段時間宋九有些萎。

其實能捉住李繼遷,不僅有十幾萬軍隊,有折王兩家子弟兵的支援,還有宋九的功勞。正是宋九,他從前方斥候帶回來幾萬份情報中逐一整理,整理出一套詳細的參考情報。還讓西府書吏配合,繪製了一幅巨大而又詳細標準的南河套地圖,讓田重進帶到前線,不然還未必能將李繼遷逼出來。

可是誰能知道李繼遷危害呢?

並且朝廷還在爲西北花錢,只要花錢,彈劾聲就會一直絡繹不絕。

甚至有不少對宋九很佩服的大臣也認爲宋九做過份了,趕來湊熱鬧。

這讓宋九有點兒鬱悶,於是再次消失。

又一次政事堂議事。

宋琪誇誇其談,宋九託着腮做思考狀。實際神遊天外。

趙匡義忽然問宋九:“宋卿,廣南轉運使王延範何人?”

朝廷正式重用王延範時,宋九已去了遼東,他哪裡知道。便搖了搖頭。

趙匡義復問宋琪。

宋琪妻子高氏與王延範沾了一些遠親關係,而且他現在一心想將宋九弄下臺,更要拉攏人支持。便說:“此人忠誠勤勉,乃是國家忠臣。”

“忠臣?”趙匡義差一點要噴血。

“好一個忠臣。”趙匡義一揮龍袖。離開政事堂。

大家莫明其妙。

李昉皺了皺眉,宋琪與柴禹錫對視。眼中閃着疑問,石顯還是老樣子,事不幹己,高高掛起,呂蒙正眼中卻跳躍着一絲激動的神情。

宋九想了想,同樣想不明白,於是問王明與許仲宣:“王公,許公,今年三司財務如何?”

“鄭公,幾乎將去年盈餘支出一半。”許仲宣含蓄地說道。

去年宋九發起金鋪,同時乘機進入三司,與三司官員整理坊場河渡,同時還改革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費,但宋九低調,又是逾權的,因此外界並不知道此事。

再加上去年幾乎無大的戰事,風調雨順,加上金鋪行的盈利,去年再度達到一千多萬的盈餘,今年年景也不錯,勉強算是風調雨順吧,若無西北戰役,盈餘並不會比去年少。

許仲宣說的不僅是去年盈餘用掉一半,同時還包括今年的財政盈餘,也就是西北戰役前後用度用掉兩千多萬。這還是宋九在西北發起了許多屯田,中間爲節約後勤供給,又使用了一些殘忍的手段,否則用費會更多。

這是無奈,時間跨越太長了,十幾萬軍隊,在夏銀北部地區反覆切割掃蕩,一直持續了四個月,如果不是宋九一些做法,讓王家與北方諸羌很感謝,前後出動了近兩萬熟悉沙漠戈壁環境的輕騎,可能宋軍都會師老無功。

王明嘆了一口氣。

他也不知道宋九做對了或做錯了,掙錢來幹嘛的,還不是用來花的,如今西北真正安定下來,甚至可能幾十年後,西北就象北周那樣,羌漢一家,再也不分彼此。

可是花了那麼大代價,當真值嗎?這讓他有些迷茫。

宋九點點頭,輕聲道:“那就好。”

王明迷茫,宋九慶幸,這次準備得那麼充分,那麼多優勢,還花了那麼長時間,纔將李繼遷擊殺。若是李繼遷羽翼漸滿,該花多少代價才能擊殺他?

十幾個大佬各懷心思離開。

事實宋琪如果不是聰明過了頭,可能就讓他得逞了。畢竟趙匡義與王明是一樣的心思,認爲宋九做得太過份。加上許多大臣反對,可能爲了安撫大家的心,能將宋九暫時下放到地方。

但在趙元佐事上,宋琪做得太聰明,趙匡義事後終於察覺出來,這讓趙匡義不喜。因此一邊派人捉拿王延範等人,一邊刻意問宋琪。

不久後,中使捉拿王延範,查證張霸舉報如實,將王延範、陸坦等人棄市,同時順勢以戲嘻失儀爲名,罷宋琪相位,又因柴禹錫與宋琪走得近,下詔深切責備柴禹錫,以驍衛大將軍出爲滄州知州。

其實若無西北之戰,可能這次宋九就進入中書了。

但正因爲西北之戰,兩府除了宋柴二人外,餘下人事不變,只是李昉頂代了宋琪的位置。

不過宋九也不在乎,甚至他本身就不想離開西府。

但宋琪下去了,朝堂也安靜了。

李昉與宋九矛盾現在也不小,但李昉性格相對來說,要溫和一點,做事也愛一些臉面,李昉不爭,宋九更不會爭。

他們不爭,下面的人還爭什麼?

時光匆匆進入雍熙三年。

知雄州賀令圖與其父嶽州刺史懷浦及文思使薛繼昭、軍器庫使劉文裕、崇儀副使侯莫陳利用等相繼上書,說契丹主年幼,國事決於其母,其大將韓德讓寵幸用事,遼國人疾之,請乘其釁取幽薊。

因爲他們在北方邊境,加上宋九改革後,各邊將手中權利稍稍寬鬆,因此打聽到一些消息,於是附送了一份蕭燕燕的私人八卦。

說遼景宗死後,蕭燕燕寂寞難耐,一共找了三個姘頭。一是韓德讓,甚至爲了達到長期姘居的目標,蕭燕燕派人殺了韓德讓的妻子,然後與其一同進食,雙宿雙飛,形同夫妻。但可能韓德讓長得英俊,那活兒還有點不大中用,於是蕭燕燕又找了另外兩個男寵,一個是醫工迪黑姑,一個是北大王孫、弟子將軍二人。

而且蕭燕燕行爲處事,天性殘忍,喜殺罰,因此遼國上下皆對其不服氣。

有這個一樣太后,更加能讓宋朝北伐成功。

賀懷浦就是趙匡胤第一個妻子賀氏的哥哥,趙德昭的舅舅,但讓人奇怪的是趙匡胤在世時並沒有重用賀懷浦父子,相反的,到了趙匡義手中,父子二人才先後得到重用。這也證明了宋九的猜測,趙匡胤並沒有想扶持趙德昭爲皇太子,他看中的是趙德芳。還有一件事,趙匡胤死,趙匡義進宮,潘憐兒的閨蜜小宋皇后問王繼恩:“可是德芳來了?”

劉文裕是趙大趙二祖父劉氏的親侄孫。

侯莫陳利用的姓氏很古怪,姓侯莫陳,名利用,來自益州,太平興國初年來到京城謀生,一度淪落到街頭賣假藥的地步,因爲會一手好幻術,被愛好神仙的陳從信重視,向趙匡義推薦,由是開始上位。

看官職這幾人並不重,但仔細分析,實際這幾人皆是趙匡義的親信,他們說的話的某種意義上代表着就是趙匡義的意旨。

宋九喃喃道:“難道雍熙北伐這就要開始了……”(未完待續。。)

第308章 碩麥(上)第250章 暖冬(中)第324章 棋子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321章 大江(下)第197章 草帖子第197章 草帖子第534章 大結局(二)第441章 妖星(中)第23章 父輩(上)第432章 神的黃昏(一)第67章 高第127章 廟還小第453章 山後第108章 走後門第274章 反擊(上)第140章 奸細第420章 飄搖(上)第219章 夜宴(四)第449章 風起第491章 狼來了第38章 信(上)第463章 前戲(中)第188章 立必行第468章 均貧富(上)第126章 影響第75章 卷(上)第350章 狐狸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129章 雪話(下)第283章 春闈(上)第401章 鐵血之路(一)第474章 背嵬第416章 一地雞毛(中)第456章 忠心第135章 夜戰第250章 暖冬(中)第304章 打獵(下)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380章 交鋒(下)第309章 碩麥(中)第449章 風起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223章 皇后(上)第291章 大魚第292章 小魚(上)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278章 公主(下)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59章 七幅畫第484章 奇葩(下)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367章 相才第138章 草芥第147章 迷茫第154章 清明(上)第520章 從娃娃抓起第88章 神靈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256章 兩知州(下)第80章 **(上)第21章 麻煩來了(上)第387章 好人第262章 辭戟(上)第163章 想不通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228章 猛人哥第423章 定(中)第50章 火花四射第25章 殺傷力第303章 打獵(上)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374章 交鋒(上)第414章 鐵血之路(十四)第318章 搖擺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528章 黑土地第476章 一(下)第224章 皇后(下)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474章 背嵬第168章 鏡子(下)第504章 開始了第262章 辭戟(上)第122章 吃肉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223章 皇后(上)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204章 老韓第298章 飛虹第440章 妖星(上)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89章 結社第170章 巫蠱第329章 毒狐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372章 包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