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打臉(上)

趙孚上次視察黃河,沒有辦好,於是上書,皇上你“兄弟友愛”,勤奮理政,能封禪了。

趙匡義來了興趣。

實際趙匡義並不算是一個奢侈的皇帝,去年冬天長春殿宴,王顯老瞅着趙匡義,趙匡義奇怪地問他,你看什麼。王顯說我看到陛下里衣文縷俱倒,這是好聽的說法,就是裡衣破舊不堪。趙匡義大笑道,朕今年未制新衣,裡衣時常洗所故耳。又說,也不是朕節約,蓋念機杼之勞苦,欲示敦樸,爲天下先也。

不久前,李穆晨起早朝,忽然風眩暴卒,趙匡義臨哭出涕,說道:“李穆潔己守道,操履純正,真不易得,朕注意已久,方此擢用,卻英年早逝。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

又對宋九說道:“卿何不早推李穆於朕?”

宋九要倒。

讓他學習宋琪與李昉那種拍馬屁他是學不來的。

然後又從李穆樸素說到他自己,朕讀晉史,見晉武帝平吳之後,溺於內寵,後宮所蓄數千人,深爲煩費,殊失帝王之道,朕常以此爲深戒。今宮中自職掌到粗使,不過三百人,朕猶以爲多矣。

應當來說,做一個帝王,也是不易了。

不但他,整個北宋幾個皇帝除了寶貝徽欽二人外,其他幾人在這方面做得都還不錯,即便是宋真宗拜了幾回神仙,還讓他剽悍的老婆劉娥在他死後,將神仙賜的禮物一起憤怒地放在宋真宗的棺材裡。但這一點宋九也不知道了。

這次封禪,主要是他心虛,想借封禪來掩飾。

李昉二人大拍馬屁。

石顯與宋九默不作聲。

宋琪主動地替趙匡義蒐羅證據,替趙匡義歌功頌德,贏取封禪的“大義”。

那麼其他人還好說什麼?

那就封吧,大不了浪費幾百萬緡錢。

詔翰林學士承旨扈蒙、學士賈黃中、散騎常侍徐鉉等同詳定封禪儀,又命南作坊副使李神佑等四人,修自京抵泰山道路。

再詔宰相宋琪爲封禪大禮使。翰林學士宋白爲鹵簿使,賈黃中爲儀仗使。

但這個封禪,趙匡義也感到心虛,於是說道:“朕此行蓋爲蒼生祈福,過自嚴飭,非朕意也。故告廟與泰山下所用儀仗,所過不須陳設。”

走個過場。不能大操大勞,務必以節約爲主。

然而怎麼節約,一旦封禪,不僅封禪的費用,還有相關賞賜,象這種大祭。必須要給官員與士兵各種賞賜的,僅此一項,所用就不會菲薄。

滕中正找到了宋九:“宋公,你爲何不進諫?”

“普光,你權御史中丞,乃是言臣之首,你不進諫怎能讓我來進諫?”

“我說了。可陛下不聽。唯有宋公說,陛下才能聽進去。”

“普光,我也想勸說啊,可朝中有兩人支持蠱惑,我能勸得動嗎?”

滕中正嘆息一聲。

“看來陛下是沒用好人哪。”

張齊賢架起小炮,小打宋琪,滕中正也聽說了。

如果宋九做了中書門下平章事,會不會發生這些事呢。

滕中正默默離去。宋九嘆息一聲:“他們還不如一個廚子啊。”

這個廚子是指趙匡義王府時的皰廚王延德。

回鶻本來生活在大漠深處,後來突厥勢弱,回鶻人將勢力散佈於幾乎北方整個大漠,最後又因天災內亂,被轄戛斯人所滅,餘下的回鶻人分三支西遷到後來的甘肅新疆地區,成爲維吾族與裕固族人的祖先。其中有一支從蒙古高原遷到天山北麓的別失八里(北庭)。不久又越天山在高昌建立回鶻國,即西州回鶻。

甘州回鶻不用說了,他們離中原王朝近,來往頻繁。不過西州回鶻也多次派使覲見。太平興國六年。高昌回鶻王宣佈外甥阿廝蘭漢爲西州師子王。宋太宗想了想,咱也派一個使者去看一看吧。於是派供奉官王延德與殿前承旨白勳爲首的一百多人出使高昌。

王延德這一行一呆就是三年,不失大國禮儀,契丹曾派使者出使高昌,挑唆道,聞漢派使自韃靼道而出王境,是誘王窺邊(是指王延德自賀蘭道居延海去高昌的,還有蘭涼道,不過蘭州有吐蕃人,涼甘有回鶻人,宋朝只能從居延海道用兵高昌,但宋朝腦子壞掉不成,不過那時交通落後,信息閉塞,若是師子王智慧不高,可能會相信),宜早送回韃靼,無使久留。

師子王不作聲。

遼使又直接說,漢使來覘王封域,將有異圖,王當察之。

王延德聽說後,對師子王說道:“契丹已背叛宋朝,還敢來挑撥我們之間的關係,我現在就去殺了他,以免後患。”

師子王急了,他大爺的,你殺了他們快活了,我們以後那就倒大黴,勸了大半天才將王延德勸息。

張騫與唐僧兩人西行,那是一個大國崛起的前奏,代表着民族變得勇敢,開拓,王延德亦是如此,不能說趙匡義精神不好,關健就是岐溝關以及李繼遷……

而且王延德不怕危險,曾深入韃靼境(北阻卜地區),後晉時,契丹擄走了許多漢人,散於遼國全境,還有一部分是避戰難逃向北方的,北阻卜地區同樣很多。看到宋使到來,相率遮迎,獻飲食,問其鄉里親戚,意甚悽感,熱情地將王延德留數十天不得去。

回來後將消息彙報,宋九同樣也是唏噓不止。他也有親人在北邊……

同時王延德還將這三年來見聞,寫了一本《西州使程記》。

所以宋九說李昉與宋琪還不如一個廚子。

……

不要說趙匡義對西州回鶻沒什麼想法,宋九也沒什麼想法。應當來說唐朝也算是控制了蔥嶺以東吧,還設有戍兵屯田,但不能算是完全統治。

這不是雄心不足,落後的交通造成的必然結果。

相反的,西域與青海牽制了唐朝的主力軍隊,結果使安祿山揚長直入,勢如破竹。但可能宋九對河西走廊與河湟會產生一些興趣。但僅是興趣。北方纔是宋朝未來的最大邊患呢。

因此宋九坐在家中,畫着西北地圖。主要是南河套相關的地圖,這裡多是戈壁灘與沙漠,在宋九指示下,雖然西北派了斥候查看地形,但這裡卻不易察看。即便宋九陸續得到許多情報,然不能清晰地將南河套地形畫出來。

憐兒與窅娘說着話:“若現在,那邊會很熱吧。”

“嗯。是很熱,一年四季都熱。”

“比嶺南還熱?”

“奴婢未去過嶺南,不過應當比嶺南更熱吧。而且人也粗魯,很多人都不穿衣服。”

“官人,你還打算讓孩子去哪裡?”

“窅娘,你不要說熱。也要說一點好的吧。”

“有好的,哪裡有很多美麗的景色,特別是海邊,有黃金一樣的沙灘,大海蔚藍無比,甚至能清晰地看到海底下的珊瑚,與遊動的各種古怪的魚兒。有時還能看到一些海面上魚兒會發光,就象點點星星一樣。若不是雨水多,風兒大,呆在海邊也不錯。而且哪裡的果子很甜……”

當然,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

最少比起現在南河套大部分地區,要好得多了。

主要現在遷徙的漢人仍很少,以當地土著人爲主。因此缺少文明的氣息,初來乍到,再加上當地悶熱氣候,會讓人不習慣。就包括河谷,因爲缺少相關的水利,汛時河水浩浩蕩蕩,旱時乾涸得只剩下河牀上一塊塊巨石。

不過一旦遷徙的漢人多了。將哪裡開發出來,還是好地方,甚至可以輕易地做到一年三熟。

還有呢,若是羊毛利潤大起來。那麼可以將船航行到更遠的地方,一直到大洋洲,在哪裡可以開出一塊塊牧場,不用強行遷民,用利誘導就可以了。

先將種子播灑下去。

實際不僅是窅娘去了,還去了一些識字人,宋九又支持着,帶去大量書籍,教導當地土著人學漢語。不求後世會緊密抱成團吧,但求不要再成爲一個孤獨的大國。

宋九繼續畫着地圖。

潘憐兒與窅娘說着話,幾個孩子好奇地坐在邊上聽。

外雨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屋內卻是極其溫馨的一幕。

忽然一個僕役喊道:“起火了。”

宋九丟下地圖,走到外面,看到僕役指着西北皇宮方向說道:“宋公,哪裡着火了。”

就在趙匡義萬事俱備,即將準備起身去泰山時,五月二十八日,是日既夕,陰雲四合,風雷暴作。若是真下雨還好,老天只在颳風打雷,不見一滴雨珠落下。

一個雷電正好擊中建築物。

實際京城水泥建築物漸漸多了起來。

然而爲了正統,包括官服等等,繼續保留原來的樣子,皇宮裡大多數宮殿還是木質結構。

雷電的高溫使這座建築物燃了起來,擴散到大內的月華門,守門的兵士呆在門外,沒有看到。

大火又藉助風勢向稍北的西華門與更北的大殿蔓延。

這時候兵士才尖叫起來,可來不及了,火勢藉助風勢,越燒越快。

第二天官員來早朝,皇宮不知道多少地方燒着了,包括上朝的乾元殿與文明殿也燒得一乾二淨。

這該在哪裡上早朝?

而且發生了這件事,還能前去泰山封禪嗎?

滕中正看着宋琪,怒道:“奸臣誤國!”

宋九不打宋琪的臉,滕中正來打。

如果沒有宋九,宋琪那就發怒了。

但中書能力弱,加上這場天災,而且宋琪帶頭髮起封禪。帝王是喜歡封禪的,不僅僅是威風,可以想一想,作爲中原正統王朝帝王,權利最高,但規矩也更多,連上一個大臣家坐一坐都要考慮一番,哪裡有機會到處看一看。然而作爲清流大臣是不喜歡封禪的,會使帝王重虛名,會花很多錢,會勞煩百姓……

相信滕中正不戒意將事情鬧大,正好後面有一個大塊頭頂上。

宋琪陰着臉,心想,我忍,我忍。

第294章 小魚(下)第497章 鹹平軍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186章 用(上)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185章 釘子戶第482章 天堂第315章 脫變(上)第186章 用(上)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81章 誘、惑(中)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第204章 老韓第383章 中策(下)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33章 始識第492章 疏忽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336章 東華門第302章 高下(下)第121章 變化(下)第221章 夜宴(六)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288章 春行(下)第328章 憐奴第482章 天堂第26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上)第448章 南方有風第324章 棋子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269章 謀劃第495章 第一權臣第236章 三槐王第278章 公主(下)第510章 膠着第387章 好人第361章 黑遼河第180章 開業(下)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17章 約戰(下)第245章 獻酒(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214章 肥羊(下)第7章 要錢不要命第71章 神奇(下)第177章 夜探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257章 神仙第53章 大笑第259章 槍桿子第44章 燙手的承務郎(下)第45章 摺紙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504章 開始了第153章 燒酒會(下)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450章 良機第463章 前戲(中)第116章 流民(下)第108章 最危險的職業(上)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482章 天堂第11章 師規第79章 勇退第3章 好戲第289章 郭成儀(上)第471章 驅(上)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52章 地震第513章 寓言第235章 比較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391章 打臉(上)第481章 等的人第93章 兩道詔書第195章 國舅(上)第179章 開業(中)第415章 一地雞毛(上)第485章 南方(上)第213章 肥羊(上)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200章 父親(上)第391章 打臉(上)第42章 真小人第148章 背後(上)第66章 懸賞第267章 海貨第464章 前戲(下)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107章 最危險的職業(下)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474章 背嵬第310章 碩麥(下)第64章 糊塗第89章 結社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271章 前兆第38章 信(上)第221章 大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