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

三更一萬多字送上,求票與收藏

===========

“則平,你怎麼來了?”

“陛下如今是九五至尊,一言一行必須爲天下人表率,想與臣民說話,可以召入宮中,而非是在一個茶樓上,臣聽聞後,刻意從政事堂趕來進諫。”

宋九看着此人,瘦高個兒,四十來歲,身上穿着大紫官服,不用看官服,看他與趙匡胤說話的語氣,又提到從政事堂來的,身份也不一般。這人是誰?宋九最恨的就是這時代人取字,不稱名稱字,范仲淹、王安石、司馬光一提那個不知道,但若寫希文、介甫、君實,準會有大半人發呆。他看這個中年人,這個中年人同樣不滿地看着他。

宋九沒有對視,寧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迫於趙匡胤的威嚴,是讓人產生敬畏,那怕自己是來自後世的,但自己不會提防趙匡胤會害自己,趙匡義心狠手辣,可他專幹皇帝,多半也不會對自己一個平民百姓,不對,是一個九品小散官下手,除非自己想謀反。這些大臣就不大好說了。

趙匡胤道:“宋九,你先回去,將學子帶來。”

“遵旨。”

宋九下了茶樓等馬車,向一個兵士問道:“剛纔上去的那個大臣是誰?”

兵士古怪地看着他:“你不認識?”

“我那會認識?”宋九道,連趙匡胤還是剛剛認識的,況且大臣。

“他就是趙相公。”

“趙普……”宋九要用手捂嘴,然後揉太陽穴,就是這老小子說自己是奇技淫巧,但宋九知道此人可非是凡人,宋朝以後國策的制訂者,第一是柴榮,然後就是此人,這纔到趙氏兄弟,不能說好的,柴榮重視武功,難道就不重視內治?總之此人制訂的國策弊大於利。可有時代的侷限性,正是這些國策,加速結束了五代割據混亂局面。具體的他記不起來,記得起來也沒有用,史書裡的東西只能相信七成,幕後有太多太多的東西是史官看不到的或者刻意篡改抹殺的,也不可能載入史冊。

侍衛叫來馬車,宋九上馬車,去河中拉學子過來。

樓上君臣三人在說話,說這個賭約。

趙匡義忽然道:“四百零二萬緡錢哪。”

現在算術水平低,又是用心算,比較難算,趙匡義算了好一會兒,還算錯了,應當是四百零六萬緡錢。他又道:“能賣給他。”

趙匡義是說那個河洲的實際情況,黃河開始出現局面地上河的情況,也就是河牀底還比堤岸高,這可是要命的。汴水要稍稍好一點,也沒有地上河,然而黃河衝涮過來大量泥沙,在逐步將汴水水位擡高,水小一點還好,水大一點就會形成水患,後來連東京城都淹。這個河洲面積很小,雖在東水門外,也不值得花力量與緊張的財帛去整治,因此十年有三年被淹,河邊長滿了蘆葦叢,只有一些地勢較高的地方有百姓種植莊稼蔬菜。而整個宋朝現在人口也不多,地價比較賤,東京郊區良田一畝都不足一貫錢,劣田一畝只有幾百文,這是東京城郊區,往偏遠地方去地價更賤。

所以趙匡義又說道:“這小子虧了。”

那用得出這麼高價錢租借?只要一聲喊一畝地出五六貫錢收購,馬上會將這個河洲上的地全部收歸他名下。一萬幾千貫就能全部拿下。

這一說,三人都凝眉苦思。

當然,無論他們再怎麼聰明,也想不到幾十年後宋朝的情況,宋九是能買下來,但宋朝一旦發展起來,那麼大的地方歸私人佔有,那多顯眼哪?買下來也不行,隨便找幾個理由就收回去。

面積也不對,宋九說二十七到二十九頃那是現在實有面積,就是量相差也不會大,但這不包括河邊的蘆葦叢、沼澤地等無效區域,實際它面積遠不止二十九頃。《東京夢華錄》裡記載一句,自東水門外七裡,至西水門外,河上有橋十三,也就是虹橋到東水門長七裡,宋九反覆用步測量,沒有七裡,有誤差,還有將彎路折的距離大約也算進去了,同時包括護龍河與外城牆下的距離,以及未來虹橋東南的一些道路,若是從尖端算,到護龍河直線只有五里左右,寬度三裡半左右,而且它不是三角形,而是一個肥胖的梯形,南面直線是兩裡左右,若開發出來,面積能達到三十五頃以上。兩百文錢,一百人民幣,東水門外汴水邊上的一平米五十年經營權,還包括稅務,那與撿大白菜有何區別?

中間隱情,三人再聰明也想不到。

趙普忽然道:“陛下,太過兒戲,若傳揚出去,陛下會留罵名於史書。”

趙匡胤道:“則平,你不明白,朕之所以賭,不在於賭本身,這場賭朕九成會輸的,這小子雖膽大,可心思靈活,若沒有把握,不會與朕打賭,但它是一場豪賭,賭朕的武功,朕的文治。賭非在於誰贏誰輸,而是在於朕能不能十年時間內收回江南,能不能創造一個比歷朝歷代更富裕的國家。”

說到這裡,他看着窗外。

這兩條都不容易,南方人善長文藝經商,北方人卻因爲體質與天氣原因,比南方軍隊強大,中國歷史上只有朱元璋用的是江淮兵統一了國家,那是驅除韃虜。餘下都是北方征服南方,但很難很難,秦國統一天下,經過多少帝王的努力,三國並立,曹操對南方無能爲力,若非呂蒙幹掉關羽,曹操統治都會受到嚴重威脅。十六國南北朝,北國多少南下,被打得頭破血流而回,若非南朝幾國不爭氣,連楊堅都未必統一天下。真正收江南快的,只有三人,劉邦、漢武、李淵李世民父子。那還是藉着國家土崩,各地割據力量不強大的時機收復的江南,而非是象現在,各地割據很久。

僅此還不行,還要內治與富裕,這個四百零六萬緡錢的背後,必須有一個富裕的國家纔可以實現。

趙匡胤道:“則平,你還不懂嗎?他在賭朕的天運,朕的國運!宋九,宋久,久啊……”

趙普想不出河洲的價值,聽了趙匡胤這一句,也有點懷疑。不過他還是想不懂:“陛下,這可是四百多萬緡錢,放在那個河洲上,能堆起一尺高,放在國庫裡,馬上朝廷就有了打一場大戰爭的底氣……”

“則平,他說汴水是黃金河,就不能用銅錢衡量。”

幾人被這個數字嚇着,竟然忘記了打賭本身,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宋九必須贏了這場賭。

馬車比人走路快,不過從潘宅到河中還有些遠,三人又聊了國事,過了好一會,宋九纔將十名學生帶到。

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派上用場,這是一百多名學子中數學與會計摸底測驗中成績最好的,本來宋九準備從他們當中抽出來幾個,再培養幾個月,交給河中苦力團行管理賬目。不過趙匡胤想用,這個決定也取消了。跟着趙匡胤混前途會更好,宋九還沒有趙匡義所想的那麼齷齪。

“我們下樓吧。”

一君二臣走下茶樓。

然而宋九是宋九,學子是學子,十個學子看到趙匡胤,一個個嚇得直哆嗦,跪在地上都不敢動彈。

趙匡義低聲對宋九說道:“這纔是做臣子的樣子。”

宋九也小聲說道:“二大王,若臣真是那樣,恐怕陛下與你又不會喜歡吧。”

“我喜歡你?小子,你做夢去吧。”

趙匡胤道:“你們平身,宋九說你們學了一些本事,讓朕看一看,莫要讓他失望。”

什麼人什麼對待,想與宋九正經的談話,趙匡胤估計也沒那本事,但與這些學子說話,又恢復了君王的威嚴。

“喏,”十個學子老老實實站起來。

趙匡胤道:“宋九,如何比?”

“爲示公平,十個店鋪由陛下派人去挑,不過最好不要小,小店鋪說不定連帳薄也沒有。”

趙匡胤努了一下嘴,這種事不需要他出面,劉公公帶人下去找店鋪。

十個店鋪迅速找好,但十個店鋪裡炸了營,特別那些賬房先生們,他們不知道背後有一場豪賭,以爲宋九是欺負人,挑釁他們的尊嚴,並且還有皇上站在不遠處觀戰呢。一個個罵罵咧咧,磨拳擦掌,準備好好地抽宋九的臉。

不是用手抽,而是用算賬本領抽。並且不公平之處,就是在他們各自的店鋪裡,用他們店中的賬冊挑戰,這樣自己也能輸啊?用頭撞豆腐去自殺吧。

比拼開始。

首先是工具,一個是用籌,算盤出來沒多長時間,連官府的算賬官吏還沒有摸透,更不要說民間。但不同的地方,這些學子帶着一本《字林》,認識的字不多,怕遇到生字不認識,準備翻字林查問。這更讓那些賬房先生惱羞成怒。

然後是侍衛。每一個店都派一名侍衛過去觀戰,以示公平,也防各店鋪刁難諸學子。趙匡胤想要進去看,宋九在邊上阻攔。本來算得好好的,趙匡胤一進去,潘宅附近的各賬房見過許多達官貴人,都是老油條了,雖緊張影響不大,可這些學子哪裡行。

開始算賬。

不但工具不同,算賬記賬方法也不同,唐宋都是用單記算賬方法來計算賬目的,也就是一個出,一個入。優點學起來方便,很容易掌握。但缺點一大堆,不能全面、完整、系統地反映交易或事項的來龍去脈,也不便於檢查、覈對賬戶記錄的正確性。

算賬方法在進步,開始出現本柱結算法,入-支=餘。宋九前世聽說宋朝發展出四柱清算法,舊管+新收=開除+實在。但宋九巡視了一下,未看到有人使用,也許四柱清算法在宋朝出現,還要往後吧。

賬是單式記賬法,若是小型店鋪,用單式記賬法與複式記賬法區別不大,然而宋九說了,最好不要小,於是挑的十家店鋪規模都很大。這些賬冊若只用一個出,一個入來算賬怎麼行?爲了不能算錯,只好小心翼翼的慢慢覈實。

宋九傳授的算賬法是更先進的四腳算賬法,記賬法則是複式記賬法,現在學子正是用四腳算賬法算這種落後的單式記賬法賬冊。

賬薄一起搬出,不是將所有陳年老賬一起搬出來,只比今年以來五個多月的賬目,有的店鋪勤快一旬一算,一月一算,還有的店鋪懶,只是一季一算。算過的比較快,這就是最不公平的地方,可是宋九這次打賭默許了這種不公平的存在,它不公平也就是一種合理的不公平。

這些賬房心中底氣要足些,但懶的賬房開始緊張。賬薄一起搬出來,沒有趙匡胤在邊上,學子心情安定,他們還有些疏嫩,可不能算是完全生手,宋九教實用課,不僅有動手能力,還帶着他們去河堤上替苦力們算賬。肯定不及這些老賬房熟練,甚至極個別重要的生字還要翻字林,可是他們用的乃是這世界最先進的算賬方法!

各店鋪賬房先生在用籌算,學子不慌不忙,先用帶來的粉筆在黑板上將一行行賬款羅列,看似在……浪費時間,這時候各賬房先生還是不緊張的。羅列好了,算盤打起來,是不是浪費時間現在纔看出來,那個才叫快啊。實際若是讓這些學子來記這些賬,變成了複式記賬法,算起來會更快。

不過再快,還要等一會。

馬車走了,宋九抱下來三張大紙,卷在一起。

趙匡胤問:“宋九,爲什麼帶來紙?”

“陛下,它是臣的三個大膽設想。”

“打開看看。”

“陛下,莫急,臣雖帶來了,但認爲最好陛下不要看。”

第306章 不殺人第129章 雪話(下)第518章 皇對皇第20章 拒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244章 獻酒(上)第169章 寒瓜第260章 保護(上)第166章 鏡子(上)第520章 從娃娃抓起第259章 槍桿子第426章 上位(中)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274章 反擊(上)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132章 搶老婆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229章 石嶺關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331章 青蛙的死法(下)第80章 **(上)第103章 遠方的朋友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146章 桃花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159章 核心第261章 保護(下)第25章 殺傷力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472章 驅(下)第400章 未卜(下)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217章 夜宴(二)第451章 亂戰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79章 勇退第500章 破騎軍第221章 夜宴(六)第537章 大結局(四)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161章 提親(中)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202章 停修第272章 伐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374章 交鋒(上)第456章 忠心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262章 辭戟(上)第424章 定(下)第16章 約戰(上)第513章 寓言第11章 師規第22章 麻煩來了(下)第154章 清明(上)第272章 伐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49章 盛況第286章 落幕第166章 鏡子(上)第317章 學問第351章 千古高梁河第321章 大江(下)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507章 求和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371章 那一年第499章 示弱第42章 真小人第250章 暖冬(中)第57章 可憐的老師(下)第173章 第一槍第309章 碩麥(中)第420章 飄搖(上)第306章 不殺人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99章 加碼第79章 勇退第234章 快樂島第275章 反擊(下)第315章 脫變(上)第471章 驅(上)第272章 伐第70章 神奇(中)第316章 脫變(下)第147章 迷茫第380章 交鋒(下)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260章 保護(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53章 大笑第192章 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