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中傷

宋九一直在後線,前方怎麼打的並不清楚,聽後略有些惋惜,不過絕對相對岳父的軍事判斷,他想撤了,那就撤吧。

潘美同意了丁部領的請降,但對這些宮殿沒有客氣,一把火將華閭城焚之一空。這才帶着第二批返回的船隻,押着軍馬財物,回到廣州。這時,已是十月中旬,正好來得及將海船還給番商與嶺南的海客。

然後將戰鬥經過源源本本上報了朝廷。

應當來說這次南伐做得很漂亮。

北部灣與渤海很相似,屬於半內陸海,平時風浪很小,但北部灣有颱風,途中真的颳起一場颱風,好在於瓊州島南部設了港口,兩者距離不遠,看到天氣不對,又提前請了熟悉當地天氣的漁民做嚮導,及時向兩邊陸地迴避,損失不重。渤海海面更廣,不過若避開風季,同樣多數時候風平浪靜。

契丹船隻技術落後,若真要征伐幽雲十六州時,從海上出動一支船隊,不用太大規模,那個供給太麻煩了,不僅是船錢,吃喝拉撒一起在船上,一天會消耗無數糧食與淡水,現在船還不是太大,因此無法承擔大軍,不過能起到宋九所說的分兵作用。這次南伐恰好用弱小的丁朝積累了經驗。

前後擄獲了兩萬一千餘戶軍民,嚴格說這些百姓現在沒有國家意識,若有國家,一半是丁朝,一半也能算是中原王朝。在廣南仁政下,會很快忘記交趾,他們到來,多少緩解了廣南缺少人口的弊端,同時也削弱了交趾的力量。

交趾建立在兩個三角洲上。雖國小,但比較富裕,丁氏統一了數年之久,也積累了一些財富。這些財富有布帛,有糧食、金銀、玳瑁、裛皮、翠羽、甲香、象齒、犀角、沈香等等。還有一些中原流通過去的銅錢,以及河洲作坊流通過去的琉璃。

不大好統計,宋九讓商人與學子大約估了一下價,最少在一千萬緡錢以上,數量不少,仍沒有達到潘美與宋九的想像。這可是一個國都。再加上好幾個城池的財產,幾乎擄掠一空,只有這麼多,幾人多少有些失望。截留了一部分,當作獎勵與撫卹,餘下的一起押向京城。

雖沒有達到潘美與宋九的目標。它也非是一個小數字,不少的,幾乎能與荊南相比了。當然在荊南可不敢這麼幹。

及時撤出,雖有傷亡,但能在忍受範圍之內。

潘美負責嶺南軍民事,嚴格說交趾也屬於嶺南範疇,不能做到所有地區全部派駐官員。直接管理,但也不能默視嶺南出現一個皇帝。他有權征伐。事實經過這次征伐,交趾立國的萌芽生生扼殺了一大半。

宋軍撤走,丁部領回來,望着化爲一片灰跡的皇都,欲哭無淚。

但宋軍撤走同樣還能回來,與南漢不同,是將他們打敗的,這是人家主動撤走的,這次自動降下皇格。改稱爲王,自稱郡王,派使向宋朝請罪。咱再也不敢稱皇帝了。

這樣也達到了潘美的要求,也能在宋朝忍受範圍之內。

奏報到了京城,趙匡胤先是驚喜。

但這時。趙普說了一句話:“陛下,南軍洗掠交趾,此事乃宋九鼓動,他意欲猜測帝心也。”

就一句!

做大臣的有幾個不猜測皇上的喜好?然而放在趙普這一句話中意味不同,伐南漢爲何弄出古怪的幾個同知廣州,轉運使,正是因爲有功有過,何謂過,府庫財產焚燒一空。問題還是回到原點,是百姓重要還是財產重要?

此次宋軍出征,多種用意,但說白了,就是針對財富去的。不然何來提前將所有船隻一起集中,最高峰時包括各個稍微象樣的漁船都徵用了,發動了兩千多艘大小船隻,浩浩蕩蕩地駛過富良江。

也就是在宋九心中,認爲趙匡胤將財富看得比嶺南所有百姓都重要,不顧輕鬆地拿下嶺南,不顧嶺南大治,然將幾個重臣放在嶺南,不上不下。所以發動此次征伐,想洗掠交趾,多上交財富,以贏得趙匡胤的歡心。

趙普說完,小心地看着趙匡胤。

隱隱地他感到風向不同。

事情是趙承宗引起的。

他結婚很遲,原因是低不就,與高不成無關係,趙普權傾朝野,有姿色的沒有才藝,有才藝的沒有家世,有家世的沒有門第,若找能匹配他的還真沒有,連公主都不行。做駙馬,那是要屈就於公主之下,趙承宗願意嗎?因此拖了很久,最後無意中趙普看到了樞密使李崇矩的女兒,相貌絕佳,然後派人打聽,聽說這個女子十分賢慧,知書達禮。趙家兒子愁娶,李家女兒愁嫁。趙普派人提親,兩人關係也不惡,李崇矩高興地答應。

聽到這個消息,趙匡義更加鬱悶了,本來趙普幾乎快到了隻手遮天的地步,現在趙李成爲親家,那還了得。然後消息就傳到宮中,對此趙匡胤也很不高興。

這是人家婚姻,有婚姻自由,自己不能強行干涉,他在惱怒之下,就下了一道命令,原來宰相與樞密使在長春殿等候皇帝召見,在同一個屋子裡休息,趙匡胤將兩者休息地方分開。

它就是一個信號。

李崇矩有一個門客叫鄭伸,李崇矩見他險詖無行,待之漸薄,鄭伸心中不滿。不知道怎麼嗅出這個味道,然後敲登聞鼓,狀告李崇矩受太原人席羲叟黃金,李崇矩私下裡託翰林學士扈蒙給予席羲叟甲科進士,並引軍器庫使劉審瓊做證。

有沒有這一回事,多半有之,但不一定送了黃金。現在依然沒有實行糊名制,想要考中進士,一要有才學,二要有關係,象朱三那樣硬考。考一百年也不得中。

席羲叟頗有才華,是宋初的著名詩人之一,他大約想通此節,於是帶了一些禮物拜見李崇矩,李崇矩接見了他。然後會談,覺得此子才華出衆。於是今年找到今年春闈的主考官扈蒙打了一聲招呼。扈蒙看考卷時就留了心,試卷做得不錯,於是擇爲進士。

這些趙匡胤知道,宋九那篇論糊名制策子就寫到過這些弊端。但它是真是假重要嗎?重要的不是黃金多少,而是藉口來了。趙匡胤“大怒”。召劉審瓊對質。是真的,劉審瓊也不敢說是真的,難道不怕自己變成第二個姚恕?因此言其是誣衊。

真假不重要,趙匡胤以此將李崇矩罷爲鎮國節度使,兄弟,你好休息啦。爲了防止趙普翻供。立賜鄭伸同進士出身,酸棗縣主薄。

趙普這才醒悟過來。

趙匡胤有意將宋九召回來擔任三司副使,他不喜,也是藉機看看自己在趙匡胤心中還是不是原來的趙普。

小心地說完,然後不語。

也不算冤枉宋九,宋九確實有這層意思,可喜歡錢錯了嗎?就象今年災害。若有了這筆錢砸下去,又能救濟多少災民?但同樣一個意思,兩種說法,意味截然不同。

宋九完了,趙匡義心道,先是惋惜,隨後眼中閃過一絲喜悅。

詔書到了廣州。

交趾大捷,邕州羣蠻震恐,一個個走出大山來拜服。這回有功了吧,但讓大家十分失望。詔書只下給宋九一人,爾既鼓動潘美尹崇珂出軍交趾,何不拿下?置百姓不顧,置交趾以後怨懟不顧,急令將士對交趾大擄。匆匆回返,意欲何爲,其心可誅,削爾官籍爲民!

沒有一人服氣的,這樣依然還有錯?

就算有錯吧,看看廣南變成什麼樣子?兩年來開墾出來的圍田達到三百多處,各種堰田陂田達到四百多處,新增耕地合計四萬多頃,六成耕地開始使用合理的耕作方法,四成稻田推廣了占城稻種植,稻米一度跌到一斗十二文錢,幾乎能與北方粟價相比。與此同時還種植了兩千多頃甘蔗,三千多頃田棉花,又開拓了無數果園,香料園,茶園,同時引進了湖南的冬小麥,漸漸解決了旱地百姓的糧食問題。財政賦稅達到五百多萬,這個賦稅糧草佔的比例很小,多是棉花布帛金銀,五百多萬實際達到四百多萬緡錢。雖今年還不能上交多少賦稅,但明年就可以逐漸上交了。並且這一數字還在繼續增加中,後年可能上交三百多萬緡以上的賦稅運向京城。

這個前提是在寬民下實現的,賦稅增加,百姓財富更加增加,更加幸福。時間來不及,否則有一個十年八年,未必不能將廣南變化成南唐那樣的富裕。

至少從現在看,廣南東部地區已經不能再稱爲南荒地帶。

這一切,宋九功不可沒。

削籍爲民,處置未免太重了吧?

宋九也不大樂意,官千萬莫升得太高,削一削是好事,可不能削沒了。

趙匡胤是怎麼想的?

忽然他笑了起來。

田氏問:“我兒,你還能笑得出來?”

宋九道:“丈人,丈母,有的事我要對你們說一說了。”

“你說吧。”潘美道,詔書未提到他,但他也被這道詔書弄得心煩意躁。

“當年河洲未營業之前,我見學子冬天寒冷,升火不易,於是想出蜂窩煤。趙承宗他們在白玉橋邊也設了一個煤作坊,呂端帶衙役來阻止。我正好看到了,便喊來一條船過去,指點了兩策,一將煤作坊改在五丈河,二這些地不會浪費,白玉橋修起來,遊客會很多。甚至當時就提醒他,想要賺錢,於河北多購一些地。那時河洲會盈利多少,我也不知道,但知道會很多很多。入股的衙內並不多,因此想更多衙內有一個發財機會,以免大家眼紅。可我是出於好心,對麼?”

潘美點點頭。

“丈人,爲何我看到你對蠻人用兵,未阻攔?無他故,過於優待,反而是養虎爲患。想要久安,必須恩威並用。當時的好心,卻真的養虎爲患。不久河北出現很多事,可當時情況是二大王與趙相公兩相平衡,加上我是好心提點過,而且提醒過數回。趙承宗他們不聽,不能怨我。後來勞力出了危機。趙承宗有意在你來我家時拜訪。那時我還是好心,說了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招納浮客貧困佃農,或者災民。但他們還沒有到過不下去的地步,困難只是暫時的,必須要給其差不多的房屋,差不多的待偶。想要用更低代價使用僕役,只有一途,到巴蜀招納旁戶,那些旁戶都過不下去了。能有一個溫飽,即能滿足。丈人,你當時也在場,我說他不聽,果然不聽。於是河北又發生許多事務。”

真相不是這樣的,宋九布了一局很大的棋。

快到決出勝負的時候。

但表面上是如此。甚至真相揭開時,也不會讓人產生更多聯想。

“然而人心沒有滿足的時候,趙普連連對二大王施出重手,二大王讓他打得無還手之力,已非是以前局面。因此諸多官吏主動刁難河洲,玉蘋不得不交出酸技術。但琉璃作坊幾名大匠讓趙承宗軟硬兼逼,強行挖走,鏡子技術又得到了。但還不滿足,河洲一年產生的財富太過驚人,於是蠱惑河洲衙內與他合夥經營新琉璃作坊,逼迫百姓交出他們持有的河洲契股。一旦到了所有衙內都與他交叉持股,河洲基本就能落在他手中。”

潘美低低地嘆息。

不管怎麼樣,他多少還是感謝趙普的。

“丈人,不用嘆氣,你也只是趙相公的一枚棋子,用你與曹彬將軍來打壓老一輩功臣。不但趙承宗想吞併河洲,也逼得他要吞併,無他,河洲諸產業利潤高,發的薪酬也高,一河之隔,河北若發出這麼高的薪酬,盈利不會厚,若發得低,繼續象從前那樣,僕役怨懟之下,產生諸多矛盾。正是因爲河洲,讓趙普兩難。河北讓趙承宗拉攏了許多衙內,趙普很看重的。可是河北諸多糾紛,多少傷害了他父子的名聲。若是我不出這麼多的薪酬呢?再者,石漢卿與他走得近,我與石漢卿有矛盾。”

“石漢卿?”

“恩,我以前認爲他是二大王的人,非是,那天我在軍營抽了石漢卿的手下,趙普找了我麻煩,讓皇上阻止了。不過丈人,你確實要感謝他,這些老人不下去,你如何上位?”

“去,說正經的,”田氏道。

“還有,二大王笞打了我,趙普那時應當很高興,可是我沒有投靠他,這又讓他失望了。總之,各種原因,讓趙普對我不滿。因此纔有了這道詔書。但丈人,你認爲我就是有錯,能不能貶得一無所有?”

潘美搖頭。

“實際貶與升還不在於陛下嘴中一句話,將我貶得一無所有,陛下有意爲之,察看趙普心跡。若是趙普阻止,趙普這個宰相還能坐穩了。若不阻止,趙普宰相危矣。趙普不下去,早晚我會落得姚恕那樣的下場。”

“可你現在是平民了。”田氏擔心地說。

“無妨,南方有蔗糖,我回去後還要徹底改造鋼監,另外冶銅技術與織機也要提上議程。四樣研究在手,皇上能不能容忍趙普對我動手?是喜事,非是憂事。”

第10章 製造標準第179章 開業(中)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182章 功名(下)第213章 肥羊(上)第65章 溫度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293章 小魚(中)第481章 等的人第426章 上位(中)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20章 拒第383章 中策(下)第158章 勁弩(下)第309章 碩麥(中)第60章 關健第128章 雪話(上)第73章 南方(中)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306章 不殺人第54章 獨一無二第69章 神奇(上)第17章 約戰(下)第274章 反擊(上)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364章 棄子(下)第234章 快樂島第224章 皇后(下)第77章 卷(下)第372章 包青天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192章 上朝第49章 盛況第391章 打臉(上)第47章 玩大了第392章 打臉(下)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197章 草帖子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483章 奇葩(上)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303章 打獵(上)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493章 原因第461章 走馬燈第171章 死(上)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223章 皇后(上)第83章 夜郎(上)第315章 脫變(上)第2章 人心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48章 後院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12章 從此醉(上)第148章 背後(上)第518章 皇對皇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224章 皇后(下)第476章 一(下)第373章 原因第236章 三槐王第111章 送禮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264章 人才第289章 郭成儀(上)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260章 保護(上)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515章 捉貓貓第253章 大過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277章 公主(上)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453章 山後第6章 金子第343章 矯正(上)第405章 鐵血之路(五)第221章 大婚(中)第120章 變化(中)第344章 矯正(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14章 陌生的小蘋第4章 打賭第198章 牛(上)第129章 雪話(下)第527章 好鄰居(下)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55章 爹爹第400章 未卜(下)第447章 野望(下)第276章 良臣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