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三槐王

他終於算出來。.

宋九一笑道:“是啊,培養一個學子成本有可能達到六七百緡錢,甚至更多。書院建設不提,以後一年費用也將是巨大數字。但呂相公,不用多,只要一年能培養出一個真正的人才,這個人才能爲國家帶來多少回報?”

還怕呂餘慶沒反應過來,又說道:“沒有付出,那有回報,就象河洲撒下多少錢,先是撒,後就有了回報。但若不撒這個錢帛,如何能有回報?它的回報又豈是河洲相比,那是百倍千倍,甚至一個更強更富的國家。”

趙匡胤一笑。

“陛下,微臣說過善戶,何謂善戶義士,捨己救人是謂義士,平時在家鄉積善行德,推廣教育,修橋鋪路,賑災救貧,撫卹孤寡老弱,是謂善戶。微臣第一次爲籌集善款,便派人放出風聲,捐款多者爲善戶,有人前來捐了幾百緡錢,想得一個名額,微臣便對他說,以後高學學子名爲學子,實爲先生,這些學子放出去一年各商家會出多少薪酬,想要留住他們一年給五百貫錢不多吧,以後將要留下兩百人。算算這得花多錢少。還有學子吃穿住用補貼,以及課本,筆墨紙硯,試驗費用,現在河洲是種種建設,發放一些錢帛,以後沒有了,全部是補貼,這一年要花多少錢。一年只能出現兩百幾十人,攤下來一個成本會有多少錢帛?幾百緡錢買一個善戶,好洗洗回家睡覺了。”

“宋九,你太損了。”趙匡胤笑罵道。

“是啊,名額有限,雖以募捐爲主,也要看人,明年還會有一批,後年就不可以了,必須是真正的善戶。”

“宋九,爲何修建寺觀不在其內?”

“陛下,佛在心頭坐,想拜佛,象陛下一樣,在前線戰鬥,依然不停地下達詔書,救治百姓。這纔是佛,纔是有了佛。現在國家土地不緊張,未來我朝必然大治,大治結果就是人口會很快稠密起來,土地必然緊張,又何必修建更多寺觀?反正我不贊成。”

“你也修了一寺。”

“陛下,那是微臣修的,只是一個小寺,和尚微臣來挑選,若不是真和尚,微臣馬上讓他捲鋪蓋走人。”

趙匡胤不語。

宋九講的這個問題也很現實,非是佛法不好,關健是有些和尚不是真和尚。

又到處看了看。

很滿意,不是滿意,而是覺得奢侈,不知道史上有沒有這樣奢侈的書院。然後走出書院,河洲變化之大,讓他快認不出來。看着這些建築,他喃喃道:“居然真變出來。”

不但變出來,而且年年在分錢。

趙普說道:“據老臣所知,僅是河洲現在若包朝廷投入在內,現在就花掉了近一百六十萬緡錢,是唐朝上陽宮的五倍多。”

趙匡胤沒有作聲。

是花掉了這麼多錢,可有的錢是必須花的,例如碼頭,而且朝廷在裡面花的錢很少,非是很少,僅是去年一年稅務就達到了三十多萬緡錢,遠遠地超過他的想像。一旦河洲全部竣工,還不知道會達到多少。忽然他明白趙普爲何對宋九反感了。宋九在納稅,趙普自己那個生意也就算了,他兒子也一文錢沒有納。

想到這裡,心中隱隱有些不悅,二弟這段時間十分猖獗,讓他打壓打壓,還要用他來對付一些武將,削弱各節度使的權利,以防安史之亂在宋朝也會發生。

這種緘默就是一個態度。趙普自覺地閉上嘴巴。

趙匡胤在巡視,這一回要好得多,除了白玉橋一帶過於狹窄外,餘下皆四通八達。人羣能分散得開。然後來到廣場,看了上面的大字,宋九求自己書寫,自己未同意,於是讓樑周翰書寫。快樂島,確實也能稱爲快樂島,剛纔自己遠遠地就聽到無數笑聲。有的孩子笑得天真無邪,因爲自己來了要避道,笑聲才中斷的。然後他又看着那幾十隻食鐵獸,也許這就是快樂。

說道:“河洲種種,權當朕一種嘗試,各位,若無十惡不赦大罪,就勿要進諫了。”

“喏,”他身後幾十位重臣同時答道。

實際不快活的人少,多數人未必贊成,也未必反對,一是龐大的稅務,二是種種技術,三是更多的人才,這三者朝廷都需要。

有的人看着河北,又看着趙普。

不但趙匡胤會意,他們也會意。可問題在於趙承宗他們不大好交稅,他們一交,連趙普也要交。趙普捨得嗎?還有一些良心比較好的官員,隱隱看到這是一種新思路。前朝前代史書多是記載,說種種滅亡原因,歸根到底還是貧富分化,朝廷又要從貧者身上徵稅。若是將稅務轉移再轉移呢。可一想又覺得茫然。

有一個最簡單的原因,那就是利潤。

若趙承宗他們有這個利潤,恐怕也捨得納稅。

這是一個假設,能不能納,不得而知。

……

幾天後,趙匡胤下了一道詔書,讓王祜權知大名府,對他說:“大名府,卿之故鄉,古人說所謂晝錦返鄉者。”

王祜感謝地伏下說道:“陛下,臣一定不會辜負陛下聖恩。”

趙匡胤壓低聲音說道:“王卿,有人密報符彥卿在大名府有反舉,你替朕好好察看,朕當以宰相待之。”

“喏,”王祜神情嚴肅地說道。不能說不可能,五代謀反的大將多如海去,一旦符彥卿謀反,以他的威望,宋朝又將是一個浩劫降臨。但他不是一個傻子,走在回家的路上越想越覺得此事不對頭。

他家人正在收拾行李,兒子王旦說道:“父親大人,孩兒想去書院。”

“不妥,隨我一道赴任,書院絕對不能去。”

“爲何?”

“你不懂。”

他妻子不解,丈夫四處奔波,從東到西,兒子總要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進太學,能進嗎,哪兒整亂了,只能進書院。

“書院是朝廷的還是宋九的?”

“現在是朝廷的。”

“錯矣,還是宋九的。他個人印記太濃厚。實際他成就了書院學子,也害了書院學子。否則這些學子早就有更多人進入仕途。甚至還害了他自己,不然他會升得更快。不過他也不大乎,”王祜苦笑道,說不定不升官,這小子反而會很開心。他與常人想法不同,就不能用常人心態看待他。

“妾身明白了,你是說旦兒一旦進去,以後反而不大好做官。”

“還是多讀書,考進士吧。以我兒資質,進士又何其之難?”

老子不讓去,小王旦不敢作聲。王祜坐在家中,宰相他是想的,這個宰相未必是趙普的位子,也包括參知政事,樞密使,樞密副使,但也不錯了。身爲宰相,必然榮載史冊。可這件事整個不對頭。

朝廷擇大名府官,上月就開始在商議,說是符彥卿鎮大名十餘年,委政務於牙校劉思遇,劉思遇貪而黠,招權黷貨,軍府久不治,必須擇官代之。於是朝廷用了自己代之。

但爲什麼冒出來謀反?

要知道皇上能順利做成皇帝,也要謝謝兩人,一是張永德,二是符彥卿。張永德不用說了,趙匡胤做爲他手下頭號戰將,十分器重。起初趙匡胤出身微寒,十分窮困,張永德凡是自己所有的好玩資用,子女玉帛,任趙匡胤擇取。不僅奉養着趙匡胤,還給他介紹了一些禁軍朋友。是不能敘功的,一旦敘功,張永德才是宋朝頭號功臣。

符彥卿不是張永德,但與張永德有關。皇袍加身前夕,除了張永德,還有一人,符彥卿,此人更重要,他兩個女兒皆是柴榮皇后。因此趙匡胤想與他聯親,非是爲他自己,他正好娶了王饒的女兒。而是爲了他二弟,二弟妻子尹氏去世,於是替二弟向符彥卿求娶符彥卿的小女兒。雖那時趙匡胤是點檢使,可身世太寒薄。說句不好聽的,還不及宋九求潘美的女兒。這時張永德做保。另一個問題又來了,趙家沒錢。趙匡義變不出錢來,於是張永德又拿出幾萬緡錢做聘禮,這纔將符彥卿小女兒下嫁給趙匡義。是下嫁,兩者地位差距太大。

由此趙匡胤鋪平了最後一條路。

不久皇袍加身。

這一想終於想明白符彥卿動態,非是符彥卿不作爲,他不能作爲,那怕石守信能作爲,他都不好作爲。身份使然!這才裝糊塗,將政務委與牙將避嫌,乃避嫌也。

再說符彥卿不作爲是很長時間的事,爲何這段時間冒出來爭議?於是往下想,將這幾個月事情一一回顧,隱隱地他看到了真相。又想到了宋九與石漢卿爭執起來,趙普不悅。由是又想到了張瓊。

然後再想,又想到了趙普生病,以及許多官員附從趙匡義。

秋風颯爽,吹得槐樹葉沙沙作響,他默默地看着庭前三棵槐樹黃葉紛紛落下,終於想出一個可怕的真相。

不作爲沒事,大不了拿掉官職,與石守信他們做伴。他們都是前朝的重將,皇上這樣做,能理解,而且沒有流血犧牲,沒有殺人,算是善待。

然而不能謀反。

這是趙普想借自己的手幹掉符彥卿哪。不但要幹掉符彥卿,接下來呢,幹掉了趙匡義老岳父,趙匡義高興嗎。那麼早晚就要借刀殺人,讓皇上殺死皇弟……

第184章 求實(下)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42章 真小人第92章 地圖(下)第53章 比較(下)第362章 號角第111章 送禮第537章 大結局(四)第499章 示弱第219章 弄錯了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103章 遠方的朋友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321章 大江(下)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454章 燕南歸第153章 燒酒會(下)第2章 人心第416章 一地雞毛(中)第256章 兩知州(下)第335章 契丹惡夢之始(下)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108章 走後門第517章 養豬第349章 王氣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292章 小魚(上)第11章 師規第260章 保護(上)第392章 打臉(下)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311章 同病相憐(上)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210章 錢啊第507章 求和第302章 高下(下)第264章 人才第75章 卷(上)第409章 鐵血之路(九)第197章 草帖子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191章 女人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40章 挖祖墳(上)第12章 從此醉(上)第13章 從此醉(下)第243章 插花第393章 持續性的打臉(上)第37章 果子(下)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264章 人才第341章 傲嬌的戰友第479章 不動如山第497章 鹹平軍第44章 燙手的承務郎(下)第476章 一(下)第144章 事了(下)第169章 寒瓜第108章 最危險的職業(上)第388章 新人第13章 從此醉(下)第476章 一(下)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362章 號角第291章 大魚第519章 病第256章 兩知州(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147章 迷茫第59章 七幅畫第474章 背嵬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50章 火花四射第355章 有一種痛叫虛僞第188章 立必行第4章 打賭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200章 父親(上)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108章 走後門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405章 鐵血之路(五)第426章 上位(中)第345章 殺氣第479章 不動如山第44章 燙手的承務郎(下)第328章 憐奴第523章 第三十七計(下)第319章 五字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236章 三槐王第290章 郭成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