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肥羊(上)

“陛下,微臣那天與家人一道出遊,在水底世界正好遇到皇子殿下,今年殿下越加穩重,與微臣一道到處走了走,過了許久,又看到徐夫人,正好我們都要進黑暗深淵,皇子在前面,徐氏也在前面,他們先行進去,微臣與家人在排隊,隨後進去。出來時,看到他們與國舅以及石漢卿說話。我大姐夫小妹出嫁時,石漢卿曾派家奴對微臣威脅過,國舅好象對微臣也十分反感,於是我們避開,也就分散了。”宋九平靜地將事情經過說出。也闡述了他的想法,那就是碰巧,就象他碰到趙德昭,趙德昭碰到徐氏,隨後來他們又碰到王繼勳與石漢卿,不可能這麼多人一想是相約去遊樂場的。

趙匡胤怎麼樣去想,宋九就不知道了,可有一條,無論皇子,或者國舅,或者徐氏,這三人,做普通臣子的,皆要少沾爲妙。所以那天徐氏說什麼謝謝的,他與老韓跑得飛快。

趙匡胤走了幾步問:“宋九,你對石漢卿怎麼看?”

“讓微臣站在陛下角度來看,還是站在微臣角度來看?”

“有何區別?”

“站在陛下角度來看,不能以憎喜用人,而是量才施用,例如張美,陛下擇大棄小,由是張美於滄州頗有政績。從夫子觀點來看也是如此,教化爲主,刑罰爲輔,德治爲主,懲戒爲輔。”

“說得好。”

“忠臣諍臣雖耿直敢言,往往不知變通。過份變通又容易成爲小人。有的官員清廉過人,卻無才能,有的官員貪婪,卻有驚動偉才。例如趙相公。”

“你這廝……”趙匡胤樂了起來。

“石漢卿是小人,可陛下在深宮之中,缺少耳目,正人君子是不屑做這個耳目的,就是微臣也不屑之,故陛下是必須要用石漢卿。這是微臣站在陛下角度的看法。但站在微臣角度,無論是國舅,或者是石漢卿,微臣不是直臣,不是良臣。但也不屑與之爲伍。那怕國舅是國舅。石漢卿是陛下親信。相反的,就是二大王因爲微臣觸犯他之故,對微臣十分痛恨。但他將開封府治理得風調雨順,微臣該敬重的還要敬重。可二大王對微臣再好,輕與重微臣也要分清楚。微臣忠的是大宋,非是開封。”

“如果朕不是皇帝……”

“陛下不是皇帝,我不會忠於陛下,陛下是皇帝,微臣才忠於陛下。陛下生氣也罷,這是微臣的觀點,不敢欺也。”

“你這小子!”趙匡胤摸了摸他腦袋,又說道:“你大婚在即。朕賜你一件禮物。”

手一揮,太監從後面拿過來一件琉璃小碗,做工不錯,不比宋九現在琉璃作坊生產的高檔琉璃碗差多少,略帶一點胡風。關健是這個小碗現在真的不值錢,作坊裡生產出大批比這工藝更高的小碗,價也不過兩三百文錢。

宋九納悶地說:“謝過陛下。”

不管它值多少錢,總是皇上的禮物。

太監在邊上看到宋九鬱悶的神情,不由地樂,趙匡胤也搖頭道:“知道朕爲何將它送給你嗎?這是前幾年吳越王錢俶從番人哪裡得到的琉璃碗,當時價值連城,據說能值幾千緡錢。他捨不得把玩,進貢給朕。朕平時捨不得用,於是大禮時,纔將它拿出來供羣臣把玩,還是最親近的臣工才能看到。”

“原來……”

“朕有時候糊塗何爲珍寶。”

“陛下,原本很少,往後去越來越少又美麗的事物就是珍寶,無論各種稀有寶石,或者書畫古玩。不過微臣以爲皇帝的珍寶不在民間的珍寶,皇帝珍寶是人才。而且做皇帝的千萬不能貪戀珍寶,以及書畫古玩,以免成爲第二個唐主。”

“說得好,朕再賜你一個鐲子吧。”

宋九離開皇宮,下值後直奔潘家,先將趙匡胤的鐲子送給潘憐兒,一個很美麗的和闐玉鐲,然後對田氏說道:“今天陛下召我進宮,說不久丈人就能回京敘職。”

“那就好,官人他一去就是數年哪,宋九,你說還要呆多長時間?”

“也許快了,長則四五年,短則三兩年,這要看我朝的國力,以及南漢有沒有送時機過來。”

“你與憐兒大婚過後,明年春天我也要隨你丈人去潭州。”

“也行,大郎他們也長大了,若丈母不放心惟清惟正,將他交給我照顧,特別是惟正,他還沒有進太學,我看進太學也學不到什麼知識,不如讓他呆在我那學舍裡,學幾年,若看他對儒學有所特長,再培養一下,說不定還能考一個進士。若不感興趣,也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以後好當官理政。”

“你哪裡……”

“丈母放心吧,張家那兩個孩子平時我帶管不管的,還認識許多字呢。準備下一年讓他考一考看,能不能進一年級。況且惟正。”

“我怕惟正也考不中。”

“丈母,大門走不通,可以走後門。”

潘憐兒在邊上捂嘴樂,田氏茫然:“什麼走後門?”

“額外放行。”

“那就好,”田氏鬆了一口氣,她一直想去南方,今年去了,又回來了,正是因爲南方夏天熱,蚊子又多,蚊子多不怕,大不了來兩層紗帳,可熱得讓人難受。大人能吃苦,小孩子不能讓他們吃苦。兩個大兒子整天遊手好閒,這個女婿也不大可靠,吊兒郎當,但比兩個大兒要好些。又說道:“留下來吃晚飯再回去吧。”

“喏。”

僕役在準備晚餐,田氏又說道:“既然官人要回來,你要準備吉日送聘禮過來。”

“好的。”

“你將那個琉璃作坊交出來了?”

“正在清理賬目,下月月頭交。正好河洲店鋪開張,這是我刻意挑選的時間,十月底公佈拍租結果,好讓各店家準備存貨。不然冬天一深,汴水冰封,會影響他們生意,十一月生意淡,到臘月生意就好起來,必須能讓各家店鋪開張。”

“琉璃作坊賺了多少錢?”做丈母孃的過問一下,宋家又沒有長輩,理所當然,況且它還是要交出來的。

“從開業到現在,大約一年半時間。賺了一些錢。大約到這個月底毛收入會近九萬緡錢。不過這個錢開支大。試驗與學舍透支,馬上還要透支五萬緡錢研究水泥,不能作數。”

“這麼多啊?”田氏呆了一呆。也不知道她是說賺的多,還是說支出的多。現在唯一正常的是玉蘋,她這段時間大肆進入大肆支出,早就麻木不仁。

“是有點多,”宋九淡淡說道。這也是逼的,當然,宋九手中錢帛很多,然而河洲有一條規訂,害怕各衙內用錢無度,特別是河洲種種。那就是銷金窟,在裡面一呆,一年一萬緡都能用掉。因此有一個嚴格的規訂,分紅之前,任何人不得透支,包括宋九。宋九所用的錢帛有兩種,一個是作坊收入,一個是河洲夏天分紅收入。

運氣好,比他預想的要好,否則今年一場大婚下來,不要說研究水泥的經費,恐怕其他所有的用費都緊張。就這樣,宋九還有點擔心錢帛的問題。若是婚宴那天吃上十萬八萬貫錢,他手中的錢帛依然很緊張。

“你河洲一年分多少,爲何將它全部交出來?”

“也不是全部交出來,是交給河洲經營,控制權在我手中,不做一些妥讓,諸衙內心中會不平。況且錢夠用就行了,難道我現在錢不夠用?”

田氏語塞,大半天才說道:“王全斌何苦在巴蜀作孽?”

“是啊,王將軍在巴蜀又搶又貪污的,好不容易得到幾十萬緡錢,一下子讓朝廷沒收了,恐怕還有近十萬貫錢在手中未交出,不過官也貶了,臭名也擔了。這不要緊,因他之故,巴蜀死了多少百姓?最少十萬人以上。若是他會知足,只貪他現在手中的十萬緡錢,那來的這麼多惡事?所以我要學會知足,這也是我主動納稅,又拿錢出來試驗的原因。但能納稅,能試驗,又不能捐助。”

“爲何?”

“試驗了,用多少別人不會感恩。捐助了,叫收買人心。做大臣的,收買人心做什麼?”

“老身終於明白爲什麼陛下一再升你官職。”

“這是向呂知縣學的,小事糊塗糊塗,大事不能糊塗。”

田氏也鬆了一口氣,她也擔心,害怕宋九手中錢不足,這可不是少錢。吃過晚飯,潘憐兒送宋九出門口,這是在潘家,田氏沒有過問。潘憐兒悄聲問:“壞人,在山洞裡你對宋家小娘子做了什麼?”

“沒有做什麼啊。”

“那她神情爲何怪怪的。”

“哦,我知道了,她當時害怕,一下子縮在我懷中,然後就躲開了。”

“難怪,你可不能撩撥她。”

“放心吧,看看我二十二歲了,還是守身如玉,黃花少年,這品性你還不相信?”

“去,什麼守身如玉,黃花少年,難聽死了,”潘憐兒咯咯笑了起來,將大門關上。

送聘禮開始,近四萬緡錢的聘禮,想一想呂蒙正的超超級豪宅才一萬緡錢,宋九那棟宅第建成裝修好了,勉強還不足兩千緡錢,趙匡胤賞賜大臣一萬緡錢都要銘記史冊,這四萬緡錢聘禮是什麼樣的概念?

宋九很“低調”,不能送普通聘禮,那得千人聘禮大隊,一旦出發,將會令整個京城百姓瞠目結舌。於是寧肯選貴的,也不選對的,這纔將聘禮壓縮成三百人的隊伍。

但有三樣不可缺少,富貴家必須有三金,金釵金鐲金帔墜,平民百姓則用銀器或者鍍金代替,若是士官之家,還要有銷金大袖,黃羅銷金裙,鍛紅長裙,紅素羅大袖段,其他的如上細雜色彩鍛匹帛,珠翠特髻,四時花冠,珠翠排環,花茶果物,果子羊酒,這就要看雙家的財產如何,量力而行了。實際宋朝婚姻越來越奢侈,男方難受,女方更難受。現在還好一點,往後去榜下捉婿開始,女方鋪嫁妝更講攀比,若是捉了一個進士回來,那等着花錢吧。史上太宗時汝陽王生跑到京城將進士黃左之捉回家,爲了哄小黃同志開心,僅是奩具就價值五百萬,這僅是婚姻裡的一個小數目,還有更多的其他用費,以及花錢很多的婚宴,爲了捉這個女婿,王家那次婚姻起步價在三萬緡錢以上!

女兒也越來越倒貼,宋神宗的弟弟趙顥女兒太多了,那是真正的皇太弟,高太后對他很是喜歡,平時賞賜就不知凡幾,還有各項產業,但一個女兒嫁,兩個女兒嫁,嫁來嫁去將二趙嫁昏了頭,最後只好向宋神宗商議,俺們沒錢嫁女兒了,能不能先將我的薪酬透支出來?於是有的人家女兒能熬到四十歲還不出嫁的。好的嫁妝不足,不好的又看不上,於是慢慢熬熬,熬得司馬光看不下去,說男的最遲不能超過三十歲,女的最遲不能超過二十歲,全部得要結婚。但誰聽他的,白富美要等高富帥,高富帥不提了,那些書生也想辦法使自己變成高富帥,於是苦讀書,希望中功名,杭州有舉子七十三歲得中,宋高宗出內人施氏嫁之,年三十,有人問新郎多大,答道五十年前二十三。

聘禮送來了,就是化繁爲簡,濃縮成精華,許多人還是瞠目結舌。但田氏在家頭痛了,這個嫁妝怎麼陪啊?面子得了,可嫁妝將會成爲潘家的大問題。

也行,潘家將臉一抹,隨便陪陪,但那真成了賣女兒,田氏敢背這個包袱嗎?

第508章 口袋第387章 好人第33章 始識第497章 鹹平軍第385章 五十年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134章 荒野(中)第25章 殺傷力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137章 對峙第462章 前戲(上)第332章 入相(上)第328章 憐奴第182章 功名(下)第251章 暖冬(下)第434章 神的黃昏(二)第309章 碩麥(中)第207章 遊園(上)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272章 伐第111章 送禮第18章 君子第235章 比較第517章 養豬第196章 國舅(下)第127章 廟還小第132章 搶老婆第111章 送禮第164章 新知州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9章 歪才第387章 好人第486章 南方(下)第363章 棄子(上)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108章 最危險的職業(上)第24章 父輩(下)第416章 一地雞毛(中)第120章 變化(中)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163章 想不通第236章 三槐王第75章 卷(上)第114章 教材(下)第18章 君子第178章 開業(上)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313章 才第7章 要錢不要命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217章 歸來(上)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421章 飄搖(下)第131章 詰問(下)第306章 不殺人第253章 大過第101章 宇文愷第170章 巫蠱第314章 才子(下)第361章 黑遼河第336章 東華門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217章 歸來(上)第280章 可怕的誤會(上)第393章 持續性的打臉(上)第212章 哥哥第361章 黑遼河第245章 獻酒(下)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212章 哥哥第83章 夜郎(上)第455章 熱愛和平第161章 提親(中)第519章 病第166章 鏡子(上)第61章 愛因斯坦第175章 聘禮第134章 荒野(下)第328章 憐奴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497章 鹹平軍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391章 打臉(上)第54章 獨一無二第168章 鏡子(下)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156章 清明(下)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192章 上朝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495章 第一權臣第495章 第一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