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嘉禾

事後,宋九也判斷出這僕人與趙普會有不清不楚的關係,況且趙匡胤,趙普拿着這些證據,說馮瓚當死。爲何死,馮瓚身爲朝廷重臣,不思回報君王,卻與趙匡義勾通,是何意?難道想另立趙匡義取趙匡胤代之?

處理是必須處理的,有的人趙匡胤聽任二人去折騰,無所謂,反正這些人若有若無,但有的人不能聽任之,如宋九,如馮瓚,若他們倒在弟弟腳底下,趙匡胤是不可忍受的。

這些都有能力的人。

包括宋九,宋九不僅無慾無求,能用得放心,說不定國家有事,讓宋九下去看一看,比什麼人都管用。若是知道他這個想法,宋九能痛苦地撞牆。還有宋九的斂財之能,他若一心賺錢,再將大把錢往弟弟府上送,真會壞事。

但這一切也有他的責任,於是想從輕處理,也就是貶官,趙普死活不同意。趙普不能左右趙匡胤的想法,但他堅持不能饒恕,自己饒恕了,趙普以後會學樣畫瓢,那非是平衡之術,國家就亂了。趙匡胤無奈,將馮瓚削名籍,也就是連宋人都沒法做了,再流沙門島,也就是那個殺人島,宋朝流放罪最厲害的地方。流放到別的地方几年後還能釋放回家,或者大赦也能釋放回家,但到了沙門島,除非特下詔令,否則不可能赦免釋放。李美流海門島,同樣不輕。劉嶅免官……

他不大好處從重處理,一處理是直接往趙匡義臉上抽耳光子,而且錢財未到他手中,犯罪未遂。只有李璙是趙匡胤岳父王饒部下親信,王饒還有一個親信叫王德裔,王德裔輕率而李璙瑾厚,實際是李璙以前對趙匡胤不錯,王德裔有些看不起趙匡胤,這有故恩,沒有處執。

若大的馮瓚倒下去。

不上戰場作戰,真正治理之能,能文能武,馮瓚在宋朝幾千官員當能排進前十,甚至趙匡胤準備未來將馮瓚進入兩府。

潘惟德將事情說完,道:“九郎,你運氣好啊,幸好二大王笞了你二十下,不然這次你也會捲進去。”

宋九放下手中扳手,心中苦笑,若趙匡義真的是因爲生氣笞了自己二十下,那才叫危險,又喃喃道:“馮瓚怎麼是二大王的人?”

他從巴蜀回來,有舊的丁德裕沒有提,沈義倫也沒有提,只說了四人的好話,曹彬,呂餘慶與康延澤以及馮瓚,此人從舒州到廬州再到梓州,一路走來,政績赫然,不是想做好官就能做好官的,做好官也要有本事,也有官員不貪的,但官卻做得一塌糊塗,還有的官員大貪特貪,然而百姓不恨,政績同樣蜚然,一邊貪一邊治理,兩邊都不誤。以馮瓚的政績,不用倒向那邊,早晚也會破囊而出,自己若有他那本領,何必倒,那個上臺都會用自己!

倒得沒理由啊。

潘惟德說道:“天知道呢,也許就象御史中丞劉溫叟那樣,二大王看他清廉,家貧,賜其錢帛,劉溫叟不收,二大王當着陛下面誇獎,二大王是好心,爲國家推薦人才,陛下也不會怪。若是收了呢?收一回收兩回,心也許就攏了過去。”

宋九忽然一哆嗦,不要說站在局中,就是自己吧,開始看到趙匡義是害怕,也有些排斥,但現在應象在漸漸扭轉,肯定不會厭惡。甚至什麼時候產生變化的,自己都不清楚。

誰說趙匡義沒能力,憑藉這一手,又有幾個凡人能做到?

上面爭去吧,還不至於爭到自己吧。宋九又看着潘家三兄弟以及潘憐兒,問:“怎麼你們兄妹四人一起來了?”

潘憐兒拽着衣角。

潘惟德兄弟一個個低下頭笑。

宋九大喜道:“難道你爹爹同意了?”

“也不是同意,九郎,你有些麻煩。”

“什麼麻煩?”

正說着話,一個小黃門匆匆忙忙地進來,說道:“宋九郎在嗎?”

宋九站了起來。

“九郎,請接詔。”

宋九伏下接旨,也沒有其他的,詔書上只說了一件事,宋九要朝廷引進佔城稻,趙匡胤派人引進,這個沒辦法種在京畿地區的,只能種在荊湖與江淮之間,試種成功,而且產量不錯,趙匡胤特賜嘉禾一枚。

小黃門宣完旨,拿出一個盒子,盒子裡有一塊南陽黃玉雕琢的稻穗,它就是嘉禾,黃門說道:“九郎,恭賀啊。”

宋九匆忙對身邊的人說:“麻煩你到倉庫裡找到玉蘋,向她討要一錠金子過來。”

這是給小黃門的打賞錢,而且確實是要恭賀。

宋九讓趙匡胤引進兩樣事物,一個是西瓜,也就是寒瓜,郭四等瓜農發了一筆小財。有許多人在蒐羅種子,準備下年學習種植。這個意義也不小,每一樣產業出來,只要不是蠱惑人心,迷惑君王享樂,或者剝削百姓,它都會養活許多人。僅是這個寒瓜若是大肆種植,就能使十萬戶百姓脫離貧困。若是以後宋朝人口增加,養活的人更多。

宋九解釋過,不過能聽懂能想明白的人還是很少,代溝不同,思想也不同。

然而糧食在這時代是頭等的大事。

秋收漸漸上來,占城稻生長時間短,各地將產量報上來。它不僅高產,需要肥料量也少,而且不挑地。缺點也有,那就是口感很少,與宋朝已有的稻種相比,口感差了很多,更不及河南洛陽的和尚稻。

可這是一個還在吃粟吃豆吃野菜的年代,有多少平民百姓講口感?

各地試種的官員將其產量經過測量,有的達到兩石出頭,有的近三石,特別是潭州聽從宋九建議開墾出來的一些圍田,竟然有達到三石半的產量。這只是一季,因爲其生長時間短,有的官員想到了能種兩季,另外還有一季冬小麥不算。

若是一個州縣上報的產量如此,也許說是官員好大喜功,但各州各縣報上來的產量都十分喜人,由不得不相信。

那個三石半也將許多官員嚇着,一季三石半啊,若是加上冬小麥,再勤快一點,施肥緊,豈不是要達到五石。古今往來有這個產量嗎?

普及肯定是普及,趙匡胤想到了宋九之功,宋九不要官,確實也不大好賜官,錢,那個琉璃賺得不要太多,自己能賞多少?想來想去,於是讓玉匠雕了一個稻穗賜給宋九。

民以食爲天,有這根稻穗在,比十道免死牌還管用,甚至宋九換成了馮瓚的命運,有這個稻穗,頂多就是免官,絕對不會流放沙門島。它的價值某種程度上勝過一個候爵公爵!

小黃門將事情經過說了一說,會意啊,這些功勞一個接着一個而來,而且還有能力,那前景遠大的比京城外官道還要開闊啊。宋九笑了一下,什麼三石半兩石的,這時代的產量經過數次證明之後,宋九根本就不想聽。而且這個產量在宋朝似乎也不那麼高,聽說史上宋朝圩田最高產一畝達到過七石。當然七石也不稀奇,不就是六百六十幾斤嗎。但也比這個三石半好。

可這個嘉禾讓他喜出望外,說道:“麻煩內侍對陛下稟報,一是種籽問題,它還有一個適應過程,讓下面官吏注意選種育種,最後產量會更高。還有就是兩季稻,臣恐肥力不足,又勞民,下面官吏也要注意,可以派人試驗,將種籽與農具肥料成本去除,一季與兩季做比較,有些地區氣溫高,稻子生長時間短能兩季,有的地區不能好大喜功,一季還是一季,再加上一季小麥,產量已遠勝過北方。”

“南方熱也熱得好啊。”

“也未必,北方也有好處,那是另外一種作物,不過種植它,還需要一個器械,僅是這個器械我最少要研究兩三年,”宋九撓了撓耳朵,包括蒸汽機與黃道婆的紡織機,原理應當不復雜,可自己不知道圖紙,這憑空想多難想。

“作物要器械?”

“與布有關的,在北方種產量說不定比南方好,那麼南方主產糧,北方主產布,食重要,衣也重要,那麼互進互補,南北就平衡了。”

“是什麼作物?”

“以後我會對陛下詳細說的。”

工匠與玉蘋聯袂而來,潘憐兒看着玉蘋,玉蘋看着潘憐兒。小黃門與潘家兄弟則是看着她們。這個別急着看,宋九將金錠遞給小黃門,不是賄賂,他現在有錢,出手小氣說不定趙匡胤還不快。

小黃門手惦了惦,足有三十多兩,開心地將它揣在懷中說道:“九郎,這次你又活人無數。”

“活人無數?”

“有許多大臣建議要殺掉那些叛卒,李相公不同意,陛下也說他們被迫謀叛,其情可原。還有一些大臣還是堅持要殺,陛下說了一句,小小宋九在巴蜀說了一句,釋巴蜀叛卒返鄉爲民,許多百姓聞之替宋九建生祠,設長生牌,叛兵也不爲亂。朕今天釋這些京城叛卒,難道叛卒不感動,不爲朕所用嗎?於是無一人反對。”小黃門得了金子,也開始滿嘴跑火車,什麼話兒都往外倒了。

“生祠長生牌?”

“呂相公寫奏摺來稟報此事的,其他一些州縣也寫了奏摺,有的官員不識相,居然問陛下要不要管。陛下看後感動,御注一行字,我朝官員個個如此,所過生長牌遍立,何愁國家不安?九郎,我信佛,不知道你信不信佛?前段時間我陪陛下去相國寺,贊寧說佛在陛下心中,因爲陛下仁愛百姓。佛也在九郎心中啊。”

“內侍,陛下才是大仁愛,我那敢與陛下相比啊。”

“是,不過我也敬佩九郎。”小黃門意識到火車跑得過頭了,連忙打着話題告辭。

“長生牌生祠啊,父親在湖南哪裡拼死拼活的,也沒有人豎長生牌,小九,你在下面究竟做了什麼?”潘惟德激動了,一把摟着宋九問。

“我也不知道啊,”宋九一攤手說道。實際自宋九那個五方盟會之後,宋軍開始收斂,至少真正做到降俘只要未殺掉的,全部遣返回鄉。巴蜀那邊問題多多,不過宋九隻是下來走了一遭,並且是生命之賭才換回來的賭約,真相漸漸流傳,說宋九活人無數那真是不假的,一流傳開始有人關注,宋九一行人多,也顯眼,這一關注行蹤便漸漸流傳開來。一路問長問短,不說搶掠,連擾民都沒有,還做了一些好事。一半是地獄,一半是平靜的春風,正好形成對比。從另一方面來說,百姓不管是宋朝還是蜀國,也希望出現一個好官,就象包拯一樣,越傳越神奇,最後許多人感動,建生祠豎長生牌。實際也是他們內心的一種渴望。

這是一種特殊的大環境,難道宋九在湖南做得差嗎?包括跑到辰州教書,讓秦再雄的手下帶走許多辰州所需要的器械耕具,建議大修水利,引進佔城稻,等等,但誰豎了長生牌?

所以現在潘惟德與潘惟固抓狂,宋九長在他各種學問,但也未見他有什麼不同之處啊。

宋九不理這哥倆,問:“我有什麼麻煩?”

“九郎,韓慶雄這廝嘲笑我賣妹妹,母親大人將我罵得狗血噴頭,小妹勸,說你曾揚言就是十萬緡娶小妹也不爲過,母親於是寫信給父親大人,父親在潭州不知道母親南下了,也寫信回來,說你想娶小妹可以,那麼拿出十萬緡聘禮吧,只要能拿出,他馬上同意。”

“十萬緡哪,”玉蘋尖叫起來,然後看着潘憐兒,就這小胳膊小腿的,還沒有一百斤重,金子做的,一千六百兩,也不過一萬多緡錢,那是什麼做的,才值十萬緡!

第500章 破騎軍第453章 山後第474章 背嵬第343章 矯正(上)第294章 小魚(下)第317章 學問第344章 矯正(下)第484章 奇葩(下)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61章 愛因斯坦第24章 父輩(下)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53章 比較(下)第52章 比較(上)第252章 寶寶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139章 派系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480章 不殺第202章 停修第273章 中傷第287章 春行(上)第493章 原因第515章 捉貓貓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42章 真小人第386章 禮物第301章 高下(上)第169章 寒瓜第460章 小寇纔是禍第121章 變化(下)第302章 高下(下)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20章 拒第215章 賀禮第187章 用(下)第450章 良機第294章 小魚(下)第265章 折騰第121章 變化(下)第189章 強上了第143章 事了(上)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502章 黎明第17章 約戰(下)第328章 憐奴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219章 弄錯了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461章 走馬燈第24章 父輩(下)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213章 肥羊(上)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229章 石嶺關第145章 祭文第391章 打臉(上)第79章 勇退第235章 比較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第140章 奸細第168章 鏡子(下)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213章 肥羊(上)第53章 大笑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482章 天堂第387章 好人第84章 夜郎(下)第255章 兩知州(上)第288章 春行(下)第263章 辭戟(下)第148章 背後(上)第258章 天堂的**第47章 玩大了第215章 賀禮第434章 神的黃昏(二)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360章 小把戲第380章 交鋒(下)第144章 事了(下)第420章 飄搖(上)第330章 青蛙的死法(上)第479章 不動如山第388章 新人第121章 變化(下)第215章 賀禮第301章 高下(上)第453章 山後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144章 事了(下)第223章 皇后(上)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139章 派系第18章 君子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484章 奇葩(下)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