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清明(中)

潘憐兒也看着四周,相國寺今天人不多,但也不是少。這是全國性的節假日,都在放假呢,除了一些店鋪,連各作坊都放了假。她擡頭看着宋九,說道:“壞人,去城外,但不準做壞事。”

這話兒容易引起誤解的,但前天那是打趣的話,宋九還沒有猴急到這種地步,說道:“你當真啊,不過你想,也行。”

“沒門!”

宋九對車伕說道:“去小葦窪。”

是東城門外五六裡處一個小湖蕩子,多鹽鹼地,周邊生了一些植物,但長得十分矮小,也沒有幾戶人家,以植桑養蠶謀生。纔是清明時分,蘆葦還沒有青,景色不是那麼美好。今天想來去的遊客少,不然不行,其他略有些風景的地方,今天都會遊人如織。

宋九騎着馬在前面帶路,又扭頭看了一眼相國寺,不知道爲何趙匡胤擴建相國寺,也許看起來就是建一些寺院,但背後意義非同小可,那意味着國家對佛與道主次將會進行重新詮釋。這不是一件小事,只是自己這十幾天兩點一線,忙得不可開交,才未聽說,於是隔着車簾子問:“潘小娘子,陛下爲何下詔擴建相國寺?”

“是這樣的,陛下到相國寺上香,大約是爲巴蜀百姓祈福吧,我給你的香囊呢?”

“放在家中了。”

“你要天天戴上它。”

“好,我回去後天天佩戴它,”宋九道。這有點兒難,只要一戴玉蘋保證能看到。到時候如何解釋?

“我是好心,裡面有一個平安符。是相國寺高僧贊海大師開過光的。”

“又是大師啊。”

“人家本來就是大師,他師兄就是相國寺主持贊寧,陛下去相國寺祈福,接待陛下的就是贊寧大師,陛下看到佛祖。”

“是佛像。”

“那也是佛祖。”

“我說一個故事給你聽。”

“好啊好啊。”一聽宋九說故事,潘憐兒雀躍起來。

“話說唐朝鄧州有一個儒士,準備去長安趕考,謀取功名,路上投宿客棧。入夜時,此人做了一夢,只見滿屋白光。第二天他請教占夢人,占夢人說,這是悟解萬物皆空的徵兆。此人忽信忽疑,繼續進京城,又碰到一個禪僧,將他攔住問,郎君如何行色匆匆。此人答道。我想要進京趕考,讀書做官。禪僧說讀書做官,何如出家學佛?此人心中狐疑,正好前幾天我做了一個萬物皆空的夢。今番又碰到了禪客,莫非我真的與佛有緣?”

“是啊,是啊。那一定與佛祖有緣。”

“是有緣,但他對佛不大懂。於是問,請問大和尚。我應當到哪裡學佛?禪僧說,當今洪州馬祖大師與南嶽希遷並稱爲天下二大士,你去他們哪裡學佛,必定有所收穫。此人便找到馬祖大師,見了馬祖他也不說話,只是用手向上推了推襆頭,示意願脫掉帽子,削髮爲僧。馬祖定神打量他一回,說道,住在南嶽的石頭希遷是你的老師。希遷話也少,此子話也是少,正好天生一對。此人又來到南嶽衡山,見到希遷,又推了推襆頭,希遷說,著槽廠吧。”

“什麼著糟廠?”

“著就是安置,槽廠是牲口棚,當時習語,寺院同意收留弟子,安置僧舍,多稱爲著槽廠去。此人留在衡山,做了三年炊僧。三年後希遷準備帶弟子剷除殿前雜草,此子卻端了一個水盆子進來,在大家面前將頭洗個乾淨,然後跪在希遷面前。希遷會意一笑,就爲他落髮披剃,然後說戒律。誰知道剛開講,此人飛也似的逃出去。接着他又找到了馬祖,這次他不見馬祖,而是直入僧堂,找到一座聖僧塑像,爬了上去,騎坐在聖僧的頭上。僧衆大譁,連忙稟報馬祖。馬祖來看了看,哭笑不得,說,我子真是天然。此人一聽倒地便拜,說,多謝老師賜我法號。從此以後,人們正式稱他爲天然和尚。後來天然來到丹霞山惠林寺掛單,正好這一年天氣很寒冷,大雪封門。天然冷得受不了,寺中又沒有柴禾,東張西望之下,找來一個劈柴斧頭,對着大木佛像砍了下去。”

“啊,他在作死。”潘憐兒尖叫一聲。

車伕在前面聽得也是一哆嗦。

“也未死,佛像是好木頭做的,又幹了這麼久,一燒火光熊熊,天然烤得正暖和時,寺中亂了,寺主來到禪堂,大聲呵責道,你這是在做什麼!天然說道,我火葬木佛,想找舍利子。寺主聞言火更大,喝道,木佛何來舍利子!”

“是啊,它只是佛像……”潘憐兒忽然用手將自己嘴巴捂上,其實佛教漏洞百出,首先這個空就是最大的漏洞,儘管無數高僧一次又一次詮註彌補,都無濟於事。

但宋九也不想做這個吃力不討巧的事,無論佛道兩教,它用意還是好的,引導人向善,但國家沒有引導,於是最後反形成弊端,包括騙錢都騙到自己家中來。

“潘娘子,你反應過來了吧。因此天然慢悠悠的繼續烤着火,說道,木佛沒有舍利,那麼還責怪我什麼?寺主氣得沒辦法,正好冷,他也湊上前烤烤火,結果風一吹,將他眉毛燒掉。不但將他眉毛燒光,以後一直沒有長出來。天然燒佛的事傳出去,有人問另一個高僧真覺大師,天然燒佛,寺主阻止,有什麼錯,結果被燒掉眉毛,長不出來。真覺說道,因爲寺主眼中只看到佛。人又問那麼天然呢。真覺說道,丹霞天然燒的是木頭。”

“真的假的?”

“不相信你以後隨便問相國寺的任何一個高僧。”

潘憐兒越想不覺得不可思議,又問:“你不能騙我。”

“這是禪宗最有名氣的公案之一,而且丹霞天然後來也成爲一代名僧。在禪宗史上佔據極重要的地位。你還是說說陛下與贊寧的事吧。”

有了這段公案,趙匡胤與贊寧故事並不稀奇了。潘憐兒有氣無力地說道:“陛下看到佛像……”

說到佛像兩字她更無力,又道:“陛下猶豫不決。他是皇上,天下人的父母,倒底要不要拜,這時贊寧大師說陛下你不用拜。陛下問何故?贊寧大師說現在佛不拜過去佛。陛下大喜,回去後就下詔擴建相國寺。”

宋九終於明白了,拜不拜問題不大,這是贊寧代表天下佛教對趙匡胤皇位公開支持。就是陳摶,他說天下當得人矣,於是趙匡胤對道教扶持。將華山三峰賞賜給陳摶。畢竟趙匡胤這個皇位來歷有些不正。

也許趙匡胤不相信佛教,但需要這兩神權對他政權合法性的承認!

花花轎子大家擡,你說我好,我也給你好。

是自己想得太複雜。

出了東門,一路向前,來到小葦窪。果然很安靜,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一些鳥兒在飛來飛去。

潘憐兒下了馬車,車伕在大道邊等她。宋九將潘憐兒帶到小湖邊,看着空蕩蕩的湖畔,潘憐兒緊張地盯着宋九。宋九心想這小丫頭保護意識還蠻強的,笑笑說:“你又往壞處想了。”

“你這個壞人。將我帶到這偏僻處幹嘛?”

“憐兒。”

“潘娘子。”

“潘娘子,我是壞人嗎?”

潘憐兒歪着腦袋看着宋九,不能說宋九有多好。讓他做唐僧那樣的善人真做不來,但絕對不能說是壞人。不過潘憐兒還是不講理地說:“你就是壞人。”

“就是壞人吧。我將你帶到此處,是怕有人看到。你家風嚴,不象其他人家的娘子,有時候與男子裹在一起打鬧,晚上回去身上肌膚都擰得青青紫紫。我們還沒有訂親呢,這樣私下見面,你母親一定會生氣。所以我將你帶到這裡,沒有其他人,說說話,也不會有他人看到,說你的閒話。”

“這樣啊。”

“是說說話,我問你,我有一個打算,你家門楣太高了。就算陛下賞我開國伯,還不及你家。現在派媒人上門提親,你母親未必會答應。到秋後正店遊樂場一起開張,你母親會看到我以後有一個穩定的高收入,甚至帶着你兩個哥哥賺一些錢。那時候無論是自身的條件,還是經濟,提親把握更高一些。不過拖得久,我也怕有變。所以要聽聽你的想法。”

“壞人,我十七歲了。”

“我懂了,”宋九搖頭,這個理兒是不能說的,宋朝法定婚齡女子是十三歲,男子是十五歲,官方不鼓勵比這個年齡還要更早就成樣,但不是爲了身體考慮的,而是結得太早,兩家富貴盛衰,更迭不常,或者男女之賢,太小不易看出,以後鬧出許多離婚悔婚的故事,太傷民俗。實際民間還有十歲一過就成親的。

象現在潘憐兒十七歲,宋九拋開一開始的驚豔心情,實際還是將潘憐兒當成一個小姑娘看待的,但在這時代算是大齡未婚女青年。

既然潘憐兒說我十七歲了,那就提吧。

宋九又說另外一件事,又道:“還要稍等等。”

“你是騙我。”

“不是騙你,我正在抽空編寫六本教材,物格算術與會計,一套是啓蒙版,一套是一年級版。這兩套書寫出來,那是著書立說,不管它是大道之學還是小道之學,也算是一門學問。”

“那要到什麼時候?”

“這個很快的,去年就有了二稿,我已經晚上在抽空修改,頂多十幾天,我就會尋人雕刻,同時下半年我想直接擴招二年級學生,必須儘快將這兩套書印出來,再慢不會超過一個月時間。”

“你也太忙了。”

“這不叫忙,叫活得充實,忙也就是今年,下半年沒有工程,大約陛下也不會讓我下去,那麼我也只教教學子,做做試驗,那麼就會輕鬆了。到明年下半年,會有更多學子成長起來,他們也會變成真正的助手。”

宋九雖是這麼說,一旦三個項目上馬營業,還會很忙,說不定到時候一片雞飛蛋打。難就難在今年一年,到明年春天才能稍稍好轉。忽然宋九笑了起來,問:“潘娘子,你真等不及了?”(未完待續。。)

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187章 用(下)第335章 契丹惡夢之始(下)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372章 包青天第442章 妖星(下)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131章 詰問(下)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186章 用(上)第535章 大結局(三)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295章 詛咒的國家第217章 歸來(上)第42章 真小人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244章 獻酒(上)第258章 天堂的**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315章 脫變(上)第26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上)第53章 大笑第179章 開業(中)第338章 坦白第521章 無恥第133章 荒野(上)第263章 辭戟(下)第345章 殺氣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80章 **(上)第302章 高下(下)第74章 南方(下)第343章 矯正(上)第217章 歸來(上)第408章 鐵血之路(八)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447章 野望(下)第360章 小把戲第216章 懲戒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503章 遺言第72章 南方(上)第491章 狼來了第216章 親征第54章 獨一無二第370章 勢不兩立第313章 才第515章 捉貓貓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432章 神的黃昏(一)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363章 棄子(上)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455章 熱愛和平第274章 反擊(上)第272章 伐第68章 第一個上鉤的魚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134章 荒野(中)第203章 佘太君(下)第50章 火花四射第366章 幕後者第350章 狐狸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519章 景德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221章 夜宴(六)第10章 製造標準第40章 挖祖墳(上)第471章 驅(上)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505章 歷史的玩笑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第382章 中策(上)第516章 持中與未來第215章 踢第513章 寓言第82章 誘、惑(下)第116章 流民(下)第306章 不殺人第182章 功名(下)第133章 荒野(上)第309章 碩麥(中)第240章 脫變第22章 麻煩來了(下)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158章 勁弩(下)第287章 春行(上)第71章 神奇(下)第508章 口袋第325章 拜第119章 變化(上)第137章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