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兩重天(下)

玉蘋展顏一笑,說:“奴家一直擔心,九郎官升得越高奴家越擔心,擔心奴家就象那隻白狐,奴家不想做那隻白狐……”

“都是什麼啊,那只是一個故事,這世上那有狐狸精?”

“但有很多女子的命,就象那隻白狐全文字小說。”

“玉蘋,我一直在這件事上不表態,是因爲怕委屈了你,”宋九打天窗說亮話了,這件事不能一直拖着,那是對玉蘋的不公平。

玉蘋很奇怪:“納妾不是很正常?”

“是正常,可我要考慮你感受。若站在這個立場你很委屈。然而我用心不惡,所以才邀請你替我管理正店或者其他的產業。”

“九郎,奴家一定將它們打點得好,納入正軌,才進宋家的門。”

“爲什麼?”

兩人一直在“悶溼”,缺少溝通,今天正式溝通,難度似乎不小,玉蘋又奇怪了道:“九郎,你是官員,無論是妻或妾,不能拋頭露面,我要管理正店,還能做你的妻妾?”

宋九終於從愧疚中走出來,彎下腰大笑,道:“你誤會了,那是正店,不是大姐的小酒肆,諸多事務有手下各個管事勾當人大伯處理,你只需要用你的見識與智慧在幕後指揮,或者負責處理一些特發事件。況且就象大姐那樣又怎麼了?一不偷二不搶,賺來的錢那文錢不是正大光明?你非要賴在這裡,不然過兩三年,那是幾十萬幾百萬貫產業的總掌櫃,想嫁什麼樣的人還不可以嫁?”

“奴家就賴在這裡,這裡有家的感覺。”玉蘋打開心結,調皮地說道。

宋九說得也不假,感情的事真不大好辦,只一個正妻身份,宋九不易給,不過從其他角度對玉蘋不差,但事情兒糾結就糾結在這裡,玉蘋對那個總掌櫃興趣不大,卻渴望有一個真正的名份。

宋九又說道:“眼下我真不能給你答覆,雖我知道拖下去很不公平,然而河洲的事太麻煩了,我不敢分心。”

“九郎,沒有河洲,也能賺很多錢帛,加上你薪水也比以前高了很多,我們不差錢用全文字小說。”

“是啊,就是一個琉璃一個大棚蔬菜就可以爲我帶來許多財富,況且我還有其他手段。但玉蘋,你有沒有想過,若沒有河洲,陛下會不會賜我的官,賞我的錢。僅是琉璃研發,到現在就用掉了四千多緡錢。再說人,若沒有諸衙內的強勢,能否將十幾個琉璃工匠挖來。沒有這個因,也沒有現在的果。現在我是不缺錢帛了,然而現在我敢不敢停下來?”

不能停了,一停下來,諸衙內能將宋九撕了吃。

玉蘋吃吃地笑。

“實際有時候我也後悔,不如當初不打那個賭……”

“什麼賭?”

大家將話說開了,宋九也不避諱,悄悄將他與趙匡胤的豪賭說出。玉蘋又吃吃地笑,道:“陛下當時一定不大相信。”

“是啊,而且我也在賭國運,若是我朝數年後還不能收回南唐,我再次降低我的契股,又要交稅,又要交這個地租錢,以後會越來越吃力。這件事不要對青衣說。”

“青衣母親有沒有處理好?”

“石大朗寫信去了,這是一件小事,以知州出面,相信會處理好。不過離得遠,一時還沒有消息傳回。放心吧。”

“不是我放心,是翠兒不放心。”

“要麼你問一問青書的意思,若他不嫌棄,後年替他們成親。”

“好,若青書答應,趁早訂下。”玉蘋擔心地說,這孩子十分聰明,指不準一兩年後出息越來越大,翠兒又成了第二個自己。

“交給你作主了,若你不放心,明天將家中的賬薄錢帛一起交給你管事全文字小說。”

“那不行。”

“有何不行的,先讓你熟悉一下,”宋九來回走着,越想越覺得這個決定十分英明,委屈了玉蘋,那麼就給她更多權利吧,而且玉蘋十分聰明,這幾個月內會打算盤,也學了一些會計學,現在賬目不繁雜,能管得來,同樣也減少自己分一份心。

“那……”

“我承諾過你的,不離不棄,不管是什麼身份,我現在還承諾一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那……”

“別那了,我也知道你想法。”

“只要九郎不嫌棄,奴家聽從九郎安排。”

宋九默然,玉蘋雖這樣說了,但說她心甘情願,大約還是不可能的,往後再說吧。事實宋九也不是有意拖,這段時間太忙了,特別冬天深的時候還要去四川,這件事到現在也沒有公開。甚至他幻想着若是朝廷不催,四川漸漸平息,自己就裝呆不失本,不去!第二天李鐵匠送幾個爐子的樣品,它簡單,製作起來快。宋九隨後又打造了一個手工機械。

或者能用水力做相關的機械,然而宋九不想費那個心思了,索姓全手工製造。然後用這個簡易手工蜂窩煤機,按照一定比例做了幾十個蜂窩煤,曬乾後燃燒,看火力看效果。後世的蜂窩煤技術進步,可也造假了,火力不足,封爐時間也不能很長,嚴格標準的蜂窩煤能封爐十八個小時,實際蜂窩煤封爐能達到七八個小時就算是好的,有的連六個小時都不足,兩壺水一燒就要換煤。正是這種劣制的質量,害慘了它的銷路。不知道這個世界會不會再度出現。

宋九是絕對按照標準來的,這個容易試驗,兩天時間就得出結果。選了一種配方,最少能燒四五壺水,封爐在七個時辰。這纔將諸衙內一起召齊,汴水出了東京城,漸漸開闊,水流湍急的地方並不多全文字小說。而且又不能影響航道,還有的地方大多數設置了石椎石碾,主要是用來舂米的。又要離京城近,又要能讓船停下卸煤,實際供選擇的地點並不多。

現在還沒有人知道,有,一直到鋼監所在,真正能選擇的地點只有六處,到鋼監哪裡已太遠,若是離京城近的地方,只有兩處,一處包括大虹橋對面,哪裡不可能做爲作坊的,煤到處黑乎乎的,會影響其風景。就是以後他人在此設作坊,趙匡義也多半會讓他們拆掉。因此只有下游的一處所在,那就是清明上河圖上虹橋的地點。

這個不能賺黑心錢,並且技術也簡單,想賺也賺不了。但它勝在數量大,若普及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於是包括宋九在內九十四家均攤,本錢不多,一家五十緡錢足矣。

幾天後作坊就開始建造,速度很快。

宋九繼續在奔波,劉家老漢找到宋九,說道:“九朗,我有一件事不大明白。”

“劉翁翁說吧。”

“蘇家那個長子到了軍營,我家次子也進了軍營,他們都一道入川,爲何蘇家那孩子寄回許多錢帛家書回來,連報平安。我家那孩子不提錢帛,但連一份平安的家信也未寄。若說戰死沙場,最少朝廷有一個說法吧。我去軍營問,軍營裡的將領又不回答。這是怎麼一回事啊?”

河中有一些兵戶,他們的戶也不能說是在河中,禁兵是圈養的,軍營與家眷全部在城西北,也就是潘宅再往西北方向去,那就是大片的將士家屬所在區域。

但這時候不是一家一子,有的几子,抽到了成了禁兵,家也搬到軍營區,不過還有一個家在各處,包括河中。

這個問題宋九不大好回答,他還沒有了解所有真相,然而韓重贇解釋得夠多了。發財最多的是將領。士兵發的只是一筆小財,有的多,有的少,王全斌的直系軍隊收穫恐怕最多全文字小說。

但發財問題不要緊,行軍作戰,最要緊的不是發多少財,而是人要平安。若是按照劉家老漢的說法,這一種情況恐是最糟糕的。四川亂成那樣,想禁兵個個平安是不可能的,然而戰死,屍骸一般帶回京城,就是在當地掩埋,也得有一個音訊,或者發放一些撫卹。劉家全部沒有,那隻能是一種情況……叛變!

呂翰等將校因分贓不均帶着手下叛變,現在不知道有多少將士參與,朝廷怕引起民變,不能說出此事。若是劉家孩子在呂翰軍中,那悲催了。

宋九感慨兩河百姓是兩重天,這纔是真正的兩重天。

但他不敢說,道:“我聽聞一些消息,巴蜀叛亂漸漸平息,一平息將士們必然會回來。到時候就有消息了。那是前線,我只是一個芝麻粒小官,也不大好問。”

“九朗,王將軍的衙內與你也交好,你讓他問一問他父親吧。”

宋九不忍拒絕,只好說:“劉翁翁,我試一試,但我們只是一羣半大兒郎,王將軍未必會給我面子。”

“謝過九郎。”

宋九默默走開,呂餘慶說巴蜀流民,實際就是一個,百姓心中的怨恨之氣,若趙匡胤捨得將王全斌斬首示衆,巴蜀百姓怨氣能去掉一半,再經過呂餘慶小心治理,巴蜀幾年後就能安定。

似乎趙匡胤未殺王全斌,當殺的不殺,不當殺的卻殺掉了,宋軍軍紀如何嚴起來?柴榮打造的一支虎狼軍隊淘汰下去,宋軍還能打好仗麼?但這個不是宋九敢說的。

來到東水門外,看了看煤作坊,又將衙內召集,說道:“我們抽出一些本錢,向百姓發放爐子,再送一些蜂窩煤。”

“這是爲何?”石保正奇怪地問。

“這叫廣告效應,不然造出來百姓如何知道,送了,讓他們燒了,覺得好才能購買全文字小說。這個用錢不是很多,只需幾百緡。”

不要錢的東西總會有人搶的,兩千個煤爐與兩萬塊蜂窩煤眨眼在各坊就被搶之一空。但也入彀了,嚐到好處後,各衙內不差這點小錢,又各自追回了五十貫錢,造出一萬隻煤爐,分散於京城各坊。。

有這一萬多戶帶動,加上這些煤爐子做工簡單,一個鐵皮子,一個鐵檔,一個黃泥烘烤的爐膽,成本不過一百文錢,於是更多人家訂製了鐵爐。幾乎每一個鐵匠鋪都在開工加班加點打造這種爐子。

但河洲那邊的冬天問題也解決了,兩個爐子,再將牆壁糊嚴實,冬天就不會再寒冷。連皇宮裡也訂製了一千隻爐子,不僅是後宮,皇城各部司也要用它,又訂了二十萬塊蜂窩煤。爐子送出去沒有多久,成本就快收回來。

一干衙內樂得眉開眼笑,這一年多來只聽得宋九喊賺錢,錢未賺一分,更多的錢套下去。到今天才真正賺了一回錢。然而好景不長,看到他們得利,另一羣衙內又開了第二個作坊,而且將粉碎煤炭用的水碾就設在大虹橋邊上,與宋九的筒車面對面。

這當然不行,不僅影響景觀,一個水碾不影響航道,然而必須停船卸煤,那就會影響航道了。再說朝廷看到河洲種種,對河北也慎重起來,怎麼能讓煤作坊設在此處。

呂端帶着人來強拆,然而衙役來了個個不敢動,潘惟德眼尖,道:“呂知縣今天要爲難了,趙相公家衙內也在。”

對於這些衙內另設煤作坊,諸衙內並不持反對態度,本錢不多,技術不高,沒有趙普兒子帶着大家設作坊,也會有其他作坊出現,想壟斷那是不可能的。況且誰怕誰啊。於是一羣人在河這邊看好戲。

宋九也在看好戲,他要看這個大事不糊塗小事專門裝糊塗的知縣大人如何處理。

第257章 神仙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184章 求實(下)第131章 詰問(下)第459章 小妾第284章 春闈(下)第3章 好戲第256章 兩知州(下)第66章 懸賞第245章 獻酒(下)第372章 包青天第88章 神靈第336章 東華門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23章 父輩(上)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510章 膠着第49章 盛況第514章 三憂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169章 寒瓜第128章 雪話(上)第531章 軍事家(中)第69章 神奇(上)第343章 矯正(上)第75章 卷(上)第335章 契丹惡夢之始(下)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271章 前兆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425章 上位(上)第310章 碩麥(下)第441章 妖星(中)第45章 摺紙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103章 遠方的朋友第472章 驅(下)第440章 妖星(上)第119章 變化(上)第519章 病第520章 從娃娃抓起第171章 死(上)第347章 必死(上)第71章 神奇(下)第250章 暖冬(中)第22章 麻煩來了(下)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145章 祭文第478章 幹嘛不站隊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198章 牛(上)第345章 殺氣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46章 正八品第233章 千古遺恨第191章 女人第135章 夜戰第369章 拓跋第132章 搶老婆第233章 千古遺恨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480章 不殺第498章 散財之功第258章 天堂的**第50章 火花四射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41章 挖祖墳(下)第137章 對峙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302章 高下(下)第367章 相才第116章 流民(下)第114章 教材(下)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493章 原因第130章 詰問(上)第129章 雪話(下)第156章 清明(下)第298章 飛虹第407章 鐵血之路(七)第48章 後院第428章 烏鴉嘴(上)第60章 關健第369章 拓跋第471章 驅(上)第36章 果子(上)第434章 神的黃昏(二)第146章 桃花第291章 大魚第314章 才子(下)第293章 小魚(中)第409章 鐵血之路(九)第341章 傲嬌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