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府裡

下了船再換馬車, 到了杭州城的時候,連玉翹的風寒已然好了, 只是人還有些蒼白單薄,這個慢慢調養就行。

沈雲殊早叫九煉先行,往沈大將軍那裡送了信,於是等他們到將軍府的時候, 沈大將軍的信也到了。其中的意思也很簡單:連玉翹只管先住下好好養身子,沈家會替她出面往連家商討嫁妝的事兒;至於將來怎樣, 都可以等她養好了身子再說。總之一句話, 沈家絕不會不管她,讓她放心就是。

沈雲殊立刻就要往寧波軍營裡去, 許碧一邊給他收拾東西,一邊問:“大將軍打算怎麼做?叫人去西北把嫁妝要回來?連家能給多少嫁妝?”

這是個扯皮的事兒, 畢竟嫁妝這種東西不是後世的遺產,兒女有同樣的繼承權, 大家均分家產就行。這個時代,女子的嫁妝給多給少, 完全是看做家長的意思。

沈雲殊剛從前頭回來, 大概是大將軍的信裡還說了別的事, 他看起來有些心不在焉, 隨口答道:“給不了多少。父親的意思, 是叫人往西北跑一趟,告訴連家,表妹的親事由這邊做主, 把舅父舅母留給她的幾件心愛東西取回來就行。至於嫁妝,將來由我們出。”沈家備的嫁妝,定然比連家的強得多。

他說到這裡彷彿才意識到什麼似的,看了許碧一眼:“父親的意思,怕是你要費費心。”畢竟連氏是他的表妹,說起來與沈夫人沒什麼關係的,就是將來的嫁妝,大概也要從他這邊出了,“我想着,把母親的嫁妝勻出些來……”

雖說是他生母的嫁妝,但也是他這一房的產業,他出得多了,許碧得的就少了……

“行啊。”許碧很痛快地回答。這個年代的女子過得不易,若是連玉翹能得個好歸宿,也是一件好事。

沈雲殊鬆了口氣:“我知道少奶奶大度……”

許碧白他一眼:“反正是你出。”連氏夫人的嫁妝屬於沈雲殊的婚前財產,他自己愛怎麼分配就怎麼分配不是嗎?

沈雲殊笑了起來:“是是是,當然是我出。只是表妹的事,還要少奶奶費心。”

許碧覺得這個倒不大好辦:“大將軍有沒有說,要給表妹尋個什麼樣的人家?”

這確實是愁人的事兒。沈雲殊也只能道:“父親顧不上這個。依我說,家境殷實些,人口簡單些,本人老實本分,就行了。”

他看得清楚,連玉翹也不知是怎麼教養出來的,性情軟弱得很。就說這次來投靠沈家,若不是那碧螺拉着她,只怕她最後也沒有這個勇氣,只會哭哭啼啼被送去做妾。這樣的性情,若是不找個厚道人家,怕是嫁過去這日子也沒法過。

江浙一帶富庶,在本地找個有田土的耕讀人家,很不用爲官做宰的,有個功名在身上,不被人肆意欺負就行了。

“真要是高門顯宦的,她怕是支應不來。”沈雲殊有點感慨地搖搖頭,“她打小就膽子小……”那時候連大爺帶兒女來沈家,連玉翹說話聲音就跟蚊子似的,想跟他說話又一臉不敢開口的模樣。只是那時候他也還是個孩子,整日裡想的都是怎麼讀書習武,對囁嚅不成言的表妹根本不曾注意。

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養成這麼個性子的,要說起來連玉翹的日子該比許碧好過纔是,連太太不是個刻薄人,何況自己沒生養,拿着兩個孩子都跟自己親生的差不多。

沈雲殊不禁就又看了許碧一眼,暗自慶幸。聽聽外頭的名聲,許碧跟連玉翹差不多,可若真娶了個只會哭的……他想想就覺得這日子沒法過。

“怎麼了?”許碧發現沈雲殊在看她,不由得有點疑惑,“這個不要裝?但軍營之中免不了有些摔打磕碰,跌打藥還是裝一點吧,省得要用的時候又沒有。”

沈雲殊笑了笑:“你說了算。”

許碧其實有一點捨不得:“這回去了,怕是難得回來了吧?”

“怕是要等到八月十五了。”沈雲殊輕聲道,“我把九煉給你留下,有什麼事都吩咐他。等我到了營裡,就找人給你捎信回來。”

他以爲許碧會接着說幾句留戀的話,誰知她怔了片刻,忽然冒出來一句:“我能叫九煉教我射箭騎馬嗎?”她得鍛鍊身體,而且古代的交通方式就這樣,會騎馬就很方便。

沈雲殊滿懷柔情都被堵了回去,半晌才哭笑不得地道:“你要學這個?”西北邊關的姑娘倒是有不少會騎馬的,有些武將家的女眷還能舞刀弄槍哩,不算稀奇。只不過許碧是翰林家的女兒,居然也想着學這個?

“你想學,就叫九煉教你,只是不能着急,須得循序漸進。”拉弓傷了肩膊,騎馬摔了腿腳,這都是常有的事。

“這個自然。”許碧可沒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我都聽他的。”

沈雲殊無奈地擡起一手點了點她:“我要去營裡了,你卻只想着學騎馬……”

“我也想你教我呀!”許碧衝口而出,“可是你又不能在家裡久留。”

沈雲殊那點兒不痛快立刻就沒了,嘆道:“以後總有時間。這回是要趁着袁家分心巡查御史的事兒,先剿一批海匪,耽擱不得。”哎喲他怎麼就沒想到過要教許碧騎馬呢?真是……

想當初在西北,曾有好幾個同僚家的女孩兒找着藉口想讓他教騎馬,那會兒他倒是挺明白,這些女孩兒們醉翁之意不在酒,怎麼如今他自己倒沒想到這一招呢?現在好了,他得去營裡,倒把這事兒讓給九煉做了。

沈雲殊在心裡捶胸頓足,臉上卻是一臉抱歉的模樣。許碧心裡頓覺不安,忙道:“你說的是,以後總有時間,眼下剿匪要緊。”想了想,到底還是有點不放心,“雖說計劃周詳,可刀槍無眼,你總要小心爲是。”

沈雲殊笑了一笑,輕聲道:“你放心。到了八月十五,我一定攜勝歸來,到時候你的誥封也就該下來了。”

許碧脫口道:“我不稀罕那個,只要你平安歸來!”

沈雲殊一雙眼睛就彎了起來,拉着她的手握了一握,提起她打好的包袱,轉身出了屋門。

沈家父子軍旅多年,來來去去都是常事。何況這次明面上沈雲殊只是去軍營向沈文回報在京城辦事的結果,許碧雖然知道他回去了就要打仗,也不好跟生離死別似的往外送。畢竟這宅子裡還有沈雲殊之前特意留下的幾個眼線,爲的是往外頭傳些假消息,但其中也有機靈的,不小心恐怕會露出破綻。故而許碧也只能在窗口看着沈雲殊走沒了影子,才嘆口氣坐了下來。

剛纔沈雲殊說八月十五才能回來的時候,她心裡驀然升起一股子不捨——那還得有一個多月啊!

情緒來得又快又急,把她自己都嚇了一跳,本能地想要掩飾,結果就蹦出一句要學騎馬射箭來。現在沈雲殊走了,她又覺得有點後悔了:合着人家要去真刀真槍地打仗了,她就只想着自己玩?

怪沒良心的。許碧有點兒莫名的沮喪,坐在那兒不想動。知雨從外頭進來,有些詫異:“姑娘怎麼了?大少爺呢?”

“走了。”許碧輕嘆了口氣,“去營裡了。”

“這個時候——”知雨想說這時候天色都晚了,怎麼不等明兒一早再出門,話到嘴邊又吞回去了。那營裡的事兒哪是耽擱得的,不都說軍令急如火麼?再說了,人都走了,看姑娘這樣子就是不捨,她再說這些也沒有用,只會讓姑娘心裡難受罷了。

“奴婢方纔去二少爺處送東西,聽剪秋說,二少爺要回西北了。”打從回了府,她和知晴就是各院子地跑,把從京城帶回來的禮物到處分發。

“二少爺去西北?”難道是讓沈雲安去連家?不可能吧。

“是,說是去赴八月裡的院試,要考秀才呢。”

“哦——”她記得秀才和舉人都是要在原籍考試的,雖然沈家現在已經調到江浙來,但沈雲安要考試還得回西北去。

知雨小聲道:“奴婢聽剪秋話裡話外的,有些埋怨大將軍,說是夫人想着叫二少爺就在杭州府借籍考了,可大將軍不答應,非說二少爺年紀不小也,若是連回趟西北考試都做不成,那也不用出門了。”

許碧隨便答應了一聲。她對沈雲安的事兒不是很關心,再說了,回西北考試不比在江南容易得多?看看兩邊的文風就知道了。沈夫人大概總覺得沈大將軍偏心長子,但是從沈雲殊跟她說過的一些事看起來,沈大將軍是很想對兩個兒子一視同仁的,奈何有人並不領他的情呀。

知雨看她還是沒精打采的,剛想再找幾件事兒出來說,就聽外頭院子裡紫電的聲音溫聲細氣地喚了一聲:“二少爺怎麼過來了?”

沈雲安身邊跟着剪秋,乾咳了一聲:“是紫電姑娘啊。方纔得了大哥大嫂送的東西,我過來道聲謝。”

紫電是剛剛從二門處回來的。沈雲殊一去京城就是一個多月,好容易盼着他回來,還沒等她湊上去問個安,他就收拾東西又出了門。從頭到尾,她在這院子裡就像個影子一般,根本沒人注意她。

她拿着自己做的幾雙鞋追到二門處的時候,只看見了沈雲殊一個背影。她想喊來着,但手都擡起來了,還是頹然放了下來——大少爺眼裡如今哪還看得見她呢?只有少奶奶一個而已。

她垂頭喪氣地回來,卻在院門口迎頭碰上了沈雲安:“大少爺出門了。”

“哦——”沈雲安遲疑了一下,但還是道,“那也該給大嫂問個安。正好得了點兒東西,大嫂說不定喜歡。”

紫電看他往堂屋裡走,只覺得這話聽起來似乎有哪兒不對。她回了自己屋裡,才忽然琢磨過來——往常沈雲安可是很少來沈雲殊這院子的,算一算,打從許碧進了門,他過來的次數已然比以往一兩年都多了。

這,這是什麼意思?紫電只覺得心裡一顫。按規矩,就算沈雲安是來還禮的,聽見說沈雲殊不在,他叫剪秋把東西送進去就是了,何必自己非要見許碧一次呢?

當然,這麼做其實也不能算太出格,畢竟是來回禮的,若是兄弟關係好,那就更不算什麼了。可,可沈雲安與沈雲殊素來都是冷冷淡淡的呀。

紫電有些坐不住,起身扒着窗邊往外看,卻見沈雲安已經從屋裡出來,走出了院子。算一算,他進堂屋去也不過就是盞茶時分罷了,頂多能說個十來句話吧。

是她多心了?紫電看着沈雲安的背影,咬着嘴脣。她可一直都記得,成親的時候,是沈雲安代迎的。那之前沈雲安對此十分不悅,連喜服都不想試穿呢。若是這樣,他本該不願見許氏纔對……

堂屋裡,許碧正在看沈雲安送來的一匣扇子。

扇子皆是摺扇,卻比尋常扇子小巧得多,一打開匣子就是一股清香,知雨頓時呀了一聲,道:“這,這是不是檀香扇呀?奴婢聽說蘇州產這東西,這香味兒能留個十年八年呢。”

一匣扇子是六把,皆是絹面,有的繪着嫦娥奔月,有的繪着弄玉吹簫,把把不同。扇骨雕鏤祥雲花紋,還飾以牛角龜甲片,瞧着古色古香,十分精緻。

許碧隨手掂起一把扇了扇,撲面就是一股子淡淡香風,確實沁人心脾:“倒是個好東西。”

“這會兒天還熱,倒是正好用得着。”知雨便道,“那姑娘就拿出來用着吧,比原先那幾把扇子好。”

她嫁過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準備,到了沈家,平時用得着的衣料傢什自然準備妥當,連古董字畫都有些,唯是這些應季的小東西不曾備下。她如今用的扇子,還是去京城的路上因嫌熱,在碼頭上隨手買來的。許碧不大注意這些,知雨知晴也沒過過精緻日子,這會兒見了沈雲安送來的這匣扇子,才發現自己的疏漏。

許碧剛點了點頭,就聽院子裡又是芸草脆生生的聲音:“寶鏡姐姐來了?”

東西是各人都有份兒,接了禮物自然要回來道聲謝的。寶鏡就是代沈雲嬌來的,進門就笑:“給少奶奶請安。少奶奶從京城帶回來的堆紗花兒和鐲子,我們姑娘可喜歡了。這是姑娘叫小廚房新做出來的山藥糕,特地叫奴婢送來給少奶奶嚐嚐。”

她生了一張圓圓的臉兒,笑起來倒是格外的討喜,一邊說,一邊就把手中的食盒往桌子上放,一眼掃見那匣扇子,微微一怔,笑道:“少奶奶這扇子真講究,到底是京城裡的東西,瞧着就精緻。”

許碧不在意地道:“這不是京城的,是二少爺送的,該是蘇杭這邊的東西罷。”

寶鏡忙笑道:“瞧奴婢這眼拙的,只知道是好東西,卻不曉得是哪裡的,叫少奶奶見笑了。”

她說了幾句話,將點心留下,便提了空食盒一溜煙地跑回沈雲嬌的院子。沈雲嬌正在鏡子前頭拿着一朵大紅牡丹堆紗花兒比劃,聽見腳步聲忙把花扔下,嗔道:“急急火火的做什麼?有鬼攆你的腳不成?”

寶鏡忙把腳步放慢,道:“奴婢方纔去少奶奶那邊,看見桌上擺了一盒扇子,就是,就是……”

沈雲嬌不耐煩道:“是什麼?吞吞吐吐的又做什麼!”

寶鏡低聲道:“說是二少爺送過去的,奴婢瞧着,就是姑娘在二少爺書房裡看見的那盒。”

沈雲嬌一下轉過頭來:“就是那盒檀香仙女扇?”

寶鏡道:“奴婢瞧着是……”

沈雲嬌登時漲紅了臉:“二哥居然把那東西送給她了!”

旁邊的寶奩不由得皺眉看了一眼寶鏡,勸道:“大少爺和大少奶奶往各屋都送了東西,二少爺回禮也是應當的。”寶鏡真是無事生非,明知道自家姑娘是沒風都能掀起三尺浪的性子,偏要來說這個。

寶鏡也對着她翻了個白眼。那盒扇子早就被自家姑娘當成囊中之物了,若是到時候知道被人半道截了去,回頭還不發作起來呢?她這會兒先說了,姑娘就不好把氣撒到她頭上了不是?做奴婢的,可不就得先顧着自己嗎。姑娘從小到大,身邊的丫頭都攆走幾個了?她可不想伺候了一頓,落到跟那些人一個下場。

寶奩自然曉得扇子的事兒。

沈雲安論起來是個極好的哥哥,沈雲嬌若有什麼想要的,只消在他面前露一露,隔不多久就能給她尋了來。

前些日子天氣熱,沈雲嬌抱怨手裡的扇子都不精緻,結果那日她進沈雲安書房裡找話本看,卻翻出來一匣檀香扇子,一共六把,絹面上繪着各色仙子,瞧那畫工可不是什麼庸俗之筆,十分精緻傳神。

這東西除了是要給她的,還會是什麼?沈雲嬌想到七月底就是自己的生辰,認定了這是沈雲安給她準備的生辰禮。雖說到那會兒天氣就涼了,也用不大着扇子,可總是哥哥的一片心意不是?

誰知自以爲揣在口袋裡的東西,如今卻成了別人的,依着沈雲嬌的性子,若是她看不中的,金山銀山給了別人也行;若是她認定了是她的東西,便是一粒米也不能捨出去。這會兒聽寶奩說沈雲安是回禮,頓時發作起來,將桌上那一盒堆紗花兒全掃了下去,怒道:“她能送什麼好東西!一盒破花兒,一對破鐲子就算禮了。二哥那邊也不過是些臭墨爛紙,難道杭州還缺了不成?”

寶奩蹲下身去撿散落一地的花兒,沒說話。許碧那邊遣人把東西送來時,沈雲嬌對着那一盒堆紗牡丹花兒就不屑一顧,直嫌不值錢,可是沒過一會兒,她又拿起來看了。

要她說江浙一帶自然也有堆紗手藝,但這牡丹花兒還真就是京城那邊的手藝傳神,又是正紅濃紫的顏色,正投沈雲嬌的意。少奶奶送這盒花兒過來,不能不說是投其所好了。另帶一對兒金鐲子,這份禮也不算輕。

既然這邊是這樣,那往二少爺處送的東西定然也是二少爺滿意的,所以才用心回了一份禮,這有什麼不對呢?

可惜這道理跟沈雲嬌講不通。伺候着她發了一通脾氣,寶奩便拉了寶鏡出去,埋怨道:“說這些做什麼,平白的招了姑娘不痛快。”

寶鏡卻反拉着她走得更遠些,扒着她的耳朵道:“你不覺得二少爺對那邊太好了些?”

寶奩莫名其妙道:“那是二少爺的親哥哥。”

寶鏡嗤了一聲,卻也不駁這句話,只道:“我是說大少奶奶。”這會兒她有點疑心了,那扇子說不定本來就不是預備着要給沈雲嬌的。聽說沈雲安不幾日就要動身,等不及沈雲嬌過生辰呢。

倘若不是給沈雲嬌預備的,那是給誰的?寶奩一聽這話,不由得心驚肉跳,忙推了寶鏡一把:“你胡說八道什麼!讓夫人聽見,看不剝了你的皮。”

寶鏡忙道:“我這不就在你這裡才說說嗎?我也是擔心,那大少奶奶生得也太……瞧着就跟個狐狸精似的。聽說外頭府裡得寵的妾侍,也沒有大少奶奶生得好。”

寶奩白了臉道:“我看你真是瘋了,敢拿大少奶奶比外頭那些人。你要死自己去,別扯上我!”說罷轉頭就走。

寶鏡忙跟上她,陪笑道:“我就是跟你說說,跟別人絕不敢說一個字的。我就是擔心,想當初還是二少爺代大少爺拜的堂,這,這萬一要是……那可怎麼辦?”

寶奩聽得心都揪起來了,搖頭道:“你別胡說了。二少爺是讀聖賢書的人,哪裡會做出這樣的事來!這不過就是還份兒禮罷了,誰都別亂說。”

寶鏡便小聲嘀咕道:“別人就罷了,只怕二少爺身邊的人才看得最明白哩……”

她說這話的時候,剪秋逡逡巡巡地,還是進了沈夫人的屋子。

沈夫人正在打點要給沈雲安帶的東西,見她來了便道:“可是二少爺那裡缺什麼?”一想到兒子要獨自回西北那麼遠的地方,就恨不能給他帶個庫房去。

剪秋支吾了幾句,眼睛直往屋裡的丫鬟們身上看。看得沈夫人詫異了起來,便擺手叫紅羅等人都下去,問道:“你這是做什麼?蠍蠍蟄蟄的成什麼模樣?”

剪秋便近前跪了下去:“奴婢原是不敢來的,生怕只是自己想錯了。可,可奴婢又不敢不來,若是因爲奴婢糊塗耽擱了二少爺,那奴婢就罪該萬死了。”

第98章 良配第62章 表妹第123章 抓週第98章 良配第105章 紅白第134章 朝賀第3章 嫁妝第180章 舉喪第6章 姐妹第173章 壽宴第54章 郡王第59章 歡喜第27章 私心第119章 回京第41章 打臉第87章 日常第88章 遠見第159章 陰謀第175章 奪宮第88章 遠見第87章 日常第13章 獲救第5章 鎮壓第29章 刺探第28章 遊春第110章 潮音第35章 春心第95章 歸來第148章 愚婦第92章 年關第123章 抓週第153章 私心第89章 有喜第55章 遊園第56章 辯論第139章 密談第79章 夜課第166章 決定第135章 有孕第134章 朝賀第92章 年關第127章 糊塗第174章 逼宮第16章 出嫁第172章 慶壽第27章 私心第6章 姐妹第117章 交易第91章 過年第65章 不祥第53章 選中第55章 遊園第67章 計劃第38章 茶園第79章 夜課第24章 偷聽第117章 交易第92章 年關第49章 相遇第176章 失火第1章 待嫁第130章 林家第65章 不祥第125章 心事第70章 教導第14章 結拜第24章 偷聽第50章 回門第93章 除夕第141章 小產第118章 撫養第2章 議定第53章 選中第92章 年關第105章 紅白第173章 壽宴第173章 壽宴第31章 戲精第1章 待嫁第47章 上當第41章 打臉第76章 順心第37章 行動第92章 年關第141章 小產第57章 舌戰第173章 壽宴第155章 嫡子第18章 敬茶第79章 夜課第123章 抓週第30章 行刺第29章 刺探第145章 相看第32章 態度第107章 暴病第70章 教導第128章 次子第67章 計劃第52章 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