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陸休入涼

全面戰爭,已經開啓。

這一次,徐牧並沒有去,而是留在了令居關的本營,隨時接應軍報。

“幾日的時間,反而是柴宗那邊,連克多座城關。當然,這應該和幷州少主的事情有關,我估摸着,在戰後要安撫幷州,不會太難。”

徐牧點頭。幷州王丁術留下的孤子,這一會,成爲了伐涼的助力。按着當初和賈周的商議,會將這孤子立爲幷州王。當然,只是一個名頭,作爲穩住幷州的名頭。

至於晁義那邊,徐牧並不擔心。認真的說,克族人和幷州不是主屬關係,更像是一場報恩。這七桶羊湯的恩情,已經八倍奉還了。

“董家在涼州經營多年,養出了許多大族。董氏的旁支族人,暫且不說,另外還有許多的門閥,會死守涼州各郡縣,企盼着能反戈一擊。”

安並二州,應該會容易一些。但涼州那邊,阻力會比較大。但徐牧並不擔心,沒有了主力軍,一盤散沙似的涼州門閥,無法成爲頂樑柱。

要當心的,還是西面之外的勢力。

徐牧只希望於文那邊的大軍,動作能快一些,然後早點折返暮雲州。

“主公。”一個都尉從外走來,“令居關的巡守營傳來消息,外頭有幾騎人馬,要入關卡。”

“幾騎人馬?”徐牧怔了怔。

“說是從定州而來。”

“定州!速速請入關卡。”

定州,同樣是徐牧的野望之地。定州雖然貧瘠不堪,但它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二百里南接內城,東北面的方向,穿過一段荒漠之後,便是河北之地。

如果說,蜀州以後要仰望天下,定州就是西面諸州最好的橋頭堡。

只以爲是使臣,徐牧剛坐在中軍帳裡,卻發現一員滿臉滄桑的將軍,披着殘甲,大步穩健地踏了進來。

在這位將軍的身後,跟着的幾個親衛,同樣是一身的殘甲,但在眸子裡,隱隱透出堅毅之色。

“這位——”

“定州陸休,拜見主公!”入帳的陸休,沒有絲毫矯情,單膝跪地抱拳。

“陸休?你是陸長令!”

徐牧眼神一驚,急急起身往前,扶住陸休的肩膀,扶了起來。

在柴宗的嘴裡,他聽過不少陸休的事情。國破山河碎,偏偏是這樣的人,並沒有稱王聚兵,而是死守定北關,抵住關外的胡人馬匪。

在先前,定州離得太遠。若非如此,徐牧早就想辦法,將陸休納於麾下了。

“多謝主公。”

“長令,你喊我……主公。”徐牧的臉色,隱約間有些激動。這位定州之虎,早已經如雷貫耳了。

旁邊的賈周,跟着走來,臉龐也難得露出了歡喜。

“嘗聞定州之虎的威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毒鶚先生謬讚。”

陸休呼出一口氣,一路趕來,五六日的路程,但他見主心切,只用了四日多的時間,便趕到了令居關。

“長令,入座。”

陸休再度回禮,穩穩坐在了椅子上。

“長令,若是無錯的話,你我是第一次見面。”

當初拒北狄,途經定州的時候,陸休剛好帶兵出關,兩人並沒有照面。

“神交已久。”陸休開口,臉色間涌上一絲悲傷,“不瞞主公,老侯爺曾給我留了書信。”

“書信說,若有一日,主公有雄主之姿,便讓我領着定州軍民,併入主公麾下。主公這一次伐涼,已經是大勢所趨,吾陸休拜主心切,便馬不停蹄地趕來了。”

聽着,徐牧心頭感動。

不管是小侯爺,還是祖爺李如成,這兩位救國侯爺,總是能給他,留下一腔腔的熱血,一次次的福利。

“吾得長令,乃天大之喜。”

“長令,你我以茶代酒,共敬老侯爺一盞。”

“理當如此。”

這位靠着戰功擢升的白髮侯爺,終其一生,並沒有辜負中原。在定州留下的將士,組成了血肉長牆,國破山河碎,卻依然死守定北關,不退不讓。

祭完酒。

一時間,在中軍帳裡,徐牧和陸休的關係,彷彿更加親切起來。事實上,陸休可以有第二個更好的選擇,譬如說常四郎。

但陸休,依然選擇了蜀州。

“長令,我表你爲定州撫遠大將,依然留在定州,主理大局。另外,定北軍的軍餉與糧草,從今後起,便由蜀州供應。等平定了涼地三州,我會再入定州一趟,見見這支定北關的虎軍。”

人數不多,根據情報所說,不到一萬五的人馬。偏偏是這支劣勢人馬,打出了中原的威風。

心底裡,徐牧對於定州軍,是極其珍視的。先前從李如成那裡,取走的八千人馬,在創業初期,給了他天大的良助。

“另外,在定州里,也和諸州一般,實行軍功制。殺鬍匪擢軍功,我自有大賞。”

軍帳裡,聽到這一句,不僅是陸休,連着幾個跟隨的親衛,同樣是臉色激動。

並非是大賞的緣故,而是他們知道,這天下間,終於有人懂了他們。爲何要死守定北關,擋鬍匪而不退。

“末將替定北軍……多謝主公。”

“長令,無需多禮。”

在徐牧心底,實則還有一個難題。打下涼地三州,再加上定州,他需要大將鎮守。

於文和東方敬,要留在暮雲州提防妖后。

至於晁義,他並不想放任,騎軍大將太稀缺了。像晁義這種,以後肯定要做騎營主帥的。而衛豐,基本已經定型,會成爲白甲騎的統領。

其他的,如樊魯韓九,太過於粗莽,做不得鎮州大將。

當然,徐牧也可以遷都於涼地三州。但這種打算,無異於撿芝麻丟西瓜,西面諸州真正的核心,只能是蜀州。

糧倉之地,展翼之州。

沒有宗族嫡系,沒有效忠了幾輩人的家將,唯有的,只是一種信任。他更願意相信,老侯爺李如成的眼光。

徐牧的心底,已經有了主意。

“長令,幷州離着定州,有多少裡?”

陸休怔了怔,一時沒明白徐牧的意思。

“主公,並不遠,若是讓關走官路的話,不到一日的功夫,便能往來一輪了。”

“甚好。”

“陸休聽令,即刻起,除了定州之外,本王再將幷州交給你,着你爲兩州的鎮邊大將。”

“定州之虎陸長令,何不敢揚名天下!”

第三百一十九章 常少爺,我要入蜀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司虎,去折根柳枝第五百三十四章 餘當王的合作第二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寸文人風骨第二百一十七章 雪落江山三十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信號乍現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若是不去,便沒人幫小東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鄉的村人第四十九章 大紀關軍第九哨,筒字營!第五百八十四章 恭順者昌,跳梁者亡第三百七十七章 布衣賊第九十三章 常家鎮第二百八十一章 算竈之法第十八章 好姑娘第三百八十章 誅殺白甲第三百五十八章 刺客入蜀第五百三十九章 二城之計第七章 拜東家第二百三十二章 世間無他這般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做人還是做狗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家,我跟你第四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殺奸妃第九十六章 昨夜野狗成羣第五百六十二章 守堅第四百九十五章 狼營第五十九章 三百頭的軍功第六百二十六章 張大翠第四百四十四章 涼州“會盟”第三百九十三章 關於香荽的千古難題第十五章 四通路,老馬場第三百零七章 孤軍第三十一章 不破,則不立第一百四十二章 國姓侯袁陶第五十七章 驚弓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周定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徐長弓,活下去第三十四章 誤會解除第七十三章 逼殺第四百一十四章 山背之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攻入蜀中!第三百零七章 孤軍第四百八十一章 誘殺錢舒第三百六十四章 盛哥兒是條天下好漢第六百二十五章 紐帶的意義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平國的援軍第五百三十一章 誰是內應之將第二十六章 我有一個莊子第五百三十五章 狼將晁義第二百二十八章 定北侯李府,今夜要見血第二百零九章 朕乃大順皇帝第一百六十八章 千金不肯顧,一劍爲酬恩第五百三十七章 伐涼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小王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出邊關第六百二十九章 紀帝末路第五百章 易兵甲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大亂第五百七十一章 讀書打鐵做俠兒第三百零二章 最後的城牆第二百三十四章 赭石第五百五十四章 入甕的司馬修第五百九十五章 樊大鬍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入甕的司馬修第二十七章 山匪立威第四百七十一章 儒龍身死第二百三十五章 “顛覆王朝”第五百二十六章 定州柴幼德第三十章 老馬當騎第四百五十七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四十二章 這盛世,當有一日如侯爺所願第四百二十九章 虎威將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背刺第五百三十五章 狼將晁義第四百一十二章 江山之色第六十四章 遇禍第四百零四章 願爲主公耳目第五章 逼債小婢妻第五百四十二章 圍攻廬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殷六俠第一百八十一章 歸心似箭第二百八十七章 河州城前的孝豐營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想做皇帝第三百三十六章 毒鶚?阿貓阿狗的名頭第六十七章 內城裡的“盛世”第四百零八章 伐虎蠻第三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三百六十三章 討賊令第三百七十九章 蜀州四名將第四百八十七章 出征在即第三百七十一章 甕聽第四百六十六章 輕騎營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等着你,做蜀州十三郡的王第四章 造私酒第四百二十二章 “鄰盟”第六百二十一章 袁安的反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血色望州城第二十八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七十二章 天下仁名第五百七十四章 傳聞裡的滄州變局第二百五十章 八千斷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