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王業大興,蜀州承平

“吉!”

陽光之下,成都王宮外的石板上,一個老儒穿着祭祀用的素袍,高高捧起雙手,念出一字。

“吉——”

同樣穿着素袍的儀仗,立在老儒身後,迎風長呼。

徐牧並不懂,這所謂的問天公,有沒有道理。但入鄉隨俗,短時之內,便任着這些人折騰了。

左右是走個過場,讓天下人知,他是蜀州十三郡的王。

“披蟒袍,頂金冠!”

“蜀州十三郡,五十萬戶百姓,拜吾主。”

王宮之下,數不清的百姓,面向王宮而跪。

握着長戟的士卒,也單膝立下,仰起的臉,透露出憧憬和希望。

徐牧沉默不語,走前兩步,在儀仗老儒的操持下,豎起了金冠,披上了蟒袍。

面前有爐鼎,煙火嫋嫋。

接過長香,徐牧俯身而拜,繼而,穩穩立在爐鼎上。

“王業大興,蜀州承平!”

“拜見蜀王!”

“起!”

徐牧仰起頭,看着城外青山,隱約間,在蒿草與荊棘之中,還看得見一座座新堆的墳山。

那是他的徐家軍,戰死在蜀州的徐家軍。

在其中,還有上將白凜的府兵,入南林血戰虎蠻,十不存一。

“敬我蜀州英雄——”

徐牧舉酒,遙拜城外青山。

儀仗老儒怔了怔,稱王的規矩,並無這一儀式。

“敬英雄!”

在徐牧身後,司虎弓狗,還有諸多的徐家軍裨將,虎目含淚,同樣舉酒遙拜。

城外青山的風,仿若一下子急了起來,吹得樹影搖晃。

“王有令——”

“敕封,軍師賈周,爲蜀州尚書丞。”

“敕封,離鎮之良女姜采薇,爲蜀州王妃。”

“敕封,定北侯府下李氏長孫李小婉,爲婉妃。”

“敕封,蜀州遊兒鎮韓九,爲成都六品護將。”

“敕封,望州潑、潑兒街司虎,爲無敵大將軍。”

“敕封,徐氏族弟徐長弓,爲神箭將軍。”

……

一路念下來,老儒嗓子越來越啞。

徐牧聽着無奈,還是那句話,這些東西,是給蜀州百姓看的,大約的意思,是要做一個正統。

如於文竇通這些人,早已經有了封轄。

等老儒唸完,成都內外的百姓,皆是一聲長拜,久久不起。

“禮畢。”

“共席!”

成都街上,擺好的酒宴席臺,不多時,便開始熱鬧起來。一門門的花炮,忽而震上雲霄,與隱隱約約的爆竹,相得益彰。

穿着蟒袍,徐牧取了一杯酒,遙敬天空。

亂世之中,污濁滿天之下,曾經有一盞明燈,王朝的最後一盞明燈,教他活着,教他前進的方向。

“敬侯爺。”

垂下頭,徐牧眼睛發紅。

……

僅僅隔日,不喜歡披蟒袍的徐牧,只覺得一陣彆扭,索性又換上了穿慣的袍子。

“主公,龍袍應當舒服些。”賈周笑道。

徐牧怔了怔,忽然又想起了某個人來。

“文龍,陳先生那邊,有無事情。”

賈周搖頭,“還不知,消息要回成都,至少還要幾日。”

“許久沒有聽陳先生的反詩了。”

不僅是陳家橋,諸如於文,竇通這些人,也一個個身背重任,去了四方。

“若是主公聽得多,定然又覺得不喜。”

“文龍懂我。”徐牧露出笑容,那位一路勸反的陳家橋,入蜀之後的作詩水平,直線下降了。

“我先前捋了一下蜀州的兵力。”談笑完畢,賈周認真地取出一份卷宗,攤在桌上。

“如今是桂月,蜀州稻米將收,再加上先前的存糧,短時之內,糧草的問題,當是無憂。”

徐牧點頭,不管任何時候,糧食都是最重要的資源。

“峪關那邊,陳忠領三千關兵,怕是不夠。畢竟涼州變局,是敵是友,現在已經不好說了。我的建議,主公再添三千人過去。哪怕遇着戰事,蜀中和蜀西的大軍,也有馳援的時間。”

“陳忠擅守,六千人守關,即便是十萬大軍,也能撐一段時日。”

峪關天險,也是蜀州出入的門戶,不容有失。

當然,在蜀南外的臨江二郡,算是第二個門戶。但實打實的說, 一切還是以峪關爲先。

“蜀西的於文那邊,兩個月後,加上徵募,我估計會有四萬人。但要抵禦虎蠻,到時候能動的兵力,只有兩萬。”

“至於竇通,蜀南貧瘠,臨江二郡也尚在百廢待興,不會超三萬人,還需另留一萬,駐守蜀南。”

“認真來說,竇通的四郡轄地,纔是兵力最微的。”

這也是爲什麼,當初兩個蜀王,會放棄臨江二郡的原因,如雞肋,需要沿江佈防,乾脆棄之不用。

但徐牧覺得,臨着襄江,纔是蜀州往後的出路。

“成都附近,主公的兵力,亦不到三萬人,若戰事一起,怕顧之不及。”

“關於兵事,主公面臨的最大一個問題,還是虎蠻。”賈周臉色認真,“若平了虎蠻,則三萬兵力,甚至是鸞羽夫人的平蠻營,都能奔赴蜀州前線,無需駐守在後方。”

徐牧一時沉默。

深山虎蠻,是蜀州幾百年的大問題。按着籍錄,人口不算多,在殺了裴當那一波之後,滿打滿算,也剩下不到二十萬人。

但最關鍵的,是這些虎蠻人,全民皆兵,連束髮之歲的蠻人少年,都敢提斧死戰。

而且性子暴戾,根本不相信蜀州人。除非是徵召。但這種高負荷的軍餉,能養多久?

敲骨吸髓的蜀中王,尚且只敢在戰時徵召。

只能打。

“主公剛佔蜀州,不宜操之過急。關於虎蠻的定計,我再想想辦法。”

“只可惜上將軍白凜,一場赴死。”

賈周嘆了口氣,“這亂世,若是忠義之人,反而會過得更苦,苦不堪言。”

“文龍,我知曉。”

一路走來,徐牧見過太多的芻狗人間。唯有長劍所指,劈開滿世界的污濁,才能人間清明。

“開科大試的事情,若是成功,定然會爲主公,添上一批人才,戶籍,祖代,如這些東西都要嚴防。安全爲見,我的意思,暫時不會讓外州人入試。”

“創業之初,這蜀州的十三郡,是主公千辛萬苦打下來,絕不容有失。”

“另外,我想替主公,再選一名擅謀之人。若有一日我出了不測,他便爲主公臂膀。”

徐牧的對面,賈周的臉色,一時無比認真。

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蠻營的友誼第一百四十四章 邊關的第二封信第五百五十一章 逃亡的司馬修第三百章 草原之犬第五百零七章 且飲一盞上路酒第五百八十四章 恭順者昌,跳梁者亡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君南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河州無戰第一百七十章 那一年吾有十九,立志報國第二百六十一章 山河萬里無袁君第五百三十六章 覆沙洗甲第二百一十章 賈文龍第五百六十三章 戰事不休第二百六十七章 渝州王,入長陽第四百五十二章 斬三張(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讓關!第六百一十八章 再給我二十年,能一統天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恭迎天下布衣入蜀第三百一十四章 殺王第二百七十六章 求援老卒第五百四十一章 築沙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各軍匯聚第五百四十二章 圍攻廬城第六十二章 水往低流,人往高走第四百六十二章 歸途的江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定北侯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老抱劍入滄州第一百零七章 喊我一聲少爺?第四百一十五章 虎蠻潰敗第六百一十七章 好事多磨第二十四章 苦命丫鬟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隻耳將軍第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九十三章 常家鎮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擊即殺”第二百零二章 沾血的枯柳枝第五百二十九章 各種後手第三百四十章 兵臨襄江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隻耳將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公子白衣勝雪,只是面染寒霜第七十五章 告訴哥兒,哪個欺負你第九十六章 昨夜野狗成羣第一百四十六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四百五十五章 西羌軍第四百五十章 斬三張(二)第三百一十章 徵北李將的信箋第一百零五章 千兩銀子,只取一頭第三百六十四章 盛哥兒是條天下好漢第五百六十章 善謀天下,失了己身第五百五十一章 狗福,你是蜀州的大英雄!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授之意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等願隨東家第六百二十章 來涼州的路上,我拔了一顆老參第三百九十一章 王都之前第三百零二章 最後的城牆第四百六十四章 恭送總舵主第三十章 老馬當騎第二百七十九章 什麼是大局第五百九十六章 莽夫之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羊骨作江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域外的刁難第四百四十三章 主僕兇猛第二百六十八章 我想做皇帝第四百一十六章 逐客計已成第一百三十二章 恍如隔世第一百四十章 血與劍的友誼第四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殺奸妃第九十七章 河母的信使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得人間一場雪第一百一十七章 俠兒馬六第二百零五章 山獵的傳聞第五百三十八章 敵強,我則更強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出邊關第二百八十五章 死守不利第三百九十二章 恭迎天下布衣入蜀第三百三十五章 浮山第六十一章 出河州第三百四十四章 水戰的誘餌第八十九章 富貴李府第四百零四章 願爲主公耳目第五百八十三章 徐長弓,活下去第一百六十五章 以一當十第六十六章 烽火邊關連三月,北歸大雁翔雲天第一百一十四章 官坊鬧劇第一百八十五章 公子白衣勝雪,只是面染寒霜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二十二章 蠶桑戰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潰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二百八十六章 戰略撤退第五十六章 七人殺二百騎?第六百三十章 陛下駕崩第三十二章 初露鋒芒第三百二十一章 蜀王販馬?第五百四十二章 圍攻廬城第七十一章 “平安喜樂”第六十二章 水往低流,人往高走第五百四十五章 擒賊先擒王第九十一章 我爹喜歡第四百三十三章 願助徐宰輔,金蟬脫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