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戰起

“出征。”

“出征——”

“無船者背弓握刀,以急行軍奔赴浮山。”

“恭送登船者,我蜀州好兒郎,皆是江上的大蛟!”

在徐牧面前,一隊隊的士卒,在於文樊魯這些將軍的帶領之下,各司其職。

徐牧立在江岸,任着江風一陣陣的乍起,吹得袍甲呼呼作響。司虎也難得尋了身何時的戰甲,帶着覆臉的鐵頭盔,如巨人一般,穩穩站在徐牧身邊。

清晨的溼漉,沾溼了許多人的眼眶。

還未等大軍走遠。

聚在江岸的婦孺老弱,已經高呼起聲。

“願君南行,行至蜀蒼。”

“峪關百里,襄水茫茫。”

“山如巍巍,似我兒郎。”

“水如粼粼,英姿紅妝。”

……

蜀州之地,逢上天災兵禍,便會有這首蜀辭。其中的寓意,便是齊聚一心,度過難關。

“列位袍澤,妻兒老父皆在我等之後。江匪奪我衣食,又有敵軍泛江,欲要毀我家園。大丈夫生於世,當以三尺刀器鑄城牆。”

“五千兒郎入江川,若不幸一死,恭請回英雄祠!”

一騎騎的裨將,揚起繮繩狂奔,不時發出聲聲的長吼。

“入江——”

徐牧穩穩立着,手按長劍,目光跳動如炬。

這是真正意義上,他打江山的第一場大仗。若敗,即便能活,也要像條喪家狗兒一樣,被人攆着打。

“登船。”徐牧沉沉吐出一句。

三艘入水的盾船,每一艘約莫六百餘人。開好的船窗,按着徐牧的意思,各有噴火的油櫃,以及重弩,列陣以待。

一左一右,各有一杆巨大的拍杆,左錘右斧,若是有敵船靠近,這加重的拍杆砸下去,除非是大船體,否則將化作齏粉。

“魏小五,把徐字旗插在船上。”

魏小五怔了怔,“徐將,若是如此,敵人就認出帥船了。”

“莫管,按着我說的做。”

魏小五不敢再問,領着幾人爬上覆船的鐵皮,尋了一處縫隙,將徐字旗穩穩插了上去。

……

浮山的一座荒嶺之上,賈周擡頭往前,看着面前奔騰的江水,臉龐不悲不喜。

他拄着木杖,披着裨將遞過來的大氅,如雕塑一般,久久不動半分。

在他的身後,五百的水鬼,三百人的護衛,也盡皆跟着不動。

“王九,且去吧。”約莫有半個時辰,似是想通了某件事情,賈周才揚起手,指着荒嶺下方。

一個虎背熊腰的大漢,出列抱拳。隨即轉身,帶着五百的水鬼,步履沉沉地往下走去。

“士不及數,器不及良,唯有捨生忘死,以鬼雄之勇,破開千軍萬馬。”

“賈文龍恭送五百英雄。”

不僅是賈周,連着在旁的三百護衛,都跟着抱拳相送。

領頭的王九一聲大笑,“若我等回不得,請軍師告訴主公,老子們吊着卵,無一人驚,無一人退。”

五百揹着獸皮囊的水鬼,在溼漉漉的泥道上,漸去漸遠。

賈周閉上眼睛。

任有些孱弱的身子,在風中微微搖晃。

……

浮山五十里外的江面。

李知秋負着劍,帶着小書童逍遙,沉默立在岸邊。

在這裡,實則離着暮雲州已經不算很遠,甚至擡起頭,便能看見那座高聳入雲的雲塔。

他看了好幾眼。

“江山霧籠煙雨搖——”

“十年一劍斬皇朝。”小書童急急接話。

李知秋笑了起來,轉過身,看向後面的近三萬人。

“我講過,我實際上,是和小東家一樣的人。王朝腐爛,內憂外患,我等要做的,便是推翻舊朝,建立一個新的秩序王朝。”

“我李知秋要做的事情,很簡單。俠兒殺官殺貪,並非是治本之策。唯有——”

李知秋揚起手,指着暮雲州雲塔的方向。

“去舊迎新,建立一個新的王朝。這萬萬裡的天下,方能撥亂反正。”

“三十州俠兒聽我號令,此一戰,乃我等立身之根本,退無可退。”

江岸上,李知秋抽出長劍,遙遙指去前方。

“天公不講恩義,那便由我等來講!”

“三尺青鋒氣如虹,顛覆王朝第一功!”

“隨我登船。”

無數的白衣影子掠動,長嘯着躍上一艘艘的江船。另有跟隨的二萬義軍,挎了長弓,循着江岸往前狂奔。

……

“起初,我只想做個定邊將。後來做了侯爺,我才發現,這登高瞭望的感覺,實在是很歡喜。”

“儒龍先生,你知道嗎。從離開長陽開始,我便一直想着今日。”

“那張龍椅,一個廢物都坐得,爲何我坐不得?”

在旁的胡白松,笑着點頭。

“儒龍先生當初提點的挾天子之計,當真妙不可言。若要我陳長慶說,這天下間的善謀之士,儒龍先生,當排首位。”

“侯爺確是雄主。”胡白松笑着開口。

陳長慶聞言大笑。

胡白松微微垂頭,實際上,他並未考慮雄主的因素。所考慮的,無非是勢。勢大者,古往今來,取江山是最容易的。

胡家有了從龍之功,只怕以後的勢頭,會越來越可怕。

就好比說這一回,二十餘萬的兵甲,西伐入蜀,幾乎是必勝的定局。

什麼毒鶚,什麼天下第一布衣,還有那位三十州的俠兒總舵主……無用,都是無用之功。

便如朝生暮死的螻蟻,只曇花一現,便該辭程了。

任着江風吹起華袍,胡白松意氣風發。

陳長慶已經沒有任何忌諱,披戴金甲,穩穩立在一艘最大的樓船之上。

在周圍,另有數十艘的巨大樓船,站滿了鐵刀步弓,一個兩個,皆是輕鬆的神色。

“起號——”

數千艘的戰船,排成工整的水陣,猶如一羣兇狼,循了羊圈子的方向,呼嘯狂奔而去。

……

“定南侯出征之時,穿了金甲,已經毫無顧忌帝室的威儀。”有一近侍老太監,倉皇來報。

“若大勝而來,恐會下手,讓陛下退位讓賢。”

袁安坐在龍椅上,忽而泣不成聲。

“朕不明白,爲何那些定邊將,那些王爺,都瞧不起朕。這滿天下,可還有忠義之人?”

身旁近侍咬着牙,“陛下,如今定南侯離開暮雲州,正是我等的機會。還請陛下勿憂,老臣聽聞楚州之地,有大才隱世。老奴願冒死出雲城,替陛下去一趟楚州。”

“等不及……那徐牧一死,朕已無機會。”

“陛下,當試!不若寫一份血詔。”

“用朱墨可否?”

“陛下啊!”

袁安終歸蒼白着臉,咬破了指頭,一邊哭啼,一邊寫下了血詔。

第五百零五章 歸蜀第五章 逼債小婢妻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鶴翼第五百零二章 四鷹覆滅第六十一章 出河州第三百九十章 近道第二百五十四章 小海棠已經反了第四十九章 大紀關軍第九哨,筒字營!第四百九十章 嚴陣以待的滄州水師第一百五十六章 敬拜青龍營三千虎士第三百八十五章 最後的蜀中上將軍第三百八十六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四百三十六章 燕王帶來的消息第三百一十六章 入燕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蜀辭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戰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千金不肯顧,一劍爲酬恩第四百六十三章 “三十州俠兒聚義”第三百零九章 四方圍剿第二百四十一章 披甲的顧鷹第四十五章 老官差第三十一章 不破,則不立第四百一十四章 山背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雨夜行軍第七十二章 風雨乍起第三百八十三章 圍殺虎蠻第二十九章 我洗淨了身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好事多磨第二百三十一章 天授之意第五百三十章 逃出涼州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呼延車第二十三章 抱虎第五百八十五章 只等開春第五百四十七章 成都夜深風冷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等着你,做蜀州十三郡的王第五十三章 拿起武器!第九十章 一樁好生意第五百二十九章 各種後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斬三張(四)第四百八十三章 暮雲州的拙計第十九章 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第二百一十八章 我等願隨東家第四百二十九章 虎威將軍第五百二十三章 殷六俠第六百一十章 定州之虎第四百三十一章 城牆上的雕像第二十七章 山匪立威第二百八十一章 算竈之法第六百二十一章 袁安的反擊第三章 賣妻?第四百九十九章 攻雲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蜀南第五章 逼債小婢妻第三百六十八章 軍師回蜀第三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二百四十七章 蓮春第三百一十二章 獸鎧青年第四百一十四章 山背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顧鷹,取我指虎與戰甲第四百三十章 常四郎的選擇第五百二十三章 殷六俠第三百章 草原之犬第十九章 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蜀州幼主第六百零七章 涼地並無此果,叫柑橘第四百五十二章 斬三張(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城南官倉第十三章 襦裙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大亂第六百零四章 擒王的董文第二百六十五章 做人還是做狗第二百五十二章 五萬救國營第三百二十一章 蜀王販馬?第七十二章 風雨乍起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敗羌騎第十五章 四通路,老馬場第五十一章 劫後餘生第二百章 生如螻蟻,當立鴻鵠之志第二百七十四章 三座新墳第三十四章 誤會解除第三百八十六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五十四章 狄人叩莊第二百九十九章 十騎連環馬第四百零九章 富陽郡第五百六十四章 繞過廬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逃亡的司馬修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朝廷第四百零四章 願爲主公耳目第二十九章 我洗淨了身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過定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納貢”第二百五十六章 定江山第四百一十章 天公之妒,狀元之才第二百八十七章 河州城前的孝豐營第一百五十九章 伏殺輜重隊第五百二十三章 殷六俠第五百五十三章 韋先生,令師已經到了成都!第一百二十三章 捅馬第五百七十三章 請罪的黃道充第四百九十二章 登岸暮雲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