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奴願意赴死

一夜大醉。

第一縷的晨曦,透過木屋的板縫,零散地鋪在屋子裡。

徐牧沉默了擡了頭,看着窗子外的樹影和飛鳥,一時間恍如隔世。

“徐郎。”姜采薇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臉色帶着微微的紅。

“徐郎醒了,奴家去做早食。”

“讓蓮嫂去吧,再說喜娘也回來了。”徐牧笑了笑。

實際上,這兩日小婢妻的身子不舒服,兩人並無任何運動,單純地天黑睡覺。

幫着小婢妻蓋了被褥,徐牧才起了身,披了袍子,往着莊子外走去。

菊月二十七,濃秋的天時,在被一場雨浸過之後,生出了微微涼意。

莊子之外,日子如火如荼。去了袍甲的青龍營好漢們,並無任何怨言,都換上了普通不過的農衫,在衛豐的帶領下,入得後山,不時扛回一株株的大樹,蓋上一間間的木屋。

偶爾還有年輕的姑娘,看上了哪個好漢,便會紅着臉走去,殷勤地端茶倒水。

燒磚的幾口窯爐,在天色轉晴之後,開始重新運作,濃煙上了天空,燻黑了雲層。

徐牧裹緊了袍子,有些欣慰地看着。如他們這些人,一生有袍暖身,有食裹腹,有屋遮頭,便是最大的幸福。

這時,聽得錚錚的聲音,徐牧轉了頭,才發現那位陳打鐵,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帶了幾個小學徒,開始搗鼓打鐵的物件。

徐牧長長舒出一口氣。生活,正在慢慢步入正軌之中。

這時,一騎馬的踏地聲,驀然把徐牧驚住。

待徐牧擡起頭,發現顧鷹不知什麼時候,已經風塵僕僕地趕到了馬蹄湖前。

“小東家。”剛下馬,顧鷹便急急走來。

“怎的?”

“我家主子讓我來告訴你,近段時間,切莫亂跑了。若有人問邊關的事情,你便說去收狼皮子。”

邊關蕭蕭千里,最多的,莫過於沙狼皮,尋常時候,經常有皮貨商帶着浩浩蕩蕩的馬隊,去邊關收皮子。

但徐牧不明白,這是幾個意思?要知道,現在這等光景之下,一月過去,那些個困守荒鎮的狄狗,差不多該餓得死光,士兵譁變了。

“顧鷹,到底怎的?”

顧鷹的面色,驀然漲得發紅。

“朝堂上的……那位狗相,答應了北狄的議和。”

“議和?”

生死一輪,好不容易纔困殺十幾萬北狄大軍,這下倒好,勝利的果實還沒摘。

朝堂便要議和了。

一股深深的無力感,瞬間蔓延了徐牧全身,他撐了撐身子,看着自個後邊,慢慢走來的青龍營好漢。陳家橋亦在其中,臉色怒得噴火。

“困住的狄狗,死了多少?”

“不到一萬……趙青雲領了朝堂的令,繳了武器之後,送了數百車的糧草過去。”

“老子們打生打死,好不容易困住了這些北狄狗!”數百個青龍營的老卒,瞬間氣得大怒。

“莫吵,聽東家的!”衛豐怒吼出聲,壓住了幾百人的情緒。

這一次,陳家橋並無勸反,只是沉默地立在身邊,等着徐牧的話。

大勢之下,人如螻蟻。

“小東家,我家主子說,不管你要做什麼,現在都不是時候。”顧鷹猶豫許久,聲音帶着乾啞。

“我家主子……已經入殿了。”

並未答話,徐牧無力地癱坐在地,遙遙想起那一襲白衣勝雪,嘔心瀝血地布了一個局。

到最後,卻是輸給了一幫子的朝堂狐狸。

數百車的糧食啊,若是施捨給了逃難的百姓,指不定能救下很多的人。

……

日頭西斜,夕陽的餘暉帶着幾分悲涼,鋪過金鑾殿前的御道。

一襲白衣勝雪的人影,微微咳了幾聲,便繼續保持着跪伏的動作,一動不動。

在他的面前,便是金碧輝煌的金鑾殿。殿裡的龍椅上,坐着一個嬉笑的小兒,套着歪歪扭扭的龍袍,不時讓宮娥取來蜜水,連連灌入肚子裡。

“相父,他還在跪啊。”

“便讓他跪吧。”一道沉沉的男聲響起,“陛下,我大紀乃仁義之邦,放了那些北狄降軍,自可以德服人,萬國朝賀。”

“朕都聽相父的。朕的這位小皇叔,有些無理取鬧了。他還派了太監偷偷遞血沼,說我大紀風雨飄搖,岌岌可危,百姓千里逃荒。”

“陛下,他是在圖謀兵權。”

“朕可不笨,百姓要是種田沒糧食了,爲什麼不會去捕獵呢?皇宮狩獵場的狍子林鹿,很肥美的啊。”

“若不然,來長陽城開個小鋪子,也不至於餓死吧。”

“陛下,是這些百姓過於閒散了。”

“朕當然明白,沒有糧食吃,不會吃肉嗎?肉碎碎也不難吃的。”

“呵呵,陛下真是英明。”

……

袁陶跪在御道上,面前的青石位置,已經咳了一大灘的血跡。

他還是沒有走。

在黃昏中,一言不發地跪着。

勸諫不能上達天聽,又被排擠出了朝議,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國姓侯袁、袁陶,入殿覲見!”

一個滿臉悲壯的老太監,走到袁陶身邊,高聲來唱。

喀嚓。

有御林軍冷冷走來,一道割了老太監的脖子,屍體搬到了旁邊的過道上。

乍看之下,至少有了四五具。

袁陶咳了幾下,嘴裡有血低落,暈開成一朵朵血色梅花。

他擡起頭,看着近在咫尺的金鑾殿。一股深深的無力感,籠罩在全身。

“候、侯爺。”一個年紀尚弱的小太監,趁着御林軍不注意,紅着眼睛跑來。

“大家都說,侯爺是忠臣,去年之時,還幫我等這些閹人謀了福。無人幫侯爺,我等來幫。”

“咳咳……你叫什麼。”

“侯爺,奴叫小斑鹿。”

“小斑鹿,回去吧。”

“奴不走,大紀可以沒有奴,但不能沒有侯爺,奴願意赴死。”

袁陶紅着眼睛,緩緩閉眼。

“大紀賢侯袁陶,入殿覲見——”

小斑鹿的屍體,再度被御林軍拖走,血色的印子,拖了長長的一路。

袁陶捂着嘴巴,劇烈地咳嗽起來。

待攤開手掌,已然是滿手血跡。

“袁陶,拜見陛下!若與北狄議和,我大紀危在旦夕,恐有顛覆之禍!”

他喊了起來,聲音帶着破鑼般的嘶啞。

無人相應。

御道上的餘暉,如落潮般退去,退到了中門之處,黑夜沉沉而至。

第四百七十八章 通婚第四百五十一章 斬三張(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黑甲與白甲第四百三十一章 城牆上的雕像第三百五十五章 這亂世何時方休第四百二十四章 賈周之病第二百四十一章 披甲的顧鷹第五百八十五章 只等開春第四百一十四章 山背之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分肉餅第三百六十九章 毒鶚沒死第五百一十二章 好大兒,獨一份第三百八十二章 遊擊第三百六十三章 討賊令第五百五十四章 入甕的司馬修第五百五十二章 願爲虎倀第三百六十八章 軍師回蜀第一百八十五章 公子白衣勝雪,只是面染寒霜第一百二十一章 邊關舊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虎蠻潰敗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路漫漫,你我莫問歸期第一百六十三章 周公鎮第一百六十一章 河州無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斬奸相第三百八十三章 圍殺虎蠻第一百八十九章 夫人發月俸啦!第一百二十九章 臥龍出潭第四百一十二章 江山之色第五百七十八章 弓家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騎槍所指第二百七十八章 望州老卒營第四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一十六章 入燕州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蜀的防備第四百三十四章 爭大義和取天下第二十九章 我洗淨了身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遙想公瑾當年第五百二十八章 禍蜀的防備第四百零一章 王業大興,蜀州承平第七十三章 逼殺第五十七章 驚弓第二百一十五章 潰軍打莊第四十五章 老官差第五百五十章 天下人稱我爲“毒鶚”第六十一章 出河州第一百九十章 徵北將軍第二章 一介棍夫第五章 逼債小婢妻第一百一十四章 官坊鬧劇第四百四十四章 涼州“會盟”第四百二十一章 涼州使臣第五百章 易兵甲第三百七十七章 布衣賊第七十九章 放晴的湯江城第九章 富貴險中求第五百五十五章 各軍匯聚第三百八十九章 軍師,我們去爭天下吧第五百四十三章 司馬敬謀第六百二十三章 勇不可當的三十州總舵主第九十四章 東坊宵禁第五百零二章 四鷹覆滅第三百六十四章 盛哥兒是條天下好漢第四百二十四章 賈周之病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襲第三百六十六章 連弩威力第一百二十五章 騎槍所指第三百八十章 誅殺白甲第三百九十二章 恭迎天下布衣入蜀第二百八十六章 戰略撤退第五百七十四章 傳聞裡的滄州變局第六百零八章 “參見陛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儒龍身死第四十五章 老官差第四百六十五章 晁義歸順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宮前的城牆第三百四十四章 水戰的誘餌第四百二十七章 借吾十年,輔龍逐鹿第二百五十六章 定江山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族之害第八十三章 月頭酒市第五百八十五章 只等開春第六百二十一章 袁安的反擊第五百一十三章 方濡稱帝第三百零八章 狼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擊即殺”第二百六十二章 皇宮歲宴第一百三十九章 國都長陽第二百一十四章 銀刀衛第四百七十四章 陵王第四百八十八章 清君側,殺奸妃第四百八十一章 誘殺錢舒第三百二十四章 敬茶策第五百九十七章 涼騎出關第二百二十八章 定北侯李府,今夜要見血第二百零九章 朕乃大順皇帝第四百五十四章 斬三張(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涼州虎符第五百二十二章 蠶桑戰爭第五百二十四章 鯉州八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