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6.發行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阿狸傳媒的全球化戰略的新聞發佈會,開的可以說相當的成功。

當然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大多數人,其實對北美的電影市場的一些具體的規則,並不是很熟悉。

很多人想當然的覺得,老美那邊,和國內差不多。

我有院線,那麼自然而然地,我想讓誰上就讓誰上,給誰排片就給誰排片。

但是實際上呢?

其實也不是說大家的理解有問題,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麼理解其實也沒毛病。

但是最大的問題在於,院線和那些影視巨頭,其實兩者之間,本身就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

首先,院線需要內容,優質的內容。

而優質的內容,不說全部,但是至少絕大多數都掌握在巨頭們的手裡。

獨立電影之類的,或許偶爾會有那麼一兩個爆款,但是實際上,那從來都不是主流。

同時,電影的發行,可不止是擁有院線就足夠的,還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比如媒體資源,比如廣告資源等等。

目前的好萊塢的情況,巨頭們和院線因爲都沒有哪一家一家獨大。

所以,大家都是靠市場說話,可以說,已經是不成文的規矩了。

巨頭們掌控發行渠道,爲院線提供電影片源,而院線方面呢?

而院線方面呢?同樣的要認可巨頭們定下來的規矩。

比如一切跟着市場走。

巨頭們不干涉院線的排片,至少大多數時候,不會干涉,但是院線卻不能因爲巨頭們不干涉,就真的反市場。

不按照規矩來做,那麼等待院線的將是這些好萊塢巨頭們的聯合封殺。

因爲帝國院線雖然是全球第二大院線,但是畢竟只是第二大,而且不存在壟斷的情況。

傳媒巨頭們,可以少賺一點錢,本身頂多是短期的利益受損,但是院線要是失去了巨頭的合作關係,卻是肯定撐不了多久。

所以,阿狸傳媒的本意或許是好的,算盤打的也是相當的精的。

但是實際上,一切還是得靠市場說話,唯獨有一點相對比較好的是,通過阿狸傳媒掌控的帝國院線,國內的電影公司如果要在北美髮行的話,那麼可以相對了付出更低一點的發行分成。

可是,宣傳方面,就肯定也不可能和巨頭們相比了。

其實說白了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在於渠道。

就好比好萊塢電影,他們其實在華國面臨的情況和國內的電影在好萊塢面臨的情況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甚至可以說,更加苛刻,但是爲什麼好萊塢電影卻依然能在華國國內大殺四方?

這就是好萊塢電影的硬實力了。

人家電影好,所以,哪怕有些時候,檔期,宣發等等,並不算出彩,但是卻依然能賺的體滿鉢滿的原因所在了。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得看電影能不能征服觀衆!

阿狸傳媒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這個倒是真的未必,因爲這個世界和前世不同。

這個世界有王逸凡,有陳少軍。

王逸凡的電影,在好萊塢賣座的不在少數,而陳少軍的《金剛》在北美同樣的成績不俗。

所以,既然王逸凡和陳少軍能做到,那麼沒道理其他的大導演就完全做不到。

當然,這其實只是其中之一,還有一點,阿狸傳媒的野心很大。

但是實際上呢?

擁有了院線之後,真的就具備了完善的發行渠道了?

實際上,這還真的是扯淡。

要是這麼簡單的話,前世的夢工廠也不至於最終分崩離析。

首先國內的巨頭們,之所以擁有發行渠道,但是並不能形成壟斷。

其實是有很大的原因的,因爲國內的院線可以說近半數的掌控在國字頭的企業手裡。

比如華影,是不可取代的。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而華影的立場,自然不可能偏向誰。

但是同樣的,國內的巨頭,其實本身也是隱形的聯盟。

大家發行電影的時候,如果是小成本小製作的話,那還無所謂,自家掌控的院線就足夠了。

但是大製作的話,卻不可能全部在自家的院線上映,這個時候,就需要分發其他的院線。

因爲大家都有院線,所以,形成了天然的聯盟,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你手裡沒有籌碼,那就不好意思了,必須依託我們手中的渠道,那麼自然而然地就會被抽取一大筆的發行分成。

而好萊塢那邊呢?

和國內最大的不同在於,北美的院線,和官方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都是私人公司。

而一家公司如果掌控了所有的院線那是壟斷,但是幾大巨頭分別掌控,聯合起來壟斷,那自然就不是壟斷了,而是正常的商業行爲。

而發行,還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比如宣傳資源,比如線下的包括DVD,包括流媒體,電視臺等等,這些都是發行公司需要的東西。

而縱觀好萊塢的幾大傳媒巨頭,實際上,他們手裡掌握的可絕對不僅僅只是院線,剩下的那些纔是真正的致命的東西。

當然,你可以自己組建發行渠道,但是因爲人家傳媒巨頭,宣發資源都是自家的,所以在成本方面肯定會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而你是外來的。

就算能利用這些資源,但是成本卻會大幅度的提升。

花一塊錢辦一塊錢的事情,和花一百塊錢只能辦五十塊的事情,自然是不一樣的。

畢竟,傳媒巨頭的發行公司,可以說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因爲他們自己就是中間商。

這本身就是一塊利潤,但是外來者卻不同,你必須給中間商賺一筆差價。

當然了,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抗風險能力!

好萊塢巨頭們爲什麼抗風險能力超級強?

因爲,很多電影製作公司,電影票房失利,虧就是虧,但是巨頭們卻可以通過長線的各種線下的發行收回一些成本。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票房失利,如果是普通的獨立電影製作廠牌的話,那麼他們收回的票房分成,以及其他的各個渠道的分成,都會相當少。

但是對於擁有完整的發行渠道的巨頭哥倫比亞來說,其實這部電影他們根本沒有虧損。

這就是抗風險能力。

北美的那些版權爲什麼值錢?還不是因爲,擁有完整的發行渠道的巨頭們,靠着這些版權,一直都在源源不斷地收割着利潤。

1443.父女能有什麼隔夜仇?825.愛情的酸臭味479.也許真能逆襲?698.不知所謂195.口碑炸裂1308.女性職業的電影045.幾萬人盯着你,就問你怕不怕?100.敬父母541.好評如潮197.遭遇圍攻1389.香餑餑711.現實題材電影781.浪漫全球大同1391.有人就有江湖078.首日票房1456.合適的演員1347.恐怖片657.今非昔比804.大手筆啊1454.鋼鐵俠是什麼樣的人143.半部重拍106.長生和冬至964.下一個風口309.六個編劇488.好口碑是需要公關的122.最深處的共鳴(1/5)1209.這個世界到底需要不需要超級英雄?1197.漫畫和電影是兩碼事317.走向經典的節點440.聽取哭聲一片286.蛋殼表情包和張飛繡花751.不是能不能,而是值不值1384.宣發,可不僅僅是宣傳自己898.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611.搶人?397.三個臭皮匠?1306.死字旗725.換個題材557.悲情浪漫1073.票房爆了448.換合同074.刺眼的數字1341.喜劇電影的困境761.王逸凡力挺927.帥炸了640.菜鳥互啄1071.誰是贏家?1393.都急了1379.截然不同的觀影氛圍584.童話092.耍大牌?(求票)234.兩肋插刀的不同方式1399.開啓1213.魚躍龍門的機會169.舞蹈要精彩1091.又是大手筆914.開幕影片725.換個題材049.收穫的季節387.三尺紅臺,萬事入歌吹333.爛片女王316.猜測683.又瘋了一個548.085.頒獎禮(求票)556.新星導第二期327.搞不清楚狀況的人1469.真實而殘酷1199.本質上依然是商業化556.新星導第二期841.第一人924.到底是戛納墮落了,還是王逸凡變了?845.最合適的改編628.都是奇怪的電影939.尖銳的問題564.金剛204.慈善那些事兒285.多才多藝的人們641.新人電影512.反響743.皿煮你首先得有錢641.新人電影522.你特喵還要我怎麼樣?874.負面輿論369.同樣的套路不同的故事1038.控評之後的代價329.挖牆角的來了550.燃爆289.真正的原因1400.每個導演都是挖坑高手314.一出場就發糖1175.卡爾是真男人376.支配的恐懼1466.不可思議553.漂洋過海1166.人性光輝1338.候選人940.電影人有國籍1168.經典之作?840.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