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老臣身死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乾泰的治所從涿郡前往晉陽城,遷到了晉陽城開建了王府後,乾泰每日閒暇時都得會去城外觀看城池擴建的進程。

晉陽城本來只是幷州內南部的一個郡,因爲包含了冥南河運和黑水河這兩條大河的交匯,所以纔有些特殊。在交匯的河口還建有如今北方兩大水軍船塢營寨之一的晉陽幽並水軍大寨。乾泰遷治到晉陽,還要在晉陽城池與水軍大寨之間建立一座衛城,阻隔大軍和城池之間的聯絡。

站在巨大的城牆上,乾泰對身邊的晉陽郡郡守兼府尹連榮道:“如今城池建設不一定足夠恢弘、奢華,可一定要有一定的氣勢,且在軍事上、商、民上的設計要足夠完善。”

這座巨大的繁華城池,因爲北方乾泰的王府建立於此,成了政治中心。而且又依傍兩河,大軍在側,十分的繁榮大氣。

這日在城牆上走了一會,乾泰才返回王府。

回到王府後的乾泰不去找劉伯溪、章曉石、陸判這些近臣,而是先去了內院宮殿找自己的兩位平妻無暇和銀鈴,詢問府中老尚書李同知的身體狀況如何。

早在幾日前,泰山城隍廟的分身閻都麾下,幽州通判范仲淹帶着牛頭馬面在神域神廟中向閻都稟告,麾下的牛頭馬面陰神發現了老尚書的壽命將終,怕幾日內就將壽終正寢。

如今的地府廟陰司還沒有完善,地府廟上的神域中陰司衆陰神還不能像前世那樣能掐準每一個凡人的壽命終盡之日。只有什麼時候乾泰真的建立起了地府幽冥陰司,得到了天地、人道的認可,那個時候分身閻都身上的生死簿中才會真的如前世的那本一樣,可勾劃生靈生命。

所以乾泰纔會關心老人的生死。再加上近日老尚書突然病倒,其實王府中的家眷親人多少都感到他怕是挺不過去了這一劫。

乾泰心中最清楚老人真的要喪命了,乾泰心中十分的敬重這個對得起自己的老人的,也想在其臨死前不要讓他在這陽世留下什麼遺憾。

隨着時間到了流失。身邊的人只會越來越少。

修仙問道註定要有一顆寂寞的心。因爲乾泰修煉了幾萬年了,所以乾泰有些無情冷淡,因爲前世在地獄中乾泰觀看了太多的陽間的生死離別,所以乾泰心中最後只剩下了善惡道義。

乾泰這一世重新爲人。索然要重新接下了一番因果,重新認識了一幫親友、家眷,可最後還不知與前世有幾個不同,有幾人能陪他天荒地老的追逐大道永恆。

不過乾泰心中最大心願就是求大道的求知,爲了恢復前世的修爲。重立自己的道果乾泰仍然要走下去。

無暇對乾泰說:“老尚書其實是有心願未了的,近日我看他眼中一直在思考留戀着許多事情。”

“你們可知道他如今心中的想法?”乾泰認真問道。

銀鈴道:“是爲了玉瑤公主,玉瑤公主是老尚書唯一留下的血脈,平日裡最得他的疼愛。侯爺要想讓老尚書走的安心,就多關心一下玉瑤公主吧。”

“妹妹說的是,侯爺。”無暇也點點頭,一副贊同的樣子。

乾泰心中有決定,玉瑤婚事卻是也該定下來了,長兄如父,玉瑤與陸判兩人本就十分般配而且陸判也相互有意思。乾泰決定親自撮合自己麾下的陸判和玉瑤之間的事情,讓他們兩人結爲道侶。

在老尚書病倒的牀前,乾泰、母親、姨娘、以及李同知的女兒也是玉瑤的母親:珍妃都在側作證。乾泰問跪下的陸判和還掛着淚痕的玉瑤道:“玉瑤、陸判,修行之路最是寂寞、孤苦、生死不定,今日我問你們,你二人可願當着老人的面,結爲道侶?今後可願同心同德、相互扶持?恩愛、捨身?”

“我陸判(玉瑤)願意。”兩人當着臨死的老尚書答道。

兩眼昏花可卻聽到聲音的李同知高興的喊:“好好,好,如此我也放心了。”在牀上的老人如今已瘦成了一把瘦骨,面色泛黃。渾身泛着腐氣。可老人這一刻卻十分高興,好像這是最好的好事。

老尚書花眼看向了乾泰,慢慢說了一句:“想起了當年,你很好。”然後老人就斷氣歸西了。

房間中。伺候的太監哀嚎一聲:“老大人歸西了!”一干親屬、家眷都紛紛哭泣起來,房間中哭泣聲不斷,讓人聽着心中都在垂淚。“嗚嗚嗚……”

乾泰一個人站在屋外慢慢的退出房屋,朝天上看,一個人孤零零的朝自己的前殿回去。留在屋內哭泣的人,有乾泰的家人、親眷、妻子。銀鈴在乾泰平靜的退出房屋時擡頭要安慰乾泰。不過見乾泰自己走出房屋也就沒有再說出話。

老尚書雖然死了,可也算是爲玉瑤定下了安身之地,玉瑤從此與陸判終於走到了一起,有了歸宿。亂世之中本就與盛世不同,乾泰、乾銘、玉瑤三人又與尋常皇子不同都有各自的心思,才致使到如今各自纔有了自己的歸宿。

總的老說,老人沒有遺憾,身邊的人都有歸宿,活着的人能夠幸福的生活着。

冥冥中,在老尚書死去的房間上空,天空中的深處虛空之中,有恐怖的呼叫聲在叫着老尚書的靈魂。

“魂歸來兮!”

“你要去了。”

長相怪異的分別是牛頭、馬臉的兩個陰神手拿着長幡在虛空中顯露着上半邊身體朝老尚書的身軀呼喊。房間中的衆人包括銀鈴、玉瑤、陸判這三個有修爲法力在身的人都不能發現。老尚書的靈魂迷茫的從身體中飛出,被這兩個陰神牽走。

老尚書的靈魂隨着兩個陰神在虛空中行走,不久遇到了一個官袍的文士,手肘拿着書冊對老尚書客氣呼道:“陽世李同知,進殿受封?”

虛空中又顯露出了一座巨大的神廟,神廟中大門打開,其中端坐着一尊神秘的神像。老尚書還沒有走進神廟,神殿內的神邸就已出聲道:“封:幷州通判,掌轄幷州陰陽之事,從此人鬼殊途,不得相見。”

老尚書的靈魂應聲恢復了神智,不再呆滯,躬身禮拜接下神旨詔書道:“李同知受封。”

詔書從神殿中飛出後落入到了老尚書靈魂之內,化作神靈符籙,李同知渾身一轉,就化作了一個同樣是官袍加身的威嚴文士,成了幷州通判大人,從此只要不是遇到天地大災或天人五衰之類的災難致使形神俱滅,那就可藉助神道信仰長存了。

老尚書李同知身死後魂歸陰司,是閻都派了陰神牛頭馬面和幽州通判范仲淹相迎,封了他爲幷州通判大人,可也下詔從此陰魂要陰陽相隔,李同知也不可再聯繫陽間之人了。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第369章 上古至今,修煉有序第201章 幷州的青眼小兒第323章 乾王調兵收江山,人道大勢顯第168章 收代郡第138章 袁紹偷糧(上)第73章 學宮出世弟子第31章 乾王祖父墓(中)第362章 仙人入地第33章 運來乘龍坐,運去如山倒第299章 魂遊地府,帝君召真人第232章 三皇兄乾於民第7章 方仙道各派第119章 信仰汪洋第75章 出翼州第12章 天子祭,時化‘夜遊神’(上)第102章 廟會第309章 孤魂野鬼第280章 五爪黑龍命格第149章 看守龍穴之人第233章 征途王業第365章 稱帝建號(下)第270章 彭城事變第12章 天子祭,時化‘夜遊神’(上)第211章 馬面!牛頭!第113章 薊縣人主第250章 張掖之戰,帶路黨與部落第210章 重鑄天兵臺,馬面當出第65章 龍鱗鎖子甲第301章 人道帝位第225章 特別的一簾幽夢第205章 乾銘結婚第256章 一十五年第349章 袁紹的逃走之路第335章 趙括之勝機第355章 橫掃洛水水系,錢某某第375章 神廟外傳第259章 打青州,戰曹丕第140章 暫時撤防第77章 薊縣之危第219章 會蜀山,煉妖魔第168章 收代郡第155章 奸詐之輩第186 仙人贈我寶,骨鏡天外來第200章 太一宗祖師仙人第140章 暫時撤防第205章 乾銘結婚第51章 相送辭上京第22章 船到翼州下鄴城,求得聖旨誅邪魔第20章 鬼物強、村生事,再起波折第48章 華亭試雄心第257章 安平郡之危第286章 肉殼在耕耘第189章 夫子第164章 純陽仙人第276章 繼續的進擊第289章 仙人爭鬥,蜀山先天劍氣第193章 小團圓,仙人在望第91章 太一宗祖師第34章 英雄末路,幷州董必武第64章 紫紋太一金丹第346章 廬江太守,袁姓袁覓虎第43章 奠基古神路,傳經懲善惡第369章 上古至今,修煉有序第96章 四縣開挖田地第265章 再敘岷山派第271章 收疆土,太一宗再現第103章 袁紹的鬱悶第99章 羽翼漸豐第43章 奠基古神路,傳經懲善惡第79章 出兵壺口山第355章 橫掃洛水水系,錢某某第329章 大破海南、濟南第100章 碧霞元君第13章 天子祭,時化‘夜遊神’(中)第87章 袁紹來遲第175章 幽州第一第13章 天子祭,時化‘夜遊神’(中)第301章 冒牌的‘黃巾力士’第315章 相請能人第177章 牧民、革新第325章 廣種信仰第77章 薊縣之危第242章 仙人道果,前世神符籙第57章 相遇蘭若寺第266章 石鼓山斗法第318章 各憑手段第85章 上谷輪迴第52章 兇險已來第214章 袁重之死,爛柯寺出世第268章 石鼓山斗法結局第244章 轉世真相第116章 陰陽相成第27章 儀仗往泰山,此去再無晉第245章 監察周天第355章 橫掃洛水水系,錢某某第103章 袁紹的鬱悶第17章 河中‘夜遊神’第190章 遙古的秘密第310章 幻世骨鏡,神靈之力第231章 一家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