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回 償夙願

那高氏病了半月後,醫官便說無望,言其不過還有一口氣在罷了。

“許是有心願未了,也未可知。”醫官如是對陽杺等人道,“如此強撐,再有十日燈油便耗盡了。只是如今夫人不能開口,也無法得知她尚有什麼心願未了了。”

陽杺等人不知高氏爲何不肯瞑目歸天,更不願就此放棄,想盡法子要救高氏,行鍼、藥浴都試了,卻絲毫不見成效。

看着衆人亂作一團,陽枍乾脆跑了出去。陽杺尋他不着,起先也沒理會,然陽枍逾夜不回,陽杺這才着急,派人出去尋時,卻聽說陽枍與在鎬城認識的幾個鬥雞走狗的富家子弟在一處。

陽杺氣不打一處來,決心幹脆當陽枍死了便罷了。

豈料又過兩日,這陽枍竟然回來了。

陽杺二話不說,讓人綁了陽枍,給了一頓鞭子。下人們此時六神無主,下手也不敢重了,陽杺氣急,自己奪了鞭子抽了陽枍一頓,一行打還一行哭。

陽枍忙喊疼,言自己出去數日是去與人問靈藥偏方去了。

陽杺哪裡肯信?手上越打越狠,直到沒什麼力氣了才罷手。晚上再看陽枍身上鞭痕時,她卻又心疼得厲害,加上進來事多,忍不住又是一頓好哭。

見陽杺落淚,陽枍又提起偏方一事,因陽杺不信,他便說翌日帶她去尋。

陽杺救母心切,次日帶了一個婢女、兩個侍衛,就跟着陽枍出去了。

這一去,便是杳無音信。莫說陽杺、陽枍,便是那婢女侍衛也都消失無蹤了。

陽槿打聽到這些,心裡先又涼了半截。這般說來,這陽杺要麼是被陽枍害了,要麼是二人均被人騙了。無論是哪一種,身邊的人都勢必已經遇害,想找活着的線索是難了。

只盼着他倆都還有命,自己也只能慢慢尋着了。

因恐再失了母親,陽槿便盡心侍奉高氏。過了兩日,高氏忽然能開口了,只問陽槿是否依舊恨她。

陽槿心中雖還埋怨,嘴上卻哪裡敢認?說了好些寬慰高氏的話,說到動情之處竟連自己都信了。

豈料高氏早就強撐着這口氣,爲的就是等陽槿原諒她,竟連次子次女都忘了問,心中一喜,氣一鬆,直接閉眼去了。

陽槿心中大慟,哭得天地怕也要動容,在沈夫人等人的幫助下,勉強給高氏料理完後事,才歇息了三兩日,便又急着起身,滿世界找尋弟妹去了。

按說也不是毫無頭緒,從與陽枍交好那些人問起,或許有些門路。

陽槿心中一活,又去找了沈夫人,這才知道沈夫人早將那些人家問了個遍,卻只問出陽枍與他們在一處不過是玩耍作伴。

“並未聽聞他曾詢問什麼靈藥偏方。”沈夫人說完這話,忍不住嘆了口氣。

如此說來,妹妹當真被那個不爭氣的弟弟買了不成?

陽槿喉頭一甜,眼前一黑,就要跌倒,幸好身邊婢女眼疾手快,忙將她扶住。沈夫人就近讓人將陽槿送入廂房,請了醫官前來調理。

這一調理就是數月,待她真的好起來時,早已到了春花燦爛的時節。

而陽杺和陽枍,竟再無消息。

陽槿並不肯輕易放棄。自父親自盡,她便猜到哥哥有心尋死,今日算是哥哥償了願,母親也因愧身故,只丟下她來照顧弟妹,她萬不可再將弟妹也都弄丟了。

哪怕真是應了從前的話,這陽枍真把陽杺賣了,她至少也要找回陽杺來。

可茫茫人海,又正值兵荒馬亂的年代,她要去哪裡找去?少不得要藉助魏國之力。可她若想嫁入周家,如今便不好太執拗。

陽槿心中時常猶豫,所幸沈夫人心熱,也不嫌陽槿麻煩,未曾因此有絲毫厭煩,反而覺得陽槿正當如此纔對。由沈夫人出財出人幫忙去找,待又尋了半年仍是無果,陽槿才終於死心。

然而此乃後話。

如今單說陽槿頭次病倒之後、兩軍交戰之事。

周繹將武承思下葬後,招降了原本就不願再替武嶽賣命的被俘燕軍,他一面下令原地休整一月,一面讓人送信回鎬城,要了一批糧草裝備。

不過二十餘日,糧草便先送了來;又十日,軍備也補給齊備了。

魏軍卻不急着往前,每日整頓操練一番,演示各路陣法,入夜依舊回營帳中休息。

普通兵士雖不大懂,衆將心中卻都有數,陪着周繹又等了四日。

第四日上,果然便見兩路燕軍又來牧野,遠遠地與魏軍對峙起來。

打聽清楚領兵的是何人時,周繹不禁吃驚——他原以爲燕國如今無人可用,太子又不能親出,定是寧王領兵,哪曾料到來的是惠王。

“弟嘗聽聞惠王詭計多端,沒想到竟也會帶兵打仗呢。”周綽奇道。

“他會打個什麼仗!”周繹不屑道,“他那點本事,留着算計燕皇還行。我看他這次帶兵,就是煞費苦心算計了旁人才得來的。”

實情便如周繹所料,武承思死後,惠王好容易擠兌了寧王,得以奉旨帶兵。

然武嶽也不全信惠王。聽說武承訓時常在家研讀兵法,便召他入宮對答,雖有些不倫不類,卻也勝過旁的武氏子侄許多了,雖不能出個破敵退敵的主意,讓武承訓謹慎看着,燕軍也不至於送死。

寧王有意阻攔,遂請旨帶兵出征,武嶽愈發忌憚,自然更是不肯。武承肅數次諫言,惹得武嶽十分不快,不禁駁了武承肅,甚至問他是否質疑自己這個君主無能。

武承肅不敢再說,滿腹心事不知如何排遣,回到東宮也是寡言鮮語。

陽筠看了原想勸上兩句,卻因想起武承肅防她疑她之事,將想好的話又咽了回去。

這天下已然定了是魏國的,她勸上幾句,好了幾天,頃刻便都要喪命於此,又有何用呢?

皇宮、東宮此時人人自危,世人均察覺這天下即將易主,只是宮外之人無論朝代更迭總能活命,他們這些入了宮、享了多年的福祿之人,怕是都要與燕國共存亡了。

於是,惠王爲帥,武承訓督軍,領了七萬人往牧野來。

說是迎戰,其實更像是送死。

第七回 丹青閣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三二六回 父母心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一一八回 喜樂同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叄一九回 真性情第八十九回 心生鬼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二一四回 憶驚心第六十二回 語驚人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三零七回 計誅心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六二回 萬念灰第三十一回 遲相應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一回 陽氏女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一七五回 毋擅動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一零一回 莫如深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三零四回 如雲散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四十九回 警慎行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一四四回 淺談兵第一五六回 深難測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一四二回 暗潮涌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三零三回 禍出口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一二零回 望有功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一八二回 知冷暖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一八九回 路迢迢第二四六回 寒徹骨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七十二回 以誠待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二一一回 錯裡錯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八十回 相時機第三三一回 連陰雨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二六一回 計深遠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一五八回 替擾煩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三回 白紵舞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九十四回 淺輒止第三回 白紵舞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