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

待衆人退下,陽筠卻不先說姚良媛自盡,只問武存琰許多爲人處世的學問,諸如是非、善惡、忠孝節義,武存琰竟都有些見識。

聽他一一作答,陽筠心中感慨:這姚良媛果真教出個好兒子來,只不知他今日能過得了這個坎不能。

陽筠心裡有些不忍,奈何這話不說不行。待善惡說完了,她便提起生死。

武存琰雖明白何謂生何謂死,卻終究是個年幼的孩子,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上頭去。見陽筠問他如何看待生死,他便依着自己的理解答了一遍。

“兒臣活着,能說能笑,就是‘生’,哪日患了病而不能醫治,就要死了。”

話雖淺顯,又有些似是而非,可經由武存琰的口中說出來卻十分沉重,一來因爲他太過年幼,二則是因他如此天真的年紀偏偏沒了生母,讓人看着愈發覺得可憐。

陽筠心中不忍,將他輕輕抱坐在腿上,輕聲道:

“書上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父母之恩曰生,活也曰生;而死者,乃人之終也,庶人曰死,小人亦曰死。這話,琰哥兒可懂麼?”

武存琰自然不懂,便輕輕搖頭,怯生生地說了句“兒臣不懂”。

陽筠輕嘆了口氣,又不緊不慢道:

“生便是好的,誰都想要,多少人求仙問道,要的就是一個‘長生不老’。可世事終究無常,人又多半看不清明,如貪婪、情思、恚怒等諸多雜念,往往誘人犯過,甚至因此喪命,也是時常有的事。”

“兒臣知道!孃親說過,諸事均要正心,否則什麼也做不好。”武承訓思考了幾息功夫,隨即認真道。他以爲陽筠在問他學問,抑或教他道理,心中並沒疑慮,稚嫩的臉上也便沒有一絲惶惑。

“是啊,正是這個道理。”陽筠嘆氣道,“可是道理人人都懂,真正做起來,卻有許多限制,往往不能隨心所欲,琰哥兒可懂麼?”

武存琰認真琢磨了片刻,接着用力點了點頭,道:

“兒臣懂得。比如兒臣要吃桃子,卻要看季節,要出去玩,也要看天氣,想做的總不能做。”

陽筠輕輕一笑,也不去糾正他,順着武存琰的話繼續說了下去。

“琰哥兒說得對,即便是要吃、要玩,也要受着限制,若是要做大事,自然會有更多麻煩,對不對?”

武存琰幾乎沒有片刻猶豫,便鄭重地點了點頭。

被陽筠軟軟地抱在懷裡,令他終於覺得心安,不再像上午那般害怕了。而陽筠方纔的話姚良媛也曾說過,不過是大同小異罷了,道理都是一樣的。

這般熟悉溫暖的感覺,令武存琰放鬆了許多。

可陽筠接下來的話卻讓他有些發懵。

“琰哥兒的孃親是個極孝順、極柔順的女子,父親也喜歡,母親也愛和她說話。只是琰哥兒的外祖犯了錯,要害父親和琰哥兒。這樣的壞心,自然是要連累孃親的,孃親想要替外祖贖罪,昨日夜裡就自盡死了。”

武存琰呆呆地坐着半天,一聲也不吭,要不是因爲他眼中的靈氣幾乎不見,陽筠幾個怕都要以爲他沒聽懂。

陽筠畢竟不瞭解小孩子,她只當琰哥兒懂事,定會問個清楚,哪想到武存琰回過神來首先就是嚎啕大哭,鬧着要去找孃親,怎麼哄都哄不住。

珠兒心說如此下去也不妥,便稟了陽筠,遣了小內侍一路疾奔去了延芳殿,急忙請了段良媛過來。

聽說是琰哥兒哭鬧,段良媛料到是陽筠說了實話卻不知如何安撫,竟是片刻也不耽擱,頭髮都不及攏一攏就往八鳳殿行來。

還在臺階上時,就聽見裡頭琰哥兒的聲音,段良媛心中感慨,腳步愈發急了。

其時武存琰哭得已不如之前那般兇,不過仍舊止不住,八鳳殿衆人自然焦急。珠兒早等在門口,見段良媛過來,忙將人引了進去,掀開內室的簾纔想起來要通報。

陽筠急忙就說請進,親自起身迎過去,才一見面就緊緊握住段良媛的手,問她如何是好。

段良媛略問了個大概,卻不親自上前,只告訴陽筠道:

“這孩子與妾身那兩個還是不同,既明白了生死之事,對生母之死只有更傷心的。不過小孩子倒也容易,身邊人善待他,過個一年半載也就淡了。眼下娘娘只需告訴琰哥兒說,立即領他去見孃親,再嚇唬他說路上不能哭,也就是了。”

陽筠抿了抿嘴,輕聲問:

“要如何嚇唬?若唬不住可怎麼辦?”

段良媛輕輕一笑,道:

“娘娘多慮了。若是旁的孩子,怕什麼便拿什麼嚇唬他,琰哥兒是個懂事的,只說路上哭被人瞧見了會連累姚良媛,想來是有用的。”

這辦法簡單,只因陽筠沒帶過孩子,又沒料到琰哥兒會哭鬧,這才慌了手腳。聽段良媛說完,陽筠的心裡登時安穩許多,也就意識到自己方纔是何等慌亂,不禁覺得有些可笑。

陽筠頗爲無奈地搖頭一笑,上前如此這般地跟武存琰一說,又說了好些琰哥兒“懂事、孝順”之類的話,令武存琰不得不堅強起來。

待武存琰止住了哭,陽筠便吩咐給自己更衣,要親自帶琰哥兒過麗正殿去。

段良媛也正想着這事。

想來太子妃待武存琰是真心好的,否則也不會因他大哭就亂了套,忽然束手無策了。如此想着,段良媛悄悄地看了看腫着眼睛卻強忍着不哭出聲的武存琰。

這孩子還真是個有造化的,只可惜生在此時。

待更衣畢,陽筠帶着幾個侍女,領着武存琰一同去了麗正殿。

段良媛不好跟着,只打發了芙蕖跟陽筠同去,自己則施禮告辭,回延芳殿去了。

一路上武存琰果然不哭,及到了麗正殿內也還忍着,直到見着停在廳中的姚良媛的屍首,他竟都不肯出聲。

陽筠怕憋壞了武存琰,輕聲道:

“琰哥兒哭出來罷!這會子不怕人瞧見了。”

武存琰這才“哇”地一聲,眼淚鼻涕霎時流了滿臉。

春桃覺得他可憐,忙拿出帕子給他擦拭。琰哥兒哭得極兇,竟教春桃也忍不住跟着傷心,驀地便流了淚下來。

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第六回 謹相詢第二零二回 饋腆儀第二九二回 隔永幽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一六三回 少年郎(三更)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一八零回 赦天下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三一七回 尊有儀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二二三回 心有虧第三四四回 主僕情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二回 初相見第二三七回 猛回頭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一二一回 苦僵持(二更)第一四七回 延福宮第七十六回 生枝節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二四三回 狹路逢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三零四回 如雲散第五十回 百思苦第二一零回 衍腌臢(三更)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二三八回 積思慮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三十六回 初長成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二八三回 分離乍第一零四回 當局迷第二三零回 知節義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一零八回 戀繡衾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二四四回 履薄冰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六十二回 語驚人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二九零回 綿裡針第三十回 難眠夜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二六七回 哀心死第一六四回 傷手足第九十九回 意難平第一八四回 昔難追第三四五回 人思變第八十四回 有所悟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二三四回 是非多第二五二回 不由己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二一五回 猶在目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一四零回 風可辨第一九九回 枉心機(三更)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六十五回 做好人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二零五回 畫中話(三更)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三三零回 間親疏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一零二回 沉轉醒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一八八回 留情面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三一一回 洞於先第十二回 遣妾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