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宮變進行時

李沐聞聽心中一驚,問道:“難道你召他入宮是爲了要殺他?”

李世民點點頭道:“正是。”

“那爲何你最後沒有殺他?”

李世民猶豫了一會,才答道:“那三個夜晚,秦瓊與尉遲恭在殿外閒話當年,朕終究沒有忍心下令誅殺秦瓊。”

說到這,李世民恨聲道:“早知這廝會背棄朕,朕當年就該讓尉遲恭殺了他。”

李沐苦笑着搖搖頭,心道,這世上果然多有愚人。想到後世將秦瓊、尉遲恭貼作門神,恐怕絕不會想到,出處竟是如何不堪,身爲門神的秦瓊,差點自身不保。

“好吧。既然朕必死,那她……。”李沐指指常綠雲道,“她和太后還有三個長公主,當然還有李沂和一應諸臣,你又如何安置呢?”

“諸臣?朕自然不會爲難,他們效忠得不會是你,而是皇帝,誰是皇帝他們就效忠誰。”李世民嘴角露出一絲獰色,“鄭觀音還有你的三個姐姐,朕會將她們送入教坊司。”

李沐聞聽,眼睛中閃過一抹厲色,“她們可是宗親。”

“建成和元吉也是宗親。”李世民嘴角的獰色更深,“李沂嘛,朕會選個合適的時機,賜其毒酒一杯,留他一個體面。”

李沐有些坐不住了,起身喝道:“他是李明達的夫君。”

“那又如何?”李世民斜了一眼李沐,“大不了朕再替李明達選一良婿便是。至於她嘛……。”

李世民指着常綠雲,稍一猶豫,說道:“朕會念在你的面上,賜她與你合葬。”

“可你就算殺了朕,城外朝臣也不會聽你的。軍隊更不會聽你的。要知道,現在朕纔是大唐皇帝。”

李世民微笑道:“所以你暫時不會死,你要重演朕當日那一幕,頒退位詔。”

“朕不會答應。”

“你不得不答應。因爲你一天不答應,朕就會殺一人,她,還有鄭觀音、你的三個姐姐、李沂、李靖、李勣……你終究會不忍的。”

“朕想知道,西南戰事,吐蕃大軍犯境,真是你在背後搞鬼?”

“是。不僅是西南吐蕃、党項,還有西北面突厥,皆是朕派人聯絡。”

“你是怎麼做到的?”李沐脫口問道,問完就搖搖手道,“不必回答,朕明白,有袁仁國在,宮禁對於你來說,如同虛設。”

“聰明。”李世民笑道。

“朕無法理解,若尉遲恭策動李慎、周道務叛亂勤王,還說得過去。哪怕策動党項人也有情可原,可你爲何要引吐蕃、突厥犯境。要知道,胡族入境,大唐危矣。你真想重演晉末五胡亂華之悲劇?”

李世民厲聲答道:“與你爲禍天下相比,朕如此行事,並不過份。你登基逾半年時間,做了些什麼?設內閣,君權旁落。設軍機處,軍權分崩離析。若不是你裁撤府兵,何止於此?朕原本也沒有想到,吐蕃、党項大軍會攻至大散關,更沒有想過,突厥能攻至涼州。朕當初想要的,只是讓西南、西北起戰事,牽扯你的注意。”

李沐輕嗤道:“如今,你滿意了?”

李世民用力地一揮手,象是爲自己鼓信心,又象是甩開心中的煩憂。

“朕不怕。待朕重新掌控天下,朕還是能將胡族逐出疆界的。”李世民恨恨地說道,“而你,將爲今日西南、西北之禍擔萬世罵名。”

李沐慢慢坐了下來。

看向袁仁國道:“這是你想要的?”

袁仁國拜伏在地,一言不發。

李沐嘆了口氣,轉向李治,卻搖了搖頭。

又轉向武鈴,“這也是你想要的?”

武鈴臉色慘白,沒有答話。

……。

長安城外。

一臉風霜的李沂躍下馬來。

不禁打了個趔趄。

饒是象李沂這樣的強壯體格,也頂不住如此高強度的急行軍。

李靖、李勣迎了上去。

“大將軍一路辛苦。”

“見過衛國公、英國公。”

“遼東局勢如何?”

李沂有些哽咽,艱難地答道:“蘇大將軍率五千人正在追擊……。”

李靖、李勣身經百戰,聞聽哪會不明白。

“天佑大唐,必會眷顧蘇烈。”李靖嘆道。

李勣的臉色陰晴不定,最後終究長嘆道:“經此一役,無論蘇烈生死,某與他的恩怨都一筆勾消。”

三人不約而同,向東北方向長揖。

爲蘇烈,也爲那五千好兒郎。

“衛國公、英國公……。”遠遠地傳來呼喊聲。

三人齊齊回頭,見房玄齡連隨從遞板凳都等不及,匆匆跳下車來,慌不擇路地奔自己而來。

火把的映照下,房玄齡臉色慌張。

讓大唐首輔慌張成這個模樣,必有天大的事發生。

李靖、李勣和李沂面色凝重起來。

“城中出了何事,竟令首輔慌張至此?”李靖開口問道。

房玄齡急喘一口,“快,快……宮中劇變,二位國公趕緊想轍。”

李靖三人聞言震驚。

“首輔從何得知宮中劇變?”李靖沉聲問道。

“老夫……欲進宮面聖,卻被阻攔在承天門外。”

李靖一聽,反而有些放鬆下來,“首輔怕是多慮了吧,如今宮中南七門、北二門,皆只有數百守軍,或許是陛下擔心出變故,提早宵禁了吧?”

“不。老夫感覺不對,承天門守將居然拒絕替老夫通稟。”

李靖聞聽,臉色又凝重起來,他看向李勣。

李勣也不安起來。

這確實有問題,就算宮中提早宵禁,堂堂首輔要面聖,要該通稟纔是。

皇帝就算不見,也會有口諭傳出。

房玄齡連續道:“老夫還在承天門守軍中看見一張熟面孔。”

“何人?”

“紇幹承基。”

李靖震驚了,他張大了口,遲遲不見合攏。

李沂在一邊聽得有些懵懂。

“衛國公,這紇幹承基是何人?”

見李靖沒反應,李勣替他答道:“原李承乾麾下死士,只是有傳言,他不僅聽命於李承乾,更聽命於長孫無忌。”

李沂不解問道:“如今李承乾、長孫無忌皆亡,他如何進得羽林?”

此時李靖突然開口道:“李承乾、長孫無忌雖亡,可據某所知,紇幹承基真正效忠的並非是這二人,而是另有其人。”

第六十五章 初見李道彥第二百四十五章 驟聞驚變第五百三十六章 有內奸?第五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四百七十八章 誰是曹?誰是漢?第三百九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七十二章 坑舅的長孫無忌第二百七十三章 你想離間君臣嗎?第五十九章 忌憚第五百零九章 和好如初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八百九十六章 愛卿何須體面?第七百七十八章 長安亂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第三百八十五章 借糧第二百六十章 瞬間反轉第九百六十四章 傳說中的孫思邈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第八百零四章 平衡第八百四十九章 只想以直報怨第七十二章 祭奠李淵第二百二十五章 梅花落第六百十三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沂大婚(二)第九百十五章 親審辯機(二)第二百零八章 庶女可嫁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可願做孤的王妃?第八百六十七章 被徵辟的唐僧(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主母?虧你想得出來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六百十二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二)第九百五十五章 還可以做的更完美一些第六百六十章 打不過就跑?第三百九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零九章 隨手就給人挖坑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賊欺人太甚第十四章 李大亮的善意第三百五十五章 彈指一揮,生死之間第三百四十一章 唯他最狠第六十七章 武林高手?第六百八十二章 李世民善使美人計第四百八十章 長孫無忌的陰謀第七十章 李泰情急第二百五十八章 生母是誰?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朝會(二)第九百二十二章 營嘯第八百四十七章 這廝還有什麼不想要的?第六百九十五章 有時動手比動口更有說服力第二百九十章 受封嗣王第六百六十三章 韓仲良脫離險境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東城危急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二崔前來造訪第一百十七章 鬧除夕(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勣有點吃不消了第七百九十七章 很多人死了第一百七十章 神秘之人第八十四章 堅持第二百五十八章 生母是誰?第九百八十四章 誰敢與朕爲敵,那就輾碎它。第七百五十七章 圓桌會議(一)第八百七十九章 既在其位,必謀其政第三百七十七章 成人妖不遠矣第六百九十三章 許州生變(加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口劇增第四百章 深以爲然第八百五十章 李恪很謙卑第九百十一章 喜歡一個人,需要理由嗎?第六百八十章 李世民吃癟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王的逆鱗第四百六十三章 可怕的吞金獸第一百八十一章 問題青年第九百九十六章 薩那港海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沐遇刺(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不是這樣的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滎陽之行(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匹夫之志難奪第九百七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千里之外?第九百五十八章 勝利第一百八十四章 李世民拒絕賜婚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誰說攻方不能堅壁清野第五百四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六百二十章 李世民索要程咬金第一百一十章 震懾(第五更 求訂閱)第五百零六章 息王寶藏第四十九章 趨利避害第三十七章 再遇李泰第三百八十二章 衙門八字開第五百四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四十六章 身世之謎(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忌的貪婪第三十章 有心種花第九百四十五章 李沂可安好?第六百二十章 李世民索要程咬金第一百零九章 殺雞儆猴(第四更 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二章 掠奪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