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八章 長安亂了

都說小別勝似……不對,應該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多日不見,常綠雲的眉宇之間,多了一份嫵媚。

她湊在李沐耳邊輕聲問道:“聽說你定了王妃?”

“是。”

“還選了兩側妃?”

“是。”

“殿下的日子過得是真舒坦啊……啊?”

“哎呦喂……。”當一雙纖手,用一種常人無法企及的扭曲度,從鎧甲的縫隙中伸進李沐的側肋,把肋下三寸軟肉“輕輕”捏住,然後以大於九十度的角度一擰。

和尚相信,任何一人,哪怕是絕頂高手,都會象李沐一樣,大聲叫出來。

當然,就算不痛,也必須叫得那麼大聲。

因爲此時如果不叫,和尚保證,之後你會叫得更大聲。

阿彌陀佛!

……。

長安亂了。

洛陽太近,八萬神機衛不發一矢,臨陣倒戈,皇帝的嫡女婿李沂重回李沐麾下。

這個消息一傳到長安,長安就亂了。

八萬神策衛啊,絕對的主力,就這麼沒了。

這等於使長安城向叛軍敞開了懷抱。

李沐來得太快了,快到李世民來不及做出反應。

傳出的勤王詔令,眼下可能剛剛到各州各縣吧。

先不說各州各縣能不能奉詔勤王。

就說集結隊伍,備備糧草,和家裡人告個別啥的,也得有點時間吧?

沒有三五七天,根本沒法出兵啊。

想當時,李勣、李沂被李世民以扣楊氏爲質,擋在蕭關,近一個月,長安城外也沒見有趕來勤王的軍隊啊。

所以,勤王詔要起作用,最重要的前提是,長安城能守住三個月以上。

這樣才能給各道各州留有起兵勤王的時間。

從遼東城南下,到洛陽,李沐只用了十餘天的功夫。

這一路上,哪怕打上一、二場,就算輸,那也能延誤李沐幾天功夫吧?

可問題是,李沐連檄都沒傳,就這麼大搖大擺的來了。

來了也就罷了,還忽悠走了四萬禁軍和八萬神策衛。

這就讓人很不好了嘛,這不撒無賴嗎?

有這麼打仗的嗎?

所以,長安亂了,它不得不亂。

人只會更別人過不去,沒有人跟自己過不去的。

這亂,亂到了李世民想召開大朝會,來商討抗敵之策,都聚集不到官員了。

奉旨來朝者,十中只有一、二。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李世民吐了一口血之後,昏倒了。

大朝會不了了之。

官員們現在的腦子裡,想得不是怎麼去抵擋李沐大軍,而是想着把誰和誰的事告發出去,或者把誰和誰交出去,能在新皇面前搶個頭功。

其實這並不能怪大唐官員們貪生怕死,貪生怕死確實會有,但還至不於滿朝官員都貪生怕死。

按道理,皇室宗親總會存有與宗廟共生死的念頭。

可問題是,李沐畢竟是宗親,不是外族。

加上這天下原本該誰的,哪個心中沒一杆秤?

這已經是李沐第二次兵臨長安城下了。

上一次,他與李世民妥協,換了個攝政王的頭銜。

而這次,想必攝政王的頭銜是滿足不了李沐的胃口了。

攝政王之上,是什麼,傻子都能想明白。

神策衛臨陣倒戈,在這個時候,絕對沒有人會懷疑李沐攻下長安的可能性。

如果有人懷疑,估計不是傻了,就是瘋了。

因爲這一點,就連李世民和房玄齡都不懷疑了。

此消彼漲,李沐得到八萬神策衛,那麼麾下大軍已經有二十多萬人。

偌大的長安城,僅靠五萬玄甲軍和北衙羽林能守住?

先不說北衙羽林那令人不敢苟同的戰力,就說說軍兵能不能同仇敵愾。

東來的“叛軍”可是被百姓稱爲大唐最強軍隊的神機衛和神策衛。

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剛剛蕩平高句麗的大唐攝政王。

讓軍民同仇敵愾?

這就是個天大的笑話了。

這笑話不好笑,至少李世民和房玄齡,還有曾經秦王府的潛邸之臣,不覺得好笑。

會死人的笑話,都不好笑。

特別死的人是自己,就更不好笑了。

不但不好笑,而且想哭,大哭!

李世民被御醫灌了兩碗蔘湯,薰了些不知道什麼配方的香。

反正有效果就是了。

他從昏迷剛剛甦醒,派去攝政王府和彭城郡公府的李道彥前來複命。

隱太子妃、三位郡主連同楊夫人都失蹤了。

彭城郡公府只有晉陽公主在。

聽到這消息,李世民再噴一口老血,李沂,這豎子欺朕太甚。

連現在投敵了,也不帶上朕的公主,竟棄明達而去。

可見此獠之居心險惡啊。

“玄齡,李沂誤朕,李沂誤朕啊。朕錯信於他,悔不當初啊。”李世民痛心疾首,確實,如果神策衛沒叛變,李世民根本不用擔心長安城,因爲李沐的“雜牌軍”恐怕連虎牢關都攻不下。

房玄齡的臉上再沒有之前的雍容氣度。

到了這份上,除了不相干的人不會動容外,其餘不動容的只有死人了。

房玄齡自然不是死人,所以他動容了。

不過,數十年的起伏和浸淫,讓他的城府極深。

他的神色很坦然,願賭服輸嘛,耍光棍誰不會?這東西不用教,只要厚着臉皮扮酷就行。

房玄齡賭品還是很好的,吃相也絕不難看。

因爲他還有招。

“陛下,事已至此,唯有依仗李道彥麾下五萬玄甲軍和北衙二十餘萬禁軍了。”

李世民道:“玄齡的意思是?”

“集結北衙禁軍和玄甲軍,令李道彥防守東城。”房玄齡的眼神很犀利。

李世民大驚,道:“玄齡,你瘋了?那宮城怎麼辦?”

房玄齡道:“陛下,這是最後一搏。就賭李沐不會攻城。”

李世民先是一愣,然後幽幽道:“到了這個份上,他恐怕對太極殿的位子早已迫不及待了吧?”

“未必。”房玄齡道,“如果他真敢,上次兵臨城下之時,就該這麼做了。”

李世民皺眉道:“可就算他不攻城,也不能僵持着吧?最後還是一場決戰,拖時間又有何益?難道還會有援兵不成?”

房玄齡道:“或許會有,但臣賭的不是援兵,臣的意思是,與李沐再次和談。”

第九十三章 鏡如戲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臉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上皇遺詔第三百七十三章 即興演說第四百五十九章 敲竹槓?第一百六十二章 試探軍心(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王的逆鱗第一百七十六章 姑嫂第九百五十九章 朱邪克勒被圈禁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麥地那第九百一十章 刺皇?第四百十四章 煞星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顏以對第一百八十三章 未開始便結束的初戀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定方的底細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孫無忌意圖不規第九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有啥?第一百五十五章 長袖善舞第四百零六章 登陸成功第六百十七章 以其道還其身(加更)第五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九百四十四章 唐人果然狡詐第八十四章 堅持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肖子第四十七章 轉瞬即逝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靖做何選擇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是唐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打自招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求清名,只求聞達第七百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勸進第八百五十章 李恪很謙卑第二百七十章 候君集被擒第六百五十二章 新政待發第三百五十八章 如此結果最合適不過第六十八章 莊子被襲第五百八十章 開價第七十八章 李泰,哪裡逃?第八百三十四章 勝利者總喜歡與失敗者聊天第八百九十三章 目標突厥第九百三十五章 我有兒子了,知道嗎?第一百五十三章 廷辯第九百二十章 段志玄謀反第五百四十八章 許朱邪克勒以利害第六章 飛來橫禍第九百零六章 魏徵死了第七百八十章 用拳頭講道理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切如舊第一百三十九章 娶了媳婦忘了娘第九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李師第十三章 朝廷議賞第一百八十一章 問題青年第五十二章 一杯倒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叛旨意第二百三十三章 養虎未必爲患第八百四十五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第八百二十九章 匹夫之志難奪第一百三十七章 良臣第七百三十二章 合縱連橫第九百七十八章 難辯雌雄第三百十七章 近朱者赤第一百八十六章 長孫無忌的威脅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雞敬猴?第八百四十一章 我是唐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叛旨意第一百十一章 不起眼的孫福(第六更 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六章 與李靖重逢第二百章 虛與委蛇第六百零四章 李沐的戰術(二)第八百三十八章 結局往往是意外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義府第六百八十五章 閉關結束(加更)第六十九章 深諳進退第五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五百二十六章 主僕遇難第三百零二章 鄭觀音(三)第一百零七章 募兵規則(第二更 求訂閱)第七百六十五章 好問寶寶李治第八百零七章 你不虧第六百七十二章 滎陽之行(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韓仲良脫離險境第八百九十章 房玄齡正式效忠第二十二章 赴宴第八百九十九章 糧食生產是基本國策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賊欺人太甚第三百五十三章 長孫無忌真會謀反?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講各的道理第八百四十七章 這廝還有什麼不想要的?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救沈綸第五百零二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二)第四百六十章 咄咄逼人第六百零七章 再次和談(二)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治被長孫無忌利用第五百四十章 暗地北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本該是歡樂的夜晚啊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朝會(二)第一百十二章 再謀財源(第七更 求訂閱)第七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五十三章 長孫無忌真會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