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好問寶寶李治

這個組合,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綜合體。

王族和淵氏的怨恨已深。

而淵蓋蘇文一死,淵男建就沒有了保護傘。

在李沐離開平壤之後僅半個月,淵男建被人暗殺在他的府中。

而兇手數年未曾捕獲,此案不了了之。

李沐並未在平壤停留,留下孫仁師所部,李沐便率領大軍南下了。

三天後,李沐到達開城,開城守軍聞風而降。

唐軍繼續南下,五天後,到達漢州。

此時,令人振奮的捷報傳來。

蘇定方率四艘炮艦和十二條戰船,在白江口阻擊倭國運輸船隊得手。

以火炮和火箭燒燬了倭軍六百多條木船,重演了“火燒赤壁”的壯舉。

愚昧的倭國人此時還在用小舢板渡海。

他們沒有讀過三國,不知道火燒赤壁。

爲了渡海時穩定,減小風險,基本採用船與船相連。

企圖登陸的五萬倭軍被海水吞沒,大部分餵了海魚。

被蘇定方救起的,不足一萬人。

此時已經回到長堤港口,進行補給和修整。

聞聽此消息,李沐心神大定。

整整五萬倭軍的覆沒,倭國想要補充軍隊登陸,恐怕也來不及了。

就算倭國另有軍隊在南方登陸,恐怕也獨木難支了。

如今有自己囤於漢州十二萬大軍,熊津李師二萬神機衛,泗比李孝恭三萬玄甲軍。

南北貫通,整條防線已經穩如泰山。

шшш¤T Tκan¤co

此時李沐倒是希望倭國多派些軍隊上岸來,能爲此戰多一些戰果。

李沐派人傳訊蘇定方,令他率船隊離港,轉向東面伽耶港,一則準備接應石見唐軍回撤,二來阻截倭國從另一個方向登陸。

……。

無獨有偶。

劉仁軌在李義府的建議下,在石見徵集了二萬倭人。

與原來的一萬和平軍,組成了一支三萬人的軍隊。

甚至沒有任何訓練,這支倉促組成的和平軍就這麼被派上了戰場。

倭軍兵分兩路,分別從筑前、長門出海。

得知這個消息後,劉仁軌與李義府商議之後,決定選擇一路。

因爲以和平軍的戰力絕對無法以少勝多,將兩路倭軍阻擊於海上。

所謂傷十指不如斷一指,劉仁軌最後選定了長門下關這一路倭軍。

原因很簡單,離得近。

那天,天色還未亮起,劉仁軌就率和平軍登船離港了。

五百條“戰船”載着三萬大軍,緩緩離開港口,一直向西航行。

正午時分,在對馬島以東與倭軍八百“舢板”遭遇。

說來也巧,當時的吹得正是西北風。

三萬和平軍愣是用二十多萬枝火箭,焚燬了近一半的倭軍“舢板”。

倭軍遭遇這場莫名其妙地截殺,士氣大降,他們不敢戀戰,救起了一些落水的士兵,倉皇向西逃離。

劉仁軌於是下令撈起一些沒沉下海的倭軍,便率軍返航了。

回到石見港,看着數千凍得嘴脣發紫的倭軍俘虜,李義府象見了鬼一樣。

這簡直難以置信,和平軍竟無一人傷亡。

……。

長安城,東宮。

房玄齡做爲太子太師,受李世民重託,對李治的訓導,可謂是孜孜不倦。

可傳道解惑的對象,年少遲鈍的李治,顯然不足以承載起房玄齡、蕭瑀的期望。

李治本就不如兩個兄長那般有天賦,或許是李世民夫婦生他的時候,年紀大了,李治的天份真得不是很高。

關鍵是,李治有他自己的見解。

這不,李治開始提問了。

“本宮心中有幾個疑問,還請太師賜教。”

“殿下問就是了,老臣不敢擔賜教二字。”

“敢問太師,這天下是何人之天下?”

“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爲天子,代天牧民。天下自然是聖人之天下。”

“可孤想不明白的是,前朝隋煬帝楊廣,也是天子,何以身死國滅?難道楊廣不是天子嗎?太師現在給孤的解釋,想來當時隋煬帝的大臣們也是這麼對楊廣說的吧?”

“呃……,太子殿下,皇帝確實是天子,天下也確實是聖人之天下,只是皇帝也會行差踏錯,於是上天便會重選賢能以任之,是爲改朝換代。這也是臣如今代聖人教導殿下,做個英明儲君的用意所在。”

李治眨了眨眼睛,“太師的意思是,這天下有德者居之?”

房玄齡眼睛一亮,如解重負答道:“太子殿下聰慧,正是此話,天下有德者居之。”

隱身在門外的李世民聽了,連連點頭,太子能這麼問,看來這些日子,頗有進益啊。

可李治顯然沒有結束這次問話的打算,努力地想做個好問寶寶。

“可孤又想不明白了,如果天下有德者居之,孔、孟等歷代先賢多不勝數,爲何天下從未由他們所掌控,而時常落入昏君、暴君之手,而身死國滅呢?”

房玄齡瞪大了眼睛,他實在不知道,這問題該如何答了。

“這……或許……可能……孔、孟先賢以渡化世人爲己任,不屑於掌控天下吧。亦或者孔、孟先賢雖然德布天下,卻並非上天所指定的牧民之人吧。”

李治點點頭道:“謝太師賜教。孤還有個問題,就是想請教太師,該如何評價當朝攝政王呢?”

“呃……攝政王?這……殿下恕臣不敢妄議。”

房玄齡感覺背後隱隱有冷汗滲出。

李治輕輕一嘆道:“孤知道自己天姿平庸,做個尋常人倒是無憂,可要讓孤做個明君,恐怕要辜負了父皇和太師的期望了。”

“太子何必妄自菲薄,只要虛心請教、不恥下問,殿下定能做個有爲之明君。”

李治有些意興闌珊,揮揮袖子道:“太師莫要敷衍孤,攝政王絕世之資,僅比孤大了一歲,如今卻統領數十萬大軍,在遼東與敵浴血奮戰,前幾日北面有捷報傳來,說是已經擊潰高句麗、靺鞨三十五萬聯軍,如此顯赫之戰功,足以彪悍青史。試問太師,孤有何功勞,忝居儲君之位?”

“太子殿下,儲君之位乃天子所授……。”房玄齡有些言拙,他不明白,往日唯唯喏喏的太子殿下,今日怎麼成了個好問寶寶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紇幹承基第九百八十章 崔尚、崔杼的野望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第一千章 大結局第二十章 一代賢后第四百六十七章 訂婚儀式第八百五十章 李恪很謙卑第九百八十一章 懿旨提名太子人選?第四百六十六章 什麼女子不好娶第三十七章 再遇李泰第七十五章 妙人聞香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五百零二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朝會(四)第九百三十一章 也是個怕老婆的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九百八十八章 蓋棺定論第二百十一章 美人計第六百四十五章 美人如玉(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六百八十一章 背影中的那一抹廖落第九百零八章 皇帝,查!第七百九十七章 很多人死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私唔長孫渙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莊第七百四十一章 漢州戰役(二)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徵辟的唐僧(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肅清遼東第五十章 尉遲恭的報復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九百八十八章 蓋棺定論第五十二章 一杯倒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能戰,毋寧死!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沐遇刺(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一語定音第六百零六章 再次和談(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圓桌會議(三)第八百七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二百十七章 逼李沐就範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一百六十章 試探軍心(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六十一章 女孩的心思第七十四章 小四出昏招第九百七十八章 難辯雌雄第八百七十四章 夜色,是離愁第七百七十五章 旅遊?!第七百五十七章 圓桌會議(一)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萬玄甲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諍臣魏徵第一百五十一章 諍臣魏徵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有了自己的思想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遺憾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臉第三十八章 言傳身教第二百八十五章 身世謎霧重重第一百二十一章 徹夜奏對(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人(四)第七百八十三章 相打無好手,相罵無好口第七百五十九章 圓桌會議(三)第三百三十章 你一定會被射成刺蝟第九百六十章 家的溫暖第四十六章 身世之謎(三)第八百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六百四十八章 新年第一朝落幕(加更)第八百八十四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三百五十章 劍履上殿?第九百二十九章 出奇兵第八百二十章 該殺的一個不放過第五百零二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二)第三十五章 練兵第六百十五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燒三把火(三)第二百九十章 受封嗣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肖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六百八十七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百三十四章 劉洎獻策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沐的底牌(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慌報第三百八十章 拜會秦瓊(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如此結果最合適不過第二百三十四章 主母?虧你想得出來第七百七十八章 長安亂了第九百五十四章 都是決戰,都是孤注一擲。第八百七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百十五章 京兆韋家沒落(六)第三十四章 李淵的賞賜第六百六十三章 韓仲良脫離險境第三百三十章 你一定會被射成刺蝟第八百二十五章 絕計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二百六十章 瞬間反轉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沐遇刺(一)第三百零三章 鄭觀音(四)第九百十七章 常綠雲省親第十二章 謊言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