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民部左侍郎

“皇家銀行十成股份,若除去臀部了一成和臣手中半成,所剩也就八成半,陛下手中有二成半,加上投靠陛下的四姓手中二成,已經達四成半之數,只要臣選擇中立,那麼李沐必輸無疑,有沒有臣這半成股份,對於陛下而言,已是可有可無。陛下以爲然否?”

李世民面色漸緩,長孫渙說得有道理。

只要長孫氏半成股份不投靠李沐,那朕就穩操勝券。

長孫渙留意着李世民的臉色,繼續道:“陛下也清楚,自家父亡故之後,長孫氏敗落,已經名存實亡。臣與兄長退避洛陽,無非是遠離朝堂,以免遭遇池魚之災。臣雖然一直在李沐麾下效力,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臣雖然想爲陛下效力,奈何李沐權勢熏天,稍有不慎,就會被其迫害,故臣只能選擇中立,以求自保。”

長孫渙的這番話確實打動了李世民,而且長孫渙吐露了一個關鍵點。

那就是殺父之仇,這有兩層意思,一是長孫渙承認了李沐殺了長孫無忌,二是長孫渙並未真心效忠李沐,而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你的意思,太尉之死,是李沐所爲?”劉洎也聽出來了。

長孫渙撲通一聲跪下泣道:“家父並非畏罪服毒自盡,是被李沐強迫着服毒。臣受制於李沐,稍有不慎,便會被害,不得不稱家父是自盡,還望陛下替臣做主啊。”

長孫渙這一哭,哭得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饒是象李世民這種狠角,也就引得眼中泛紅,就莫說劉洎這半吊子了。

“渙兒啊。”

瞧瞧,連渙兒都喊出口了。

不過這稱呼也不違和,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是郎舅關係,喊長孫渙一聲渙兒也說得過去。

“你且先起身,太尉冤死,人神共憤,此事朕自會替你做主。”李世民義憤填膺地說道。

劉洎感動歸感動,可心神清明。

他連連咳嗽,奈何李世民此時已經嚴重代入了,哪顧得上劉洎的咳嗽聲?

就算聽到,也以爲劉洎晚上着涼了。

劉洎只能大喝一聲,“陛下!”

李世民一怔,轉頭道:“劉相何事?”

劉洎道:“太尉之死,朝廷已有定論,若長孫渙沒有真憑實據,恐怕扳不動李沐。”

李世民頓時清醒過來,是啊,朝廷已有定論之事,豈能由長孫渙空口白牙就翻案呢?

要知道,這定論是在自己的認可下頒佈的。

輕易推翻,豈不是打自己臉嗎?

況且就算推翻了,李沐不認帳,又能怎樣?

就算李沐肯認帳,那又能怎樣?

時勢於人強,就算朕下旨,李沐不遵又能怎樣?

無非是朕唾臉自幹罷了。

實力永遠是權力的保障。

“咳……咳,那個……長孫渙,你可有證據?”李世民的臉色有些不自然起來。

長孫渙仰着無辜的臉道:“李沐行此人神共憤之事,豈能留下證據,不過陛下放心,臣是親眼所見,絕無虛言。”

劉洎帶着一絲嘲弄地看了長孫渙一眼,“長孫渙,你的話當不了證據,僅以你一己之言,要扳倒攝政王,無疑是癡人說夢。”

李世民點點頭道,“劉相所言有理,長孫渙,你若要讓朕爲你做主,就須有確鑿證據,否則便是構陷,這次朕念你喪父,心中悲慟,就不追究了。望你以後不可再有些等不恭之言。”

長孫渙用手抹了把淚,愣愣地看着李世民,說好的替我做主呢?

咋說變就變了呢?

“臣謹記陛下教誨。臣是這麼想的,此次長孫氏選擇中立,既不會影響掌控皇家銀行,也能在李沐面前賣個好,如此,臣在李沐身邊可以爲陛下內應。”

這話令李世民、劉洎動容起來,二人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興奮之意。

長孫渙說得沒錯,拒絕皇帝,選擇中立,無論如何,李沐也會對長孫渙高看幾分。

加上長孫渙與李沐有結義之情,一直追隨李沐多年。

想必經過此次,定能進入李沐勢力的核心。

有這樣一個人在李沐身邊做內應,確實能事半功倍。

“你選擇中立之請,朕允了。”李世民點點頭道。

“臣懇請陛下,給臣一個爲陛下效忠的機會。”長孫渙拜伏在地泣道。

李世民看了一眼劉洎,劉洎不經意地點了點頭。

“長孫渙,朕可以給你機會。朕聽說在神機衛一直從事曹事,頗有建樹。這樣,你去民部任職吧,劉愛卿以爲如何?”

劉洎道:“陛下英明,只是長孫渙一直在神機衛任職,還請陛下指明他的品階。”

李世民想了想道:“從四品吧。”

劉洎一愣,心中暗道這小子有福氣,要知道民部尚書也不過正三品。

“既然是從四品,那就只有侍郎之職與之相配,如今民部右侍郎是許敬宗,他是李沐的人,長孫渙可以遷左侍郎。想來,以長孫渙與李沐的關係,應該不會被李沐拒絕。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大唐以右爲尊,也就是說,雖然同爲侍郎,但右侍郎比左侍郎位重。

李世民擊掌道:“甚好!”

長孫渙立即躬身道:“謝陛下提拔之恩,臣必鞠躬盡瘁,爲陛下效力。”

……。

三日後,李沐悄悄回到王府。

魏徵等人是急壞了,李沐一失蹤就是七天,還好李世民這幾天沒有來傳見李沐。

否則豈不是鬧翻天了?

堂堂攝政王竟然莫名其妙地失蹤了?

加上長孫渙突然改口,放出話來選擇中立,兩不相幫。

這就更讓魏徵等人急躁了。

後來魏徵等人從鄭觀音口中得知李沐去滎陽,才明白了李沐失蹤數天的用意。

此時見李沐安然回來,心中總算是放下了一塊大石。

“殿下此去,結果如何?”魏徵忙不迭地問道。

李沐道:“想來是不會有問題的。如此孤手中便有了四成半的股份,應該是勝券在握了。”

馬周憂鬱地說道:“殿下恐怕不知道長孫渙突然變卦,宣佈中立之事吧?在下一次廷議中,他很可能成爲民部左侍郎,難道殿下之前沒有說服他嗎?

第一百五十九章 恍然大悟第三百九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二百四十章 你就是個禍害第四十章 李泰的怨念第六百三十一章 欲燒三把火(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滎陽之行(三)第一百十四章 綠雲的身世(第九更 求訂閱)第三百十九章 以小事大的新羅王女第八百零一章 如何處置房喬?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這黑鍋究竟誰來背第二百九十七章 嗣王府(一)第七章 李沂的箭第七百十一章 京兆韋家沒落(二)第九百零二章 朕的目標是大海第一百三十六章 孤臣第二百八十三章 敢與李沐說項者與其同罪第八百六十四章 信任,有時就是一種毒藥。第六百七十四章 滎陽之行(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懷道的復仇之計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三百零四章 十一年前的密事(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宮變進行時第七十七章 突破口第十二章 謊言與真實第八十三章 皇后的選擇第四百零三章 徵收商稅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百零九章 私底下的交換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雞生蛋第三百四十五章 被欺負慘了的張亮第五十九章 忌憚第八百二十四章 文成公主身世之秘第一百八十一章 問題青年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朝會(一)第三十一章 無意插柳第一百六十三章 禁婚令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打自招第八百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三百七十三章 即興演說第六百二十七章 坐而論道(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李沂的怨念第三百八十章 拜會秦瓊(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敢與李沐說項者與其同罪第三百二十五章 殿下答對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世間唯情話最爲動人第五百四十八章 許朱邪克勒以利害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不象第九百十七章 常綠雲省親第九百八十八章 蓋棺定論第五百十章 孫華的敘述(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子送的大禮第一百零八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三更 求訂閱)第九百三十四章 李師的陰謀第三百二十七章 本王能看中你那些髒錢?第八十九章 釣魚執法第三百四十章 仇恨可以讓人記一輩子第二百三十一章 嫡女來襲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是賢王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莊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九百十三章 高陽一案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三百六十六章 沈氏的身世第二十章 一代賢后第五百七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四百三十六章 挑撥(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二百八十六章 是怪臣背主求榮嗎?第八百零九章 甘露殿君臣奏對(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廷辯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沐遇刺(二)第五百章 一命換滿門第一百三十五章 連升六級第七百七十八章 長安亂了第八百六十九章 我有兒子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長孫無忌服軟第六百六十八章 長孫兩兄弟第五百六十八章 潛入京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若善終,天理何在?第六百十一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朝會(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世民的怒火第三十九章 打了小的惹來老的第九百九十三章 彼此彼此第七百十二章 京兆韋家沒落(三)第八百八十六章 后妃想挑大樑第七十二章 祭奠李淵第三百九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六百二十七章 坐而論道(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山會盟第三百七十九章 拜會秦瓊(一)第三十七章 再遇李泰第二百九十一章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五百七十三章 逃出長安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第八百五十四章 皇帝大婚第三百七十八章 許胤宗的懇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