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爭奪軍權

想到此,李勣吶吶問道:“那殿下所說被朝廷定爲叛逆之事,可是真的?”

李沐呵呵一笑道:“這倒是真的,平反也是真的,陛下委任本王爲爲安西行軍大總管,統率你部和李沂部抗擊突厥也是真的。英國公放心,不日旨意便會到達。”

李勣半信半疑地道:“如此最好,否則臣無法向朝廷交待。”

李沐一皺眉頭道:“怎麼?連定下的明晚反擊,英國公也要等待朝廷旨意不成?”

李勣連忙道:“殿下不要誤會,擊潰突厥是臣份內之事,就算沒有旨意,此事臣也會身先士卒的。”

“除了今夜值守的,其餘將士全部休息,養精蓄銳。另外明日讓將士們吃兩頓好的。”

“是。”

李沐這才點點頭道:“如此,明日就看英國公的了。本王累了,請英國公按排個住處。”

“這是自然,殿下請。”

……。

李沐與李勣這麼大的動作,自然是無法瞞到兩個副帥——尉遲恭和程咬金。

李勣的威望還不足以震懾尉遲恭和程咬金。

雖說二人是副帥,可同爲國公。

說起與李世民的親近,還是二人更勝一籌。

李勣迫於無奈,次日一早,便升帳議事,派人前來請李沐移步。

李沐稍作漱洗之後,便隨傳令兵去了。

“臣等見過吳王殿下。”李勣、尉遲恭、程咬金和一應軍中衆將一起施禮道。

李沐如今是正而八經朝廷冊封的超品親王。

無論官位多高,在李沐面前都是臣子。

當然,位尊並非對軍務有話語權。

這要看將帥們認不認可。

“免禮。”

李沐大搖大擺地走上前去,坐在李勣左邊特別另放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見李沐神色坦然。

尉遲恭、程咬金互視一眼。

尉遲恭上前一步躬身道:“吳王殿下身爲江南東道大總管,不在杭州都督軍政,來甘州做什麼?”

李沐雙手衝左上方一拱,道:“奉陛下旨意,本王忝爲安西行軍大總管,統率李勣、李沂兩部,抗擊來犯突厥。”

程咬金也出列道:“殿下可曾攜帶聖旨?”

“本王出京急,未帶聖旨。不過也就這兩天,旨意便會到甘州。”

尉遲恭道:“可臣等未曾接到朝廷旨意,恐怕不能奉令。”

李沐道:“諸位在甘州已經苦戰一月有餘,勞苦功高。如今既然戰機顯現,自當緊緊把握,不可貽誤。”

尉遲恭道:“可殿下沒有旨意,卻要掌控兵權,況且是如此大的決戰,恐怕與制不合吧?臣不能奉殿下之令行事。”

程咬金也道:“請殿下恕罪,臣不能領命。”

李沐蹩眉道:“本王如果不奉旨意,豈會孤身北上?諸位都是百戰老將,當知道戰機稍縱即逝,如果錯失此次機會,甘州城又將是一番血戰。要枉死多少人?”

尉遲恭道:“殿下今日就算是說得天花亂墜,臣也只有一言應對,沒有旨意,臣等不奉殿下之令。”

李沐轉臉望向李勣,“英國公可願奉本王軍令?”

李勣躬身道:“臣願奉殿下軍令。”

“好,本王命你按昨晚所定計劃行事。”

“臣遵命,臣麾下八萬大軍已經部署下去。”李勣大聲應道。

尉遲恭、程咬金聞聲冷笑。

“英國公,吳王無權掌控甘州軍權,這是亂命。我勸你還是思量思量再作決定不遲。”尉遲恭道。

程咬金也道:“英國公身爲主帥,當忠於陛下,若吳王居心叵測,不知英國公來日如何向陛下交待?”

李沐微怒道:“鄂國公和宿國公只是副帥,英國公纔是主帥。難道兩位國公連主帥之令也不奉行嗎?”

“殿下不必再贅言,除非你有聖旨,否則免談。”

李沐一時情急,取出胸口李世民給的出門令牌一亮,“因情勢緊迫,本王奉旨出京,陛下只賜了此令牌,諸位都是陛下近臣,自當識得此令。由此當知本王所說不假。”

李勣上前細細察看了一眼道:“此令系陛下調動皇城衛戍禁軍令牌。”

說着傳給尉遲恭。

尉遲恭看過之後,轉交給程咬金。

“殿下,這是陛下令牌不假,可此令僅是調動衛戍禁軍之用,與甘州二十萬大軍的軍權無一絲關係,臣等依舊不能奉令。”

李沐有些急了,晚上就要出兵,二十萬大軍調動啊。

此時再不動,恐怕就來不及了。

李沐厲聲道:“想必英國公已經將今晚之戰的部署都與你們講了,以你們多年征戰的經驗,當可分辯今晚之戰的勝敗。明知是必勝之戰,卻不奉行本王之令,難道真要貽誤戰機,準備來日血戰嗎?”

將領們開始竊竊私語、交頭接耳起來。

尉遲恭、程咬金見勢不妙,大聲道:“軍法如鐵,如果吳王擅專軍權,來日陛下怪罪,誰能負擔此責?”

李沐懟道:“甘州主帥是英國公,要擔責也是英國公擔着,無須鄂國公、宿國公來擔。如果英國公擔不了,還有本王來擔,本王是欽封親王,想必還是能擔上一擔的。”

此時,一人出列道:“臣願奉吳王殿下軍令。”

尉遲恭轉頭一看,大怒道:“韓威,你敢忤逆上官,越過本公奉行亂命?可知道,依軍法本公可斬了你?”

韓威昂首道:“末將只知吳王是當朝親王,而英國公是甘州主將,末將奉行吳王和英國公軍令,爲朝廷作戰,何罪之有?”

李沐聽了一愣,韓威?這名字有些熟悉。

只見韓威轉過身來,向李沐躬身一禮道:“殿下可記得鬆州之戰?”

李沐點點頭,突然想了起來:“將軍是鬆州都督韓威?”

韓威道:“正是末將,若非殿下當日將鬆州之戰首功讓於末將,我何來左驍衛將軍之職。殿下大義讓功,末將替鬆州六千將士謝過殿下。”

說完,雙膝跪地,硬生生地磕了個頭。

李沐連忙起身攙扶道:“鬆州六千將士硬抗吐蕃大軍半個月之久,沒有你們血戰,本王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來不及增援。首功自該是你們的。”

第二十四章 僅僅只是偶遇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對嗎?第七百十四章 京兆韋家沒落(五)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羅王換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徹夜奏對(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李慎被激起復仇之心第五百二十六章 主僕遇難第六百九十四章 調息令的威力第七百六十二章 突破鴨綠江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世民優柔寡斷第六百六十一章 韓仲良遇刺第五百十一章 孫華的敘述(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女人的智慧(一)第七十八章 李泰,哪裡逃?第八百五十六章 是爲外戚之禍矣第六百六十五章 可願做孤的王妃?第九百四十四章 唐人果然狡詐第四百七十九章 李祐反了第六百零十章 聞香、秦心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山會盟第二百七十七章 李沂、李師的小動作第二百八十三章 敢與李沐說項者與其同罪第九百章 煙花三月下杭州第八百八十八章 李沐發大招(一)第四百零九章 李沐與薛禮部會合第七百九十七章 很多人死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駁調息令?第八十四章 堅持第九百十一章 喜歡一個人,需要理由嗎?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治不傻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三百五十五章 彈指一揮,生死之間第二百十四章 不臣之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樑仲業日子不好過第七百五十二章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九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二百二十六章 擴股就是搶錢第九百八十一章 懿旨提名太子人選?第九百零六章 魏徵死了第八十一章 威風第三百十八章 妖嬈似狐狸第八十章 嚇尿了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五十二章 一杯倒第四百二十五章 能背黑鍋的幹才第一百十七章 鬧除夕(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朝會(四)第六百六十三章 韓仲良脫離險境第九百零二章 朕的目標是大海第九百二十二章 營嘯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戰逼近第八百六十三章 朝堂出現另一種聲音第五百二十七章 袒護第八百三十三章 又一次宮變第八百八十七章 拿朕當婚託嗎?第二百六十八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四十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四百八十三章 李靖被軟禁第九百七十三章 遺憾有遺憾之美。第五十七章 出征大典(一)第七十九章 兵發越王府?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後的時刻(一)第七十一章 童謠第二百九十六章 當街毆打東宮衛率第六百十七章 以其道還其身(加更)第八百二十六章 山風欲來第五百十一章 孫華的敘述(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不寬仁,但不缺德第二百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九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李師第六百十五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五)第八十八章 探監(二)第九百八十二章 騷亂第四百二十五章 能背黑鍋的幹才第九百九十六章 薩那港海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劫獄(三)第九百八十八章 蓋棺定論第八百七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孫明月報信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何爲君,牧何民?第五百五十五章 目標龜茲第六百九十二章 京兆韋家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叛旨意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靖送來三將第九百三十九章 強者間的廝殺第八百二十五章 絕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做人要厚道第七百六十六章 想做劉禪第六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三百四十二章 欽犯劉仁軌第八十六章 破繭第三百二十三章 孫福回來了第四百零三章 徵收商稅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八百三十七章 靈犀一閃的速度第八百九十七章 萬國芳華第六百零一章 高士廉大義滅親(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