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雞生蛋

魏徵恍然道:“原來如此。可以臣之見,韓仲良未必肯追隨殿下。”

“爲何這麼說?”

“韓仲良是民部尚書,如今又兼任錢莊大總管之職,已經是位極人臣,殿下還能用什麼去延攬他呢?”

李沐看了一眼魏徵道:“其實他與魏公有相似之處。”

魏徵一愣道:“有何相似?”

“青史留名。”

魏徵突然領悟到李沐的意思,其實自己何嘗不是這樣,按說自己是國公、特進參政,也是位極人臣。既然自己能放棄一切追隨李沐,韓仲良又有何不可?

李沐笑道:“魏公難道沒有感覺到,其實當一個人官做到了位極人臣時,成就感成了唯一的追求嗎?”

魏徵點點頭,從龍之功,這是多麼讓人熱血沸騰的四個字啊。

這四個字表示着能進入皇帝的核心層,更代表着一種成就感。

試想,能將一個本無緣皇位的人,擁戴成了皇帝,就是多麼令人嚮往的成就啊。

李沐看着魏徵陰晴不定的表情,問道:“魏公還認爲韓仲良無法延攬嗎?”

魏徵搖搖頭道:“殿下天縱之才,臣佩服。”

李沐道:“如此,三日之後,還須煩勞魏公親自出馬,爲我延攬韓仲良。”

魏徵躬身道:“臣必不負殿下期望。”

……。

三天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

可對於韓仲良來說,如同過了一輩子。

他發現原來讓百姓安居樂業並不難。

杭州、越州的商稅已經達到了二成,這相比於中原的一成來說,增加了一倍。

可長安的一成還被商人詬病成與民爭利。

而杭、越兩州二成商稅,民間卻毫無爭議。

這歸功於兩州免費的蒙學,和大量基礎設施的興建,還有百姓對官府的信任。

取之與民,用之於民。

李沐在朝堂上說的話,竟在兩州真正地施行起來。

韓仲良還特意去了幾個縣,視察各縣蒙學。

這才發現蒙學的先生竟是國子監的生員。

天啊,韓仲良心中哀叫,李沐是怎麼做到的?

一個國子監生員,就算沒有門蔭,出來至少也該是個下縣八品縣令。

而在杭、越州竟成了一個蒙學先生。

而關鍵在於這些國子監生員竟孜孜不倦、樂此不疲。

韓仲良詢問之後,才知道李沐承諾三年後所有生員晉爲縣學先生,再三年後,晉爲州學博士。

而他們如今都兼着都督府參謀從事,這是正七品的官職。

韓仲良有些佩服李沐的手段了。

這是典型的借雞生蛋啊。

以大義吸引學子來杭州,以官職穩定人心,可幹得卻是鄉間蒙學先生。

但韓仲良不得不承認,李沐做成了千年以來,無數聖賢都做不成的事。

至今杭、越兩州數萬名兒童有了免費的書讀,不僅如此,還有每日一頓免費的午餐配給。

這讓韓仲良在驚詫中更有些熱血沸騰。

是啊,如果大唐三百多州都是如此,那該多好啊!

最後一天,韓仲良去了華亭縣。

三日來困擾韓仲良的疑惑,在這裡終於被解開了。

雖然對華亭縣的擁擠和骯髒,還有治安韓仲良心中詬病。

但在見到華亭偌大的港口和船塢,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了。

韓仲良一直疑惑李沐是怎麼養活二州百姓的,開始一直以爲李沐自己生財有道,掏腰包供給蒙學,以搏取名聲呢。

可現在韓仲良明白,李沐不單沒有自己掏腰包,甚至可能落入腰包了。

港口進出的貨物,遵行的可不是杭、越兩州的商稅,是特定的進出口稅,這個稅率嚇壞了韓仲良,讓他半天沒有合上嘴。

絲綢、茶葉、瓷器、鋼鐵製品、玻璃製品等的稅收竟高達數倍,甚至是十數倍。

而韓仲良甚至發現李沐竟在出口朝廷禁止的刀劍弓弩,而這稅收已經高到了令韓仲良咋舌的地步。

也就是說,李沐已經不是日進斗金所能形容的了。

怪不得杭、越兩州生怕錢花不光似的,不斷地從大唐各大產糧地大量購進糧食。

原來港口才是最大的生錢之道。

韓仲良的心中充滿了驚悚,他能想到的是,如果李沐真有反意,大唐恐怕真有可能易主了。

最後韓仲良參觀了銀幣工坊。

巨大的蒸汽機,冒着滾滾濃煙,在“呯呯”聲中,將一排排銀幣衝壓出來。

韓仲良已經震驚得無以復加了。

原來鑄造是如此簡單,根本不需要大量的鐵匠,汗如雨下地用錘鍛打。

江南大量銀幣的流通,自然瞞不過朝廷,韓仲良早就知道。

可韓仲良不明白,李沐哪來那麼多的銀子。

……。

當韓仲良跪在自己面前,大禮參拜,以定君臣名份時。

李沐並不奇怪。

正如李沐與魏徵所說,韓仲良的效忠是必然的。

要想未來在錢莊佔據一席之地,韓仲良不得不做此決定。

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明白。

雖然朝廷與杭、越兩州的實力對比不在一個階層上,但杭、越兩州的暴發力卻高過了朝廷幾個臺階。

而統治的基礎在於民心向背,和軍事實力。

而這些杭、越兩州更是領先於朝廷幾個階層。

韓仲良是聰明人,他哪能看不清楚李沐的鴻皓之志,他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並不大,與其做鳳尾,不如做雞頭的道理,他自然熟稔。

魏徵替李沐的延攬,不過是給他的臺階,雙方自然是一拍即合。

“臣願意追隨殿下,爲殿下效犬馬之勞。”

李沐大笑着起身攙扶道:“韓相言重了,能得韓相襄助,孤與虎添翼,快快請起。”

落座之後,韓仲良道:“臣心中有一疑問,不知當不當問?”

李沐微笑道:“韓相但問無妨,孤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臣昨日觀銀幣鑄造坊的生產,心中甚是不解,殿下如此數量的銀子從何而來?”

李沐哈哈大笑起來,看了一眼魏徵。

魏徵道:“韓相應該知道殿下攻打倭國之後,租借石見之事。”

韓仲良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原來這些銀子來自倭國?”

李沐點頭道:“韓相所猜沒錯,銀子確實來自倭國石見。”

第四百九十九章 長孫無忌服軟第二百十六章 李承乾的COSPLAY第一百零七章 募兵規則(第二更 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九章 私唔長孫渙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孝恭效忠第四百八十八章 兄弟相殘第六百四十六章 美人如玉(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厚顏無恥第五百三十六章 有內奸?第三百七十一章 目標是李沂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淳風的預言沒錯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雞生蛋第三百五十三章 長孫無忌真會謀反?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母沈羽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孫福回來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雞生蛋第五百十章 孫華的敘述(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是怪臣背主求榮嗎?第八百五十三章 李師的瘋狂第七十七章 突破口第八百二十九章 匹夫之志難奪第十三章 朝廷議賞第六百三十一章 欲燒三把火(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十五章 病虎秦瓊(第十更 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鏡如戲第二百四十四章 私相授受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定造反(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三百六十章 人心究竟怕什麼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伯?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內們第七百三十八章 有賞有罰第八百七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百五十一章 高延壽獻策第九百六十五章 朕不是這世人第九百九十五章 血戰麥地那第九百十六章 親審高陽第一百七十三章 結案第八百六十四章 信任,有時就是一種毒藥。第九百十九章 該來的,終究會來第六百三十章 欲燒三把火(一)第八百七十三章 何必呢?何苦呢?第五百九十章 據理力爭(加更)第一百零一章 送金送銀送僕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反擊(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多年同袍,分道揚鑣第六百四十八章 新年第一朝落幕(加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實則虛之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莊第六十九章 深諳進退第五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現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世民救場第七百八十七章 崩潰的不只是內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彈指一揮,生死之間第九百九十八章 以何爲君,牧何民?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師被罰第八百零八章 房喬怕了第四百四十章 許胤宗的兒子許意第九百八十四章 誰敢與朕爲敵,那就輾碎它。第三十九章 打了小的惹來老的第六百四十六章 美人如玉(二)第六百七十章 長孫渙獻計第五百七十五章 指鹿爲馬第五百五十一章 瓜州會師第六百七十三章 滎陽之行(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長孫無忌的演技第二百零九章 你待怎地?第四百十三章 滅百濟?第八百六十四章 信任,有時就是一種毒藥。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力青黃不接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牆上一聲吼第八百七十七章 斯文人罵人的藝術第八百三十四章 勝利者總喜歡與失敗者聊天第九百五十九章 朱邪克勒被圈禁第五百十四章 李懷道受封鄧王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三百零四章 十一年前的密事(一)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虎出籠第一百三十五章 連升六級第三百六十八章 秦心的安置第九百三十二章 當然得留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世民救場第二百零八章 庶女可嫁第五百十四章 李懷道受封鄧王第七十二章 祭奠李淵第五百二十六章 主僕遇難第六百二十一章 追諡息王爲太子第二百十一章 美人計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五百六十一章 休戰言和第三百十七章 近朱者赤第六百九十一章 韋貴妃省親第八百三十九章 你究竟是何意?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燒三把火(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味雜陳第四百一十章 火燒牟支第三百七十章 受封會稽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