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李沐與薛禮部會合

正如李沐所猜測的。

百濟與倭國正在進行緊張的談判。

說來也奇怪。

百濟王扶余璋和新羅王一樣,都是大唐正式冊封的藩王。

武德初,扶余璋被李淵冊封爲爲帶方郡王、百濟王。

可與大唐距離近的百濟卻與大唐不親密,反而是距離遠的新羅,與大唐關係頗深。

百濟卻與倭國來往親密。

雙方的皇族都與聯姻關係。

這次的談判,百濟沒有討價還價的本錢,有求於人嘛。

唯一的支撐點就是百濟與倭國的親密關係。

可倭王舒明天皇田村的胃口很大,他要的是包括伽耶在內的整個康州。

以伽耶爲跳板,佔據康州,那倭國就有了北上的可能。

康州如今雖然還有一小半在新羅手中,可一大半在百濟手中。

要吐出這塊肥肉,百濟王扶余璋顯然是捨不得的。

不僅捨不得,扶余璋更明白,如果放倭國這條狼進入半島,那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雙方之間已經在這個問題上爭執了好幾天。

一直沒有達成協議。

……。

四天後,新羅傾盡全力,聚集起約五萬大軍,分南、中、北向漢江、洛東江以西,發起了全面反擊。

次日,神機衛南北兩路分別出城向包圍邁羅、佐魯兩城的百濟軍,發起了攻擊。

神機衛固守了一個月,憋得身上都長蟲子了。

如今禁令一開,那勢頭如同下山的老虎,嗷嗷叫啊。

包圍邁羅、佐魯兩城的百濟軍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迅速崩潰。

三天時間,北路蘇定方部連克賓汶、神丘、嵎夷等七城,進逼熊津。

南路薛禮部連克無割、牟支等五城,兵鋒直指百濟都城泗沘。

李沐在得到稟報之後,連忙傳令兩軍立即停止進攻,就地佔據城池進行修整。

其實不用李沐下令,蘇定方、薛禮也已經意識到了。

三天時間,過於急進,補給線拉得太長。

同時孤軍深入,補給線無法保證安全。

幸好百濟此時已經顧頭不顧腳,因爲東面新羅的攻勢規模更大。

所以,給了神機衛整頓、鞏固補給線的機會。

可問題是,李沐的預判出現了明顯的疏漏。

那就是百濟在這種情勢之下,已經再顧不得倭國的野心。

立即答應了舒明朝的要求,割讓康州於倭國,並送王子扶余豐至雞波(大阪)爲人質。

由此換取倭國派兵渡海救援。

倭國得到滿足,達成協議次日,便派早已集結完畢的五萬大軍渡海在伽耶登陸,兵分東、西兩路,東路向津江挺進,西路北上,攻新羅慶州,進逼新羅都城金城。

戰局由此發生了逆轉。

倭軍的參戰,百濟組織起五萬大軍,配合倭軍向新羅發起了反擊,僅一天的時間新羅大軍迅速崩潰,紛紛潰散止漢江、洛東江之東,才組織起有效防禦。

至此開戰以來的所有收穫都得而復失。

而新羅都城金城危急,新羅王無奈之下,只能抽調洛東江以東的軍隊回援金城。

李沐在得到情報時,就發現自己的判斷出現了偏差。

倭國人會參戰的判斷沒錯,可李沐一直以爲倭國會按後世救援百濟一般,渡海由白江口登陸。

如今倭國從伽耶登陸顯然出乎了李沐的意料。

李沐立即下令,令南路薛禮部固守牟支待援,令蘇定方部全力攻擊熊津,爭取在倭軍北上之前,佔領百濟前都城熊津城,以期固守待援。

同時,李沐立即令文登五千神機衛渡江登陸佐魯,與薛禮部會合,以期能在牟支擋住倭軍,爲蘇定方攻下熊津贏得時間。

李沐沒有下令撤退的原因,在於局勢還沒有惡化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因爲李勣的十萬大軍正駐守在遼東。

只要有三萬人渡海蔘戰,足以扭轉半島局勢。

李沐親筆書信兩封,一封去長安,另一封送去李勣。

之後,便率五千人渡江。

……。

一天之後,李沐與薛禮會合。

見到薛禮的第一句話,李沐就問:“傷亡情況如何?”

薛禮低頭答道:“陣亡一百五十餘人,傷者三百餘人。”

什麼都還沒幹,傷亡加起來就有近五百人。

李沐的臉色變得鐵青。

薛禮見李沐臉色不虞,連忙解釋道:“末將奉命回撤牟支的路上,與倭軍遭遇,由此發生了一場激戰。”

劉仁軌也在邊上替薛禮分辨道:“這不怪薛將軍,當時倭軍分東西兩路夾擊我軍,且兵力數倍於我,如果不是薛將軍當機立斷,親自率軍殿後,恐怕我軍退路就被截斷。”

李沐冷冷道:“誰讓你們孤軍突進的?纔開戰就損失五百人,你們打算讓多少將士留在百濟?”

劉仁軌分辨道:“殿下息怒,其實我軍並不吃虧,雖然傷亡了五百人,可倭軍右路幾乎被我軍打殘,損失至少在三千人以上。”

李沐大怒道:“還詭辯?神機衛每個將士的身上,所耗費多少錢財?就算十個、二十個倭軍也不足以與一個神機衛士兵相提並論。出兵之前我是如何千叮嚀萬囑咐的?讓你們千萬不可貪功冒進,結果呢?”

薛禮躬身道:“末將知罪,請殿下責罰。”

劉仁軌也沉默下來了。

李沐這才收斂了怒氣,問道:“城外態勢如何?”

薛禮道:“倭軍被我打殘了一路,不敢再貿然進攻,只是一路尾隨至牟支城。如今在城外安營紮寨,與我軍對峙。”

“倭軍戰力如何?”

“不值一哂。”

李沐略帶譏諷道:“不值一哂,還讓你傷亡五百人?”

薛禮略帶委屈地說道:“殿下不知,神機衛連克無割、牟支等五城之後,所帶箭矢、天雷以及糧草皆已告磬,此戰完全是神機衛官兵與倭軍拼死血戰才取得的勝利。如果補給完畢,末將以三千人足以擊潰城外敵軍。”

李沐斜了一眼薛禮,“那還不是因你貪功冒進之過,早與你說了,要記得穩步推進,要保證補給線的安全。”

薛禮吶吶不敢再接話。

李沐此時氣也出得差不多了,不再指責薛禮。

冷靜下來,李沐問道:“與我說說倭軍情況。”

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世民欲玉石俱焚(加更)第三百七十七章 成人妖不遠矣第九十八章 坐地起價第三百零五章 十一年前的密事(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房玄齡淡出朝堂第三百零三章 鄭觀音(四)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朱邪克勒第四百零六章 登陸成功第二百七十六章 臨行前的安排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義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一百八十五章 差點尚公主第三十章 有心種花第七百八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言傳身教第三百四十七章 實則虛之第三百六十四章 舔犢之情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七百七十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三十三章 軍令狀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言和第一百五十五章 長袖善舞第一百三十四章 馬周馬賓王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孝恭效忠第二章 生財有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舉止神秘的秦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長孫明月替父求情第九百八十二章 騷亂第九百九十三章 彼此彼此第五百十四章 李懷道受封鄧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驟聞驚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李道宗也是輔臣之一第五百十一章 孫華的敘述(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拜會秦瓊(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千里之外?第十四章 李大亮的善意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無忌發動兵諫第九百七十三章 遺憾有遺憾之美。第三百二十七章 本王能看中你那些髒錢?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重建玄甲軍(加更)第九百十三章 高陽一案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能開源,就只能節流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三十七章 再遇李泰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重建玄甲軍(加更)第七百七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二百四十三章 常玉被捕第五百七十九章 聞香被抓第五十九章 忌憚第一百十一章 不起眼的孫福(第六更 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王的逆鱗第四百七十二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七十七章 果然是個人物第四十二章 合作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李沐心中的背鍋俠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七百零六章 鑄幣權(一)第三百零一章 鄭觀音(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世間唯情話最爲動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匹夫之志難奪第三百章 鄭觀音(一)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六百二十九章 蓋棺定論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綠雲遭遇埋伏第一百九十四章 同氣連枝第六百六十五章 可願做孤的王妃?第九百七十四章 少年名臣第九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三百八十三章 江南大旱第五百四十章 暗地北上第二十章 一代賢后第八百零八章 房喬怕了第八百十二章 再遇催婚第五百三十一章 席君買來投第十四章 李大亮的善意第五百零六章 息王寶藏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九百四十二章 我沒錯第二百三十六章 道貌岸然第三百八十五章 借糧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一百九十六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孝恭的瘋狂第九百十六章 親審高陽第五百零六章 息王寶藏第六百八十二章 李世民善使美人計第八百七十七章 斯文人罵人的藝術第三百二十章 而我,便是聖骨第九百四十三章 誠信友愛,堅韌敢死第四十七章 轉瞬即逝的野望第三百九十八章 保證書?第六百四十一章 玩陰的?我也行!第一百零六章 侯君集出征(第一更 求訂閱)第八百零四章 平衡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恃身份的李麗質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三十一章 無意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