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把火

寧純道:“下官閱人甚多,卻從未見過象殿下這般率性行事的,不過由此可見,殿下是真的心中裝着百姓,下官佩服。”

李沐笑道:“孤初涉地方事務,可能有些標新立異,但孤爲民之心,正如寧刺史所言。寧刺史今日慷慨相助之情,孤記下了。”

寧純道:“越州與杭州互爲依屏、脣齒相依。越州雖然也有乾旱,但湖泊衆多,倒也不至於如錢塘嚴重。區區三十萬斤糧食不當殿下讚譽。下官這就回州府籌措糧食。”

“那就有勞寧刺史了。”

寧純向李沐躬身一禮,出衙門而去。

這樣一來,三十萬斤軍糧支撐十天,越州府的三十萬斤正好接上,可以支撐二十天了。

李沐對長史沈樂文、司馬郭義道:“孤有事要煩勞二位。”

沈樂文、郭義起身拱手道:“殿下吩咐。”

“沈長史帶府衙胥吏,前往各縣鄉紳處籌糧,告訴鄉紳,這是孤向他們借的,有借有還。”

“下官領命。”

“郭司馬帶一千貫前往揚州購糧,錢由本王出,多多益善。”

“下官領命。”

“蘇將軍去向神機衛將士說明此情,即日起神機衛所有人都參與引水渠修築,爭取早日完工。”

“末將領命。”

“諸位的任務都已明確,那就各司其職吧。”

“是。”

滿滿一堂的人瞬間散去。

只留下了李沐、魏徵、李師三人。

“水渠經過的路線,就勞煩魏公率衙門裡當地的官吏制訂了。要快,儘量繞過不易開挖的區域,最好離民居越近越好。”

“臣領命。”

李沐不免有些得意,向魏徵問道:“魏公以爲,孤今日處置如何啊?”

魏徵翻了翻白眼道:“殿下以一己之力爲杭州百姓造福,臣佩服得五體投地。不過,臣想問問,殿下可以如此處理錢塘府五萬百姓,可如果是天下數百萬人受災,殿下該如何處置?莫非殿下也有私錢以救百姓乎?”

李沐聽了魏徵的話,頓時如同淋了一頭冷水。

李沐沒好氣地懟道:“那不是還有朝廷嗎?”

“可就算上報朝廷,這一來一去之間,就算朝廷下旨救災,當地百姓恐怕早已餓死。”

李沐啞口無言,怒視着魏徵,心道這老頭還能不能好好說話了。

不想魏徵突然改變語氣道:“不過臣還是很欣慰,殿下小小年紀心中就裝着百姓,行事果斷,不受人讒攏,有此一點,足矣。”

李沐試探着問道:“魏公這是在誇我嗎?”

不等魏徵回答,李沐立即道:“我就當你是讚我了。”

魏徵哈哈大笑道:“臣自然是在誇殿下,從政的經驗可以慢慢學,可人之天性與生俱來,殿下有此心性,必能成就大事。”

李沐這才展顏笑了起來,誰不愛聽好話?

“不過,殿下眼下最要緊的是,培植一批應手的人才,否則殿下就算有三頭六臂,也無法成事。”說着,魏徵斜了一眼李師道,“象他們這樣的武人只能征戰,不能治國,殿下還是多注重一下文人吧。”

李沐一愣,突然笑道:“魏公說得在理,沐謹受教。這樣,衙門外等候的一百學子,就交給魏公了,孤三個月之後,要看到一批能爲我所用的文臣。”

不等魏徵說話,李沐拉着捂嘴偷樂的李師奪門而去。

留下魏徵愣在裡面,一絲聲響都沒有。

來到衙門外,李沐衝着等候的一百餘學子道:“諸位隨孤南下,爲得是什麼?孤以爲無非是建功立業,可如今錢塘府旱情緊迫,孤已決定,引錢塘湖水入城。孤希望諸位能在此次抗旱救災中展露出自己的才能,也好讓孤量才使用。諸位可願意隨孤打此一仗?”

“我等願意。”學子們大呼道。

“好。如此就好,你們現在可以進府衙向魏刺史報到,具體需要做的,魏刺史會爲你們安排。”

學子們“轟”地涌進衙門。

李沐與李師捂着嘴偷樂。

這時聽見魏徵的咆哮聲傳來。

李沐想象魏徵那唾沫橫飛的模樣,笑得更歡了。

……。

李沐帶着二百輕騎和李婉順等人,隨着李師去了軍營。

如蘇定方所言,軍營建造在寶石山腳下。

前後三層,圍成半圓。

爲李沐建造的住處明顯比較大。

由正堂、後院,左右各兩間廂房組成的院落。

李沐將李婉順三姐妹和秦心安置在後院。

自己則在離正堂最近的廂房裡安置下了。

次日一早,魏徵率衙門八參軍從事和上百學子,共同繪製的錢塘縣六條水渠線路圖便出來了。

雖然粗糙,但這本不是什麼精細的活。

魏徵選用的還是那時建造水渠的方式。

先開挖出兩尺寬的渠溝,然後用瓦片鋪底,上面鋪設竹管引水,然後在渠溝上覆蓋石板。

既用不影響土地使用,也能方便日後疏通。

沐想了想,將瓦片、竹管摒棄,選用石板鋪底,上面抹平水泥。

如此既免除了日久竹管腐朽引起的堵塞,也能使水流更大。

同時這樣的方式,會使得進度加快,畢竟水泥找平來得更容易些。

錢塘縣徵集的民夫有四千多人集結完成,其餘七縣的民夫也正向錢塘而來。

百姓們生活拮据,如今乾旱引起的糧價飛漲,讓百姓買不起糧食。

一天三斤米的工錢,足夠讓一家人吃飽。

所以,百姓對徵集民夫之事,十分踊躍。

徵集的民夫總數遠在一萬之上,據負責此事的別駕黃晟稟報,大約有一萬五千人之多。

雖然這是好事,可以令進度加快,人多力量大嘛。

可面臨的難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糧食的消耗速度也加大了。

民夫加上神機衛,一天的糧食消耗就在六萬斤。

三十萬斤軍糧只能支撐五天時間。

但李沐沒有令黃晟去回絕百姓,而是選擇不再等,直接下令開挖水渠在城中的六個儲水池。

七八千人分成六個區域開工了。

或許是因爲這次工程是符合百姓利益的善舉,錢塘百姓們都自發地前來工地幫忙,或送水或幫忙做飯。

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之地第六百七十六章 民部左侍郎第七百十九章 二崔所圖第七百六十二章 突破鴨綠江第二百十六章 李承乾的COSPLAY第三百零七章 這只是利息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不寬仁,但不缺德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走第三百四十七章 實則虛之第七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五十九章 駁旨第四百二十三章 倭皇乞和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七百二十四章 怎麼打?誰去打?第二百三十五章 遭遇刺殺第二百二十三章 袁天罡溘逝第三百四十二章 欽犯劉仁軌第五十六章 敲打楊務廉第一百八十六章 長孫無忌的威脅第六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五十九章 敲竹槓?第九百五十六章 那麼,再來!第九百零一章 這是陛下設下的局?第八十章 嚇尿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把火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夥來歷不明之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綠雲遭遇埋伏第八百三十六章 長林衛,風起長林第四十一章 長孫衝的酸意第四百五十九章 敲竹槓?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遺憾第一百九十七章 五姓異動(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一百十五章 病虎秦瓊(第十更 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六章 沈氏的身世第六百四十八章 新年第一朝落幕(加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差點尚公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四百十一章 血戰突如其來第一百六十二章 試探軍心(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孫福回來了第五十七章 出征大典(一)第八百零五章 君臣之鬥第三百二十章 而我,便是聖骨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味雜陳第九百六十六章 孫思邈含笑而死第八百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就是息王之子第四百十三章 滅百濟?第五百六十四章 多年同袍,分道揚鑣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重建玄甲軍(加更)第九百六十五章 朕不是這世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娶了媳婦忘了娘第七百四十二章 李師被罰第九百二十九章 出奇兵第九百一十章 刺皇?第五百二十五章 倖免者第九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有啥?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世民欲玉石俱焚(加更)第七百三十六章 慌報第三百七十六章 李沐心中的背鍋俠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道宗訪蒔花館(加更)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穫的季節第三百七十二章 國子監門口的忽悠第一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九十五章 圍城(六)第五百九十八章 驅虎吞狼之計第七百九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六百零三章 李沐的戰術(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實在了第七百一十章 京兆韋家沒落(一)第二百六十章 瞬間反轉第六百四十五章 美人如玉(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兄弟相殘第一百四十章 人不風流枉少年第五百二十七章 袒護第四十七章 轉瞬即逝的野望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輔臣之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馬周心中的失落第八十六章 破繭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遺憾第五百五十五章 目標龜茲第一百零八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三更 求訂閱)第七百零八章 要麼不出手,出手就得狠第六百八十二章 李世民善使美人計第九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一百十四章 綠雲的身世(第九更 求訂閱)第五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二十九章 匹夫之志難奪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綠雲遭遇埋伏第二百三十七章 親衛常寶第九百三十章 李恪也死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新政待發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四百五十四章 錢莊之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朝會(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求仁得仁,復無怨懟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九百章 煙花三月下杭州第九十八章 坐地起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