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五姓異動(一)

這三處馬周都特意報請李沐,各派了五十名神機衛維持秩序,以防不測。

同時,經民部尚書韓仲良奏請,皇上允准,此次募集之款項,直接封存戶部,交通監所需,皆須通過戶部撥付,如此可避免募集款所用非途,也可對交通監進行應有的監督。

所以,李世民特意派了六千禁軍,入駐三個募集處,以保障錢款押解入庫,不致給匪徒可乘之機。

凌晨寅時,馬周最後一次關照東、西兩市的經辦人員,一定要按所訂規矩募集。

之後,各就各位。

不得不說,這次的事先準備是充裕的。

按李沐所言,這應該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公開募集,將載入史冊。

馬周做爲具體經辦之人,名入青史已經是囊中取物一般。

事實上,募集開始之後,一切如計劃般進行着。

甚至比想像中更加順利。

排隊的百姓經過驗證身份之後,一手交錢,一手取證。

這張前所未有的股權證上,不僅有馬周的私印,還有兩個大印,交通監的官印,民部的官印。

沒有人對此有異議,在百姓看來,官府就是信譽的保證。

馬周甚至對韓仲良感慨,長安城不愧爲京都,天子腳下,連尋常百姓都知書達禮,都默默地排着隊,聽不到一絲吵雜聲。

就連交錢時,百姓與小吏配合着,將一輛輛板車上的銅錢稱重,都是熟練而快速的。

望着一車車銅錢、金銀運往民部衙門,馬周與韓仲良對此欣喜不已。

看來,原計劃三天的募集,現在只要一日就夠了。

而往往,完美的背後就是錯漏,而這錯漏更往往是致命的。

世事往往如此。

當夕陽西下,黃昏將至。

募集數量已經足夠,甚至還勸退了許多沒有來得不及申購的百姓。

馬周與韓仲良這才鬆了一口氣,相互對視一眼,爆發出暢快的笑聲。

確實,擔驚受怕了一整天,如今該是慶賀的時候了。

一千萬貫啊,如果都是銅錢,稱重量就得有三千多萬斤,幸好有一半是金銀。

也幸虧有六千禁軍安排護送。這要是稍有差池,那就真出大亂子了。

這可是朝廷近半年的歲入。

就在這時,有人突然衝進來,韓仲良一驚,剛要喚人阻攔。

“韓相莫驚,這人是下官所派,在城中各募集處探查。”

韓仲良這才放下心來,心道,還好,這都差最後一哆嗦了,別出什麼事纔好。

而馬周此時心中也驚,因爲他這時纔想起,自己派出了數人去各處探查,怎麼着之前就應該有人前來回報。

怎麼到現在天都晚了,纔回來一人。

馬周的心突然拎了起來。

被放進來的那人衝上前來,急喘道:“稟主人,出大事了。”

馬周眼一瞪,喝道:“快說。”

“有人在南城外設卡阻攔,所有周邊百姓都被拒之城門外。”

馬周聞言頭嗡地一聲炸了,百姓沒有入城,那今日一天所募集的錢財從何而來?這些前來申購的百姓又是怎麼一回事?

他厲聲喝道:“你怎麼到現在纔來回報?”

“小人是想前來回報,可城中各處也有人阻攔啊。”

“那你現在是如何回來的?”

“現在所有設卡之人都撤走了,小人才得以回來。”

馬周這下真驚了,他望着也是臉震驚的韓仲良道:“韓相,出大事了。”

而這時,又有數人急匆匆而來。

“稟主人,西城門外有人設卡阻攔百姓入城……。”

“稟主人,東城門外有人設卡……。”

……。

馬周與韓仲良面面相覷,什麼人有這麼大的手筆,這可是天子腳下啊,更何況這解進庫的一千萬貫,那是真金白銀不假啊。

完成申購的百姓們已經如水銀匯地,潮水般退去,消失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無跡可尋。

馬周突然驚醒道:“韓相,恐怕最壞的情況已經發生,茲事體大,與我進宮面聖。”

韓仲良也反應過來,“快,快進宮。”

……。

如果將時間撥回上早晨的南門外十里,最靠近長安城的官驛。

此時的官驛中,聚集了數十個統一制服的人。

沒錯,就是統一制服。

這制服說的不是官服,也不是軍服。

在這個時代,男人們的衣服除了官服和軍服,可以選擇的很少,基本都是圓領後翻袍,最多加個軟腳襆頭。

如果是平民百姓,需要下地幹活或者挑擔使力的工匠們,基本就是外罩交領右衽短衫。

所以,說它是制服,其實只是強調了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人穿的衣服是統一的顏——白襟褐身鑲綠邊。

最關鍵的在於短衫上邊,有着一個明顯的方形標識。

只是這個標識並不相同。

有的是“鄭”,有的是“王”,有的是“李”、“盧”、“崔”。

只要是眼睛不瞎之人,沒有人會懷疑這些人的來歷。

這世間敢冒充五姓的人不多,或許會有,但絕活不長。

五大姓能縱橫天下,靠得不僅僅yn威,更靠得是望,數百年養的望。

不誇張地說,在民間,五大姓的話遠比皇帝的聖旨更好使。

縣以下鄉、裡、坊、村的治理,靠得不是官府,而是世家。

五大姓掌握着最基層的話語權,這不是憑李世民一道聖旨可以改變的。

如果說朝廷的聖旨出不了長安城,這確實是誇張了些。

可要說朝廷的聖旨到不了鄉、裡、坊、村,那就一點都不會含糊。

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其實後世也一樣。

武斷地去指責五大姓殘暴虐民,是不準確的。

因爲對百姓來說,五大姓就是他們的衣食來源。

你看,當一小撮百姓推着板車朝着官驛而來,越來越近。

這時,官驛的那羣人中,出來一個胸口標識着“崔”字的中年漢子。

他身上並無武器,只是雙手後背着,慢條斯里的衝着迎面而來的百姓喊道:“來的可是王打鐵家的?”

迎面而來的百姓聞言就停住了。

爲首一個半老漢應道:“老漢正是王打鐵,敢問……咦,這不是崔爺嗎?怎麼,您也來購買那直道份子麼?”...“”,。

第八百九十一章 那就捏捏吧第六百七十七章 飲鳩止渴第五十四章 刻意拉攏(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唯他最狠第五百二十五章 倖免者第二百二十三章 袁天罡溘逝第八百三十章 朱邪克勒的野望第五百九十九章 李靖也是輔臣之一第八百六十七章 被徵辟的唐僧(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不象第六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四十五章 美人如玉(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如此結果最合適不過第三百四十一章 唯他最狠第一百四十八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二)第七百八十八章 帶甲入宮第二百九十六章 當街毆打東宮衛率第九百五十八章 勝利第六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拍即合第八百九十六章 愛卿何須體面?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師殿後第二百四十四章 私相授受第七百八十七章 崩潰的不只是內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孫福回來了第九十二章 李泰的幕僚團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二個兒子第九百八十五章 二崔叛亂第九百七十五章 時政之爭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觸即發第六百九十九章 李沐遇刺(二)第八十四章 堅持第一百七十五章 元宵之約第二百二十四章 千里之外?第七百六十六章 想做劉禪第二百五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對嗎?第四百十七章 自來熟的金勝曼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九百三十一章 也是個怕老婆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想做劉禪第八百九十章 房玄齡正式效忠第八百五十章 李恪很謙卑第六百五十八章 選妃第二十章 一代賢后第三百四十一章 唯他最狠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師殿後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襄縣主第五百四十五章 長孫無忌認罪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八十八章 探監(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嫡女來襲第四百五十六章 擠兌潮第八百九十章 房玄齡正式效忠第一百三十四章 馬周馬賓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做人要厚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試探軍心(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抉擇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獄(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第五百二十六章 主僕遇難第三百零一章 鄭觀音(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朱邪克勒第三十二章 若要富先修路第四百二十章 石見之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想做劉禪第七章 李沂的箭第六百八十四章 公道?!第一百零二章 黑白配第九百零四章 皇長子第十四章 李大亮的善意第八章 伏允來寇第六百八十六章 常綠雲突然離開第五百七十六章 李世民舉棋不定第九百四十四章 唐人果然狡詐第九百七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三十章 你一定會被射成刺蝟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母沈羽第四百四十九章 兄弟交心第六百八十四章 公道?!第二百四十九章 要人(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試探軍心(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一百零六章 侯君集出征(第一更 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四章 圍城(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一百五十三章 廷辯第八百八十四章 那你就去死吧第九百九十六章 薩那港海戰第九百七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八百零四章 平衡第八百零四章 平衡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會(三)第八百二十八章 韓威很瘋狂第四百五十八章 女兒紅第三百二十七章 本王能看中你那些髒錢?第九百八十四章 誰敢與朕爲敵,那就輾碎它。第九百六十三章 老兵李靖第五百七十五章 指鹿爲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