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瑪蒂爾達的過往

很快戈弗雷的信件,就送到了博希蒙德的手中:

“神聖羅馬帝國凱撒的總掌旗官,下洛林的公侯,布永的邊境伯爵,赫利亞斯與克里夫的後代戈弗雷德布永,帶着恭謹無比的語氣,問候阿普利亞公侯,尊貴的博希蒙德德特維爾閣下。

鄙人願意調解聖座與凱撒陛下的誤會,也願意解除您與巴里城間的紛爭,據鄙人所知,聖座現如今已準備動身前去勒芒,馬上偉大的東征即將到來,假如您願意與鄙人聯手的話,那麼你我便可以共同打着榮耀的公侯旗標,一起前往東方開創最偉大的事業,永世爲友互相扶持;若不允的話,那麼就讓你我兵戎相見好了。因爲布永的戈弗雷,必須要完成凱撒陛下授予的使命,除死方休。

鄙人會在基督像前爲您祈禱,相信您會做出最爲明智的抉擇。”

結果博希蒙德對着信件啐了口吐沫,言道,“難道便只有你可以請求援軍嗎?”而後他喚來名傳令兵,交給他一道手諭,要求對方儘快要到羅馬城中去請求援兵,請烏爾班殿下動員整個倫巴第聯盟:托斯卡納、米蘭、洛迪、安齊奧、比薩等,組織一支生力軍來,“現在希臘皇帝與逆賊亨利聯合起來,只要能在此一舉擊敗敵人,而後聖座東征必將高枕無虞,請相信博希蒙德。”

當傳令兵持着公侯的書信,騎着快馬疾馳而去時,博希蒙德爲了調整部署,應付額外出現的戈弗雷軍隊,便下令將總攻巴里城的日期延後。

作爲諾曼人精神上的領袖,博希蒙德的指揮與調度還是有一手的,起碼他足以讓萬人軍隊,在毫無破綻的情況下,抽出相當的軍力監察戈弗雷的援軍,隨後繼續保證了對巴里城的包圍。

但巴里城內。前些日子頹喪的氛圍也爲援軍到來燃起的火焰一掃殆盡,所有人包括原本準備乘船離去的市民,都登上城郫,使用弓箭與射石機驅退諾曼的騎兵。並且奮力搶修城牆。

而今所有的焦點,都回歸到了羅馬城的教皇的身上,冥冥之中他的態度,便足以左右整個意大利的局勢。當博希蒙德的傳令騎兵日夜兼程,衝入羅馬城後。便直接來到了聖座所在的宮殿之前,當時整個羅馬城都在沸騰着,修士們與奴僕們又在忙乎着,準備在教皇的冕下,將整個樞機班子再遷移到勒芒城去,這次的會議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每個人都不會掉以輕心。

烏爾班坐在座位上,他的身邊是最爲親厚的瑪蒂爾達,和她的小丈夫沒精打采的韋爾夫,及那位從亨利四世宮廷裡叛逃來的普拉西狄絲。當接到了阿普利亞公爵的急信後,聖座便對幾位論述了他的意見,“依我看,博希蒙德的看法見解是有道理的,那位高文在奪取了巴里城後,驅逐了公教會,而重新採用了希臘教會的禮儀,他們攻擊我們是無酵派,說我們是摻雜了可恥猶太人基因的四不像教派,還攻擊公教會修士的獨身戒條。他們認爲聖靈可以延及聖子,居然就說執事修士可以娶妻生子。如果高文在巴里城一日,那麼整個意大利南部的教義爭端,就會讓所有地區陷於動盪之中。未來所有人的東征也會遭遇到釘子。”

已經有五十歲的瑪蒂爾達堅決頷,並表示擁護教皇的決議,她與親表兄亨利四世已經翻臉爭鬥了快二十年,但不是爲了利益,而切切實實是爲了信仰,一位女子執起保護教宗的戰旗。並展現出了比所有貴族男性戰士更充沛的精力與更不折的堅毅。她多次被德意志蘭帝國的強大軍隊驅逐追趕,但從來沒有屈服過,她授予屬下城市與村莊自治權,授予商賈特貨專賣權,授予小貴族與農民自由的漁獵權,贏得了無數小城市與村落的效忠,這些人自覺組成民軍,與德意志蘭凱撒血戰,當波河平原無法抵禦亨利四世驕縱狂暴的騎士們時,瑪蒂爾達就退守在意大利東北部的山區當中,一個一個效忠她的村莊,在隘口與山崖上設置滾石、射矛機和沸油,組成連綿險峻的防禦網,讓亨利對她與聖座的覬覦寸步難行,她也是個智慧的女人,不斷挑唆收買亨利的子嗣與封臣造反倒戈,並在信譽上連續給予親表兄重創,當普拉西狄絲指控她丈夫亨利四世有性倒錯罪行時,瑪蒂爾達還在教宗的記錄上添加上,“當罪人亨利於維羅納城囚禁折磨妻子普拉西狄絲時,她親眼看到一團黑色的如同魔鬼的物質,這是罪人亨利用巫術召喚出來的,伏在她的腹部上,蠱惑她放棄對主的信仰,要她墮落。”

但她自己的個人生活,也遭到了戕害,表兄亨利四世也在動忠於自己的教士攻擊瑪蒂爾達。最典型的就是她和韋爾夫的婚姻,這樁婚姻是瑪蒂爾達主動提出的,她給當時還很年輕的韋爾夫親筆寫信:

“無關於女性的輕浮與魯莽,我只是肩負着自己的王國給你寫了這封信,許可你作爲丈夫身份統治整個倫巴第地區。我會贈送給你無數的城市,華美的宮殿,和如山的金銀,將你我名諱的榮耀結合在一起,締結男子與女子間最牢固的聯盟。”

於是韋爾夫來到了托斯卡納,女公爵瑪蒂爾達爲年輕丈夫舉辦了整整一百二十天的婚慶,奢華程度傲視王侯,而新婚當夜,韋爾夫卻拒絕與妻子分享同一張婚牀與愛,原因是他認爲妻子有巫術,這顯然來自於亨利方的攻訐,但也許就是單純因爲他認爲妻子年齡大了。

瑪蒂爾達在第二天,赤身**在丈夫面前,坐在一張鋸牀之上,她的軀體流出的血,證明自己的清白,並叱罵韋爾夫是個懦夫、海藻、雜碎,並宣稱她以後只會把韋爾夫當作一條不識好歹的公犬來豢養,剝奪他對自己領地的繼承權,並立下遺囑,死後所有的自領全部饋贈給羅馬教宗。

故而烏爾班對這位女公爵是充滿無上的敬意的,在得到她的肯後,“您是否願意提供一百名騎士與一千二百百名帶甲民軍步兵,前往巴里城馳援博希蒙德?”

第91章 對諾曼底伯爵的懲處第58章 巴里民團第98章 tarenta第71章 第三條路第77章 教廷使節第113章 前夜第34章 皇家大船塢第47章 索印第65章 宣戰第16章 彈劾輿論戰第9章 鼓聲第18章 爵位之爭(上)第11章 鞭刑第79章 幕牆第72章 國王的心臟第79章 御旗的丟失第63章 農軍騎兵第25章 老饕斯達烏拉喬斯第14章 烏勒瑪大會第49章 裂痕第17章 皇帝的想法第89章 賀朝歡第49章 獅旗和葉凡杜尼旅團第60章 色雷斯志願軍(下)第89章 金星第52章 默契第96章 林中小屋第40章 小販般的皇帝第53章 坍塌的殿堂第44章 縱火第30章 杜洛汗之旗第131章 臨時小徑第19章 爵位之爭(下)第30章 杜洛汗之旗第35章 默契第47章 塔索第45章 火隧臺第97章 集結第36章 拖曳與追擊第33章 伯爾納第92章 還印戰爭第94章 排擠第22章 示威第19章 人人都愛雷蒙德第86章 招標失敗第76章 叛逃第126章 稱職的新御墨官第84章 扎哈斯再現第88章 奧興采邑第53章 與姐姐一起逃第1章 巨人歌利亞第100章 禍水引流第61章 守捉官求援第13章 博希蒙德第68章 “正義”被驅逐第103章 五月十八(上)第47章 揚帆西進第10章 幽靈的聲音第6章 苣苔山(下)第4章 兩岸對陣第89章 波斯塔和藏兵洞第109章 金壺第59章 絲綢花第89章 賀朝歡第84章 覲見的對視第24章 古爾第54章 一日落城第68章 宣戰第90章 復古的品階第67章 烽火飛揚第34章 皇家大船塢第58章 驢子尾巴第52章 亞吉授首第25章 三個人的陣勢第48章 萊特的勇氣第16章 車壘山第20章 聖妹的退讓第4章 阿婕赫的饋贈第113章 守捉官被俘第82章 僵持第30章 苦惱第48章 乳漲第83章 掃蕩戰第10章 褐軍第98章 應援第23章 伊斯法罕宮廷第45章 甜蜜圖謀第27章 博希蒙德長袖善舞第82章 坷垃第47章 小塔第11章 鞭刑第85章 澤菲利姆之戰(上)第59章 鐵血丹心郭統制第22章 捅破第5章 大霧第69章 梅洛特遣軍第43章 莫利亞新軍第13章 博希蒙德第46章 君士坦提安第77章 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