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恐怖的和平

堆積如山的屍骸、檑木和碎石,鋪滿了鷲堡大圓頂寺前的廣場,跌落下來的哈桑橫在其間,在高文的眼中像個白色的小點,當高文隨着護衛禁兵的步伐騎馬驅過來後,哈桑慢慢在他的視野裡變大變清楚了。

一個很普通的老人形象,白色大鬍子,帶着金絲纏頭,看起來和一般的阿訇沒什麼太大區別,他的身軀鍥入了下面的石板,乃至砸出了裂痕,渾身骨骼應該完全碎掉,身軀和四肢以奇怪的姿態扭曲着,血沒有流出來,大概早已混入破碎翻滾的內臟,腦袋側着,還有點意識的眼睛看着馬背上的高文,嘴角蠕動着,不知道想要說什麼。

他在這瀕死到最終死亡的短暫時間裡,應該是極度痛苦的。

原本服下毒藥是希望能減輕痛苦的,但卻事與願違,興奮反倒延遲了他的死亡時間。

“你不是位合格的藥劑師,真是差評。”高文盯住癱在石板上和馬蹄前的哈桑,居然說出這句話來。

這也是哈桑在人世間聽到的最後一句,不過他滿足的是,最終終於看到了消滅他的敵手,可以先說完句詛咒再斷氣。

突厥軍僕躍下馬來,握住彎刀蹲下,順着石板一拉,將死去的哈桑腦袋利索地切下,接着提在手裡,拴在了紅手戰旗矛杆上。

這時候鷲堡各處已完全化爲了屠場,許多信徒登上高巖投下而粉身碎骨,有的則徒勞地嚎叫着在圓形寺頂上跑來跑去,被四面圍定的聯軍士兵用火銃和弓箭逐一射殺......這座耗費哈桑和信徒十多年心血的麥蒙迪斯.阿拉穆特聯合城堡,用灰泥和砂礫建起的佔據山峰所有水源與物資的“銅牆鐵壁”,短短時間內就被強大的射石器械、火炮和士兵堅定的鬥志給打破了。

機要官菲拉克託斯帶着人手衝入哈桑的靜修宮殿,搶出了最有價值的東西——哈桑畢生的藏書,涉及無聊占星或宗教的典籍統統堆到那裡焚燬以示效尤,而一些機械、建築、農園、醫藥解剖等方面的則被菲拉克託斯裝入騾車車廂,一輛輛往山下運送。

騎在銀色戰馬上的高文,以勝利者與毀滅者並存的姿態,立於鷲堡巔峰上。幾名塞爾柱的書辦史官在文稿裡這樣描繪他的:

“宛如位真正的王者,乘馬步入他金色典雅的殿堂。

山中教派在他目中不過是一羣螻蟻,哈桑只是其中最大的一隻,當所羅門王的怒火席捲蟻垤時,它們豈可反抗苟存?

至此,巴格達、耶路撒冷、伊斯法罕諸地,法蘭克、希臘、塞爾柱諸族,所有的王公都可長吁口氣,將長久悶壓在心中的積雲疏散開來,來自鷲堡的死亡威脅將不復存在。”

攻陷血洗鷲堡後,高文、塞爾柱、希爾凡聯軍又在周圍一百古裡的範圍內,搜捕所有的教派信徒,而後分營處決之,不分男女老幼,正如高文先前對所有人說的:當威脅你的敵人全部死亡,他們怎可再威脅你?當威脅你的敵人如此結局時,而後他人又怎敢效仿威脅你?

高文慢慢喜歡這個世界起來。

因爲它雖然荒蠻血腥,但在這個時代王者是可以開創制定規則的,但不是所有人屈從於規則來彰顯所謂的“公平正義”,幹事情的阻力實則小得多。

一個月後,原本密佈着高山教派據點、村落的阿拉穆特地區,已完全化爲了無人區,近七萬信徒包括哈桑的副手加布祖克在內幾乎無人倖免全被屠戮,屍被有意扔在鷲堡直到麥蒙迪斯堡間的山間荒野當中,層層疊疊,無人收斂下葬,直要到自然界的風、雨,和天際數不清的禿鷲,將其化爲白色的森森骨山爲止,也是爲後世所有心懷不軌破壞秩序的異端提供個直觀而慘烈的警告。

而教哈桑的屍體則被倒着懸吊在破碎不堪的圓頂大寺正牆上,在其前面豎起一座巨大醒目的石碑,是用寺廟的大理石堆砌成的,上面用希臘文、拉丁文、波斯文與撒拉森文刻下了這段警示語:

“此次再也不會有一個阿薩辛在陰暗的角落裡遊蕩,幹着卑劣懦弱的勾當。

因爲這羣愚不可及的螻蟻和異端,已像塵土般被毀滅之帚掃除乾淨。

這裡曾是他們的屋舍,而今一片廢墟。

巔峰曾是座足以讓他們自誇的堡壘,屋頂之角可以摩擦金牛宮之角,巉巖可以觸碰獵戶座之腰,壯麗堪比土星之宮闕,崎嶇的山路如美女絲盤繞,黝黑的山洞宛若通往火獄的門房,但是我斯蒂芬.高文的巨炮和射石機擊垮了這裡支撐在天與山之間的樑柱,殺了這裡所有的人。

恰如上主所言,有始必有終,有破方有立。

得蒙上主的庇佑,使我的敵人賤如芻狗。我將最巨大的恐怖死亡播撒在這裡,但也把最美好的和平賜予了周圍所有國家。”

阿薩辛教派和許多突厥小割據勢力毀滅後,哈扎爾海和波斯的商路果然很迅恢復起來——波斯化的伊斯法罕宮廷,大量吸收亞美尼亞、希臘和意大利商人入內的塔爾蘇斯國,和剛剛站穩腳跟的耶路撒冷國,它們之間不迅做生意是根本無法想象的事,

盡屠阿拉穆特之後,高文和他的軍隊返歸到了阿爾達比勒城。

在那裡聖妹卡貝阿米婭等着他。

阿爾達比勒,正是古波斯祆教的聖地,迄今於此還矗立着一座巍峨的祭壇殿堂。

在裡面供奉着最神聖的“武士火壇”。

高文這個羅馬城欽定的“列品聖人”,居然又來到這裡拜祭火壇,來祈求自己的武勳長久。

殿堂門前列柱長廊中央,立着彩色的雕塑,也即是神聖的阿胡拉瑪茲達之像,身披着精細漂亮的米白羊毛披風的聖妹,走入這座殿堂,看着大廳中央大理石柱臺上熊熊的火焰,內心是不排斥的——因爲保羅派本就是祆教(及在其基礎上展起來的摩尼教)和基督教、新月教的混雜體。

在火壇前,高文轉過身來,微笑着看着他。

“祝賀你在波斯高原的巨大勝利。”

“不用談及其他的事,你舟車勞頓非常辛苦。我把你遙遙自梅利泰內城喚來,其實要是和你商議件很重要的事。”

聽到這話,聖妹黑色的瞳子不由得瞪大了些許,表示她的困惑。

第78章 冰島幻酒第79章 襲擊水門(上)第7章 火爐第114章 三個俘虜第66章 隔空喊話第81章 敵意第55章 裁決的理由第111章 莫名出處第76章 羊毛盾第61章 圓亭前的離別第74章 遇敵第98章 牀榻間的私密第26章 鐵門堡第6章 苣苔山(下)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116章 近射.遠射第47章 揚帆西進第54章 宏第39章 雷蒙德的索取第48章 首勳第32章 女將軍第21章 尊榮依舊第42章 守禦之火第61章 王子殞命第30章 尼基塔斯黨第57章 看破第53章 閃擊第97章 踢湯鍋第17章 集火第14章 宮城之落第9章 鼓聲第37章 紅手分隊第78章 軟肋第62章 少年狂想曲第71章 第三條路第38章 倒戈第50章 新口令第31章 互突第29章 呼羅珊守護者第21章 對公主的懲罰第31章 互突第103章 解藥第58章 世界之焚燒者第34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下)第112章 送別第88章 典禮(中)第8章 夢境之地第10章 誓言重申第88章 奧興采邑第56章 截路伏擊第82章 坷垃第52章 下水第83章 射傷第52章 聖尼古拉之地第74章 墳場第38章 倒戈第35章 理想之國第50章 草甸鏖兵(上)第68章 斯蒂芬投降第2章 紅黨第9章 贏得死亡第5章 鮮花與盟約第90章 罪孽深重第53章 挺進普魯薩第53章 《杜克里亞之悲劇》第88章 航跡第42章 價碼第43章 對火的計算第19章 巖洞第47章 塔索第91章 小安條克會議第89章 淨航第84章 扎哈斯再現第22章 復仇的懲戒第27章 摩西亞的狼第27章 求婚第1章 馬拉什的策略第12章 天鵝騎士第10章 雄獅之旗第83章 聖提多之旗第30章 尼基塔斯黨第26章 尼沙普爾(上)第51章 亞美尼亞輕油第28章 小鳥第92章 鮑德溫薨逝第72章 雪色的金第78章 暴怒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53章 婚禮與驅逐第70章 修正案辯論第34章 大閱第49章 塔之戰(上)第40章 戈弗雷到來第7章 五分一津貼第40章 被殺的獅子第98章 推翻許諾第91章 殺意第108章 血城第69章 梅洛特遣軍第4章 兩岸對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