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鴿子

《孟子》曰: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若禹皋陶之道,其所以見知聞知者,可得而論歟?《孟子》又言,伊尹樂堯舜之道;《中庸》言,仲尼祖述堯舜,夫伊尹之樂,促尼之祖述,其與知聞知者抑有同異歟?請究其說。

經部一題,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嚴,只敬六德。亮採有邦,翕受敷施,九行德鹹事,俊乂在官。百僚師師,百工惟時,撫於王辰,庶績其凝。

郭文鶯一頁頁翻過去,只覺腦袋都大了,她一直以爲身爲現代人,肯定腦子比這些古人好用的,不過這一會兒卻很覺得這些古人的智慧無窮。真是她這種水平隨便惡補些時候就能行的。

她正發愁呢,忽然一隻鴿子落在她的號房前,咕咕的叫着。一擡眼,瞧見鴿子腳上綁着什麼東西,不由暗自奇怪,好好的考試院裡怎麼會有鴿子的?

她把那隻鴿子抓在手裡,把腿上綁着的小竹筒取下來,裡面竟是用極小的楷字,那字寫得跟芝麻似得,不用放大鏡都不好看出來。對照考題仔細一看,才發現那是考題的答案。

順着唯一一個號房口探頭往外看,只見天上有許多鴿子盤旋,然後噼裡啪啦的都飛到部分號房裡去了。

郭文鶯頓時明白,這是有人在用這種手段作弊啊。

用鴿子代替人來投答案,還真是開闢了先河,也不知此事是誰的主理,倒讓人生起幾分佩服。

索性她也答不全,變姑且抄之吧。總不能讓她現在舉報作弊吧?

這是封敬亭身爲江山,又不是她的,管他奶奶的呢。

她舔飽了筆,開始書寫起來。

有了這張小紙條的提示,頓覺思路開闊,再加上她腦中幾千年文化精華提純的東西,竟是洋洋灑灑的寫了許多,頗有些妙筆生花之意了。

九天考完,郭文鶯覺得好像要虛脫了似的,從號房裡出來,頭暈目眩。暗自咒罵,下回姑奶奶再也不幹這蠢事了。

這會兒,科考的舉子一個個走出貢院,她一擡頭忽然瞧見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也揹着考籃從一間號房裡出來,那少年甚是眼熟,但一時卻想不起來是誰。

她正尋思時,突然那少年高叫一聲,“有人考試作弊。”

這一聲雖不多麼洪亮,但幾個考官都在收拾試卷,乍一聽手都哆嗦起來。若考試之前有人作弊還可抓,現在都考完了突然出了這種事兒,宛如驚天一個霹靂,把人瞬間都要炸焦糊了。

考場守衛的士兵衝過來,把那少年團團圍住,這會兒主考官葛正銘帶着幾個副主考官和禮部的官員都小步跑着過來。

有人叫着:“發生什麼事兒了?”

也有人問:“什麼人敢作弊?”

葛正銘幾步到了近前看那少年還是一孩童模樣,頭上梳着雙抓髻,分明還不到志學之年。這麼小的孩子又懂個什麼?

他冷喝一聲,“你這少年可知這是什麼地方?又豈是你能胡鬧的?”

那少年神情淡然,揹着手高昂着頭,頗像個大人似的,他搖頭晃腦的道:“我等新科舉子既食國家俸祿,當爲皇上分憂,又豈能看見不平之事不抱之理?”

葛正銘問道:“你到底看見了什麼?若不說出個所以然來,定治你個擾亂考場秩序之罪。”

少年笑起來,伸手點指前面一個穿着青衫的舉子,高聲道:“我親眼看見他手裡拿着考試的答案,那是一張方方正正的字條,是鴿子送進來的。”

前兩天一直有鴿子在考場上方徘徊,很多人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找人驅趕沒一會兒它們又回來了。

葛正銘爲此還惱火了好幾天,大罵考場官員辦事不利,居然讓鴿子飛的到處都是,鴿子糞也四處飛甩,有一灘還正滴在他腦袋上。

不過他也沒太在意,約麼覺得一羣扁嘴畜生而已,不會有什麼事兒。可這會兒聽少年一說,忽覺得這事兒大條了。現在考試已經結束,若真叫這少年嚷嚷開來,傳將出去,他的腦袋也不用留了。

他喝道:“你這舉子休要頑皮,這不是你可以胡言亂語的地方,還是趕緊速速離開纔是!”

郭文鶯在旁邊瞧見了,就知道這少年怕要不好,往往朝廷出了這樣的事兒都是半遮半掩的,此刻他說中別人的痛處,不把他抓起來纔怪了。

她忙上前幾步一把抓住那少年的胳膊,然後在他開口之前,連聲道歉:“抱歉抱歉,我弟弟從小腦子就有點兒問題,我們這就離開。”隨即拽着他往貢院大門而去。

那少年拼命掙扎着,嘴裡還說着:“我纔沒病。”

郭文鶯也不理他,等出了貢院大門才放開他的手,怒道:“你發瘋也不看看什麼時候?”

少年道:“我何曾發瘋?他們分明是作弊了。”

郭文鶯道:“此事你知我知,還有許多人心裡都有數,可卻沒有一個人嚷嚷出來,你可知爲什麼?”

少年梗着脖子,“那你說爲什麼?”

郭文鶯道:“利益驅動,官聯鏈兒罷了。這裡面定是有貓膩的,但卻不是現在說,你現在說出來,若拿不出證據,你的前程便算完了,還得有牢獄之災。那些主事和計劃之人肯不肯放過你,還不一定呢!”

少年不服,“那就眼睜睜看着他們不顧考生利益,公然大規模作弊不管麼?”

郭文鶯道:“不是不管,只是看有誰管罷了。”

然後她見這少年性子耿直,十二三歲便能中舉,定是聰明絕頂了。心中便有了幾分喜愛,所以纔會及時勸阻。本來這種事兒就不是他一個孩子該管的,何苦把自己搭進去?

她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少年道:“我姓於,名沐英。”

郭文鶯不禁撐掌,她說怎麼看着這孩子那麼眼熟,原來是於鳳陽的親孫子,當年她和封敬亭路過於家時,就曾見過一面,那時他不過三四歲,現在已經長成一個少年了。

這於沐英也是少年意氣,不懂官場規矩,凡是總要講一個方法手段,她們想把這事兒宣揚出去,原也不用自己動嘴動手。

她笑着在他頭頂摸了一下,“你放心,此事交給我來辦就是,定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

第六百八十二章 滇馬第五百九十三章 偏心第四十一章 撩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剮第五百零七章 出發第六百三十五章 混淆第六百一十章 迷倒第六十七章 韻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往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生第二十五章 斷袖第三百九十章 提醒第一百四十五章 私房第七百四十一章 退朝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風第六百五十章 出走第二十八章 說親第四百三十章 炸洞第四百九十三章 情敵第二百四十五章 女孩第四百章 撞沉第四百三十八章 對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外婆第七十三章 挑逗第一百四十三章 吃醋第一百九十六章 喊冤第四百四十四章 吹牛第二百四十七章 洗劫第三百一十九章 口供第四百二十九章 脫衣第五百五十章 蒜皮第四百九十九章 自豪第四百六十四章 出首第六百五十八章 出事第七百五十八章 砍頭第六百二十章 堂妹第六百三十七章 造化第六百九十九章第六十章 遇險第八十一章 悲憤第二百三十五章 敗家第二百四十三章 認輸第四百九十六章 外婆第四百七十一章 珠璣第一百四十一章 宴席第三百七十八章 琴師第六百四十四章 牽連第六百九十九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救命第三百三十章 明旨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拐個郎君第五百四十一章 炮擊第七百零一章第六百八十八章 跟蹤第三百一十六章 太后第三十八章 城樓第二百三十八章 拒婚第一百一十章 樹敵第二十七章 掉馬第三百三十五章 念舊第二百零七章 放火第六百二十八章 暗害第三百七十四章 美人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堵門第六百一十九章 不露第一百八十四章 誘人第二十四章 相憐第七百一十九章 向東第三百六十二章 上場第四百三十七章 議親第七百二十八章 大醋第二十三章 回憶第二十三章 回憶第四百四十七章 喜酒第四百三十章 炸洞第九百六十六章 任用第六百九十一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目標第一百五十五章 同上第三百零六章 摸摸第六百七十六章 點兵第一百九十八章 票號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熟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突破第一百九十四章 月館第三百一十八章 鎮撫司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兵第三百零五章 包庇第二百五十七章 舔你第一百四十五章 私房第一百六十四章 酸不第五百五十一章 求饒第五百三十一章 浪人第九百七十一章 古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方公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民案第四百二十九章 脫衣第四百一十二章 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