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謝家往事

“什麼!”謝洵不可置信的看着阿姐,“可阿舅他明明說——”說父親棄妻另娶,害得阿孃沒名沒分的留在謝家,所以阿孃只能離婚另嫁。

“別信郗家人的話,除了阿孃,他們全家沒一個好人。”提及往事,謝蘭因已經自己會憤怒,可沒想她現在出乎意料的冷靜,她甚至已經記不起當年撕心裂肺的痛楚,更想不起來那時刻骨銘心的仇恨,說來時間也沒過多久。謝蘭因輕輕一嘆,“當年父親還沒離開樑國,只是不肯討好李老嫗,他們就開始慫恿阿孃跟父親離婚。現在郗家有這些地位,就是踩着我們謝家上去的。”

“爲什麼?”謝洵不明白向來疼愛他的外祖父母爲什麼要慫恿阿孃跟父親離婚?

“因爲他們怕謝家會連累他們,畢竟李老嫗是太皇太后。”謝蘭因臉上似笑似諷,“反正我們謝家也不是沒做過因故離婚的事。”世家的婚姻本就不牢靠,一旦牽扯利益紛爭,恩愛夫妻一夜離婚的情況也不是沒有。謝家上幾代也不是沒有嫁出去的女兒,因爲夫家跟謝家交惡而離婚的事。

謝知清楚世家婚姻全憑利益,不講感情,但沒想會他們會如此勢利。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頭各自飛這話不假,可他們飛也飛得太快些。

謝洵小聲問:“那爲何後來大兄要跟外加絕親?”

“郗家差點害我當不成皇后。”謝蘭因平靜的說出了讓謝洵驚得幾乎跳起來的話,如果兩人只是單純的離婚,謝蘭因只會傷心自己沒了親孃,又怎麼會跟郗家絕親?還不是郗家後來行事太惡毒,一點都顧及親情的緣故。

“爲什麼?”謝洵結結巴巴的問,他想不通爲何外祖不讓阿姊當皇后,阿姊當皇后不是對大家都有好處嗎?

“因爲李家,李老嫗不想讓我當皇后,她想要李氏女當皇后。”謝蘭因說着謝家跟李家結緣的緣由,“當年成祖的元后是我們謝家的女兒,也是我們的祖姑。可惜祖姑早逝,連個子女都沒有,成祖之後就續娶李老嫗爲繼後。

許是因爲姑祖走的太早,走在她跟成祖感情最濃的時候,所以成祖一直對姑祖念念不忘。以致於後來懿惠太子選妃,成祖欽定姑姑爲太子妃,李氏女爲孺人。李老嫗在姑祖靈前執妾禮,她的侄女又被姑姑壓着,她如何能服氣?

而身爲親子的懿惠太子非但不體諒她,反而獨寵阿姑,冷落李孺人,她心裡怎麼可能好受?偏偏那時大父去世,阿耶又年紀太輕,李家藉口阿耶年輕擔不了重任,壓着阿耶不讓他出頭,阿耶如何服氣?就時常在各種場合讓李家人下不了臺。”

謝洵張了張嘴,他沒想到父親也有那麼年少氣盛的一日。

謝蘭因見阿弟滿臉不可置信,嘴角露出微不可查的笑意,她也想象不出老奸巨猾的父親年輕時會如此氣盛幼稚,“開始懿惠太子和成祖都在,李家再氣阿耶,也拿我們謝家沒法子。可後來懿惠太子走了,成祖也駕崩,李家圖窮匕見,李老嫗數次在朝堂上痛斥阿耶不成體統。”

謝洵問:“所以阿耶就逃到魏國?”

“沒有。”謝蘭因搖頭,“我們謝家也不是紙糊的,怎麼會因爲這點小事就讓阿耶離開魏國?但郗家卻擔心我們謝家會連累郗家,從那時起就逼着阿孃跟阿耶離婚。當時阿孃已經有我、大兄和二哥,她捨不得丟下我們,不想跟阿耶離婚,便逼着阿耶去向李家低頭,阿耶不肯,那時他們幾乎天天吵架。”

謝蘭因記事早,她還記得當年父母吵架吵得有多激烈,她一個人躲在阿孃的衣櫃裡,捂着嘴、忍着淚聽着父母吵架,就怕父母離婚,她跟大哥、二哥變成沒孃的孩子,“後來二哥生病夭折,阿爹、阿孃傷心過度一起病倒,但他們也因此和好。”

謝洵知道他還有一個哥哥,只聽說是年幼夭折,但不知其中還有這麼多事。謝知本也奇怪爲何阿孃和阿耶年齡差這麼多,原來他們中間還有一個夭折的兄弟。

謝洵問:“那後來他們怎麼又離婚了?”

“因爲李老嫗的長兄李濂死了。”謝蘭因說,“李濂是個蠢貨,被父親一激,就去鎮壓民亂,結果蠢貨到那裡都是蠢貨,他在民亂時不僅不體貼百姓,還搜刮民脂民膏、強佔婦孺,被憤怒的流民給殺了。”這事本也不能怪阿耶,可李家就是因此遷怒父親,事事針對他,父親最後只能逃到魏國。

父親離開樑國,一來是被李家打壓,二來也是父親跟族老商議後決定,他們覺得謝家在樑國暫時不可能有出路了。如今又是北方勢大,父親藉口去魏國,說不定還能給謝家帶來轉機,或是將來魏國攻入樑國,他們也有一條退路。

因爲是做過充足準備的,離開前父親是想帶阿孃走的,說是等兩人在魏國站穩,再把孩子都接過去,可是阿孃捨不得留在樑國的父母親人,也清楚父親的秉性,心知跟他去魏國絕對不會有好下場,斷然拒絕。父親心中有愧,臨走前寫好離婚書,還有意傳出自己負心另娶的名聲,好讓阿孃再婚可以找個好人家。

父親離開那天,謝蘭因哭得不能自己,所有的人都把她當成是不懂事的孩子,只有謝蘭因自己明白,她以後就是沒爹沒孃的孩子了。果然不到一年父親就另尚陳留公主,再後來母親也跟王世父結婚。

母親再婚也沒有跟他們斷絕往來,王世父也是好人,他會陪阿孃來看他們,也會像阿耶一樣把自己舉起來、架在脖子上採花。那段時間謝蘭因是開心的,可惜好景不長,她才快活了幾天,她那對好祖父母就不許她再見阿孃,理由是他們跟阿孃頻繁見面會影響她跟王世父的感情。

她相信王世父都不是那種阿孃親近前夫子女,就對阿孃有異議的人。他是毫無芥蒂的把他們當成親生兒女,可就是因爲他這份不介意,謝蘭因纔不能過分,畢竟世上不是隻有阿孃和王世父兩人,他們身後還還有王家。正好那時候阿兄和阿姑也讓她入宮,她就入宮去陪阿姑和阿兄了。

但謝蘭因做夢都想到,即使她退了,她的外祖父還是給了她人生最疼的一刀!謝蘭因的太孫妃位是成祖臨終前定下,成祖駕崩後李太皇太后不願意讓謝蘭因做皇后,給謝蘭因和謝家使了不少絆子。這些謝家和謝蘭因都能忍,兩家都是仇人,李家無論做什麼過分的事都是正常的。

可謝蘭因不能忍的是,自己的外祖父居然會早朝堂上,公然說自己生父是樑國叛臣,不配母儀天下!謝蘭因接到消息就懵了!她想過李氏會反對自己當皇后,可她沒想過外祖居然夥同仇人一起對自己落井下石!若非當時阿兄一力堅持,朝中大臣也不樂意李氏一手遮天,她能不能當上皇后還兩說。

而她這樣的從小就被選爲太孫妃,跟皇帝青梅竹馬的人,不當皇后她還有活路嗎?外祖父這是在逼死她!也正是這個緣故,謝蘭因和謝灝恨毒外家,謝灝也因此跟郗家斷親,再無往來,甚至連生母都不親近。

他們也知道母親無辜,她還爲了自己回去跟外祖父大吵一架,可那又能如何?外祖父母對他們狠心,可他們對阿孃極好,爲她百般籌謀,他們能讓阿孃爲了孩子跟親生父母斷絕關係嗎?爹孃只有一個,孩子可以再生,與其見了兩相尷尬難堪,還不如不見。

謝洵問:“阿姊,爲何你們從來說過這件事?”

謝蘭因反問:“說了有何用?讓你從此不去見阿孃嗎?”

“至少我可以不見外祖和阿舅!”

謝蘭因失笑,“你要跟阿孃見面,就要見他們,斷不了的。”不然爲何大兄從此再也不見阿孃一面,就是知道見了阿孃,就會牽扯到外家,與其讓阿孃左右爲難,還不如從此不見。大兄這次離京,明明可以求助於王世父,他也沒開口,不也還是怕阿孃爲難嗎?同樣他們能走得那麼順利,也是王世父幫忙,他是有交好父親的意思,但更多的還是因爲阿孃。

謝知驚訝的不知該說什麼好,沒想到上一輩的事居然這麼複雜。

謝洵低聲道:“爲何阿孃當年不願跟大人來魏國?”如果阿孃肯一起來,他們現在不也一家子都在一起了嗎?他們也不會是沒爹沒孃的孩子。

謝蘭因神色複雜的看着謝洵,“你覺得阿孃跟阿耶來魏國,會有什麼好結果?”即使謝簡是自己親父,謝蘭因也不能昧着良心說自己父親是可託付終生的良人。他雖不至於害死阿孃另娶,但如果魏國提出要讓他尚公主,他肯定也不會拒絕,屆時阿孃該如何自處?

第61章 過年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161章 生波(三)第1章 宮亂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12章 誠意(上)第52章 年前(二)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132章 分姓定族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269章 南樑(五)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8章 夫妻閒話第241章 平城大亂(四)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11章 守城(三)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20章 回京城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151章 分家(上)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151章 分家(上)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193章 鑄金人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79章 打拐(下)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14章 守城(六)第266章 南樑(二)第70章 叔侄談心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197章 奔喪(下)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195章 奔喪(上)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46章 陳留教女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16章 試探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59章 生波(一)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73章 瑤姬廟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173章 瑤姬廟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10章 守城(二)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3章 誠意(下)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96章 奔喪(中)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181章 宏圖初議(二)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