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

秦紘臉色微變, 上前想搶荷包, 那紈絝見機快, 連忙將荷包丟給同伴,同伴眯着眼睛,熟稔的打開荷包, 一串祭紅珠從荷包中掉出來, 這時大部分人都喝高了, 一時也認不出這串紅手鍊是祭紅珠,他看到荷包裡還有一封信, 打開信件念道:“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他念完嘖嘖了兩聲,“好字!好字!”不過這字怎麼看着有點眼熟, 好像在哪裡見過一樣。

衆人鬨然大笑, 對着秦紘擠眉弄眼, 很多人沒讀過孔雀東南飛, 可就憑着豐富的經驗,也知道這絕對是一句情話,一人醉眼朦朧的撿起手串, “這麼漂亮的紅寶石手串——咦?這好像不是紅寶石。”他摸了摸手串,狐疑的說:“怎麼好像是瓷珠?”

這時秦紘臉色大變的將手串奪回, 放到了懷中,“不是瓷珠, 你看錯了!”

“我怎麼可能看錯, 我又沒醉, 這分明就是瓷珠!不過我沒見過這麼的漂亮瓷珠!”

另一人附和道:“是啊,我之前還以爲是紅寶石。”

還有一人笑着說:“有這麼漂亮的紅瓷珠嗎?又不是祭紅珠。”拜太后壽誕,謝知進獻祭紅所賜,所有人都知道祭紅瓷器酷似紅寶石。

那人話音一落,秦紘便語氣激烈的反駁:“不是祭紅珠!你們看錯了!這隻荷包也不是我的。”說着他要去拿那張花箋,拿着花箋的人下意識的往前一遞,花箋輕飄飄的落地,讓所有人都看清了花箋上的字跡,一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不是瘦金書嘛!”

誰都知道瘦金體是謝知最擅長的字體,她給很多人的紈扇上題字都用瘦金書,大家都覺得這是謝知自創的字體,但謝知說不是,說這是她師傅瑤姬傳授給她的字體,字體創造人叫趙佶。很多人都覺得這字體很奇特,跟謝知的畫作很相配,但往往臨摹不得其法,謝知又不曾收徒,因此全大魏寫瘦金書最熟練的就是謝知。

這些所有人都不說話了,衆人面面相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很多人看着秦紘的目光帶着不由自主的敬佩。京城誰不知道謝家大娘子玉蕤是天下罕見的絕色美人,更難得的是謝大娘子才貌雙全,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把謝玉蕤當成夢中情人。可大家也只敢在心中想想,對外從來不敢有絲毫表露,畢竟那位是陛下的心上人。秦紘居然敢動陛下的禁臠?他這膽子可夠大的。

秦紘臉色鐵青的將書信收回:“這不是瘦金書,這荷包也不是我的!”說着他捂着荷包匆匆離去,甚至都沒有跟人打過一聲招呼。衆人也不攔着秦紘,畢竟今天他們的刺激受大了。

秦紘匆匆出了宴廳,坐上馬車,臉上的焦急才收斂,他頭仰靠在馬車上閉目養神,盜驪擰了帕子給秦紘擦臉,秦紘看着荷包裡的祭紅珠和信件,幸好這些都不是阿菀真正貼身之物,就是那封手信也是阿菀的貼身侍女模仿的,不然秦紘怎麼都不可能把這些東西帶出來給別人看,這對阿菀就是一種侮辱。等這些人回家,他跟阿菀的流言就應該流傳開來了吧?

秦紘先回到了家中,洗了一個澡,徹底將滿身酒意洗去,才讓盜驪帶他去謝家,他輕車熟路的翻牆入內,雖然是他第一次偷溜進謝家。謝知已經休息,但還沒睡下,她盤膝坐在牀上靜坐呼吸,這是她前世的習慣,只要有機會都要在睡前靜坐一會,她今天靜坐是唯等秦紘來。

秦紘翻入內院,見已基本熄燈的院落,心中不禁有些失望,阿菀睡了?他遲疑一會,轉身就要離去,卻聽身後有人輕喚:“五郎君。”秦紘擡頭就見一名女侍衛站在不遠處給自己行禮:“姑娘說您要過來就進來。”

秦紘又驚又喜的問:“阿菀還沒睡?”

女侍衛不說話,她也不知道姑娘到底有沒有誰,但既然姑娘這麼吩咐了,就應該沒睡。

就算得了謝知的允許,秦紘也不敢貿然擅闖她閨房,他輕敲謝知房門,“阿菀。”

“五哥。”謝知穿着練功服開門讓秦紘進來。

秦紘趕來時憑着一股意氣,現在看到謝知氣就全泄了,他垂着手、低着頭跟謝知進屋子,被酒薰過的腦子開始暈乎乎的,緊張的鼻尖都冒汗了,他這是第一次進謝知的閨房,卻緊張的連眼珠子都不轉一下。

謝知讓他坐在蒲團上,秦紘跟木偶人似地謝知吩咐一聲,他動一動。謝知好笑的看着秦紘,“五哥喝了多少酒?”

“不多,大約就一罈子。”秦紘有問必答,他恍惚聽軍營的老兵說過,女人都不喜歡男人喝酒,他連忙解釋:“我平時不喝這麼多。”

謝知說:“爲了應酬沒法子,平時不要喝這麼多,傷肝。”謝知也會喝酒,或者說她前世會喝酒。她的酒量還是太公培養出來的,拿他的話說,喝酒不好,可國人的文化是酒桌文化,謝知一個女孩子必須要會喝酒,不能被人灌醉。她關切的問:“那你晚膳用過了嗎?”

“用過了?”秦紘不是很確定的說,他一直在喝酒陪人,沒注意自己吃了多少東西。

謝知猜到他應該沒吃東西,起身輕喚清揚將她備下的宵夜,先讓秦紘喝一碗小米粥墊胃,讓秦紘吃點清淡的東西開胃後,才讓人送上排骨湯滷肉面,她是知道秦紘飯量的,但特地沒準備多煩惱飯食,讓秦紘吃個五分飽就停手。

秦紘吃完一碗麪,覺得沒飽,但又不好意思問阿菀要吃的,決定回去再吃點,卻聽謝知道:“晚上別吃太多,五分飽就夠了。”

“阿菀知道我的飯量?”秦紘努力維持面部鎮定,心中歡喜極了,阿菀居然這麼關心自己。

謝知問秦紘:“五哥事情順利嗎?”

秦紘說:“很順利,大家都看到祭紅珠和信件了。”

謝知面露微笑,秦紘不放心的追問:“阿菀,你侍女能爲何能模仿你的字跡?”

“我讓她模仿的。”謝知說,“有時候我懶得寫字就讓她來模仿。”

秦紘頷首道:“你以後小心點。”能模仿主人的字跡總歸不是好事。

謝知笑着說:“她模仿的其實不是我的字跡,而是瘦金書,以後寫瘦金書的人多了,大家就知道區別了。”

秦紘道:“哦?你要出字帖?”

謝知搖頭:“我自己寫字都不行,出什麼字帖?”她看了看天色,對秦紘說:“五哥,時辰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

秦紘依依不捨,好容易跟阿菀有獨處的機會,他哪裡捨得離開?但他也不願意打擾謝知休息,他起身,“我告辭了。”

謝知起身要送秦紘出門,秦紘不讓她出門,他走出房門後,在謝知的牆角站了好半天才離開。他的舉動都被侍衛告訴謝知,謝知無奈搖頭,真是一個傻子。

第二天果然不出秦紘和謝知說所料,他跟謝知的緋聞被鬧得沸沸揚揚,其實王貴人一家的手段十分簡單粗暴,可是往往最簡單粗暴的手段效果最直接,尤其是這種帶着香豔興致的留言,更是讓人樂此不疲。而且流言傳着傳着就失真了,不過經過一夜的發酵,流言中甚至都有謝知珠胎暗結的消息。

這消息讓秦紘不可剋制的黑了臉,他明白流言的威力,也知道流言傷害程度有多大,一瞬間他也有點了解拓跋曜,他總不能阿菀外出,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保護她,只是阿菀並不需要這份保護,他把阿菀想得太弱不禁風。

秦紘想到同時傳出的謝知迫害大皇子的謠言,這事不是秦家做的,謝家也不可能做件事,唯一的可能就是阿菀自己讓人做的,秦紘微微一笑,阿菀怎麼樣他都喜歡,但不可否認,這樣的阿菀讓他着迷。所謂妻者齊也,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感覺,阿菀是真正可以跟自己並肩在一起的伴侶。

謝知跟秦紘的緋聞雖然京城大部分勳貴振動,但這也只是大傢俬下的笑話,但謝知迫害大皇子的謠言卻讓宗人寺非常重視,宗人寺卿再次入宮求見太皇太后,謝知並不算宮妃,她要是真將大皇子推入水中,這就不是宮中家務事,宗人寺必定要過問。

太皇太后這兩人也忙得焦頭爛額,大皇子送回去就生病了,燒的渾身發燙,嘴裡不停的喊着“曾大母”,到底是自己從小看到大的孩子,太皇太后哪裡忍心把他丟給乳母照看?陪了他一夜,連這件事到底是誰主使都來不及審問,只讓人把在場所有人都控制起來。

等宗人寺卿入宮,太皇太后才知道一夜之間居然發生這麼多事!她明明下令讓人不許把宮中發生的事說出去,是誰違背自己命令?宮侍們早查明這件事,就等太皇太后問起。太皇太后一聽是華陰讓人傳出去的,她氣得將華陰召入宮中雷霆大發的訓斥一頓。

華陰跪着沉默不語,她的外孫不能當太子已經夠委屈,難道這點公道都不給他嗎?小孩子怎麼會說謊?他說是謝知推他入水的,就肯定是謝知!

第111章 守城(三)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17章 深夜密談(上)第149章 婚禮(上)第113章 守城(五)第80章 瑤姬傳人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2章 誠意(上)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90章 大赫連氏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96章 驛站逃離(三)第106章 逃命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34章 京城風起(十二)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產第269章 南樑(五)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90章 大赫連氏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16章 試探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207章 謝寶珠第200章 弟妹們的婚事(三)第119章 色令智昏(一)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3章 誠意(下)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62章 赫連鳳容第196章 奔喪(中)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268章 南樑(四)第51章 年前(一)第265章 南樑(一)第2章 流亡北朝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16章 試探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06章 逃命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109章 守城(一)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113章 守城(五)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79章 打拐(下)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105章 戰勝第134章 風生水起(一)第90章 大赫連氏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62章 赫連鳳容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2章 流亡北朝第21章 到家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185章 生產第33章 波瀾又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