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詹姆斯用的筆記本連封面她都記得很清楚。詹姆斯對癔症的治療手段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夢靈把夢中的情節與已有的對姥姥的認知綜合在一起,竟讓夢靈發現,她的第三世詹姆斯與第四世患癔症的姥姥有了一絲的關聯了。第三世是治療癔症的精神心理醫師,第四世卻是個癔症病人。而夢靈今世在24歲時也曾患過癔症或稱爲分離性人格身份障礙,躁鬱症,短期的發作之後,性格大變,與發病之前的夢靈形同二人,而現在又身爲心理諮詢師,竟是集合了三世和四世的二世的特徵。夢靈決心從姥姥的癔症入手,探查一下前因後果。
癔症是一種現代社會十分常見的心理疾病,也許很多人們對於“癔症”這一專業術語不是十分熟悉,但是一提到“瘋子病”,相信廣大讀者就十分了解了,癔症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瘋子病。患者在情緒激動或受暗示下,突然發作,徐徐地倒下,躺在牀上或地下,四肢不規則的抽動或僵直呈角弓反張,或雙手抓頭髮、捶胸或輾轉翻滾,常伴有呻吟、哭泣、自語、吼叫等精神症狀,意識範圍縮小呈朦朧狀態,瞳孔對光反射正常,無遺尿及外傷,發作數十分鐘或停停息息數小時,全身肌肉才鬆弛下來,進入昏睡或逐而清醒,可有概括性的回憶。 很長一段時間來,癔症不被人所認識,因此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癔症,至今還有人對這種心理疾病感到陌生。下面不妨先來看一個癔症案例,通過案例相信大家對癔症會有詳細的瞭解。
一名18歲的大一女生多次在軍訓中暈倒,去醫院檢查卻未發現任何心臟病變,也無電解質的改變(排除低鉀血癥)。通過了解發現,她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孩子,軟心腸。細心體貼。在中學階段有個同桌好友,那個女孩子有低鉀血癥,偶爾會在教室暈倒。她總是陪着好友去醫院檢查。幾次以後,她遇到稍微緊張刺激的場合也會暈倒。軍訓時。該女生聽見周圍的人喊口號或聽見整齊的步伐聲就會暈倒。因爲已經排除了生理問題,加上該女生受暗示性非常強,故診斷爲癔症。
19世紀末,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明確指出,癔症是一類心理疾病,起源於心理因素,並通過特定的心理產生症狀。患者女性多於男性。癔症的病因與精神因素關係密切,各種不愉快的心境、憤怒、驚恐、委屈等精神因素常是初次發病的誘因,以後因聯想或重新體驗初次發病的情感可再次發病,且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發病者以青年女性多見。癔症特有性格如高度情感性、暗示性。豐富的幻想,以自我爲中心等,有明顯的精神因素與由此而引起的情感體驗。根據典型臨牀症狀,癔症沒有發現相應的器質性病變,發病過程中無自知力。病程短,恢復快,但易復發。
癔症的治療並不複雜,最重要的治療手段是心理治療。由於癔症往往在他人暗示與自我暗示下發病,因而也可用暗示方法消除其發病或減輕症狀。心理暗示療法是治療癔症的重要措施。在應用理療、鍼灸或藥物注射的同時。輔以言語暗示,對病人說明治療肯定會取得療效,促使其建立病癒的信念,消除發病症狀。在發作緩解期,要對病人進行精神治療,使病人瞭解疾病的性質,掌握髮病的因素,認識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和弱點,針對性地改造鍛鍊,正確對待和處理現實生活中的矛盾,防止疾病再次發作,達到完全康復。
爲了讓大家對癔症有更爲深入的瞭解,再給讀者朋友們提供一個案例: 馮欣(化名)和王曉萍(化名)本來關係不錯,可近日來,倆人相見誰都不說話。在課間操時,爲商量國慶節年級聯歡節目,倆人因意見不合,吵了起來。肖萍藉機用刻薄的語言諷刺了馮莘。開始馮欣也譏諷王曉萍,倆人越吵越厲害。伶牙俐齒的曉萍語音壓倒了馮欣。一氣之下,馮欣突然不能出聲說話了。馮欣意識到自己不能說話了,她害怕極了,開始撕扯着自己的領釦,用手揪頸前的皮膚,而她越着急越出不來聲音。她傻了,眼淚不斷地涌出了眼窩,她急得又跳腳又騷抓頭髮。 曉萍開始時認爲自己壓倒了對方,出了氣。可當她看馮欣那樣子,再加上有的同學說是她把馮欣給氣成啞吧的,她怕這個責任落在自己頭上,就又急又怕也不禁大哭起來。
李老師是這個班的班主任,她雖年過四十,還沒遇見過這種情況。她見馮欣果真不能講話,心裡也沒有了底。但她畢竟生活經驗比同學們豐富,她一邊勸慰馮欣不要害怕,一邊和學校聯繫,請學校派車子把馮欣送到了醫院,夢靈一路陪同着馮欣。n中學離第二醫院較近,但到了該院,醫生檢查後建議她們去精神病院,這樣她們就轉到東方精神病院來了。
李老師、夢靈和一些同學簇擁着馮欣來到診室。夢靈事先和精神病院的趙峰主任醫師聯繫過,趙主任一見馮欣的狀態就和顏悅色地給她做了詳細檢查。並對李老師和同學們講:“先請您們到外面等一等吧,她的病我們會治好的。”
診室內除了趙主任之外,就只留下了夢靈和一位護士。沒有10分鐘時間,小馮竟能講話了。當李老師進診室時,馮欣高喊一聲“李老師……”便流下了眼淚。趙主任安慰小馮:“不要緊了,你別怕,再吃一些藥就完全好了。”然後就請其他同學把小馮扶到另一間診室休息,跟李老師和夢靈交待了病情,李老師高興地握着趙主任的手說:“謝謝您了,怎麼她好得這麼快,可把我們嚇壞了。真要有什麼問題,怎麼向家長交待?”“不要怕,小馮患的是癔病,是由生氣而起。現在已經好了,您回去要多做些思想工作,不要叫她再生氣就會好的。”趙主任這樣說道。
看着這麼多同學。李老師沒有再問什麼,夢靈也只說了聲:“很感謝您。以後我要來向您多多請教。”便帶着小馮和同學們走了。
當天下午李老師、夢靈、小馮的母親還有學校衛生室的王醫生,一起來到了醫院。
夢靈跟大家解釋說:“癔病是神經官能症中常見的一種,又叫歇斯底里。大家知道在民間有一種稱作撞客的病,其實就是癔病。”
馮欣的媽媽忙說道:“撞客不是遇到了邪嗎,我的小欣怎麼會得這種病呢?”
“這種說法,現在在我國一些地區,特別是文化不甚發達的地區還存在。這種說法的流傳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在中世紀時。西歐宗教迷信盛行時,就把癔病看做是魔鬼附體,對這樣的病人以嚴加拷打甚至以火攻之。我們國家也流行着神鬼附體或黃鼠狼作崇的說法,所謂撞客一詞其意就是說人撞見了鬼神附在人體上。
癔症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發病的。特別是在疲勞、月經期、健康狀態不良等情況下易發此病。還有在自尊心受到傷害、人格受到污辱、家庭不和、婚姻不稱心以及同志間發生糾紛等引起的強烈情感反應時,某些人也會發病,這都是明顯的精神因素的作用。我們上面所講的原因都是首次發病的情況,而在第一次發病之後如果再次發作時,就不一定具有明顯的精神因素了。可以遇到與第一次發病因素內容相聯的原因或是由此及彼回憶起第一次發病時的體驗,都可以引起病的發作”。
“這種病是不是也有容易發病和不易發病的人?”馮欣的母親繼續問。
“癔病的發病除精神因素外,性格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我們把這種性格稱爲癔病性格。癔病性格的特點是情感的強烈性和多變性,這種病人的情感活躍,但膚淺幼稚。易受環境影響,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他們判斷是非的標準是從感情出發。這種人很容易接受周圍人的言語、行爲、態度的影響。早晨爲馮欣治病時,趙主任請您們離開診室,就是怕您們的行爲、態度或言語對她產生影響。”
“那您說爲什麼馮欣不能說話呢?是不是癔病都這樣?”李老師問道。
“您問得很好,癔病病人表現的症狀可以說是最複雜的,它可以表現出內科病、外科病、婦科病的症狀,也可以表現出神經科或其他更爲複雜的症狀。按這種病的表現形式來看,可以分爲精神方面的症狀、軀體方面的症狀和其他方面的。馮欣的症狀則是軀體方面的,是運動障礙中的失音症,又叫做癔病性失音。”夢靈回答道。
“趙主任用什麼方法使馮欣好得這麼快?”校衛生室的王醫生笑着問,似乎她很想知道其中的奧秘。
“他給她扎針灸,在鍼灸時,主要用言語暗示,而這種暗示是一種肯定的暗示。”
“什麼叫肯定的暗示?”王醫生打破砂鍋問到底。
“所謂肯定暗示就是在鍼灸前告訴病人,當他們鍼灸時,她就可以出聲了,這一方法一定會使她講話的。這種一定、完全之類的話就是肯定的暗示。”
癔症和神經症在病因學上有一致性。“起病常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這一點與臨牀實際既相符合,又有不符合之處。不可否認,不論是神經症、癔症,還是心因性精神障礙,主要都是由於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但同樣的心理社會因素作用於不同類型性格的人身上,就會有不同的心理應激反應,產生不同的心理障礙和病症。
從大量的臨牀實踐看,癔症與心理刺激強度有關,也與個體的敏感性及暗示性的強弱有關,即使微小的暗示或刺激都會使有些患者產生分離症狀或轉換症狀,是對心理社會因素的放大性感受,而其心理社會因素是不被病人所意識到的,患者並不爲此感到苦惱。神經症患者多爲長期持續的心理社會因素刺激加之性格弱點,通過各種心理防禦機制反映既往精神創傷或當前的心理衝突形成的,其心理社會因素是患者能夠直接意識到的,併爲之深感苦惱而反覆求治的。
神經症患者存在明顯的精神病理症狀,如恐怖、強迫、焦慮、抑鬱等,且病人能意識到這些症狀是病態的,是由於持續的心理衝突作用於有弱點的人格的產物,其症狀很少向外投射、傷害別人,病人爲之深感苦惱而四處求醫。喜歡訴苦是神經症病人普遍而突出的表現,病症大多持續難愈,往往通過抗焦慮、抑鬱藥物及認知行爲療法見效。
癔症是由心理社會因素作用於癔症性格基礎上產生內心衝突或情緒波動,暗示或自我暗示所致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爲分離症狀和轉換症狀兩種,分離指對過去經歷與當今環境和自我身份的認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也可表現爲精神病狀態;轉換症狀是由心理社會因素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情緒反應,瞬間出現軀體症狀,一旦出現軀體症狀,情緒反應便消退。
癔症性失明是一種以視覺障礙爲臨牀特徵的癔病。患者主訴視力不佳、視力下降、眼睛發脹,但經檢查又不能發現器質性損害。癔症性失明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爲主:
案例:小李是某公司的業務員,春節前有一個客戶捲包跑了,與他有關的幾百萬元賬款怎麼也追不回來。這事被領導知道後,狠狠批了小李一頓。雖說,這幾百萬元並不需要小李自行支付,但小李回家後越想越窩囊,並對自己的前途感到很渺茫。
一星期後的一個下午,她突然間看不見東西了。小李嚇壞了,大呼小叫一翻之後,又能看到了。這件事小李也就沒當一回事,以爲是貧血導致的。此後的某天下午,小李都有一段時間眼前一黑,什麼也看不見,就跟失明瞭一樣。
小李的同事都勸她去醫院看看是怎麼回事。經醫生仔細檢查,她的視覺器官正常,無任何器質性損傷或病變。勸她去精神科看看,是不是心理上的問題。醫生診斷爲癔症性失明。在醫生的治療下,小李終於“重見光明”。
癔病又稱歇斯底里症,是神經官能症中的一種類型。其典型的症狀是患者自己認爲失去身體某部分的功能,而且也確實表現出身體某一部分功能的喪失。如有的人認爲自己失明、失聽、失語、肢癱了,確實就表現出失明、失聽、失語、肢癱的症狀。但各種檢查又表明根本沒有相應器官的損傷或病變。
事實上,大部分患上癔症的患者多爲情感變化快,表現欲強,外向型性格的人,這類人容易自我暗示和受別人的暗示。因此,癔症性失明的治療以心理治療爲主,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除了心理治療外,患者應利用假期安排好生活,保證充分的睡眠、休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安靜的生活環境,避免過分強烈的刺激,對癔症的治療同樣重要。
ps:
一位西方人向喇嘛請教何謂輪迴時,喇嘛拿出一根蠟燭點燃後對他說:「看這火苗。蠟燭會一直燃燒到完,而火苗也將熄滅,但是如果我用這火苗點燃另一根蠟燭的話,那麼火苗仍會繼續燃燒,蠟燭會隨着時間一根根的消失,但是火苗卻可以繼續燃燒,蠟燭的火苗永遠都是同樣的火苗,但又永遠是不同的蠟燭,因蠟燭就是肉身,而火苗就是輪迴。」多麼好的比喻,確實如此,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通過不同的肉體來世間學習,並淨化提升自我的精神層次,所以在每一個人過去的時間軌跡裡,所看到的問題絕不只是這一世的問題而已。所謂的過去時間軌跡裡是包含了,過去無數世的時間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