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1

天地人身心靈合一會所的婚姻關係諮詢專家王森應大家的強烈要求,開設免費婚姻家庭關係講座,贏得了衆會員的熱烈歡迎,讓大家受益良多。王森的講座題目爲《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

幾乎所有做輔導工作的朋友都同意,在各類輔導當中,最難做的是婚姻輔導。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因此沒有兩個人在任何事情上有絕對相同的看法。把兩個有權力決定自己人生的成年人放在一起,又要他們在幾十年內,在所有事情上都保持一致意見,這簡直是做夢。更何況這兩個人自己也認爲凡事應該保持一致,但採用的方法是要對方遷就自己。

若兩個人認爲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及規條比兩人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爭吵便會出現。一旦出現太多的爭吵及意見分歧,當需要對方在情緒上支持而得不到時,婚姻便會亮起紅燈,跟着便是分居,甚至離婚。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和有責任選擇自己的人生。婚姻是兩個人的事,婚姻中出現的每一件事,兩人都有責任,不應做而做了或者應做而沒有做,負有同樣責任。對於婚姻已經沒法挽救的家長,我提議採取以下的態度:接受自己做出決定的人生,並且從每一件事中尋找其正面意義,讓自己以後的日子更成功,更開心。

一、各自反省挽救尚未破裂的婚姻

對於婚姻出現問題但尚未破裂的家庭,我有以下提醒:

1.借用佛經的意思:與一個人結婚是天大的緣分。未完全清楚是否無法挽救時,應該深入檢討一下,對這段緣分帶給自己的正面意義是否已經全部瞭解。

2.不要抱着“因不能溝通而分手”的態度。恰恰相反,雙方應該儘可能做到充分和成功地溝通,清楚瞭解雙方的信念、價值觀和規條,確定了分、合的原因和理由之後再做決定。

3.單身或單親亦可以有快樂的生活,但是對孩子來說,分居和離婚必然帶來傷害。家長應該三思。

4.因爲自己固守某些信念、價值觀和規條而與一個人分手,同樣的情況以後也許會再次出現。要知道自己的一套信念、價值觀和規條有對也有錯的可能。當然這隻能由自己決定,但衡量對錯的標準只有一個:自己所堅持的那套,是否真的能帶給自己一個成功快樂的人生?如果尚未能夠。修改哪一部分會有更大的機會?

二、親子關係不因夫妻分離而改變

在孩子的內心深處,父母是絕對不能替換,也是完美不容傷害的。父、母、子的三角關係,在孩子心裡是不容改變、不容侵犯的。婚姻出現問題的家長,必須明白這點,並據此行事。簡單地說,夫妻的關係有所改變,不等於父、母、子的關係有改變。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對已經分居、離婚的家長,以下做法能將孩子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

1.把問題限制在夫妻之間的範圍內,當面對孩子時。家長的角色應保持一致與和諧。夫妻之間的事,與維繫子女的關係無關。告訴孩子:就算爸媽不和,兩人仍會永遠愛他和照顧他。

2.不要隱瞞事實和欺騙孩子,應該用坦誠的態度與孩子談論問題,包括個人內心感受和事情的進展。都應該儘量對孩子坦誠,保持孩子對自己的信任。

3.向孩子保證家長之間發生的問題不是他的過錯,而修復的責任也不在他。勿教孩子向對方隱瞞或者故意造謠,兩個大人之間的事,應該只由兩個大人解決。

4.不管婚姻的狀態如何,雙方都應關心和參與孩子的生活。分居和離婚對孩子是相當有害的,但是如果孩子與兩個家長都能夠保持定期和良好的接觸。就可以避免一些問題產生,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5.應該儘量避免對孩子說另一位家長的不是,每次對對方的指責都會在孩子的內心引起很大的矛盾與衝擊。如果不得不說,每說一項不是,至少同時說出一項對方的優點。

6.再婚的父母,不應強迫孩子稱呼自己的新伴侶爲“父親”或“母親”。

三、接受現實。爲孩子創造更好的明天

父母親逝世,對孩子的打擊當然很大,會引起很深的哀傷。要儘快引導孩子忘卻哀傷。研究發現,孩子把哀傷藏在心裡,將對他的成長帶來障礙。另一方面。人生總是向前邁進。接受事實,努力地去準備一個更好的明天,這纔是孩子最應該做的事,也是逝去的親人最希望他做的事。以此爲基礎,對配偶已經逝世的單親家長,以下的做法會有幫助:

1.孩子對逝世的親人不能忘懷,是因爲親人對孩子有一份特別的意義,這份意義對孩子未來的人生會有積極正面的幫助。因此,與孩子好好地談一次,把逝去親人對孩子人生的意義做一次定位與肯定。以後,每次想到親人,孩子都會得到正面的推動。一個重要親人的意義,往往用事物來比喻比用文字描述更爲貼切,例如:“父親就像太陽,給我光明與活力。”“母親就像海豚,象徵自由、力量與慈愛。”

2.情緒的流露沒有什麼對錯。每當憶起逝世的親人而有悲傷的情緒,是肯定了這位親人對自己具有獨特和重要的意義。有時,環境不適宜有這種情緒出現,可以用本書所介紹的“抽離法”處理。若環境許可而自己也想的話,容許自己回憶與親人的相處及親人對自己的意義。因爲有情緒出現是個人的權利,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也不會對孩子有害。

3.孩子不懂得怎樣調整失去親人的心理狀況,處理情緒的能力也較弱,家長可以與孩子正面討論逝世親人的各種事情。討論範圍可以廣泛地包括回憶親人的言行、一起度過的歡樂時光、親人給自己的力量、親人留在自己心中的意義等,以及面對心中情緒的困擾或其他因逝去親人而引起的問題等。宗旨是:接受過去。面對未來。

4.若孩子對逝去親人的情結太大,可以嘗試運用隱喻或象徵的做法化解,例如把心中的話寫成一封信,用火燒掉。再引導孩子想象親人在另一個世界收到了信,讀信時開心的表情和對孩子的回話。另一個辦法是引導孩子做些爲紀念逝去親人而做的事,例如去探望老人院、幫助別人,甚至做一些提高學業成績的行爲。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這就是逝去的親人喜歡見到的孩子爲他所做的事。

我有一個學員,她孩子出生不到一個月,丈夫就出車禍死了,所以她一直對孩子說爸爸出差,總是忙。

慢慢地,孩子也很少再問爸爸。直到5歲。有一次,這個學員的兒子回來,含着眼淚問爸爸在哪裡,我的學生問他爲什麼突然這樣問到爸爸,孩子說班主任讓每個同學站起來說兩句關於爸爸的話。班裡的每個同學都說自己爸爸的事,輪到他的時候,他什麼都沒得說,全班同學都笑他。我的學生聽到孩子這樣說非常難過,知道再也不能避免這個事情,於是給我發來電子郵件問我應該怎麼對孩子說。

我回答說:“你的孩子早就知道他爸爸不在,只不過你不說。孩子知道這個問題不能問,於是便能不問就不問了。孩子跟父母親的連接很深很深,他清楚地知道發生的事情,你不能面對,並不代表孩子也不能面對。我建議你儘快找一個恰當的機會(寧靜,沒幹擾)。對孩子說清情況。”

一個禮拜後,她發電郵跟我說:“我終於鼓起勇氣在兩天前跟孩子說明了事實,我很難過,可是我能夠面對,我們兩母子抱頭痛哭了一場。後來孩子說。媽媽放心好了,我現在是家裡的男人,我會好好照顧你。”我的學員還說:“很奇怪,這個孩子真的好像一直心裡有準備我沒有爸爸,沒有爸爸我也可以成長。當孩子說那句話的時候,我感覺他不是一個5歲的孩子,而是一個已經成長爲25歲的孩子。”

我回復她說:“當你只有他而他也只有你的時候,你們的心裡現在不是有兩個人,而是一個人,就可以給對方兩倍的愛,教會孩子把爸爸放在心裡,因爲他心裡還是希望爸爸仍在。父母在每個人的心裡永遠不會離開,離開的只不過是現實世界的一個人而已。可是,你要注意一點,你是孩子的媽媽,不是孩子人生裡面的那個女性伴侶。你也必須告訴孩子,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人,但是他不是你生命裡面最重要的男人,他爸爸纔是,雖然爸爸已經不在。所以,孩子永遠是孩子,媽媽永遠是媽媽。不然,這個會妨礙孩子將來的家庭生活。”

有一次,我應某市婦聯的邀請對單親父母做了一個講座。在講座結束等車的時候,一位學員走過來問了我一個問題,她說:“我女兒很乖,可是她就是太乖了,非常勤奮,成績已經很好,可是她就不願意讓自己放鬆下來,多休息一下,玩耍一下。”

她是一個單親媽媽,女兒13歲。瞭解情況後,我就請她找她的女兒過來,我跟她女兒談一談。我們談了不到10分鐘,我就明白了她女兒的想法,原來她內心有一份認定:因爲我成績不好,所以爸媽分開,當我成績真的夠好的時候,爸媽就會重新在一起了。這事讓我內心感覺到非常沉重,非常感動。試想,當這個女孩真的做到每一次測驗、考試,每一科都考了100分,爸媽還不在一起,她的希望不就破滅了。

通過這個事件,我感覺到,兩個成年人完全有照顧自己人生的權利與責任,他們既有權利決定結婚,生活在一起,也有充分的權利決定分開。可是,他們分開的時候,如何幫助他們的孩子在內心把這件事做出一個恰當的定位,讓這件事不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是每一個準備離婚或者已經離婚的父母都必須認真考慮、認真承擔的責任。結婚離婚的樂與痛是兩個人自己的權利與責任,可孩子是無辜的,父母之間的衝突,父母的分開對孩子一定會造成傷害,可父母若懂得怎麼處理,就可將這份傷害減弱,以至弱到不影響孩子人生的未來發展。

第20章 愛的教育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10章 渡3第23章 接納疼痛第27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1)第14章 幸福之旅5第40章 虛與實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45章 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第5章 林松解讀《西遊記》1第89章 食以知心地第24章 擁抱陰影第112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4第6章 佛陀6第37章 處罰你的不是神,是你自己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56章 罪孽清理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38章 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28章 謀劃人生從自己的興趣開始(2)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1章 愛的語言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16章 誰該負起拯救靈魂之責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67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2第11章 渡4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27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第23章 接納疼痛第13章 佛經與外星人1第31章 天真的心第41章 內心強大的孩子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40章 虛與實第77章 心理陷阱第23章 五奶奶第66章 內在頑皮的小姑娘1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7章 和生命簽下一個契約第10章 迴歸自性之旅3第121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2第26章 看春晚“吐槽”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2章 何處不是水雲間第18章 輪迴(2)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25章 除夕第46章 有一種女人嫁給誰都幸福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74章 性與金錢第27章 與生命的本意連接第10章 幸福之旅1第13章 渡6第63章 做禪意父母第103章 外面沒有別人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3章 愛的語言3第111章 生活,只要記得它的好(3)第72章 療愈自己的貴人2第93章 給孩子安全穩定的關愛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12章 與天力的連結第29章 狗屠夫第6章 對生與死的思考第23章 癔症第6章 活在當下3第6章 天力給我的靈示第42章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第24章 哲學天才尼采第17章 輪迴1第24章 學會愛自己 贊同自己第7章 牌坊林的秘密3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71章 慈悲喜捨(4)第23章 幸福無需外求第1章 我得了和姥姥一樣的瘋病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6章 牌坊林的秘密2第80章 對生命保持覺知第120章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1第19章 輪迴3第15章 靈魂伴侶(3)第16章 幸福之旅(7)第4章 心想事成的能力第14章 療愈之路第85章 人生就是在地球上旅遊第7章 月淡煙深聽牧笛第119章 改命,從孝養父母開始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8章 後臺朋友第25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12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2第13章 操縱也可以這麼美3第7章 我的指導靈第96章 與父母和解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