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發現內在的力量

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有健康的身體、美好的友誼、美妙的職業、給我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成功。如果我們選擇沉迷於過去,只記得過去可怕的經歷,那隻會沉迷其中。如果我們理智地思考,並決心爲自己建設新的生命,就會得到這種力量的幫助,各種美好的事物將會出現。

如果你能感受到自己身上越多的力量,就能擁有越自由的生命!

你是誰?爲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上?你對生命有何看法?幾千年來的答案是:進入你的內心深處去尋找,這意味着什麼?

首先,我們要相信這種力量的存在,然後釋放一些不必要的障礙和生活方式,深入內心去感受這種力量,因爲它知道,什麼對我們是最好的,如果我們願意把生命交給至高的、愛和支持我們的力量,就將擁有成功並充滿愛的生命!

我們的心靈和一個無限的心靈聯繫在一起,因此,我們總能學會各種知識和智慧。我們通過內心的力量和亮光,也就是更高的自我和這個無限的心靈,就是創造我們的宇宙的力量聯繫在了一起,這種力量愛它所創造的一切、是美好的力量、它指引着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它不會憎恨、不會欺騙、不會懲罰,是純潔的愛的力 量、是自由、理解和同情。把生命交給更高的自我是非常重要的,因爲更高的自我能讓我們得到各種美好的事物

我們有自由的思想可以支配這種力量。如果我們選擇沉迷於過去,只記得過去可怕的經歷,那隻會沉迷其中。如果我們理智地思考,並決心爲自己建設新的生命,就會得到這種力量的幫助,各種美好的事物將會出現。無限的靈魂只有一個。人們會說:‘那是魔鬼,不是我們‘,實際上就是我們。我們可以睿智地使用這種力量,也可以錯誤地使用它,我們心裡真的有魔鬼存在嗎?還是我們喜歡指責別人的不同之處?我們要如何選擇呢?

‘負責‘是指承認我們的力量,‘指責‘是對這種力量的漠視。

我們的思維模式和情感模式影響着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思想產生了感覺,不同的思想和感覺將導致不同的生活。這不是指責自己生活中所出現的失誤,‘指責‘和‘負責‘一直存在着差別。

‘負責‘是指承認我們的力量,‘指責‘是 對這種力量的漠視。對生命的責任感促使我們改變生命,如果我們甘心認命,那就是白費這種力量。如果我們對生命有責任感,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指責別人身上。 有的人一旦生病、遭遇貧窮或問題就會產生犯錯的感覺(有些媒體把它稱之爲新時代的犯錯感),而不是產生對生命的責任感。他們之所以有犯錯感,是因爲覺得自己失誤了,他們用犯錯的感覺來對待一切。這種態度又導致了他們的失誤。

如果我們把疾病和問題當作改變的機會,說明我們還有力量。許多經歷過大病的人會說,生病是一次很棒的經歷,因爲可以讓他們用不同的方式生活。而有的人會說:‘我是個受害者,我真倒黴。醫生,請幫幫我吧!‘我想,對這些人來說,就算境況已經開始好轉,他們還會感覺很糟糕。

‘責任感‘是指我們面對某種境況的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由的選擇,這不是拒絕自我和拒絕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而是指我們有能力認識自我,出於對生命的負責,我們有力量來改變生命,我們可能會問:‘那應該怎麼辦呢?‘我們要明白,每個人的身上一直都有力量存在,如何使用這種力量取決於我們自己。

請用愛釋放過去。感激它使你學會了很多東西。現 在,許多人已經認識到了,我們來自問題家庭,對自我、對人際關係充滿了消極的感覺。小孩總會受身邊成人的影響,在恐懼和虐待中成長。長大後,還在繼續製造這些經歷,我們不知道,我們有力量可以改變這一切,我們一直處在這種很糟糕的狀態中,缺乏愛和讚賞,這種狀態讓我們覺得,自己一定是個壞人。

到現在爲止,你所有的經歷都來自過去的思想和信念。回顧過去,請不要覺得羞恥,請把它看做你豐富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這些豐富的經歷,就不會有今天的自 己。你沒有理由指責自己爲什麼不做得更好,因爲你已經不能回到過去,你已經做得最好了,請用愛釋放過去,感激它使你學會了很多東西。

過去的事已經成爲了記憶,怎樣看待它取決於你自己。我們擁有的是現在,現在我們有感覺,現在我們在繼續生活,今天我們所做的一切決定着明天。我們不能在明天做什麼,也不能在昨天做什麼,我們擁有的是今天,重要的是我們現在選擇什麼樣的思想和信念,選擇說什麼樣的話。

當我們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語言,就是找到了塑造生命的工具,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請記住:我們的力量就在此刻

。你的心靈沒有控制你,而是你控制着自己的心靈,更高的自我控制着你,明白這點很重要。你可以停止舊的思想,如果舊的思想又回來對你說:‘改變真難。‘試圖要從精神上控制你,請對自己說:‘我現在選擇相信,對我來說,改變很容易。‘請不斷自我暗示這句話,讓舊的思想知道你是主宰,你真的象自己所說的那樣。

請把你的思想想象成水滴,一個思想或一滴水顯得很少,當你一遍又一遍地自我暗示某種思想時,你會發現,一開始,就象水滴把地毯弄溼了,後來變成一盆水、一個池塘、然後不斷增多,變成一個湖,最後變成了汪洋大海,這是個什麼樣的大海呢?是不能游泳的臭水?還是清澈蔚藍、讓人看了就想跳下去暢遊的大海?

許多人總會說:‘我不能停止思想‘,但事實是‘可以,你能做到‘,記得嗎?你經常拒絕積極的思想,你只要告訴自己,你要停止消極的思想,這不是說讓你和自己的思想做鬥爭,當消極的思想出現時,你只要對它說:‘感謝你的參與‘, 這不是拒絕,而是不把力量浪費在消極的思想上,告訴自己,你不再用消極的態度去思想,你要爲自己建設新思想,不要和自己的思想做鬥爭,請認識並超越它們, 不要沉迷於消極思想中,然後,你將會超越生命。你是美妙生活的體現,生活正等待你去挖掘它的美好和價值,宇宙間的各種智慧都是你的,請用這些智慧來幫助自 己,請相信,你身上有一種力量,隨時爲你提供幫助。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你有權力有你的觀點。如果你覺得害怕,請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呼吸是你生命中最有價值的事,你自由地擁有呼吸,你的一生都充滿了呼吸。也許你會豪不猶豫地承認呼吸很有價值,卻懷疑生活能否爲你提供必需的一切,現在是時候了,請認識自己的力量和聰明才智,請深入自己的內心,尋找你是誰?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你有權力有你的觀點,我也有權力有我的觀點,不論這個世界上發生什麼,你都擁有這個權力。請接受你內心智慧的指引,它將指引你找到答案,當朋友和家人告訴你應該怎樣時,請聽自己的,雖然這並不容易,然而,所有的答案就在你心裡。

每次當你說:‘我不知道‘時,就意味着你在拒絕內心的智慧,你從更高的自我得到的信息應該是積極的、對你有幫助的,如果你得到的信息是消極的,那說明這些信息出自人類的自我,或出自你的想象,雖然我們常常可以從想象和睡夢中獲得積極的信息。

請幫助自己作出正確的決定。當你產生懷疑時,問自己:‘這樣的決定對我合適嗎?對我有好處嗎?‘,可能一天後、一個星期後、一個月後,你會作出另一個決定,不過,請隨時問自己這些問題。

當我們學會了愛自己,並相信至高的力量,將變成用無限靈魂去建設愛的世界中的一員。我們對自己的愛使自己從受害者變成勝利者,我們對自己的愛將吸引到各種美好的經歷。你注意到了嗎?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往往很有吸引力,他們很優秀、能夠享受生活,很輕易就能得到各種美好的事物。

我們和上帝的力量是一體的,這種理解和智慧指引着我們處理一切人際關係,就象星星和其它星球處於自己完美的軌跡一樣,我們也處於自己合適的、完美的軌跡。也許,我們不能用有限的頭腦理解每件事,而我們知道,在這浩瀚的宇宙中,我們正處於恰當的地方,恰當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現在的經歷將使我們得到新的機會,學會新的知識。

第29章 財由心收3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8章 來到這個世界是我的選擇第23章 五奶奶第69章 選擇2第34章 愛的法則第22章 接納不完美的自己2第14章 渡7第19章 擺脫受害者身份第97章 與孩子一起創造共同的幸福時光第54章 今生爲何會承受背叛之苦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39章 用減法生活第4章 活在當下第27章 神秘電話第88章 把關係中的傷害減少到最低2第42章 當依戀型人格遇上孤獨型人格第8章 渡1第40章 合一第68章 選擇1第14章 渡7第62章 敵對共生的夫妻關係第47章 孝親第87章 平行宇宙2第57章 學會全然地信任第58章 氣場第9章 亞斯伯格綜合症第83章 四梵行2第34章 布財陣1第1章 佛陀(1)第92章 簡快心理療法第80章 對生命保持覺知第29章 狗屠夫第9章 迴歸自性之旅2第36章 讀書會2第84章 四梵行3第38章 定期清理心靈垃圾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21章 天力講法第71章 慈悲喜捨(4)第30章 靈性覺察力第47章 微笑 感恩和遊戲第25章 除夕第85章 四梵行4第18章 幸福之旅9第10章 星雲第34章 愛的法則第79章 心淨國土淨1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10章 這一世的人生劇本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37章 點亮接納的明燈第82章 人生之旅的目的第22章 神念第30章 看清你的婚姻模式第4章 活着到底爲了什麼(2)第21章 好大一棵樹---系統排列第102章 重生訓練之接納父母第69章 慈悲喜捨(2)第106章 與潛意識溝通的冥想第77章 心理陷阱第11章 謙卑的修行第74章 性與金錢第71章 慈悲喜捨(4)第6章 天力給我的靈示第21章 懂得放過自己第29章 讓現實與內在邂逅的契機三例第二 卷大隱隱於市前言第31章 天力回國第8章 渡1第64章 佛教與科學第47章 孝親第7章 親子教育宣講團第116章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看中醫4第6章 尊重一份獨立的生命第5章 什麼遮住了太陽與藍天第48章 做覺醒父母第33章 打開自己內在的力量第3章 夢魘1第108章 一直在路上第45章 培養靈性孩子第65章 佛教與科學2第19章 靜心打開喜樂之門第56章 附體現象探秘2第60章 多維度覺察自己第17章 滋養自己第36章 淨土情懷2第9章 神性的使者第15章 蘇格拉底之死第92章 允許孩子適當表達憤怒第39章 智慧生存,柔軟存活第20章 接納父母第5章 活在當下2第7章 渡第18章 改變是毫不費力的第64章 內外整合法則第81章 做有愛的能力的家長第55章 過度教育等同於掠奪第23章 癔症第58章 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