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證據(三)

顧晏頓了一會兒,擡起頭又補了一句:“或者,你希望相信哪一方?”

這話很耳熟,聽得燕綏之突然有些感慨。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場講座,地點並不在梅茲大學,而是在天琴星系另一所老牌大學,距離德卡馬要坐兩天的飛梭。燕綏之帶着法學院幾個教授過去做主講人。

至於法學院的學生參不參加全憑自願,想去的可以在學院做個登記,然後由學院組個團隊一起過去。

那場講座是開放式的,對聽衆不做限制,摻雜了不同星系不同星球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偌大的禮堂坐得滿滿當當。

帶過去的幾位教授幾乎都講得不錯,帶了點兒科普的性質,還都挺幽默。唯獨一位老教授水土不服生了病,顯得沒什麼精神,語速也慢。

當時恰好是個春日的下午,禮堂里人又多 ,容易懶散睏倦。於是等那位老先生講完,一個禮堂的人都睡死過去了,只剩前兩排的人還在扒着眼皮垂死掙扎。

而燕綏之作爲壓場最後一個開講,運氣喜人,剛好排在那位老先生後面。

他兩手扶着發言臺,掃了眼全場就笑了起來。心說好一片盛世江山。

不過他沒有強迫別人聽自己長篇大論的習慣,對這種睡成一片的狀況毫不在意,甚至還對近處某個半睡不醒的學生開了句玩笑說:“我一句話還沒說呢,你就對着我點了十二下頭。”

於是那一片的學生笑了起來,當即笑醒了一撥。

那片聽衆裡,有一個年輕學生沒跟着笑,只是撩起眼皮朝那些睡過去的人瞥了一眼。他身體有一半坐在春日的陽光裡,卻依然顯得冷冷的,像泡在玻璃杯裡的薄荷。

這就使得他在那羣人中格外突出。

他收回目光後,又無波無動地看向臺上,剛好和燕綏之的目光對上。

燕大教授當時的注意力當然不會在某一位聽衆身上,所以只是彎着眼笑了一下,便正式講起了後面的內容。

在他講到第一個案例的時候,禮堂的人已經醒得差不多了。但是很巧,第一個擡手示意要提問的學生,剛好是坐在那位薄荷旁邊的。

“教授,像這種案子,當事人所說的和控方給出的證據背道而馳,該相信誰?”

燕綏之嘴角帶着笑意,問她:“你希望相信哪一方?”

那位女生張了張口,似乎最初覺得這是個很好回答的問題,但她遲疑了一會兒後,反而開始糾結,最終搖了搖頭說:“我不知道……”

那些學生在最初選擇法學院的時候,總是抱着維護正義的初衷。

希望相信自己的當事人,那就意味着要去質疑控方的正義性,如果連最能體現正義的警方檢察院都開始歪斜,製造謊言,那無疑會讓很多人感到灰心和動搖。

希望相信控方,那就意味着自己的當事人確實有罪,而自己則要站在有罪的人這邊,爲他出謀劃策。

燕綏之當然知道那個女生在猶豫什麼,“事實上,這種問題對於一部分律師來說其實並沒有意義。相信誰或者不相信誰對他們來說太單純了,因爲他們每天都在和各種謊言打交道。”

有些當事人會編織形形色色的理由來否認自己的罪行,即便承認有罪,也會想盡辦法讓自己顯得不那麼壞,以博取一點諒解。

有些控方爲了將某個他認爲是罪犯的人送進監獄,不惜利用非法方式製造證據,確保對方罪有應得。

“當然,還有些律師自己就常說謊話。很多人知道自己的當事人是有罪的,但是辯護到最後,他們常常會忘記這點。”燕綏之衝那個女生道,“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會再想你說的這類問題了,因爲這讓他們很難快樂地享受勝利,而這個圈子總是信奉勝者爲王。”

那個女生長什麼樣子,燕綏之早就不記得了,但是他記得她當時的臉色有些沮喪和迷茫。

於是他又淺笑着說了最後一句:“不過我很高興你提出這個問題,也希望你能記住這個問題,偶爾去想一下,你很可能沒有答案,想的過程也並不愉悅,但這代表着你學生時代單純的初衷,我希望你們能保持得久一些。”

這麼一段情景是燕綏之對那場講座唯一的記憶,其他的細節他早就忘得一乾二淨。

那之後沒多久,就到了梅茲大學一年級學生選直系教授的時候,講座上的那片薄荷成了他的學生。

正是顧晏。

後來顧晏又問過一次同樣的問題,只不過比那位女生更深了一步。

那應該是燕綏之和學生之間的一次小小酒會,是他的生日還是聖誕節他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是冬天,外面下着小雪。他讓學生放開來玩兒,自己則拿着一杯酒去了陽臺。

他原本是去享受陽臺外黑色的街景的,卻沒想到那裡已經有人了。

佔了那塊風水寶地的學生就是顧晏。

他不記得是什麼話題引出的那句話了,只記得這個平時寡言少語冷冷淡淡的學生問他:“你也常會想誰值得相信這類的問題?”

燕綏之當時帶了點酒意,話比平日少,調子都比平日懶,他轉着手中的玻璃杯說:“不。”

顧晏:“……”

“爲什麼?你不是說希望學生以後都能偶爾去想一下,保持初衷麼?”顧晏問這話的時候是皺着眉的。

燕綏之記得那時候的顧晏還不像後來那樣總被氣走,還能好好說兩句話,那大概是他第一次當着自己老師的面皺着眉。

“那是給好人的建議。”燕綏之懶洋洋的,又有些漫不經心。他說着轉頭衝顧晏笑了一聲,道:“我又不是。”

其實這些片段,燕綏之很多年都沒有想起來過,還以爲自己早就忘記了。

直到今天顧晏突然提起這話時,他才發現自己居然還記得。

你希望相信哪一方?

燕綏之這次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沒有再習慣性地脫口而出“我一般不想這種問題”。他試着模擬了一下那些學生的思維,琢磨了幾個答案,準備好好發揮,演一回像的。

誰知顧晏根本沒等他回答,就收拾起了那些證據資料,道:“自己想吧,我出去一趟。”

燕綏之很氣:“……”我他媽好不容易有耐心演一回你又不看了?

顧大律師說話做事總是乾脆利落的,說走就走,沒一會兒房間裡就只剩了燕綏之一個人。

他的腿其實不怎麼痛了,但是走起來依然不那麼自如,所以顧晏出門沒打算帶他。

當一個實習生沒有活兒幹,那就真的會閒成蘑菇。

如果在南十字律所,他還能扒出爆炸案看看始末,在這裡他想扒都沒地方扒,只能無所事事地靠在椅子裡曬一會兒太陽。

不過這種無所事事的感覺對他來說其實非常難得,於是沒過片刻,他就心安理得地支着頭看起書來。

只不過看書的過程中,他的注意力並不集中,那幾頁證據還時不時會在他腦中晃兩下,已經是職業病了。

這個案子其實不算很難,至少沒有他在約書亞·達勒面前表現得那麼麻煩。如果證據真的有僞造的,那麼細緻整理一遍一定能找到許多可突破的漏洞。

之所以對約書亞·達勒說難,只是因爲如果律師表現得太輕鬆,當事人就會覺得“即便我少說一些細節和真相,他也一樣能搞定。”

而他想聽真話,儘量多的真話。

他這麼想着便有些出神,目光穿過窗玻璃,落在外面大片的低矮房屋上……

嗯?

看了沒一會兒,他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

……

約書亞·達勒正坐在酒店房間的地毯上垂着頭髮呆,妹妹羅希·達勒已經恢復了大半生氣,正盤腿坐在他正對面,烏溜溜的眼珠子一轉不轉地看他。

隔一會兒她拍一把約書亞的腿,小聲說:“哥哥我餓了。”

剛說完,她的肚子就配合着一聲叫。

約書亞從頹喪中擡起頭來,衝她擠出一個笑,“餓了啊?行,等着,我下去買點兒吃的。”

“今天除了麪包,我能多要一顆糖嗎?”羅希問道。

約書亞想也不想就答應:“好,糖。麪包有,糖也有,放心。”

他說着,有些疲憊地站起來,順手揉了一把妹妹的頭。

羅希從口袋裡掏出一張被抹平的包裝紙,“我能要這樣的糖嗎?”

約書亞捏着那張糖紙,看着上面的字:“巧克力?這牌子我沒聽過,你哪來的?”

正說着話呢,他們的房間門被人敲響了。

約書亞笨拙地用遙控開了門,就見燕綏之靠在門邊衝兄妹兩一笑:“羅希?漂亮小丫頭,告訴我你餓麼?”

羅希·達勒立刻指着他,衝約書亞道:“糖,這個哥哥給的。”

約書亞:“……”哥哥個屁!

羅希·達勒又轉頭衝燕綏之道:“餓了!”

燕綏之擡了擡下巴,“把外套穿上,帶你吃羊排。”

羅希·達勒一骨碌站起來,舔了舔嘴脣,“好吃嗎?”

約書亞:“……”

他摸了摸遙控器,特別想關門。他就很納悶,這位實習律師吃錯藥了麼,突然要帶他們出去吃羊排?

而且這才下午三點,吃的哪門子羊排?

96.當事人(一)51.委託函(二)123.後遺症(六)146.撒網(六)79.基因檢測(三)40.酒會(四)67.喬治·曼森案(二)168.灰雀(四)27.約書亞·達勒案(二)152.老狐狸(一)201.迴歸(五)113.身份(一)86.發燒 (二)74.陳釀(四)96.當事人(一)21.證據(四)155.原委(一)89.理念(一)147.匿名者(一)16.醫院(三)27.約書亞·達勒案(二)43.水鬼(三)37.酒會(一)16.醫院(三)115.身份(三)99.猜測(一)199.迴歸(三)135.關聯(四)52.委託函(三)35.掃墓(四)180.前夜(二)120.後遺症(三)139.清道夫(二)175.影后(一)130.埃韋思(三)148.匿名者(二)168.灰雀(四)79.基因檢測(三)50.委託函(一)176.影后(二)85.發燒(一)17.醫院(四)12.聽審(三)34.掃墓(三)93.藍眼睛(一)120.後遺症(三)185.留言(一)90.理念(二)16.醫院(三)149.匿名者(三)121.後遺症(四)179.前夜(一)91.第二被告(一)96.當事人(一)89.理念(一)75.遺囑(一)123.後遺症(六)74.陳釀(四)158.基因片段(二)174.捲毛(四)197.迴歸(一)26.約書亞·達勒案(一)155.原委(一)56.陳文(一)46.調查(三)109.健身(三)42.水鬼(二)135.關聯(四)127.往事(四)30.歸程(一)196.等待(五)122.後遺症(五)83.感染(四)133.關聯(二)74.陳釀(四)155.原委(一)166.灰雀(二)156.原委(二)3.實習生(三)118.後遺症(一)81.感染(二)177.影后(三)133.關聯(二)99.猜測(一)187.留言(三)24.三合一70.喬治·曼森案(五)93.藍眼睛(一)164.預測(四)26.約書亞·達勒案(一)88.發燒(四)82.感染(三)26.約書亞·達勒案(一)53.沉默(一)7.出差(三)122.後遺症(五)135.關聯(四)160.模擬成果(一)151.匿名者(五)103.林醫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