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讀者:大大們,支持一下,收藏!!!!!!收藏!!!!!鮮花!!!!!掌聲!!!!小弟定會努力碼字!
正文:
此時,一行人行走在黑暗的通道當中,艱難的前進着……
頭頂石頭上彙集的水滴,低落了下來發出的滴答聲音,在通道中顯得格外清楚,虎子用上強燈照着通道內,不斷搜尋着朝孟留下的蛛絲馬跡,希望能找到一點破綻。
越往裡面走就覺得越是呼吸不困難,暗道內的氧氣已經變得極爲稀薄……
就在這時,整個隊伍停了下來,虎子看到前面的地上留下了一行行的腳印,虎子蹲下身子仔細看了看,發現是腳印是剛剛留下不久的,這說明朝孟應該距離他們不遠了,現在地上原本還鋪着石頭的地面,現在已經沒有了,都是一些泥濘的路。怪不得能留下腳印。
於是虎子用強光燈照了照前方,發現依然是望不到頭的通道,虎子不知道這是一條通向哪裡道?於是站起身來喊道:“大家跟上腳步,快點!”
一行人便加快了腳步……
走了大約有一個時辰,整個通道變得逐漸寬敞起來,原本只能容下一人,現在可以容下四五人了。
令虎子詭異的是發現地上竟然出現了血跡,還有一些破碎衣服,用強光燈一照,差點沒把燈給扔了,原來地上竟然躺着幾具屍體,身邊的鐵海走上前去,用腳踢了幾下,沒有動靜,便蹲了下用手掀開衣服,仔細看了看,說道:“都是一些死人骨頭!由於時間太長肉體已經沒有了,只剩下了骨頭。”
虎子看了一下地上的遺蹟,發現這些人都統一穿着綠色的軍裝和軍靴,正在這時,虎子突然發現屍體的身體動了動,以爲自己眼花了,又仔細看了看,發現屍體依然很平靜的躺在那裡,確定自己是看錯了,深深地嘆了口氣,想到這不是自己嚇唬自己嗎?不禁苦笑一聲。
接着,虎子又往四周看了看,令他吃驚的是居然看到了地上還有幾隻槍支,自己只在部隊當兵時曾經玩過幾次****,自從退伍以後,就從未在摸槍了,難道這是一支軍人組成的隊伍?虎子在心裡猜測着,心裡斷定這支隊五應該是準備非常精良,比自己隊伍多了,自己的隊伍可連個一隻槍都沒有,正好這次可以提高一下實力。
虎子從地上撿了一隻槍仔細看了看,原來這是一支波波沙***,在部隊玩了那麼多年的槍,虎子是知道波波沙***的,這種波波沙槍的口徑是7.62mm,彈藥是7.62×25託卡列夫手槍彈,彈容藥量是71rds'彈鼓/35rds’彈匣,理論射速是900rds/min,有效射程大約爲100~200m,射擊方式是單連,工作原理爲自由槍機原理,開膛射擊。
波波沙***的優點和缺點都在於使用彈鼓供彈。
這種槍其優點是攜彈量大,裝彈量可達71發,可以提供比較強的火力持續能力和火力密度,在戰鬥中不容易出現火力中斷。
而缺點則是使用彈鼓供彈槍重過大,容易造成射手疲勞,同時,圓形彈鼓握持很不舒適,也影響武器的攜行性能。另外,彈鼓再裝填非常麻煩,而且容易出機機械故障,影響正常供彈。
與彈匣供彈相比,***採用彈鼓供彈缺點非常明顯,各國裝備的基本上都採用彈匣供彈作爲***的主要供彈方式,以美國爲例,其湯姆生***原設計就是彈鼓供彈,而美軍列裝時,全部採用彈匣供彈。
我軍仿蘇的50式***採用彈匣供彈,也是出於這一考慮。
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的槍械種類繁多,口徑雜亂,槍彈不足。爲統一全國軍械繫列,特別是爲適應朝鮮戰爭的急需,我國除從蘇聯進口部分槍械外,也開始仿製蘇聯槍械。其中,50式***便是這一時期的傑作。
50式的原型槍是蘇聯研製的“波波沙”***,它是我國生產的第一種國產槍,當年就生產了36000支裝備部隊。
“波波沙”***是蘇聯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於上世紀30年代設計的PPD系列武器發展而來的。該槍在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與手**和狙擊步槍並列爲蘇軍獲得戰鬥勝利的三大法寶。據估計,二戰期間和戰後,有總數超過1000萬支的“波波沙”被世界各國製造和仿造。
我國仿製的50式***採用自由槍機式原理,發射7.62毫米手槍彈,戰鬥射速105發/分鐘,單發45發/分鐘。另外,該槍的最大特色是木製**,扳機組件包在裡面,**前端與彈鼓或彈匣的後端連接。具有結構簡單、適應性強、火力猛烈的特點。
我國引進後,對該槍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如下機匣後部的拉手,**螺絲穿過的地方,蘇聯用鉚接,中國用焊接;蘇聯的緩衝器比中國的長,不經改動不能互換,而且中國從未使用71發彈鼓。
朝鮮戰爭爆發一年後,中國人民志願軍進攻時配備的主要武器就是成袋的手**和50式***,該槍在實戰中,表現出了特別適合穿插、近戰和夜戰的特點。
在著名的上甘嶺戰鬥中,我第135團第7連排長孫佔元率領全排使用14支50式***和其他武器,連續奪取敵兩個火力點,僅孫佔元一人就斃敵16人。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戰士還爲此編了歌曲頌揚它:“50式***,我的好戰友;打近戰打夜戰,殺敵是能手。”在後來的越南戰爭中,越南人民軍的手中也有50式***的身影。而我們最熟悉的雷鋒標準像上,他所執的也正是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