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恩自上出”還是“雷霆之怒”?

馬吉翔辦案非常迅速,不到三日,就把沈其愚一案審理得明明白白。

原來,沈其愚收了王、牛、崔三名考生各三千兩賄銀,糊名官、謄錄官各收一千兩賄銀,三人相互勾結,以指印及文字爲記號,將王、牛、崔三名考生取中——這與皇上的判斷是一致的。

至於將瞿正博黜落,也是沈其愚有意爲之。

究其原因,還要追溯到崇禎朝。

原來,崇禎年間,瞿式耜與周延儒同朝爲官,正直的瞿式耜不停上書,指摘爲政之弊,主張“正本清源”,此舉大大侵犯了當權者利益,被周延儒彈劾而削職回鄉。

瞿式耜回鄉後,再沒有回到朝堂之上,而周延儒官越做越大,竟做到了內閣首輔之職。崇禎十六年,清兵入關,周延儒自請視師,卻假傳捷報矇騙崇禎帝,崇禎帝不知內情,對周延儒褒獎有加,特進太師。後錦衣衛指揮駱養性上疏揭發真相,其他的官員也相繼彈劾,因而獲罪流放戍邊。不久,崇禎帝下詔勒令周延儒自盡,籍其家,終年51歲。

瞿式耜後來擁立朱由榔在肇慶監國,得朱由榔信任,一直身居高位。

要說瞿式耜被削職回鄉後與周延儒再無交集,二人就算有何仇怨,經歷家國劫難,也是淡了。而且周延儒已死,怎麼牽涉到沈其愚身上呢?

卻原來,沈其愚乃是周延儒同鄉,資格比擊周延儒還老。但他卻不如周延儒官升得快,得周延儒照拂,做官做到南直隸戶部侍朗之職。

以他與周延儒的這種關係,自是少不了跟在周延儒身後搖旗吶喊,在對瞿式耜迫害上也充當過馬前卒。

後來南京城“城頭變幻大王旗”,先是弘光帝,後是多鐸,反正無論誰來,管你是漢人還是滿人,沈其愚的官做得穩穩的。

朱由榔入主南京之後,自也收攏了不少舊官,沈其愚就是其中之一。

可他萬沒想到,風水輪流轉,永曆朝吏部尚書乃是他曾經整過的瞿式耜。

瞿式耜乃是正人君子,雖然與沈其愚有過齷齪,但一是因爲沈其愚不是主謀,二是因爲已然時過境遷,不會糾纏在過去的恩怨之中不能自拔,所以他從心裡也沒想過要給沈其愚小鞋穿。

只不過,因爲了解沈其愚的爲人和才學,在授官時,瞿式耜將他舉薦爲太常寺少卿,而非是他謀求的戶部侍郎之職。

太常寺少卿與戶部侍郎雖然都是副職,但二者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語,油水也不能相提並論。

由此,沈其愚就恨上了瞿式耜,他以爲瞿式耜把自己安排到太常寺這個清水衙門,是爲了報當年之仇。

所以,在得知自己被點爲這次會試的十八房考官之一,而瞿正博作爲考生也會參加會試之後,就生了報復之心。

……

馬吉翔將此案審理明白,寫成奏摺奏進宮裡。

奏摺先由通政司轉到內閣,內閣首輔吳炳心裡早就恨極了沈其愚,見是馬吉翔遞進來的摺子,料是關於沈其愚科場舞弊一案的,展開一看,果是如此,他沉吟了一下,沒有貿然票擬,而是將摺子傳與各位內閣同僚。

“諸位大人,沈其愚科場舞弊一案,皇上極爲震怒,如今馬指揮使已經將案由審理明白,請各位大人發表發表高見,看看如何票擬爲好?”吳炳待大家傳看完畢,緩緩開口問道。

內閣大學士們各個都是人精,誰不知道吳炳與瞿式耜最爲痛恨沈其愚?更何況“恩自上出”,對於這種案子,臣下票擬時,只有往重裡說,好給皇上留出施恩的餘地來。

“這有什麼好議的?沈其愚先事前朝,後事滿清,首鼠兩端,搖擺不定,殊無忠義之氣;掄才大典,本是仕林盛事,何其莊重?他竟然也敢使黑心銀子,枉爲聖人門徒。此等小人,決不可留於人間,愚意沈其愚及涉案官員大辟,籍其家,生員削籍監禁。”呂大器鬍子一翹一翹的,慷慨激昂地率先發言。

呂大器非常清楚,因有“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之約定俗成,自隋唐以後,極少有官員被砍頭,犯有重罪的,也不過是上本請求自裁,或者賜自盡,以保留讀書人的體面。

所以,這件案子最後,皇上很有可能賜沈其愚自盡,“大辟”之刑,基本不可能。

他往“狠”裡說,其實就是爲了“恩自上出”,同時,也能賣吳炳、瞿式耜個面子。

“儼若公所言極是。皇上其實並不恨他首鼠兩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嘛,只要沈其愚改過自新,皇上不會揪他這個小辮子。皇上恨的是他貪念甚盛,爲了不足萬兩白銀,竟敢壞朝廷掄才大典。當然,挾怨報復,幾使會元落第,足見其小人心性,沒有爲朝廷簡拔賢才之心。是以,下官附議。”

楊喬然緊接着說道。

吳炳又看向其他人,瞿式耜因事涉其中,不好發表見解,陳子壯、黃宗羲皆點頭,表示附議,唯獨陳邦彥皺着眉頭一語不發。

“陳大人,你有何高見?”吳炳問道。

“下官哪有什麼高見?不過,下官以爲,皇上非常重視此次會試,斷不會令此類科場舞弊事件再次發生。正應了‘懲前毖後’這句話,皇上一定會加重懲罰,令後來者望而生畏,不敢重蹈沈某人覆轍。”陳邦彥答道。

衆人聞言一愣,再想到皇上竟然於不知不覺間洞察沈其愚舞弊行爲,肯定早有佈置,否則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那麼,皇上的用意已經十分明顯,他一定會藉此案大做文章,給永曆朝之後的科考做一個強有力的警示。

所以,皇上一定不會按什麼“刑不上大夫”的約定俗成來辦,更不會在乎什麼“恩自上出”,而是以“雷霆之怒”給後世科考樹立一個“清明”之風。

如此說起來,過去那些考場中的齷齪小伎倆,可以休矣!

“皇上太精明瞭,簡直容不得半點糊弄啊。”

吳炳想到這裡,汗都下來了……。

第四十六章 有兵就是草頭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盤她第二百三十七章 寧完我差點被薰死第一百九十三章 劫後餘生很慶幸第二十六章 生男生女不一樣第三十五章 避重就輕第十二章 密謀第二百五十章 母女鬥(一)第二十二章 富有深意的人事安排第三十四章 有錢就開銀行第一百九十四章 常德大戰(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定都緣於“地域黑”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越之死(二)第二百零五章 漳州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龍巖夜戰(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譚泰的艱難選擇第二百九十九章 挑撥第二十章 董小碗第五十五章 轉變太快令人疑第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四十八章 心正則身正第六章 糊塗蛋和精明鬼第九十二章 冊封風波(九)第十一章 九江歷險(一)(爲簽約成功加更)第二百三十章 鰲拜被打慘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河南大捷第六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七十六章 麻將桌上的曖昧第二百二十二章 兩個活寶第三百一十章 初顯派系端倪第一百二十六章 火燒輜重營第二百一十七章 護堤大戰(一)第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差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堂爭論氣氛濃第八章 推行土地新政如同舊房拆遷第二百四十章 當兵的好找媳婦第二百七十八章 郝永忠長出了一口氣第二百五十一章 定都緣於“地域黑”第二十六章 投機分子李國英第二十一章 父仇難報第二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徹底死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常德大戰(三)第八十四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二百七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六十四章 妹妹成了皇家婦第九十六章 隔門傳旨第八十一章 歪說聖言(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爺就愛打抱不平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勝隱憂第十三章 見了美女就完蛋第五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求推薦票)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一個發明第二百一十七章 護堤大戰(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惡整黃宗羲第二百三十一章 故地重遊感慨多第一百四十三章 干係重大豬尿泡第二十二章 富有深意的人事安排第八十二章 赤祼祼的挑撥第三百零一章 揭穿朱由榔的陰謀第二百零三章 常德大戰(十)第二百一十二章 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十六章 投機分子李國英第四十三章 阿蘭的秘密第二百四十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三十二章 假談真打第二百一十章 風塵女俠第三十四章 有錢就開銀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母女鬥(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匿功第七十章 當世臥龍三不可第二百五十三章 母女鬥(四)第一百八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二百三十二章 假談真打第二百七十二章 蹊蹺第二百二十一章 貼心貼肺的女人第四十六章 嫁給姐夫?第二百章 常德大戰(七)第四十章 眼前無路想回頭第二百零一章 雲開霧散第一百三十九章 紅顏薄命實可憐第九章 詐降(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石山大戰(十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貪財君遇到上打劫臣第六十七章 查訪柳如是死因第十九章 陳子壯歸順第一百零二章 都打手榴彈的主意第一百零一章 錯把奸雄當豪傑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顧炎武改字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石山大戰(十四)第二百六十章 范文程巧施妙手第二百一十章 失意快口第二百二十九章 傅山大戰鰲拜第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六十四章 妹妹成了皇家婦第二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徹底死心第七十九章 歪說聖言(一)第三十九章 攻守大戰(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麻將桌上的曖昧第一百二十五章 崇陽溪之戰(二)第八十八章 秦良玉撒潑戰侯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