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誰避誰

洛陽。

這是上下兩層的食肆,規模極大,人來人往。

曹髦坐在二樓的窗口邊上,看着遠處形形色色的人羣。

“朕第一次來這裡的時候,這家食肆也不過就是個小院,能進去的人不超過六個,是一個老翁與他的孩子。”

“如今那個老翁已經不在了,這食肆卻變得這般龐大。”

嵇康坐在曹髦的面前,看起來一副興致勃勃的模樣。

他這還是第一次跟皇帝私下裡一同外出,心裡甚至有些激動。

隨着大一統的完成,如今的這些名士們,也是格外的聽話,原先那些消極的,避世的思想,都在逐步的被取締。

就連嵇康這樣的人,如今的作品都不再是以消極的東西爲核心了。

他偶爾會寫一寫洛陽的的繁華,有些時候會寫一寫大魏軍隊的強盛,有些時候心情很好,就開始寫一些山川水澤。

而很多文人受到他的影響,名士們的作品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

當然,曹髦在其中也是出了不少的力,他偶爾也會寫一些詩歌,而內容大多都是些雄武豪邁的。

曹髦覺得,自己這是以一己之力,遏制了整個天下的頹廢思潮。

看着望着窗外發呆的嵇康,曹髦笑着說道:“昨日,朕在宮內看到了您所寫的詩,心裡很是激動,今日就帶着您前來吃飯了。”

“大魏之中,若論詩歌,非卿莫屬啊。”

嵇康搖着頭,“有陛下在,臣豈敢言第一?陛下有陳思之才,實在令臣汗顏”

說起這件事,曹髦便有些羞愧。

曹髦雖然也有文采,但是說跟嵇康這樣的人去比詩歌,那是自取其辱。

老曹家有才學的人很多,曾祖父曹操作詩很厲害,大父曹丕的文學研究很厲害,仲大父曹植就不必多說了,這位的文采在整個華夏都是響噹噹的響噹噹。

洛神賦一出,那是神擋殺神

曹髦跟他們是沒法比的,跟嵇康也是如此,嵇康之所以覺得自己能跟陳思王較量,那得多謝李太白。

嵇康的文風在這些時日裡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曹髦昨日所看到的詩歌,就是嵇康所寫的山川詩,他寫的是王屋山,寫的那叫一個雄偉,那叫一個豪邁。

曹髦看完都忍不住想去那邊走一走。

曹髦說道:“原先衆人作詩,朕不是很喜歡,大多都是言語愁苦,不是表達自己不得重用,就是感慨天下無賢才,自己要淡泊名利,躲在山林之中”

“如今的詩歌,朕總算是願意去看看了,同樣是寫景,過往都是悲嘆,如今卻是讚歎,當真是截然不同啊。”

嵇康笑着說道:“陛下,山水還是過去的山水,不曾發生變化,發生變化的乃是人。”

“過去司馬家掌權,他們打壓天下的賢才,倒行逆施,百姓民不聊生,官員貪污腐敗,賊寇橫行,魚肉鄉里,道德淪喪,率獸食人,賢人鬱郁不得志,縱然是遊山玩水,又如何能得意呢?”

“當今陛下扭轉乾坤,行大一統,肅清吏治,勸課農桑,教化蠻夷,安天下之民,這山水自然也就變得壯觀了。”

曹髦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在文學領域,所處的時代確實會影響整體的思潮。

在如此變局下,這些文人的想法也在逐步的變化,曹髦覺得,再過幾年,原先那種消極的文風就會徹底被如今的嵇康的文風給取代了。

還真的有些大唐盛時的感覺。

曹髦對此很是開心。

兩人隨即又聊起了其餘的名詩,當今天下詩歌很多,名士們幾乎天天作詩,然後四處宣傳。

嵇康卻不是很看得上這些詩歌。

就在兩人進行交流的時候,樓下傳來了騷動和喧譁聲。

兩人停了下來,從窗戶往下看去。

只看到食肆內一陣歡呼,衆人紛紛跑出去,還有人探出頭往外頭看。

曹髦眯起了雙眼,嵇康忍不住看向了一旁的成濟,“成君,勞煩你下去問問,看看外頭髮生了什麼事!”

成濟領命,迅速下樓。

片刻之後,他就走了上來。

“陛下,聽聞乃是個從長安來的浮屠僧人,名字很是古怪”

曹髦還有些愣神,嵇康卻恍然大悟。

“那我便知道了。”

“哦?”

嵇康解釋道:“陛下,先前就聽聞,有個浮屠僧喚作竺法護,此人乃是月氏人,世代居住在敦煌,聽聞他曾跟隨天竺人學習,故而改姓爲竺,此人聰慧,讀經能日誦萬言,他精通六經,涉獵百家之說,且遍通西域三十六國語文”

“聽聞他從西域攜帶經典返回,先前在長安,專事譯經,教導衆人”

嵇康這麼一說,曹髦就明白了。

哦,唐魏僧是吧。

合着是取經回來的和尚啊。

曹髦皺着眉頭,不知思索着什麼,嵇康卻繼續說道:“聽聞這雍涼之地,信奉者極多,且多稱他爲月支菩薩浮屠在西域最爲廣泛,先前西域長史還曾說過,車師那邊的君王們都信奉浮屠,還召集麾下的人來爲打造浮屠像,動不動就徵用數萬人”

曹髦忽然開口問道:“那在中原,情況如何啊?信奉者多嗎?”

嵇康沉思了片刻,“不能說太多,卻也不是沒有”

嵇康忽然看向了曹髦,“陛下可覺得是有什麼不妥?”

曹髦搖着頭,“無礙,這位竺法護既然是精通六經,知百家學問的高人,朕倒是想跟他見上一面。”

嵇康一愣,急忙說道:“陛下!!這浮屠之學說,不可入禮殿”

曹髦笑了起來,“嵇公不必擔憂,朕只是想要問問西域的情況,還有那天竺的情況,他不是去過那些地方,熟悉當地的言語嗎?”

“像他這樣能精通西域諸多言語,又去過天竺的人,可不少啊,這樣吧,成濟,你去將他帶過來!”

嵇康急忙起身,“陛下,還是我去吧,若是成君前往,只怕此人不能完身而來啊”

曹髦點點頭,嵇康當即走了出去。

成濟此刻說道:“陛下,這些人與當初的張角等人沒什麼區別,都是聚集信衆,拉他們入夥,我看這廝,就是那張角之流,不如將他抓起來直接處死!!”

曹髦瞪了他一眼。

“朕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精通西域和天竺的人才,你就想要取他的性命?”

成濟訕笑着撓撓頭,“那等您問完了再殺也不遲。”

曹髦瞪了他一眼,沒有再說話。

寺廟太多對天下不算是什麼好事,大量的勞動力成爲不事農桑者,他們就如同大族那般,坐鎮地方,奪取土地和錢財,故而歷史上多次爆發過皇帝帶頭壓制浮屠的事件。

而兩晉時期,也確實是浮屠大範圍進入中原,迅速崛起的一個時代。

曹髦獨自吃着酒,等待了片刻,嵇康便帶着一個人走了上來。

曹髦所帶領的那些護衛們擋在了門口,將好事者們堵在了外頭,那些人發現什麼都看不到,也就散去了。

曹髦此刻打量着面前的這個僧人。

他是有頭髮的,只是頭髮較短,並非是熟悉的光頭形象,不過就是這樣的短髮,在中原都能引起圍觀。

若是光頭,豈不是要嚇死人?

他的年齡不是非常的大,皮膚黝黑,看起來風塵僕僕的模樣,穿着很是樸素,整個人也比較消瘦。

他朝着曹髦行了禮。

“拜見君子。”

曹髦卻只是審視着他,沒有回答。

此人竟也不生氣,平靜且坦然的站在曹髦的面前。

曹髦忽然問道:“聽聞你精通西域諸國的言語文字,還有天竺那邊的?”

此人開口說道:“略懂一些。”

“那你坐下來吧。”

“不敢。”

“爲何啊?”

“陛下當面,不曾叩首便已是不敬,又怎麼敢跟陛下同坐呢?”

曹髦一愣,看向了嵇康,嵇康搖着頭,“我不曾告知。”

曹髦很是好奇,“你怎麼知道朕的身份呢?”

“陛下相貌非凡,天生帝相,坐在上位,令人膽戰心驚”

“說實話!”

曹髦不客氣的打斷了他。

此人苦笑着說道:“陛下,我認得嵇公,能讓嵇康站在一旁服侍的,除卻陛下,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人。”

嵇康這才大笑,“那伱方纔還說什麼帝王之相,難道是有意哄騙陛下嘛?!”

竺法護急忙搖頭,“豈敢,只是生怕陛下怪罪”

曹髦招了招手,“也罷,你且坐下來。”

竺法護這才肯入座。

曹髦忽然問道:“聽聞西域乃至雍涼多建寺廟,中有浮屠像,倘若是朕見到浮屠,誰該避讓誰啊?”

竺法護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自然是浮屠避讓陛下。”

“爲何啊?”

“陛下行大一統,安撫天下蒼生,多行仁政,此功德,古之聖賢亦當避讓,何況是浮屠呢?”

曹髦大喜。

“難怪你能有這麼多的信徒,這口才着實了得,你如今有多少弟子呢?”

“朕聽聞,當初張角在各地佈道的時候,尚且有三十餘弟子跟隨他,你如今的弟子不會比他少吧?”

竺法護只覺得腿顫了一下。

“陛下我並不曾收徒。”

“哦?不曾收徒?”

“陛下,我只是翻譯經典,告知天下人,絕對不曾收徒,也不曾做過什麼違背律法的事情”

第94章 這是提拔還是流放?上架感言第98章 沒什麼區別第089章 壞了第123章 就這?第167章 不合第059章 血痕第17章 高處第122章 不知中原已易主第12章 我意已決!第172章 江北盡失第43章 延續第147章 壞了,我成諸葛亮了!第195章 平反!第244章 聯盟與吞併第37章 兇殘第5章 先假意操辦第174章 天下事在列位忠臣第13章 我不逼你第185章 忠臣鍾會第230章 實不知也第143章 此復仇也第65章 最厭惡此類人第53章 許配第054章 一首空城雀第55章 眼見爲實第2章 後生皆可畏第13章 我不逼你第187章 你來除掉曹髦第120章 用人不疑第142章 少壯第247章 全怪那弟弟第262章 登車拔劍起第055章 大將軍在何處?第85章 大魏賢官第045章 監聽是吧?第191章 君無恙否第144章 朕要當權臣第246章 這一次,我聽您的第115章 恩科第156章 大族的反擊第63章 五部帥第132章 請求加入第158章 鍾會!你危言聳聽!第81章 毫不留情第169章 以此人取代姜維第3章 能臣第81章 質子第56章 豈曰無馬?第037章 誓不罷休!第147章 壞了,我成諸葛亮了!第264章 再分配第57章 義士第77章 萬萬不可衝動啊!第242章 從不說謊第53章 原來如此難走第151章 以宴爲刃第10章 一丘之貉第175章 臣滅吳矣第133章 有反賊!第72章 得民心第145章 交替第102章 平北將軍第5章 御史人選第5章 御史人選第36章 還不夠嗎第129章 孰強孰弱第048章 誰敢與皇帝親近?!第153章 保他一命第136章 有賞第250章 如高平陵故事第066章 鴞聲噪耳第28章 太學講學第85章 這便是天下第084章 獵人與獵物第076章 梟雄第35章 不當作同僚第108章 原來我野心這麼大?(感謝盟主)第159章 不如投魏第127章 果斷出賣第60章 祭告先祖第123章 派了個什麼東西第4章 陛下因謀反被廢第92章 姜伯約,你可知罪?第31章 雍涼開戰第25章 我早已看穿了一切第84章 不夠激進第132章 是何來歷?第077章 不靠譜的郭縣令第200章 錯了太多次第44章 無罪第69章 勇冠三軍的名士第144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91章 不喜第215章 你們是怎麼敢惹我的呀第103章 配合的不錯第242章 從不說謊第29章 兩碼事第154章 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