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鄭玄的孫子怎麼可能不懂

大臣們都渴望着在實權部門做事。

畢竟,榮譽官爵只是榮譽,實權才能撈取更多的好處,也能建立更多的功勳。

但是此刻,荀顗卻表示要離開尚書檯。

當他跪坐在自己面前,請求離開的時候,曹髦忍不住勸說了起來。

“荀公,這是爲何呢?”

“您在尚書檯的時日最久,最熟悉尚書檯的諸多事情,若是沒有您,尚書檯裡的事情要怎麼辦呢?誰來處置呢?”

“您可不能離開啊!”

荀顗卻搖着頭,過去他多急着執掌尚書檯,如今他就多急着要離開尚書檯。

過去的尚書檯,雖然是實權部門,但是並不忙碌,羣臣們的屬吏衆多,諸多尚書的分工不明確,其中混日子的人也不少。

荀顗在治政方面,並沒有什麼才能,他博學多才,更偏向學者,而歷史上他擔任尚書時,主管官員的升遷調動,當時的大臣們對他非常的滿意,認爲他很公正。

荀顗有多公正呢?他所提拔的官員都很符合司馬昭的預期,同時深得司馬炎的喜愛。

他在後來,甚至還當面向司馬炎稱讚:賈南風“姿德淑茂”,適合擔任太子妃。

就這四個字,摸着良心來說,賈南風連一個都不符合!

荀顗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在他的認知裡,大族相互幫忙,互相扶持,才能讓大家都擁有美好的未來。

果然,賈南風成爲太子妃後,大晉就迎來了非常“美好”的未來。

後來他擔任司空的時候,發現了王戎的諸多罪行,當然,也是相互幫襯嘛,最後就是換個地方繼續當刺史。

總之,這位就是典型的名聲大於才能。

曹髦將他留在尚書檯裡,主要還是爲了安撫那些大族派的羣臣們,是爲了緩和矛盾,而如今嘛,自己的權勢已經很穩了,不必再通過這樣的辦法來緩和矛盾。

而尚書檯裡諸事忙碌,荀顗博學多才,可都是偏理論,搞尚書檯裡的實事,他未必能搞的過來。

儘管曹髦很是熱情的挽留,可荀顗的想法卻已經很堅定了。

必須要走。

尚書檯裡都是一羣年輕人,事情是一個接着一個,他再不走就要被擡走了。

曹髦很是難爲情的答應了他的請求,隨即拜他爲太僕。

荀顗鬆了一口氣,離開了太極殿。

此刻,曹髦重新看向了尚書檯。

僕射的位置空了一個。

目前有兩個辦法,第一個是讓盧欽來擔任僕射。

他處事公正,政績顯著,是個辦實事的人,頗有他祖父的風範。

第二個是讓鍾會擔任僕射,讓魏舒頂替上鍾會的位置。

這兩種選擇都是各有好處,曹髦沉思了許久,還是決定讓鍾會頂上去。

這倒也不是曹髦在故意壓制着盧欽,主要還是爲了魏舒。

盧欽不在尚書檯還可以放在其他位置上,但是魏舒就不行了。

侍中體系和中書裡都沒有他的位置。

況且,接下來鍾會要參與的事情可能會比較多,一個僕射的官職能方便他參與更多的事情。

至於盧欽,曹髦想到了他的去處。

侍中。

當今的兩位侍中,分別是鄭小同跟鍾會。

他們是負責決策工作的,鍾會倒是能勝任,但是鄭小同實在是有些勉強了。

鄭小同跟荀顗一樣,同樣是經學能力出衆,但是做實事就稍微弱點的那個類型。

曹髦也準備讓他領一個榮譽官爵。

這辦實事的部門,還是要儘可能的安排做實事的人。

而鄭小同的位置,可能就是要交給盧欽來坐。

曹髦想了片刻,隨即出了門。

鄭嫺此刻正在殿內讀書,聽到曹髦到來的消息,她很是驚訝,急忙出來迎接。

自從她到達這皇宮之後,皇帝對她就很是冷淡,她也在想辦法改變自己的性格,作爲曹髦的同齡人,她已經在很努力的裝成熟了。

奈何,這些努力並沒有能讓曹髦多看她幾眼。

“陛下!!!”

曹髦走進殿內,就看到了一雙期待且激動的眼睛。

其實曹髦對鄭嫺倒是沒什麼惡意,平心而論,一個經學大家的女兒更適合做皇后,就如王肅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昭那般。

經典對一個人的加成還是非常巨大的。

況且鄭嫺的宗族又很薄弱,名望巨大,但是沒有大族的根基。

只是,曹髦若是說對她有多大的喜愛,那也沒有曹髦也不知道爲什麼,自從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之後,他的內心很難再產生什麼波動,司馬師幫着他練出了一個極爲穩定的心態,可這似乎也讓他失去了很多常人該有的情緒波動。

在看到面前的鄭嫺時,曹髦最先想到的居然是她的宗族,所想起的乃是鄭學與王學的爭鋒。

曹髦坐在了上位,鄭嫺就坐在了他的身邊。

“陛下怎麼來了?”

“過來看看你,這些時日裡,你可曾回家啊?”

“不曾回去過。”

“明日帶着你回去一趟,如何?”

“好啊!!”

鄭嫺大喜,隨即便說道:“那陛下今日就住在我這裡吧!明日也好一同前往,不耽誤時日!”

曹髦臉色一凝,明明是更年輕的鄭嫺,卻是一點都不嬌羞,而有了一個孩子的司馬妜反而是

曹髦算了算上次的時日,嗯,時長也夠了,這也不算是太頻繁。

對方既然都開了口,那曹髦自然也就沒有拒絕。

鄭嫺終於是鬆了一口氣,趕忙坐在曹髦的身邊,就要跟他拉拉扯扯的。

“咳咳,且先吃些東西”

魏晉女子多奔放,生的越晚,就越是奔放,畢竟禮法的約束力正在不斷的下降。

鄭玄曾跟隨大儒馬融學古文經,可鄭玄並不能算作一個古文經學派,他後期的學問囊括大典,綜合百家,遍注羣經。

打破了古,今的隔閡,完成了對經學的統一。

倘若說王肅如今的治經水平代表了當下最高的學術水平,那鄭玄的經學水平就代表着後漢最高的學術水平。

他開啓了一個經學的大一統時代,雖然這個時代並沒能堅持太久。

他雖然先學古文,但是對今文裡的諸傳並不排斥,這讓王肅等傳統的古文派很是不滿。

很多人都認爲,左傳在後來的崛起跟鄭玄撇不清關係,他甚至起到了推動作用。

當今鄭玄的學問依舊很流行,但是王肅還在努力的對他進行反駁。

而從後世的影響力來看,王肅還是差了鄭玄不少。

這可能也是因爲王肅跟廟堂聯繫太深,很多東西不好研究透徹的緣故吧。

這一夜,曹髦就住在了鄭嫺的殿內

不知爲何,曹髦起來的時候,總覺得有點吃虧的感覺。

這可比司馬妜要主動多了。

鄭嫺看起來倒是極爲開心,她欣喜的看着曹髦,一時間也分不出到底是誰吃虧。

打破了這層膜,鄭嫺似乎就更不拘束了,她幫着曹髦穿好了衣裳。

“大父雖然擅經學,但是並非是很嚴肅的人而且,還有一件事,其實我大父並不喜歡經學,他治經只是因爲家傳,平日裡,他都是偷偷看文賦詩歌的”

鄭嫺此刻幫着曹髦穿着衣裳,卻是已經將鄭小同賣的乾乾淨淨。

曹髦有些茫然。

啊,鄭玄的孫子居然不喜歡治經?

這怎麼可能呢?

你可是鄭玄的孫子啊。

曹髦開口問道:“他更喜歡詩賦?私下裡並不嚴肅?不對啊,鄭經神不是注禮的嘛?他的孫子怎麼可能不重視禮?”

鄭嫺瞥了他一眼,“那陛下還是太祖皇帝的重孫呢,不也是現在才碰我嘛?”

嗯???

兩人坐上了馬車,朝着鄭府行駛而去。

而此刻,鄭府內,鄭小同很是嚴肅的吩咐僕從,勿要打擾自己,隨即就走進了書房內。

府內的僕從看着他走進了書房,低聲說道:“最近,家主是愈發的憤怒了。”

“是啊,那王肅的學問就是對我們的不敬,他的學問如此受追捧,家主豈能無視?這定是在研究諸經,想着要反駁王肅呢!”

衆人信誓旦旦的說着。

而將書房大門鎖起來之後,鄭小同卻擦起了額頭的汗水。

壞了呀!!

鄭小同並非是不知道經典,他知道一些,但是吧,造詣真的沒那麼高,只是因爲家傳,衆人都覺得他是個經學家,他生來就該是。

他這經學水平,平日裡應付一下太學生還可以,但是你說出去跟王肅辯論,那真的就有點想不開了

王肅那是什麼水平啊,就是自己大父還在,人家都能辯一辯。

過去還好,壓根不需要鄭小同出面,他大父那些弟子們會站出來參戰。

可現在,那些人不是老的站不起身,就是已經病逝了。

王肅鬧出的動靜越來越大,衆人都期待着能看到一場精彩的鄭學對戰王學,對面是學派創建者出面,這邊是讓自己這個第三代傳人出面這可怎麼辦呢??

鄭小同此刻翻開了大父留下來的諸多經典,急得團團轉。

他自己的名聲倒是無礙,可是家傳經學衆人都等着自己出頭呢,這可要怎麼辦啊?

就在鄭小同坐立難安的時候,有內臣匆匆前來稟告。

皇帝帶着鄭美人前來訪親。

第92章 姜伯約,你可知罪?第152章 太子第30章 歸還補齊第163章 不必服侍第84章 不夠激進第231章 道不同第170章 同樣是權臣第36章 無限內鬥第92章 姜伯約,你可知罪?第184章 你朋友居然還能通過?第64章 我父親告訴我的第61章 可思蜀否?第152章 太子第99章 瘋了!第69章 直臣第140章 以惡制惡!第194章 女婿能繼承遺產嗎?第191章 君無恙否第126章 難以啓齒第107章 文鴦是那個?第161章 敲山震虎第147章 責罰第78章 陣容第8章 這次不能熬了第6章 大賢王老師第140章 以惡制惡!第92章 姜伯約,你可知罪?第116章 凡事就怕對比第198章 司馬師早已出手?第10章 大義滅親第2章 小旋風曹大官人第31章 幸運兒第111章 壞了第49章 挾大將軍以令諸侯第54章 安樂公第92章 差距第7章 漢與魏晉第142章 新刺史第49章 糟糕的受降者第138章 一睜眼就是司馬師第100章 大好人頭第43章 羣臣之首第123章 就這?第3章 能臣第31章 不急第181章 何以姍姍來遲?第13章 跑啊!第160章 丁奉老賊!第99章 你是忠臣吧??第155章 望氣觀相第33章 如你所願第1章 分其心第59章 鍾會第131章 這就是大魏第246章 這一次,我聽您的第183章 爲陛下喝第037章 誓不罷休!第114章 我怎麼沒參與第117章 鈕釦第60章 收其心第243章 愚者第98章 警告第35章 不當作同僚第111章 陛下欲立十常侍(感謝盟主)第63章 老將軍,可知沛國文次騫第092章 狂士第033章 唯一候選人第115章 恩科第218章 罪人!第66章 高昌第192章 致大一統第182章 分裂第130章 衣冠南渡第197章 有點不對第9章 寧爲高貴鄉公死第169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33章 欣慰第137章 陛下爲何發笑?第215章 你們是怎麼敢惹我的呀第19章 衛將軍錄尚書事第13章 我不逼你第073章 人與人是不一樣的第140章 上進第107章 斷頭飯第113章 辯論之王第29章 安敢以血補天哉?第048章 誰敢與皇帝親近?!第140章 以惡制惡!第143章 朝議第173章 不得不發第112章 心軟第96章 不毛之地第35章 不當作同僚第79章 從將才到帥才第95章 笑柄第226章 真正的敵人第74章 彈劾第237章 真正的反賊第058章 所謂大丈夫第080章 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