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雍涼開戰

“殺~~~”

隨着戰鼓轟鳴,甲士們朝着遠處的城池撲殺了過去。

甲士們甚至都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只是在片刻之內,面前的城池就更換了主人。

大軍源源不斷的朝着此處趕來,城池內依舊還有餘留下來的魏軍在與蜀國軍隊廝殺,各地都能聽到陣陣喊殺聲。

將校們的神色都很不錯,此刻,他們都跟在衛將軍姜維的身後。

“將軍,他們果然沒有料到我們的主力會出現在此處,故關已經拿下了。”

老將軍姜維皺着眉頭,看着甲士們不斷的衝進城池之內,臉上的神色卻並沒有鬆懈。

此番,姜維以大軍來討伐魏國。

明面上,他們是以三路討伐魏國,姜維,張翼,夏侯霸各領一軍,分別從祁山,石營,金城三個方向來攻打魏國。

可實際上,姜維的戰略構想是以主力直接進攻狄道,在迅速拿下狄道之後,分兵向東拿下糧食囤積地櫟陽,然後招降當地的魏卒,再招募羌胡,分別進軍關中,隴右,隴西,南岸,天水,廣魏等地,如此一來,魏國的整個西北防線就直接崩潰。

蜀國就能在西北佔據腳跟,接下來的討伐戰就是直接讓曹魏的長安和洛陽面臨姜維的直接攻擊了。

姜維一直認爲,先前自己的討伐不利,完全是因爲軍隊數量不足所造成的。

當初費禕一直都壓制自己,不許自己率領太多的軍隊前往北伐,方纔造成了自己的失敗。

而這一次,情況就不同了。

尚書檯是完全支持自己此番舉動的,而這一次,姜維也是帶出了很多的人馬,蜀國的三位將軍,各領重兵,三將合一,軍隊數量超過了五萬。

這是過去姜維不敢想象的美好畫面。

自己終於能騰出手來,好好跟這些賊人打上一場了。

只是,當自己的大軍輕易攻陷了故關的時候,姜維卻隱隱察覺到了不安。

他跟曹魏交戰多年,對敵人也算是極爲熟悉的了。

曹賊怎麼會如此輕視對故關的防備呢?

儘管他在先前做出了三路大軍北伐的假象,但是這並不妨礙曹賊加強各地的防務,不該是如此輕易的啊。

當姜維與諸將走進此城的時候,城內的情況彷彿再次驗證了姜維的猜測。

城內並沒有多少輜重,百姓的數量也不多,甚至都沒能抓住多少官員。

張翼披着甲冑,快步走到了姜維的身邊。

他示意其餘人站遠些,方纔對姜維說道:“將軍,城內的物資和人員都被運往了狄道敵人已經看破了我們的戰略,他們放棄了故關,將大軍和糧草囤積在狄道。”

“我們得另想他法了。”

姜維沒有說話,只是領着衆人走向了縣衙。

在攻陷了城池之後,將校們開始自發的開始整頓城內的情況,這些都是跟隨姜維多年的老人們了,對拿下城池後的部署,那都是相當的熟練。

姜維的麾下也很開心,他們已經很多年不曾打過這樣的富裕仗了。

張翼跟着姜維走進了縣衙,已經有將士在這裡收拾魏人所留下的諸多文書,姜維也沒有太在意。

姜維隨意找了個內屋,就跟張翼走了進去。

姜維坐在了上位,張翼坐在了他的身邊。

“徵西將軍,這次是我們最好的機會了。”

姜維緩緩開口說道。

張翼對此沒有反駁,他說道:“確實如此,但是,我們遠道而來,若是敵人堅守狄道,我們銳氣將失,到時候,很可能會被魏人切斷糧道,全軍覆沒,我以爲,還是要儘快調整戰略”

姜維只是搖着頭,“來不及了。”

“我們的主力已經到了這裡,若是臨時轉變方向,後勤壓力將繼續增加,我們這次可是帶了大軍前往的,如今的辦法,只能是逼迫敵人出來與我們野戰,在平坦的平原上擊敗他們,然後拿下狄道。”

姜維剛開了口,夏侯霸就走了進來。

看到兩人都在此處,夏侯霸卻沒有走進來,只是站在門口,低聲說道:“衛將軍,城內已經完全平定了,沒有留下什麼餘孽。”

姜維笑着說道:“將軍何以站在門口呢?請進來商談大事。”

夏侯霸這才走了進來。

在名義上,夏侯霸擔任車騎將軍,這位置跟衛將軍可是並列的,跟姜維這個衛將軍也是平起平坐。

但是夏侯霸的身份比較特殊,雖然姜維也是降將,但是身份並沒有夏侯霸這般複雜。

當夏侯霸也坐下來的時候,三位大將算是聚齊了。

姜維再次說起了自己的戰略構想,“如今想要調整是來不及了,只能是逼迫敵人來與我們野戰。”

“我聽聞那個司馬望乃是司馬師的堂弟,沒有什麼軍事經驗,沒有打仗過,完全就是因爲他父親是司馬孚的緣故,方纔擔任了安西將軍。”

“而如今郭淮病逝,曹魏軍隊士氣大跌,這正是我們豪取雍涼的好機會!”

姜維看起來相當的自信。

張翼顯然是不贊同這個看法的,他趕忙說道:“將軍,郭淮雖然死了,但是陳泰尚且還在,這個司馬望,聽聞在擔任安西將軍之後,深得曹魏將士之心,不可輕視。”

“從如今他的部署來看,您的戰略早就被人家所識破了,他一定會堅守不出,消耗我們的力量,等到我們失去了銳氣,難道情況不是會變得很危險嗎?”

姜維板着臉,並沒有回答張翼,他看向了一旁的夏侯霸。

“車騎將軍,您以爲呢?”

夏侯霸低聲說道:“徵西將軍說的有些道理。”

姜維當即皺起了眉頭,嚴肅的說道:“當初我只有一萬餘人的時候,尚且沒有懼怕什麼危險,如今有五萬大軍,所面對的不過是司馬望和陳泰這樣的人,難道還會敗在他們的手裡嗎?!”

“這樣擾亂軍心的話,以後勿要再說了!”

張翼沒有再多說什麼。

姜維看向了他們,“這次,我會親自出徵,引誘司馬望來追擊,你們提前做好部署,若是司馬望堅守不出,那我們就伏擊前來增援的軍隊,絕對不能錯過這次的好機會!”

“唯!!”

兩人領命。

而此刻,在狄道內,司馬望正站在城牆上,看着遠處的烽煙,不由得眯起了雙眼。

果然啊,就如陳刺史所言,姜維還是選擇了前來攻打狄道。

好在,他先前就聽從了陳泰的勸諫,全力加強了狄道的防備力量,以如今的城防力量來說,除非姜維能帶十餘萬人來攻打,否則根本就拿不下這狄道。

司馬望看向了周邊的校尉,認真的說道:“陳刺史有言在先,他斷定敵人會來強攻狄道,如今正如他所言。”

“陳刺史將帶兵切斷他們的後路,將敵人全部留在這裡。”

“我們要做的就是將敵人拖在此處,堅守不出。”

“誰若是敢破壞刺史的謀劃,耽誤大事,我定斬不赦!”

司馬望看着周圍的驕兵悍將,算是略微的恐嚇了一番。

在車騎將軍逝世之後,這些西北的悍將們,都有些驕橫了起來,司馬望若是不板着臉,還真的管不住他們。

他們得知姜維到來後,心裡都有出戰的想法,都覺得可以立下戰功,努力往上爬。

可司馬望卻不敢如此,他自認不是姜維的對手,與其跳上去送人頭,最好還是努力配合陳泰,讓更會做事的人來做事。

歷史上,姜維的這次北伐,是遇到了如今擔任司隸校尉的王經與陳泰。

王經被麾下的將領們一個教唆,頓時頭腦發熱,也不聽從陳泰的吩咐,帶着人就衝了出去,結果被姜維引到平坦地區,萬餘人被全殲。

最後獨守狄道,這使得朝野震動。

司馬昭趕忙派遣鄧艾跟司馬孚來支援陳泰。

好在,姜維也比較上頭,對自己這次北伐的目標設的太大,認爲一定要擊潰曹魏在西北的大軍。

當張翼勸說他見好就收的時候,姜維勃然大怒,訓斥他:“爲蛇畫足!”

然後,姜維就爲自己的上頭付出了代價,陳泰以一次完美的部署打亂了姜維的思路,打的姜維大驚失色,敗退到了原先的起點。

這讓廟堂裡對他寄以厚望的衆人都非常的失望,張翼從此不再與姜維來往。

而在如今,因爲曹髦的原因,王經直接去了廟堂,沒有前來西北,接替他的人卻是以謹慎和擅防而聞名的司馬望,那情況頓時就不同了。

此刻,陳泰正率領大軍,朝着狄道的方向全速飛奔。

陳泰對司馬望還是比較放心的,這人不會違背自己的命令。

陳泰如今所擔心的,乃是洛陽內的事情!

就在昨日,陳泰的舅父荀顗派人前來,勸說陳泰歸順皇帝。

在得知洛陽內所發生的大事之後,陳泰到現在都沒有能緩過來。

當真是多事之秋啊。

大將軍和車騎將軍先後逝世,各地發生叛亂,如今又是皇帝親政,連自己的舅父都歸順了陛下。

陳泰只能強行壓下洛陽的事情,將姜維來犯的消息派人告知洛陽。

自己則是領着親軍,殺向了戰場。

第135章 破賊!第168章 戰略佈局第196章 絕非忠良第135章 已得其二第137章 你看看咱倆誰合適?第109章 有機可趁第157章 兄弟第031章 都是你的錯!第78章 樹機能第178章 你纔是賊子第24章 挺好第82章 迎接第198章 司馬師早已出手?第113章 陰謀?第142章 少壯第53章 許配第256章 坐山觀虎鬥第19章 衛將軍錄尚書事第043章 封晉公!第54章 安樂公第83章 水戰不能輸第11章 新的孫綝已經出現第192章 致大一統第32章 困境第91章 不可理喻第085章 聽說了嗎?大將軍要死啦!第092章 狂士第32章 堅信不疑第227章 新的戰場第41章 親征第60章 祭告先祖第264章 再分配第93章 四堆紙張第90章 南有義士第2章 又是我??第184章 你朋友居然還能通過?第159章 同謀大事第174章 天下事在列位忠臣第146章 欺人太甚第182章 分裂第50章 歸義侯第84章 從今天開始治理天下第127章 司馬妜第066章 鴞聲噪耳第51章 這纔是正確的啊第206章 糧食白借了第133章 朕見過第13章 跑啊!第80章 不怕了第16章 賞田令第132章 羊祜第43章 收復第043章 封晉公!第057章 還需要繼續監視嗎?第263章 奮躍搏亂臣第150章 毌丘儉第025章 仁至義盡第67章 落魄第030章 光明正大第163章 無小事第128章 蠢笨如豬第14章 大魏忠良第179章 郭君子第13章 如趙括故事第093章 後路第051章 伯父家的親弟弟第131章 何以這般積極?第162章 委任第25章 奢靡成風第147章 壞了,我成諸葛亮了!第131章 這就是大魏第123章 派了個什麼東西第80章 就這?第136章 你要如何處置呢第13章 跑啊!第99章 你是忠臣吧??第123章 乃陛下所教第124章 五經考覈法第115章 少少年氣第153章 保他一命第86章 遺憾第92章 姜伯約,你可知罪?第92章 憐憫第106章 最美第203章 威脅流說客(爆更求月票)第254章 想法很美好第135章 已得其二第23章 區別第190章 兩敗俱傷第94章 政略五策第171章 大將軍已經很收斂了第85章 坦坦蕩蕩第077章 不靠譜的郭縣令第058章 所謂大丈夫第87章 蛻變第190章 天下歸心第30章 志向第096章 不求有功,只爲搗亂第8章 國破山河在第078章 鍾會的文青病